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綜合

國慶當天8縣市防36度高溫 東北風影響迎風面局部陣雨

今天(10日)是國慶連假的第一天,受到東北風影響,迎風面有地形性降雨,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及大台北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嘉義以南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氣溫方面,東半部高溫約為攝氏31至32度,而西半部約34至35度,尤其是雙北至台中及台南、屏東局部地區有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戶外活動請注意防曬並多補充水分。離島天氣部分,澎湖為晴時多雲、氣溫27至31度;金門為晴時多雲、26至33度;馬祖為多雲短暫陣雨、27至31度。 各地天氣晴朗炎熱,氣象署發布高溫資訊,今天白天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台南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攝氏36度高溫的機率;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屏東縣為「黃色燈號」,有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 東北風偏強,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爆,今天蘭嶼、綠島、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屏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為「黃色燈號」,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今夜前適逢年度大潮,新北至台中沿海及澎湖、金門、馬祖漲潮期間潮位偏高,應避免在海岸、港口、潮間帶等區域逗留,並注意海水倒灌與局部淹水等狀況,海邊活動應注意安全。 周六(11日)風力減弱,但台灣附近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嘉義以南地區及各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下周日、一(12、13日)偏東至東南風,目前資料顯示在南海一帶有熱帶擾動發展,預估會帶來部分水氣,花東、恆春半島易有局部短暫陣雨,基隆北海岸及宜蘭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氣象署指出,下周二至下周四(14至16日)熱帶擾動將向西移動,台灣附近水氣減少,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目前資料顯示這個熱帶擾動強度偏弱,是否會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還需觀察;路徑會偏西、朝中南半島方向移動,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位於日本南東方海面的第22號中度颱風哈隆(國際命名HALONG)持續向東北轉東前進,對台灣天氣無直接影響;第23號輕度颱風娜克莉(國際命名NAKRI)目前位於琉球東南東方海面上,預測向西北往琉球東方海面,後續將轉向東北東朝日本南方海面進行,對台灣天氣無直接影響。 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天東北季風減弱,迎風面擴散條件普通,中南部位於下風處,污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用影響,臭氧濃度稍易上升;宜蘭、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良好」等級;北部、竹苗、雲嘉南、高屏空品區及馬祖、金門為「普通」等級,中南部零星地區短時間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中部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

大陸砸下14.8兆 打造「下一個深圳」 這地方不在東南沿海

在全球地緣博弈與產業轉型的雙重浪潮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近期公布,將實施50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達3.47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14.8兆新台幣),涵蓋能源轉型、基礎設施升級、產業創新與民生改善等多個領域,計畫將新疆打造為亞歐大陸的戰略支點與大陸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此舉被外界形容為「砸出下一個深圳」。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官網資料,這筆總額3.47兆元的投資,並非集中於單一年份完成,而是分階段推進。2025年年度計畫完成投資約4069億元。500個項目中,基礎設施類占據186項,總投資額約1.21兆元;包括立體交通網、水資源高效利用、電網升級、油氣管道與智能算力中心建設等。 產業投資方面,油氣增儲、煤炭清潔利用、新型電力系統等十大產業集群共257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達2.22兆元。另有科技教育、文化旅遊、衛生體育等57個民生類項目,總投資額約370億元。 在基礎建設領域,備受矚目的新藏鐵路已列入計畫,全長2000公里,將與伊阿鐵路共同構成「一帶一路」西向通道的重要站點;西氣東輸四線、疆電外送第四通道、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與克拉瑪依雲計算產業園,也被視為推動新疆融入全大陸能源與數位戰略版圖的關鍵工程。 與2000年代「西部大開發」時期相比,新疆此次不再是追趕型的「跟隨者」,而是肩負能源安全、地緣安全與科技轉型重任的「前沿陣地」。 新疆在大國科技競爭中也占據關鍵位置。作為大陸陸地面積最大、日照時間最長、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新疆已建成大規模光伏與風能發電基地,綠電成本為東部沿海的約一半,這為「東數西算」工程提供了算力基礎。克拉瑪依數據中心已成為大陸算力調度的樞紐之一。 同時,新疆擁有大陸約30%的石油、28%的天然氣與40%的煤炭儲量,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綠氫制備等戰略工程的核心區域。庫車的萬噸級太陽能製氫項目已實現核心技術國產化;哈密煤化工基地正推動高附加值材料生產,年產值突破百億元。 除了能源,新疆正加速布局高端製造與新興產業。石河子「鴻雁」大型無人機項目、莎車人工鑽石基地(占全球產能約15%)正逐步打破傳統資源型產業格局。 文旅融合亦成亮點。2025年前三季度,新疆累計接待遊客達2.6億人次,「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持續升溫。 新疆地處絲綢之路核心區域,與8個國家接壤,是大陸國境線最長的省區。交通建設也在提速,目前新疆已有28座機場,大陸第一;未來5年將增至57座。中歐班列通達亞歐223個地區,霍爾果斯口岸物流成本下降30%,跨境電商與物流業快速成長。 在巨額投資推進下,塔克拉瑪干沙漠「綠圍脖」工程全長3046公里,有效抑制沙漠化,並利用鹽鹼地養殖螃蟹,年產值達3.8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新疆大規模投資雖潛力巨大,但也需警惕煤化工與新能源領域的產能過剩、技術落地延遲等問題。此外,目前民間資本在總投資中占比約39.2%,後續政策能否持續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將是決定新疆發展動能能否長久的關鍵。

