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上游近日因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今(18)日已淹沒燕子口部分步道,靳珩隧道西口幾乎遭湖水覆蓋,溪水沿隧道向東漫流再回流立霧溪主河道。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當地948名居民已完成疏散撤離,目前無安全疑慮。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上午指出,燕子口步道因邊坡崩塌造成堰塞湖,湖水倒灌至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並由東口溢流。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日會同施工廠商,自中橫公路進入現場,評估壩體降挖及導流減災作業的可行性。 現場由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及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共同進行測量與監測。目前水勢及壩體結構尚無明顯變化,情況持續掌握中。 內政部長劉世芳下午在高雄出席「平復國家不法暨頒發名譽回復證書」聯合典禮前受訪表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花蓮縣政府昨天下午即啟動應變,秀林鄉公所已疏散撤離948名鄉親,所有災民所在地區目前安全,並持續監控。 針對外界關心壩體開挖引流作業,劉世芳說明,立霧溪堰塞湖水量約270萬公噸、土砂量約40萬立方公尺,與馬太鞍溪堰塞湖2億立方公尺土砂規模不同,因此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太管處強調,依據《災害防救法》規定,目前已禁止人員進入相關區域,呼籲民眾及遊客勿前往危險地段,以確保安全。專家團隊將持續監測壩體與水位變化,必要時啟動降挖與導流作業。
綜合
秋風起,蟹腳癢。隨著大陸大閘蟹進入集中上市期,各大市場與電商平台掀起一波「降價潮」。業者指出,今年整體價格較去年平均下跌一成,不少消費者直呼「終於實現大閘蟹自由」。然而,在價格普遍走低的同時,市場上也出現「又貴又瘦」的抱怨聲浪,顯示今年蟹市呈現兩極化走勢。 中新經緯走訪北京多家生鮮超市與連鎖賣場發現,大部分規格的大閘蟹售價確實低於去年水準。在盒馬鮮生,2.8~3.2兩的陽澄湖母蟹售價為每隻59.9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的69.9元下降逾14%。其他產區如固城湖、太湖的大閘蟹售價亦普遍下調。 「今年店裡所售大閘蟹整體比去年便宜。」盒馬門店工作人員表示。盒馬蟹品類採購負責人進一步預測,受產量增加影響,今年價格平均將比去年便宜至少10%。 據大陸官方資料,今年夏季氣候穩定,未出現去年極端高溫現象,為大閘蟹生長創造良好條件。陽澄湖產區:預估產量達10,350噸,較去年增加450噸;固城湖產區:部分養殖戶預期產量比去年增兩成,且品質普遍更佳。 雖然整體市場價格走低,但精品規格的大閘蟹價格不降反升,成為消費者反映「又貴又瘦」的主因之一。 江蘇華海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大閘蟹銷售負責人趙懷良指出,今年受氣候影響,大閘蟹普遍推遲約半個月成熟。高規格的精品蟹(尤其3.5兩以上的大母蟹)產量偏少,市場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揚。「部分精品大蟹的價格相較去年每斤貴6~8元。」他表示。 此外,中秋節提前也推動市場提早搶市,一些養殖戶與商家為爭取節前利潤,選擇將未完全成熟的螃蟹提前捕撈上市。這類「搶閘蟹」蟹黃不飽滿、肉質鬆散,被稱為「水蟹」,品質未臻最佳。「9月底至10月上旬買蟹的消費者,很可能以高價買到這些半成品。」趙懷良提醒。 為應對市場品質參差問題,各大產區與大型零售渠道近年紛紛引入標準化機制與科技檢測,強化市場信任度。 陽澄湖產區:實施「熔斷機制」,根據養殖水面積核發防偽蟹扣,每畝不超過600隻,蟹扣用完即下架,防止超賣與以次充好;盒馬鮮生:與大學合作研發「電子驗蟹師」,透過設備測定肥滿度,未達標的螃蟹無法上架,用科技手段剔除「瘦蟹」。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處於轉型期的陣痛階段。隨著10月下旬氣溫持續降低,大閘蟹將進入成熟高峰期,價格也將逐漸穩定回落。 「預計10月底至11月初,市場將進入價格實惠、品質穩定的黃金品蟹期。」趙懷良表示,建議消費者若非急於應景,不妨耐心等候一段時間,屆時能以更合理的價格享用肥美蟹。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昨(17日)發生大規模土石崩落,崩塌土砂阻塞立霧溪形成堰塞湖,水位急速上升並湧入台8線靳珩隧道,農業部隨即發布紅色警戒。