• logo

【禪師說禪】讓地球成為佛國的妙法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兩千五百年前,佛為了一大事來到人間,這一大事就是為地球眾生建立一個能夠「人人作佛」的淨土。因為佛明白地告訴我們,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且祂以四十五年的時間,弘揚祂所證到的佛理及實際經驗,讓我們可以遵照佛的遺教來修行。

我們要完成世尊「地球佛國」的目標,讓人人都能成佛。可是,為什麼很多修行人沒有信心成佛?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沒有找到可以讓自己成就的傳法師父,也沒有找到成佛的正法;如果這兩者皆備,何懼不能成佛?雖然成佛很難,阻礙很大,但只要懂得智慧修行,知道如何從人間的欲界解脫,再加上明師引導,其實成佛並不困難。

法界本圓空 真空實妙有

修行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如果連自己都沒有信心,如何能夠超越、突破?其實修行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如何打敗自己?就是要有信心,而且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現在一般的修行法門,都是停留在有相界,不能進入無相、實相界。為什麼?因為他們執著於自己的法門,不相信可以成就佛菩薩,認為只要依照目前的修行方式,佛菩薩就會在命終時接引自己。然而實際並非如此,因為如果修行的功德不夠,不能與佛菩薩相應,佛菩薩還會來嗎?又或者在世時造了惡業,那是直接與陰間相應,佛菩薩就更不可能來了。所以一定要懂得智慧修行。

自性歌有句歌詞「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是《六祖壇經》最重要的一句話,強調清淨的重要。這「清淨」二字包括了一切,也就是「空」──身空、意空、心空。但有些人認為,既然都是空,所以佛也是空的,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佛如果是空的,就不必修行了。

佛不是空的,而是「真空妙有」,這個「有」就是「一」。所以唱自性歌時,要發自內心的靈性去唱,要用身心去感受內在這尊自性佛,去體會歌詞的意義,並且要能夠做到,這樣就是相應、印心,融入在歌詞裡面,與法合一。

本門的法脈傳承,是從釋迦牟尼佛一路傳下來的真傳,能夠在這種正統傳承的道場修行,是天大的福報。我相信所有本門的同修,都是過去世曾經修行、而且想要成就的修行人,只是因為過去的修行還不夠圓滿、沒有成就,所以今世又來到人間繼續修行。

很多人在道場禪定,會看到許多彩色的光,甚至師父上課時,只要用手比劃一下,也會看到不同顏色的光,這是因為過去世曾經修行過,而今世是要來成就的。像這種人更要格外珍惜修行的因緣,不要傲慢。

精進立決心 誓願即身佛

開經偈說「一心大圓覺」,所謂一心,就是入門以後,要有修行成佛的大願力,就像六祖慧能大師說的「只求成佛、不求餘物」。當一個人什麼都不要的時候,法就空了;法空就不會執著,可以放下一切。

我們的靈性,要回到開天之前的靈性之家,也就是佛的光明世界。所以要立下最大的決心,發願「一心大圓覺」,要有這種決心與精進心,那就可以突破萬難,讓一切都得到清淨、沒有障礙。

什麼是菩提總持行?雖然修行是要進入聖位,但我們不以「聲聞、緣覺」為滿足,要直接提升到「菩薩、佛」。

聲聞和緣覺是離家修苦行,到森林訪道、修仙法。世尊一開始也是修這種苦行,一整天只吃一粒米,修得瘦巴巴的,連肋骨都看得一清二楚。但這樣修了六年之後,他覺得還是不夠究竟,所以接下來的六年就修禪定,最後夜睹明星而證道。

釋迦牟尼佛就是以這種方式,在人間修行成佛,他是示範給世人看,因為他也是人,只是出身比較尊貴,是皇室太子,可是他可以捨下一切,去尋找解脫生老病死的方法,只帶著一位僕人就離開皇宮,入深山苦修。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堅定的意志,可是現在一切很方便,可以在冷氣房裡坐在地墊上輕鬆打坐;當然我並不是要大家和世尊一樣,跑到森林苦修六年,只是現在和兩千五百年前比起來,應該更容易修行。可是人性偏偏是愈舒服、愈容易懈怠,所以一定要保持堅定的精進心,才能突破艱難而成就。

如果能夠「一心大圓覺、菩提總持行」,接著就是「一頓超三界」,在不知不覺中頓悟。頓悟以後,會更精進修行,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直接到菩薩。

也就是說,經過這種「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心傳心、佛心印心」法門的特別傳法後,就可以「一頓超三界、當下如來身」,當下就是佛。如果地球的每個人都能這樣修行,進而成就,地球要成為佛國就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