【獨家】賴清德雙十談話曝光:推「TAIWAN DOME」、國防預算比照北約

2025年雙十國慶前夕,總統賴清德談話內容尚未公開,但據政策圈人士透露,主軸將圍繞四大核心:國防預算大幅拉升、2758號決議再詮釋、「TAIWAN DOME」(台灣穹頂防禦計畫)防禦構想啟動,以及強化半導體為國家戰略資產。整體論述顯示,台灣國家安全思維正從「防衛台灣」進化為「防禦主權化」的新階段。 國防預算拉升:2030年上看GDP 5% 與北約標準接軌 根據行政院院會8月通過的2026總預算草案,2026年度國防支出占GDP比重將由現行2.6%提升至3.32%,並設定2030年前達5%的中期目標。賴清德日前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也重申「國防預算將在2030年提升至GDP 5%」的目標。 熟悉軍方人士表示,2026年度預算上看7000億元,不僅涵蓋軍備更新,也將擴及太空監測與網安防護領域。賴清德8月22日參觀軍事設施時,在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及國防部長顧立雄陪同下首度表明,台灣國防預算將位北約標準,2030年前達GDP5%,藉此僅彰顯台灣捍衛安全的決心,強化與「國際盟友」在武器研發與生產上的合作。 該人士說,這正是美國希望台灣在印太扮演的角色,從而形成對中明確戰略威懾訊號的一個展示。美軍方也曾告知消息人士,台灣這麼做,有助強化與美軍的情報與防衛合作鏈結。 據表示,國防預算將會與新國防藍圖一起談,增加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安全將是主軸,為因應美方壓力,所佔篇幅不會小。更重要的是賴清德將是出「TAIWAN DOME」的構想。 「TAIWAN DOME」:比照美國「Golden Dome」建構多層防禦體系 談話最受矚目焦點,消息人士說,應是首次出現「TAIWAN DOME」。預料此一構想,將比照美國「Golden Dome」計畫,打造涵蓋導彈防禦、太空監測與高超音速反制技術的多層次防禦網。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上任後即宣布「Golden Dome」計畫,總預算1750億美元,旨在建立跨洲聯合防禦體系。不過這項計劃並未如表面看那麼簡單,據美媒報導,這項計劃將建造以太空為基礎的攔截網絡,根據規劃,金穹將部署數千顆衛星,搭載感測器和攔截武器,實現全球覆蓋,也就是首次在太空中部署美國武器系統。其次,達多階段攔截能力:系統設計可在飛彈發射前(預警階段)、飛行中(中段攔截)及末端(終端攔截)進行攔截,類似以色列「鐵穹」系統,但規模更大。再者可預防性打擊(Left-of-Launch):該計劃包括預防性打擊能力,意圖在敵方飛彈發射前摧毀其發射平台。 目前,美國已與加拿大在金穹計劃上密切合作,討論共同防禦的可能性。不過如果按照這偉大計劃執行,總成本可能爆增到3.6兆美元,看起來是面臨技術可行性、預算限制和國際關係等挑戰。 至於台灣版的「TAIWAN DOME」若成形,預料第一階段目標是建構三層防禦鏈,包括高層防禦部分,至少做到太空監測與早期預警衛星的配置;中層防禦方面,則結合愛國者三型與天弓三型飛彈的指管系統;至於低層防禦,則是整合陸、海、空與反無人機火網。 軍事專家認為,這象徵「不對稱嚇阻」策略正向「主動反制」轉型,並與AUKUS的太空情報網高度契合。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分析師布蘭特(Mark Brant)先前曾提出,「若Golden Dome的亞太延伸與台灣合作,將強化美方在第一島鏈的前線感知力。」 