為降低潰壩風險,行政院與農業部今(18)日啟動壩體降挖減災工程,搶在天候變化前穩定水情。 崩塌發生後,立霧溪水位在短時間內暴漲,傍晚時已達滿水量270萬噸。太魯閣晶英酒店於昨日下午緊急通知旅客,在16時30分前完成全面撤離,避免因道路封閉與潰壩風險造成孤立。 秀林鄉民樂、民有兩社區約300戶居民也於警戒發布後啟動預防性撤離,共計約千人分批前往秀林國中、亞泥宿舍等地安置。台電東部發電廠亦撤離14名員工,以策安全。 堰塞湖形成後,凌晨溪水已淹入靳珩隧道,造成監視系統短路。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一早派員前往勘查,確認溢流水量已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行政院祕書長張惇涵今日上午前進第一線,表示燕子口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260萬噸,工程與研究團隊已在現場監測壩體與水情,魯丹橋橋體目前狀況穩定。 農業部表示,燕子口堰塞湖預計於今日啟動壩體降挖工程,經由舊台8線便道搶通後,三輛重達200至300噸的大型挖掘機將直接進場,於壩體上方進行人工削坡與引流,藉此降低壩體高度、控制水位與壓力,避免潰壩。 與2022年馬太鞍溪堰塞湖相比,燕子口壩體規模僅為其0.2%,壩高54公尺,壩體土砂體積約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約270萬噸,規模相對小、地點又緊鄰台8線公路,機具可快速抵達並施工。工程將採分段、漸進方式削減壩頂,配合即時水文與結構監測,控制釋水量,降低對下游的衝擊。 目前太魯閣園區全區封閉,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167.7K~184.5K)路段實施交通管制,禁止進入。農業部提醒,台8線靳珩隧道至燕子口路段仍屬警戒區域,民眾切勿擅自進入溪谷或觀察水勢,以免發生危險。 中央與地方災害應變團隊將持續監測堰塞湖壩體變化與天候狀況,並視工程進度調整疏導策略,力求在最短時間內降低潰壩風險,保障下游居民安全。
Caso que chocou a Austrlia A chefe de cozinha Wan Lai, de 36 anos, foi esfaqueada no peito em um ataque aleatrio em Melbourne, no incio do ms. A agressora, Lauren Darul, de 32 anos, foi detida aps uma busca da polcia. Wan Lai teve o pulmo perfurado, mas sobreviveu. pic.twitter.com/rPYyBz16sc Fernanda Salles (@reportersalles) October 17, 2025 澳洲墨爾本本月初驚傳隨機攻擊事件,一名台籍女子在市中心清晨上班途中,遭陌生女子持刀猛刺胸口,重傷送醫。案發監視器畫面近日曝光,再度引發外界對澳洲針對亞裔暴力事件的關注。 警方指出,案件發生在10月2日上午約7時40分,32歲女子達魯爾(Lauren Darul)在小波克街(Little Bourke Street)與史賓塞街(Spencer Street)交叉口附近,尾隨一名台籍女壽司師傅賴婉(Wan Lai,音譯),隨即持刀朝她胸口猛刺後逃逸。賴婉被送醫搶救,因肺部穿孔接受治療,目前脫離險境。嫌犯在案發後遭逮捕,並被控故意傷害等三項罪名,已於3日出庭並遭還押。 賴婉事後坦言,遇襲當下的震撼「徹底改變了人生」。她表示,目前身體正在逐步康復,也正在接受心理諮商,希望重新找回安全感。由於傷勢導致失去工作能力,她正向犯罪受害者援助法庭申請經濟支援。 此案震驚墨爾本社會,也引發政治層面的關注。維多利亞省反對黨批評當局治安不彰,墨爾本市長里斯(Nicholas Reece)則回應指出,儘管近期犯罪率上升18%,但墨爾本整體仍是安全城市,不過確實需要強化犯罪防治措施。 事實上,近來針對亞裔的攻擊事件在澳洲頻頻發生。雪梨日前一對來自上海的華人夫婦,在公園尋找鑰匙時,遭7名當地青少年辱罵、圍毆並拍下過程,導致妻子骨折與視力重創;5月,台灣網紅艾庭也在布里斯本遭青少年無差別攻擊。多起事件接連發生,令亞裔社群人心惶惶。 華人與亞裔留學生表示,近年社群媒體上的仇中、排華言論增加,加上街頭攻擊頻傳,使外出時不得不提高警覺。大陸駐澳機構與台灣駐處也陸續發布安全提醒,呼籲民眾加強自我防護,並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及時報警或尋求協助。
