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間,編號為IJ004/JL8696的國際航班從上海浦東飛往東京成田途中,因客艙疑似失壓於高空急降,最終緊急備降至大阪關西國際機場,機上191人平安無傷。但乘客事後對航空公司後續應變與補償安排表達強烈不滿,事件也引發對廉價航空維安與緊急應變制度的廣泛討論。
根據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官方說明,涉事班機為由日航與中國春秋航空合資成立的「春秋航空日本」(Spring Japan)營運,機型為波音737-800。當日晚間18時53分,飛機在日本福岡上空、巡航高度約3.86萬英尺(約1.18萬公尺)時,機組發現增壓系統異常,觸發自動失壓警報,客艙氧氣面罩自動落下。為確保旅客呼吸安全,機長依標準程序,於9分鐘內將飛機急降至約1萬英尺(約3000公尺)高度,並於日本時間20時48分備降大阪關西機場。
《南方日報》訪問資深機長陳建國指出,當客艙發生失壓,人體在高空缺氧下可忍受時間僅1至2分鐘,因此飛機必須以最快速度降至安全呼吸高度。此次每分鐘下降約1400公尺的速率屬於正常範圍,機組反應符合國際安全標準。
儘管機上185名乘客與6名機組人員均未受傷,但事發過程驚險,不少乘客事後形容「一度以為再也下不了飛機」。《新京報》報導,多名旅客表示在飛機急降時感覺「耳壓劇痛」、「失重感強烈」,甚至聞到機艙內有異味如燃油氣味,部分人出現耳鳴、短暫失聰等症狀。
有乘客在受訪時稱,部分空服員情緒緊繃,一度近乎落淚,現場雖無騷動,氣氛仍十分緊張。一名女乘客說:「我當時真的在腦中寫好了遺書。」
據乘客反映,飛機在關西機場落地後,機艙內滯留將近1小時才陸續下機,期間無任何醫護人員登機檢查乘客身體狀況,也未提供水或緊急餐點。有懷孕乘客向媒體表示,事發後感到頭暈與噁心,但未獲任何醫療協助。
此外,航空公司僅提供每位乘客1.5萬日圓(約新台幣750元)作為交通補貼,並要求乘客自行墊付大阪至東京的新幹線費用(實際費用約1.4萬日圓),未涵蓋因航班取消造成的住宿與轉機損失。部分乘客被轉運至旅館後等待超過3小時才獲安排入住,也未獲供餐。
乘客批評航空公司應變失當,甚至表示後續溝通多仰賴第三方旅遊平台如「去哪兒網」協調,對航司本身的服務能力產生質疑。
日本航空公司透過官方微博發表聲明,對旅客遭遇不便深表歉意,並承諾將配合調查事故成因,暫未回應是否提升補償或加強應急服務。春秋航空中國總公司亦於事件發生後澄清,強調此次為春秋日本獨立營運航班,與中國境內9C編號航線無關。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通報,初步認定事故原因為增壓系統故障導致艙壓異常,目前仍在調查具體技術問題,涉事波音737-800客機已有7至8年機齡,非737 MAX系列機型。
中新經緯指出,「春秋航空日本」宣布取消7月1日至2日數班往返中日航班(如IJ001/IJ002),並提供免費改簽或全額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