不過軍方人士表示,不管美方有否主動提出這構想,但賴總統主動提出建構「TAIWAN DOME」的構想,也是向美方「輸誠」,表明台美軍事防務合作的再升級。只不過,一來這構想必投入巨大耗費,國會能否過關是個考驗;二來,考慮「習川會」將近,川普亟待與北京保持良善關係,短期內恐只能做做姿態而已。 2758號決議再詮釋:國際法戰線成「政治防禦層」 兩岸論述方面,雖然「雙十談話」極受矚目,大陸也睜大眼睛看。但消息人士認為,外界不用有過多期待。因為對賴政府及能力有限的國安、外交幕僚來說,美國關係都搞不定,更別說兩岸論述的推陳出新。 消息人士說,賴清德在「雙十談話」涉及兩岸部分除續重申「互不隸屬」、「對等尊嚴對話談判」外,最重要是聚焦「台灣地位」的國際法論述。預料,賴清德會明確指出,「聯合國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未涉及台灣主權。」此立場呼應近年陸委會與外交部說法,也延伸美方於2022年後的表述——美國國務院已多次強調該決議「無涉台灣」。 美國AIT(美國在台協會)及國務院上月曾稱,中國故意歪曲二戰時期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和約》,試圖支持其對台主權的主張。AIT強調,這些文件從未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不過AIT強調,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應透過和平方式解決。 消息人士透露,「雙十談話」最終版本確定前,曾有幕僚提出建議,「2758號決議方面,陸委會、外交部都做了不少說明,府方是否不拾下級牙慧?」但賴清德表示,應由總統強調一次。迄今,總統府發言人多次回應「2758號決議」相關問題,但賴總統本人至今未提過。學者認為,若賴清德在雙十談話中正式提出此論述,將等於為「國際法位階的防禦線」定調,形成政治與外交層面的「法律護盾」。 半導體與台積電:從「經濟支柱」轉為「全民智慧財產」 此外,台美關稅仍在談判中,談判前台積電先行在美已投資1650億美元,不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月底受訪時,建議台美達成「晶片五五分」半導體生產協議,即美國市場所需半導體中50%在美國生產,50%在台灣生產,「只要這樣安排,才能有助提升美國半導體自給率,減少對台灣的依賴。」料盧特尼克想法,也是川普的構想。 對此,行政院副院長、經貿談判領軍鄭麗君本月2日自美返國時說,「我可以非常清楚告訴大家,沒有」。對於台美晶片產能五五分,她重申,台灣從來沒有承諾過,未來更不會答應這個條件。 消息人士說,為安撫民心,「雙十談話」會提到「台積電與半導體產業是台灣全民智慧財產,不會讓步。」語氣較蔡英文時期的雙十談話更強,宣示科技安全即主權安全。 隨著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推動跨國供應鏈重組,賴政府顯然欲在「晶片民主聯盟」中確立主導權。因此,也有消息說,「TAIWAN DOME」概念不僅限於軍事,更涵蓋科技與產業安全,「晶片是我們的護國盾牌,不是外交籌碼。」 產業分析人士預期,政府未來將採取「國安導向產業政策」,加強對關鍵技術出口、外資併購與人才流動的審查,並與美日同步建立「科技防禦鏈」。 雙十談話「核密」今下午解密 綜觀談話內容及輿論走向,今年雙十談話預料將成賴政府「第一份完整戰略宣示」—從軍事防禦到科技防衛、從國際法論述到產業護盾。消息人士說,「雙十談話」先前已核定為機密文件(核密),將在今天下午解密。預料,也提供重點給《中央社》及「友善媒體」刊登。