花蓮太魯閣山區17日因連日降雨與上邊坡崩塌,立霧溪上游燕子口步道附近突發大規模土石崩落,形成約50公尺高的天然壩體,攔截河道並造成「燕子口堰塞湖」。截至傍晚堰塞湖蓄水量已達約270萬噸,並於今天(18日)凌晨湧入台8線靳珩隧道,導致監視系統短路受損。當局隨即發布紅色警戒,封閉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並啟動下游居民預防性撤離。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指出,事發地點位於台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舊台8線太魯閣峽谷路段)上方。17日下午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大量土石滑落立霧溪,迅速形成壩體並蓄水。溪水水位於當晚19時左右達溢淹標準,湧向燕子口步道與舊台8線,並於18日凌晨進入靳珩隧道。 公路局人員透過隧道內監視系統即時觀測水情,但凌晨2時許因湧水造成電力系統短路,監視系統全面掛點。今日清晨6時許,溪水從隧道東口溢出,順勢流向下游魯丹橋,再匯入立霧溪主流。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因應堰塞湖紅色警戒,17日晚間已全面封閉太魯閣國家公園,禁止遊客進入。中橫公路台8線天祥至太魯閣路段(167.7公里至184.5公里)自17日17時30分起實施「只出不進」交通管制,晚間18時起全面封閉。沿線旅宿業者已接獲通知協助遊客撤離。 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地區約300戶居民於17日下午啟動預防性撤離行動,部分居民投親靠友,另有上百人暫時安置於秀林國中與亞泥宿舍。 為防止壩體突然潰決引發災害,林業保育署18日調派3輛大型怪手(2輛300噸、1輛200噸)自舊台8線燕子口遊憩區往上游挺進,嘗試降挖壩體進行引流作業。同時,也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水工專業團隊進場現勘,評估壩體穩定性與最佳排洪方案。 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昨推估,若壩體潰決,洪峰約50分鐘內將抵達下游錦文橋,預估水位上升約5公尺;通過錦文橋後因河道拓寬,水位上升幅度約2公尺。目前立霧溪下游水位仍屬正常範圍,但錦文橋旁已有零星民眾前往觀察水情。 太魯閣峽谷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地質破碎、岩層節理發達,加上立霧溪切割形成深峽谷,是全台最容易發生崩塌與堰塞湖的區域之一。 地質專家提醒,堰塞湖的危險不僅在於潰決時的瞬間洪峰,更在於壩體穩定性的不可預測性,須持續監測雨量、震動與水位變化。 成大水工系教授指出,目前壩體高度達50公尺、蓄水量達270萬噸,屬於中大型堰塞湖,任何降雨或地震都有可能導致潰決,須建立水位自動監測與預警系統,並加強下游警報通報機制。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則表示,將持續監控壩體及立霧溪水位,視現場狀況調整疏散與交通封閉措施,呼籲民眾勿進入封閉區域,也避免前往太魯閣山區圍觀。
今天(18日)白天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大台北山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及大台北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嘉義以南地區及其他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 入夜後東北季風增強,雨勢漸增,基隆北海岸及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恆春半島及大台北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 氣溫方面,東半部高溫為攝氏31、32度,西半部則為33至35度,西半部地區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尤其是新竹、苗栗地區溫度較高,外出活動請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夜間北部、宜花地區低溫約24至25度,其他地區低溫約25至27度。 各地天氣晴朗炎熱,氣象署發布高溫資訊,今天白天新竹縣為「橙色燈號」,有攝氏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新竹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為「黃色燈號」,有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 離島天氣部分,澎湖為晴時多雲、氣溫約27至31度,金門為晴時多雲、約26至33度;馬祖為多雲短暫陣雨、約26至31度。 