又一颱風生成往日本前進 東北季風影響至國慶周末有雨

今天(9日)仍吹東北季風,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恆春半島偶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及大台北地區亦有零星降雨機率,而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南部地區及苗栗以南山區也有小範圍的雷陣雨發展。 周五(10日)仍受東北季風影響,但逐日減弱,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地區及大台北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苗栗以南山區及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周六(11日)偏東風,是未來一周水氣最多的日子,降雨範圍擴大,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溫度方面,迎風面高溫略降,桃園以北及東半部高溫為攝氏31至33度,而其他地區為32至34度,尤其南部溫度較高,局部仍可能來到36度左右,外出請注意防曬並補充水分。離島天氣部分,澎湖晴時多雲、氣溫27至31度;金門晴時多雲、27至32度;馬祖晴時多雲、27至30度。 天氣晴朗炎熱,氣象署發布高溫資訊,今天白天台南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攝氏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 東北風偏強,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今天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屏東縣、台東縣(含蘭嶼、綠島)、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為「黃色燈號」,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 周五前仍是今年的年度大潮,新北至台中沿海及澎湖、金門、馬祖漲潮期間潮位偏高,應避免在海岸、港口、潮間帶等區域逗留,並注意海水倒灌與局部淹水等狀況,海邊活動應注意安全。 位於日本南方海面的第22號颱風哈隆(國際命名HALONG)以增強為強烈颱風,持續轉東北方向前進,對台灣天氣無直接影響,其外圍環流可能影響日本關東的天氣,若要前往當地請留意航班資訊;原位於關島海面附近的熱帶性低氣壓已發展為第23號颱風娜克莉(國際命名NAKRI),預估朝西北方向往日本南方海面前進,因距離遙遠,對台灣天氣無直接影響。 目前觀察周末在南海一帶可能還會有新的熱帶系統發展,但是否有機會增強為颱風則仍有不確定性,預估將朝海南島方向移動,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至於下一波東北季風,目前資料顯示18、19日因太平洋高壓減弱東退,因此北方冷空氣將會南下,預估與現在白天的高溫會有明顯落差,至於冷空氣強度會達東北季風或更強,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天受到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擴散條件普通,中南部污染物稍易累積,午後臭氧濃度易上升;宜蘭、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良好」等級;北部、竹苗、雲嘉南、高屏空品區及馬祖、金門為「普通」等級,中南部局部地區短時間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中部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

四川小伙背母親登長城 真正的「好漢」是孝道

北京十一假期的北京八達嶺長城上,一位年輕男子背著母親攀登古老城牆的身影,在人潮中格外引人注目。這位來自四川巴中的譚衛民,用自己的肩膀,完成了母親多年來「登長城、看北京」的心願,也感動了無數遊客與網友。 《北京日報》報導,譚衛民今年三十出頭,來自四川省巴中市。母親趙秀遠今年70歲,早年因丈夫意外去世,長期承受精神與生活的雙重打擊,精神狀況受影響。譚衛民為了撐起家庭,高中未畢業便外出打工,十多年來獨自扛起了為母治病與償還債務的重擔。他說:「以前都是您背著我到處幹活,這一次,換我背您」。 今年十一假期,譚衛民特地從寧波返鄉,接上由養老機構照料的母親,踏上了這場「北京圓夢之旅」。為了避免沿途不斷解釋,他還準備了一條紅底白字的條幅,上書「帶母親 看北京」,既是心意,也是對母親的莊重承諾。 10月4日,母子倆與旅行團分開後,譚衛民推著母親的輪椅,轉乘多趟公交,歷經一個多小時,最終抵達八達嶺景區。安檢與票務人員見到條幅,並了解母子情況後,主動開通綠色通道,協助他們順利登城。 當母子二人抵達北八樓「好漢坡」時已近閉園。景區保衛部副主管尹小傑得知老人希望一睹夜長城風采,但北八樓照明不足、夜間不對遊客開放。考量特殊情況,尹小傑特事特辦,報備後陪同他們乘北線索道下山,再轉乘工作車至南線,坐地面纜車直達南四樓,開啟一條「特別通道」,讓母子倆得以觀賞璀璨夜色。 夜色中,長城宛如一條巨龍在群山間蜿蜒。趙秀遠坐在兒子背上,眼神專注而柔和,輕聲說:「眼前這片景色真好看。」譚衛民原本可以選擇纜車下山,但他婉拒了這份便利,選擇一步步背著母親走下長城。他說:「這樣才更有旅行的意義」。 ​​​​​​ 沿途的遊客紛紛為他讓路,有人悄悄錄下這一幕上傳社群網站,引來網友紛紛留言:「這是最浪漫的母子旅行」「他背的不只是母親,更是中華傳統的孝心」。 八達嶺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脊梁,象徵堅韌與自強。「譚衛民背起的,不僅是生養他的母親,更是一份沉澱澱的中華傳統美德。長城隨時歡迎這樣溫暖的『譚衛民』到來」。 事件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這才是真正的『好漢』」「他讓我們看見了孝道的力量」。也有網友表示,希望景區能持續完善無障礙設施,讓更多行動不便的長輩也能親眼看看壯麗山河。

這一跪感動全大陸!10歲男孩跪地攔車救母 路人接力施救