東北風偏強,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今天蘭嶼、綠島、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屏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為「黃色燈號」,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 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低氣壓已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27,未來有增強為第24號颱風「風神」(國際命名FENGSHENG)的趨勢,預計朝西轉西北方向前進,周末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直接影響台灣的機率低,但下周日(19日)起受其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各地降雨機率增加,尤其迎風面地區易有大雨或豪雨,沿海風浪也會明顯增大,台灣北部海面、台灣海峽及其沿岸容易出現10至11級強陣風,請多加留意。 隨著入夜後東北季風開始增強,,大台北、東半部雨勢將逐漸增加,加上南邊的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外圍環流雲系影響,北部、東半部會有明顯全面性降雨,特別是宜蘭下周日慎防局部大雨或豪雨。下周一、二(20、21日)在北部、宜蘭、花蓮會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這兩天雨勢最為明顯,宜蘭可能會有豪雨以上等級降雨。下周三(22日)之後雖然颱風可能已經遠離,但東北季風帶來的水氣仍較多,且南邊也是低壓帶,下周三、四(22至24日)北部、宜蘭、花蓮可能出現局部大雨,其中宜蘭可能有局部豪雨發生。 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天環境風場為偏東風至東北東風,竹苗以南風速稍弱,污染物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用影響,臭氧濃度易上升;宜蘭、花東空品區為「良好」等級;竹苗、北部、雲嘉南、高屏空品區及馬祖、金門、澎湖為「普通」等級,西半部零星地區短時間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中部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
國民黨將於明(18日)舉行黨主席選舉,參選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及立委羅智強於今天晚上舉辦選前之夜;郝龍斌指出,在台中市長盧秀燕決定不參選後,他決定要參選國民黨主席,會完成藍白合讓國民黨重返執政;而羅智強則訴求年輕化,強調很努力提拔年輕人,希望能把自己的國政經驗帶進國民黨。 郝龍斌今天晚上舉辦選前之夜,新北市長侯友宜、前台中市長胡志強、立委黃健豪、立委廖偉翔及媒體人趙少康皆出席替助講。 郝龍斌表示,他父親曾告誡他,中華民國有難,他一定要挺身而出,他也是用這句話說服他太太;黨主席必須要有能力團結黨,有執行力能打贏勝戰。 郝龍斌說,有些支持者看到有人罵綠委沈伯洋覺得很爽,其實沈伯洋心裡也很爽,因為這顯示出他有知名度;有些支持者看到有人罵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會很爽,但柯建銘內心也很爽,因為這會使柯建銘的總召之位更加穩固。 郝龍斌說,他對於2026是有規劃的,北部已經很穩,在與台北市長蔣萬安等人的合作下,一定會穩穩的繼續執政;至於南部,高雄有柯志恩,台南有謝龍介,他保證當黨主席後,會在台南或高雄拿下其中一都,如果沒有做到將會辭職負責,他不會2028才決戰南台灣,他2026就要決戰南台灣。 郝龍斌表示,他會完成藍白合,2028與民眾黨只出一組候選人,希望大家相信他,一起下架民進黨,讓國民黨重返執政,讓國民黨再次偉大,希望黨員明天踴躍投票。 羅智強的選前之夜則有立委高金素梅出席,高金素梅表示,國民黨需要的是中生代,尤其是一路以來為國民黨打拚的中生代羅智強,所以她今天站出來力挺。 羅智強則表示,大安區是他的根,以前是別人培養他,他也很努力提拔年輕人,感謝大安區讓他能挺過大罷免,他希望能把自己在國政等經驗帶進國民黨,為國民黨打拚。 羅智強說,大罷免後他馬上投入國民黨主席選舉,很多人問他「你不累嗎?」他必須說他很累,這些年他一直街頭演講、在網路上推陳出新,但是國民黨第一個展開反攻的平台就是臉書,國民黨反攻臉書後,就贏了2018的縣市首長大選;他不一定做到最好,但一定是他幫忙開路,所以希望黨員能支持他。