「救救我媽媽!」大陸廣州一條隧道裡,10歲男孩跪地哭喊的身影,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這場驚險車禍中,孩子的勇氣與陌生人的善意,交織出一幕最真摯的生命守護。 《羊城晚報》10月4日下午,廣州石門堂山隧道內發生一起三車追尾事故。第三輛車由葉姓女子駕駛,因碰撞猛烈,安全氣囊瞬間彈出,導致她當場昏迷,車體嚴重受損 危急時刻,坐在後座的10歲兒子從車窗爬出,顧不得自身傷勢與隧道內飛馳的車流,直接跪在行車道中央,磕頭哭喊:「救救我媽媽!」車內還有兩名年幼妹妹,三人均受輕傷。目擊者表示,男孩當時全身顫抖卻不肯後退半步,那一幕「令人心碎又敬佩」。 途經的女車主劉女士看到跪地男孩,立即將車停在隧道中段,冒著後車追撞風險衝上前。她先將三名孩子接到自己車上安置,隨後查看葉女士的傷勢並撥打報警電話。 此時,一對乘坐黑色賓士車的夫妻主動加入救援行列,有人負責在後方指揮車流、維持秩序,另有人在警方電話指導下,小心協助移動傷者,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隧道結構封閉,救護車難以及時抵達。劉女士在報警時精確說明隧道里程標位置,並在警方同意下,與其他路人合力將葉女士抬上私家車送醫。整個過程僅用約3至4分鐘,堪稱一場高效又冷靜的民間接力。 途中,劉女士不斷安撫受驚的孩子:「媽媽不舒服,別吵她。」孩子們緊張但全程安靜配合,場面令人動容。 葉女士在醫院被診斷為腦震盪,經治療後無生命危險。10月5日,她受訪時哽咽表示:「我沒有想到孩子會這麼愛我。」她透露自己在事故當下完全失去意識,是事後在網上看到相關影片,哭著看完整段跪地求救畫面。 她問兒子:「看到你全身發抖了,你害怕嗎?」孩子回答:「害怕,最怕的就是妳沒了。」這句話令無數網友淚目。 封面新聞報導,葉女士後來主動聯繫劉女士,感謝對方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劉女士則淡淡回應:「大家看到都會幫忙的」。 事件曝光後,網路上掀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留言:「這不是10歲的孩子,是瞬間長大的守護者!」也有人稱這一跪「跪的是母親的命,是最本能的孝心」。 同時,救援者之間默契分工、及時處置,避免了二次事故,展現了社會善意的力量。許多媒體稱這是一場「由親情引發的善意鏈條」,從孩子的求助,到陌生人的及時介入,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澎湃新聞也提醒,隧道內車速快、視線差,跪地攔車雖出於本能,但風險極高。2024年梅大高速也曾發生老人跪地攔車險遭撞擊的案例。 建議事故後應先撤離至隧道人行道或緊急停車帶,使用亮色衣物或反光背心在車後30公尺處警示,並由第一輛停下的車輛協助報警與形成「安全緩衝帶」。 專家強調,家庭平時應備妥反光背心、強光手電、急救毯,並教育孩子「先自保,再求救」,這樣在危急時刻才能兼顧勇敢與安全。