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今天(17日)因邊坡崩塌造成河道阻塞,形成大型堰塞湖,蓄水量估達270萬噸。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發布紅色警戒,太魯閣國家公園宣布全區封閉,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路段亦於晚間6時起全面預警封路。下游社區近300戶居民下午起緊急撤離,地方政府並同步開設災害應變中心,全力戒備潰決風險。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堰塞湖位於靳珩隧道西口上方,因大量土石滑落造成立霧溪阻塞,堰塞湖高約50公尺,距離台8線中橫公路約260公尺。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初步估算,湖水滿水位蓄水量約270萬噸、蓄水面積約10公頃、迴水長度約1700公尺。 若堰塞湖在1小時內潰決,水流約50分鐘即可抵達下游太魯閣遊客中心旁的錦文橋,屆時河床水位恐上升約5公尺,下游河道擴寬後,水位仍可能上升2公尺,對沿線社區造成威脅。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晚間宣布,全區依《災害防救法》規定禁止人員進入,並呼籲山區居民儘速撤離。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政府已啟動緊急應變機制,第一時間出動無人機空勘監測水位,並透過細胞廣播簡訊發布警戒訊息,提醒上游民眾注意潰決風險、儘快撤離至山下安全地區。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已趕赴太魯閣工務段現場了解情況,相關部會正搶通步道與路徑,爭取大型機具進駐降挖土方、降低水位壓力。 秀林鄉公所下午3時啟動強制撤離,影響範圍包括富世村民樂社區與秀林村民有社區,共計約299戶、近950人。富世村民樂社區(第9鄰)約120戶、384人,已安排撤離至亞洲水泥公司宿舍;秀林村民有社區(1至3鄰)約179戶、564人,則收容於秀林國小。另有13名行動不便居民,透過專車協助撤離。公所並呼籲上游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居民暫勿下山,已預先備妥三天份物資。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預估,今晚7時堰塞湖水可能溢淹至台8線公路路面,為防範災害,晚間6時起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路段全面封閉,禁止通行。 李慧芝強調,堰塞湖位於燕子口步道約500至600公尺處,具有「隨時溢流、潰決」風險,行政院已要求各單位持續監測水情,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全力降低潰決造成的影響。
美俄總統川普、普丁即將再次會談,商討俄烏停火條件,「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期特別刊出「特別軍事行動的根源:烏克蘭衝突的來龍去脈」的專文,配上事件照片,重述普丁為何要在2022年2月24日派兵入侵烏克蘭的歷史。 普丁曾提出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包括:保障俄語居民的權利;使人民的選擇合法化;非軍事化(消除軍事威脅和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的計畫);去納粹化(抑制新納粹意識形態的傳播)。俄媒的報導基本是用歷史事件來印證普丁入侵烏克蘭的合理性。 首先,親歐勢力透過示威遊行,與警方發生衝突,2月22日晚親歐分子控制議會大樓、總統辦公樓和政府大樓;俄媒形容這是「政變」,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被推翻,警民衝突長達三個月並導致數十人死亡。 更讓普丁不能忍受的是,親歐勢力掌權後,從2014年起,系統性攻擊俄語人口,通過許多限制使用俄語的法律,包括廢除2012年的《國家語言政策基本法》;減少俄語學校數量;修改《電視廣播法》,把烏克蘭語播放比例提高至每週75%;俄語電視台停播,禁播俄語電影;立法確保烏克蘭語是國家語言。 所以,普丁出兵烏克蘭的第一個理由就是:保障俄語居民的權利。 俄媒還指控烏克蘭親歐政權迫害東正教,包括大肆查封教堂;刑事起訴180起涉及東正教神職人員的案子,並剝奪20名神職人員的國籍;甚至強迫東正教神職人員參軍。 俄媒認為,2014年5月2日,數十名親俄成員在奧德薩工會大樓內被活活燒死,是烏克蘭親歐勢力對親俄勢力最殘酷的殺害,也使得俄語區人民決定脫離烏克蘭而獨立。 