潮玩、新茶飲與自產美妝 大陸資本與年輕人共同買單的對象

2025年,大陸消費市場正迎來結構性變革:傳統食品飲料等板塊持續低迷,但以潮玩、新茶飲與國貨美妝為代表的新消費產業,憑藉契合年輕世代需求的產品與模式,業績與股價逆勢上揚,成為資本市場新寵。 Wind數據顯示,蜜雪冰城、老鋪黃金、毛戈平等新消費企業接連透過IPO登陸資本市場,募資擴張品牌影響力,獲得投資者青睞。未來仍有卡遊、52TOYS、林清軒、植物醫生等一系列新消費公司排隊上市,預示資本市場對新消費賽道的熱度仍在升溫。 格雷資產副總經理馮立輝對《財經》指出:「新消費的崛起,本質是『低價經濟』與『年輕人經濟』,就像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中也走出了711、優衣庫等企業。新消費牛市從2024年下半年已經開啟。」 隨著Labubu等IP在全球爆紅,盲盒潮玩成為年輕消費者的「心頭好」。不同於傳統實物消費,盲盒帶來的是強烈的「情緒價值」,符合Z世代「為悅己而買」的心理。 泡泡瑪特憑藉Labubu形象,在2024年實現股價暴漲346.66%,今年以來漲幅也接近200%,最高漲至339.8港元/股。在其帶動下,北京樂自天成公司(52TOYS母公司)於今年5月遞交港交所主機板上市申請。52TOYS目前市占率約1.2%,處於第二梯隊,主要依賴授權IP,115個IP中80個為授權IP,協議期多為1–3年,將於2027年前陸續到期,未來IP續約與自有IP開發能力將成為關鍵變量。 另一個潮玩分支——集換式卡牌,也在快速崛起。卡遊作為行業龍頭,2024年市場份額達71.1%,營收108.6億元,同比增長277.78%,毛利率67.3%,與泡泡瑪特不相上下。卡遊於今年4月14日第二次遞交赴港上市申請,被認為是潮玩板塊下一個可能的資本明星。 將傳統奶茶玩出新花樣的新茶飲企業,近年精準捕捉年輕人對健康、高顏值、社交屬性的偏好,快速掀起IPO熱潮。 《財經》資料顯示,2024年4月,茶百道(2555.HK)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拉開新茶飲IPO序幕;2025年開年,古茗(1364.HK)、蜜雪冰城(2097.HK)、霸王茶姬(CHA.US)、滬上阿姨(2589.HK)等品牌密集登場。蜜雪冰城更以1.8兆港元的認購金額創下「凍資王」紀錄,顯示資本市場對該賽道的極高關注度。 財報顯示,蜜雪冰城2021–2024年營收從103.5億元增至248.3億元,淨利潤增幅達1.3倍;古茗同期營收增長1倍,淨利潤飆升72.9倍;霸王茶姬2022–2024年間營收從4.92億元暴增至124.1億元,淨利潤從虧損轉為盈利25.15億元。 但在快速擴張之後,新茶飲行業進入分化期。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與古茗仍保持營收與利潤雙增長;霸王茶姬則因單店銷售下滑,業績明顯放緩,淨利潤增速轉負。 為尋求新的增長點,新茶飲品牌紛紛加速海外布局。蜜雪冰城在東南亞與北美拓展,海外門店已超4700家;喜茶一年內海外門店增長超6倍;霸王茶姬今年進軍印尼與北美,二季度海外GMV達2.35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增加77.4%。分析指出,出海已成為新茶飲的「第二增長曲線」。 大陸國貨美妝的崛起呈現了品牌力與研發力的雙重突破。2023年大陸國產美妝品牌市占率首次超越國際品牌,達50.4%;2024年進一步提升至55.74%。 毛戈平在歷經八年五度衝擊後,於2024年底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為大陸高端彩妝市場唯一進入前十的本土品牌,上市後股價最高漲幅達3.38倍。 在護膚領域,重組膠原蛋白成為技術熱點。鉅子生物(2367.HK)自2022年上市後營收年增50%,但今年受與玻尿酸之間的市場爭議影響,業績增速降至22.52%。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688363.SH)自2023年起連續下滑,今年中報顯示二季度業績出現回暖。 植物萃取護膚品牌同樣受到追捧。林清軒、植物醫生分別於今年5月與6月啟動IPO申請。林清軒主打高山紅山茶花精華油,近年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32.3%;植物醫生以石斛蘭為核心成分,擁有超過4300家線下門店,2024年營收21.56億元,淨利潤2.43億元。 中信證券認為,國產美妝替代進程有望持續5–10年,驅動因素包括上游生物材料創新、本土研發能力提升,以及消費者對國貨信心的增強。華源證券則指出,行業競爭格局仍較分散,國貨品牌具備品牌、產品、管道、管理等多重優勢,有望強勢領跑。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中國消費市場正在從單一的實用價值,轉向對情緒價值與多元化需求的追求。

大陸商場母嬰室改造:打造「不只屬於她的房間」 

位於北京市知名商場朝陽大悅城的母嬰室,近期更名為「育嬰室」。室內分設換尿布台、哺乳區、休閒沙發區。哺乳區共有五間哺乳室,帶隱私隔簾,並設有自動門與換洗區分離,為媽媽們保留私密空間。哺乳區外,不少父親承擔起更換尿布、沖泡奶粉、餵養輔食等育兒工作。 如今,大陸「僅限女性」的母嬰室不再能滿足多位家庭成員的親子育兒場景,也易將照顧護理幼兒之責推脫在母親肩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開始著力對母嬰室進行改造,打造共同育嬰室、父嬰室、超級奶爸區等空間,傳遞出「共同育兒」的理念轉變。 據記者觀察,北京朝陽大悅城周末人流較大時,約10分鐘就會有一組家庭使用育嬰室,包括父母和奶奶(外婆)一同進入。 「媽媽在裡面忙碌時,爸爸總不可能在外面乾等著。」秦明家有兩個小孩,一個四歲,一個七歲,參與到孩子日常出行的照護任務中,他習以為常。在他看來,對「共同育兒」空間的需求本就長期存在,「媽媽一個人難免忙不過來,我每次都會進去幫忙,只是涉及隱私問題,那時的母嬰室常以家庭為單位進出」。 除朝陽大悅城外,北京藍色港灣、惠多港購物中心也紛紛打造「共同育兒」空間,惠多港購物中心還設有單獨的「父嬰室」。 「這是社會觀念的進步,這樣的空間越多,越能無形中促使更多父親履行育兒職責。」海逸(化名)推著8個月大的寶寶進入育嬰室,等待妻子哺乳。他說,以前獨自帶幼兒出行時,由於母嬰室存在種種限制,自己只能選擇在家庭衛生間「速戰速決」。 在上海,長風大悅城早在2018年5月就設立了可供寶爸使用的「親子衛生間」。據商場工作人員介紹,商場在設計之初便秉持打造「兒童友好商場」的目標,充分考慮了親子家庭的實際需求,旨在解決父親帶娃出行時可能遇到的尷尬場景。 當前,上海佛羅倫斯小鎮、薈聚、LU·ONE凱德晶萃廣場等多個商場,也開闢了「育嬰室」新空間。「歡迎每位爸爸的到來」「有『他』在,母嬰室才能變為育嬰室」「爸爸帶娃,不是幫忙,而是必須」等標語在各商場角落展現。育嬰室內則隨處可見一張張為爸爸準備的「任務卡」,清晰列舉出爸爸可參與的育兒小事,幫助其從無措到快速上手。 「育嬰室的『共同育兒』標識還是要更明顯才行,父嬰室的指向聽起來就更明確,也更容易對父親產生帶動作用。」北京媽媽裘蒂(化名)說,「新設的育嬰室外還是常見爸爸們在門口等待,一些人也許並不知曉男士可以進入。」在她看來,推動「共同育兒」從小部分實踐轉變為社會共識,還需開闢更大規模的「共同育兒」空間。 深圳寶安天虹的父嬰室,大陸網友稱其為「爸爸帶娃的天花板配置」。室內的恒溫沖奶器自帶三色指示燈,可調節高度的尿布台設有安全帶,濕巾提前在保溫袋中保溫。新手爸爸不用再手忙腳亂上演「爸爸歷險記」,在齊全設備的支援下,可遊刃有餘地參與到幼兒的護理和成長中。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衛生健康部門9月初宣布,正式全面對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每年3600元人民幣的育兒補貼。「育嬰室」的普及與育兒補貼的落地,正在展示出:育兒是家庭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吃進嘴裡的竟是工業漂白腸!百威食品遭查 石崇良怒罰5000萬

屏東縣百威食品公司遭查出以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大腸,黑心產品流入台北、桃園、高雄及屏東等地市場,波及多家業者。衛福部食藥署昨指該案情節重大,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8日)指出,已核准開罰,會立即發出裁罰書,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最高裁罰額度計算,金額將超過5000萬元。 食藥署此前指出,百威食品涉嫌以工業級雙氧水漂白豬大腸及小腸,製成「B級大腸」、「白小腸」等產品販售。該公司位於屏東縣萬丹鄉,9月下旬遭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突擊稽查,現場發現大批未標示用途之雙氧水桶及漂白後的腸製品。經檢驗確認,所使用的雙氧水濃度高於食品級標準,屬違法使用工業用化學物質。 石崇良今天說,此案違規情節嚴重,影響層面廣泛,「今天就會發出裁罰單」,依照食安法第47條及第49條規定,將處以最高倍數罰鍰,預估金額超過5000萬元。他並要求地方政府持續清查相關流向與販售業者,避免問題產品再度流入市場。 百威公司產品銷往北、中、南多處地區。台北市部分全數流向寧夏市場一間陳姓業者,初估達1.3公噸。經北市衛生局複查銷貨單,發現同筆訂單重複登錄,實際購入數量為674公斤,目前已全數下架封存,尚未流入市面。 桃園市、高雄市及屏東縣衛生局也同步啟動追蹤,共計追回並封存逾2公噸產品,持續抽驗中。 屏東縣衛生局表示,百威食品長期以冷凍腸製品供應各地攤商與加工業者,是地方重要食品供應鏈之一。該案除依《食安法》第15條禁止使用非食品用化學物質外,並涉違反標示管理規定,已移請檢調偵辦。若確認有意圖販售不法食品,負責人恐面臨最高7年徒刑及罰金。 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經追查發現,轄內一家火鍋食材業者曾進貨百威食品供應的豬腸約300公斤,目前全數封存並送驗。桃園市衛生局也公布,桃園地區約有200公斤問題產品,均未供應餐飲業。屏東縣政府則已勒令百威公司停工,進行後續稽查與環境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