俄媒宣稱,為了維護自決權和母語俄語,克里米亞居民在2014年3月16日舉行的全民公投中,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支持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統一,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2014年春,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也宣告成立共和國。 2021年3月開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下令奪回頓巴斯,並於當地親俄武器交火;同年12月,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屯兵超過10萬;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宣布承認頓內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俄軍入境與烏軍交戰;23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批准普丁在境外動武;24日清晨,普丁宣布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兵分四路從東、南、北、東北四個方向全面入侵烏克蘭。
台海局勢持續緊張之際,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今天(17日)在淮安舉辦的第十九屆台商論壇上喊話,呼籲在陸台商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經濟」發展。他特別強調,當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希望大家秉持大義,堅持一中原則、反對台獨分裂,攜手維護兩岸和平發展」。 兩岸近來均積極爭取台商在地發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9日於台商聯誼活動中表示,歡迎大陸台商「回娘家」,美中貿易角力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美國加徵關稅,中國又出口疲軟,台商在中國經營挑戰加劇,政府可協助企業回台投資。不過,對於許多台商希望政府緩和兩岸氣氛的訴求,他辯稱「台灣從來不是挑釁的一方」。 張志軍論壇致詞時指出,全球經貿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但大陸經濟仍展現韌性與活力。他表示,將持續完善相關政策與制度,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助台商應對外部挑戰、推動產業升級,「共同開拓大陸內需市場」。 張志軍強調,廣大台商多年來與大陸發展「風雨同舟」,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貢獻者與受益者」,呼籲台商不能缺席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應在推進中華民族復興中發揮更大作用,「當前台海情勢複雜嚴峻,希望大家秉持大義,堅持一中原則反對台獨分裂,共同維護兩岸和平發展,不斷做大做強中華民族經濟,攜手共創兩岸經濟美好未來」。 張志軍指出,當前大陸經濟轉型正釋放出多重發展契機,產業升級帶動尖端製造、智慧化與綠色產業加速發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結合,使新興技術迅速成為經濟新引擎;龐大的消費市場潛力不斷擴大,為企業提供更寬廣的舞台;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泛用網路、行動通訊與智慧城市等領域迅速推進,為台商扎根發展創造更多空間。 張志軍期勉台商「認真研究、把握時機」,積極參與大陸發展新格局,並承諾陸方將「一如既往造福台胞、拓寬合作領域,協助台商搶賺機遇,共同書寫兩岸融合新篇章」。 關於論壇出席者,台灣方面包括台灣工業總會副理事長秦榮華、大陸全國台企聯總會長李政宏、臻鼎科技董事長沈慶芳、台玻集團總裁林伯實等;陸方則有張志軍、江蘇省副省長趙岩及淮安市長顧坤。現場並舉行簽約儀式,大陸全國台企聯與淮安市政府、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本來生活網及富邦華一銀行簽署合作協議。 張志軍昨天出席「兩岸社團交流節」時,曾強調賴政府若願意回歸九二共識,兩岸兩會交流可順利重啟。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則稱,北京堅持政治前提,「講來講去是繞圈子、狗咬尾巴」,認為兩岸官方對話暫時仍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