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藝文

2024台北文學季 探索編輯對社會影響力

2024台北文學季「編輯招募中:觀點、技術與對話」文學特展5/4起於剝皮寮歷史街區正式開展,本次展覽透過5本台灣過去的重要刊物《劇場》《漢聲》《人間》《島嶼邊緣》《騷動》,讓觀眾思考作為一名編輯該如何引領時代,現場有許多現已絕版珍品,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與策展人黃威融,回想過去半夜趕稿的編輯室,坦言當時美術排版最痛恨編輯與作者遲遲不交稿。 蔡詩萍表示,編輯的專業訓練,需具備思索、決策、展覽等能力,也透過雜誌編排、策畫呈現出當代的重要議題。國家文藝獎得主攝影家莊靈表示,《劇場》作為本次展覽最早出版的刊物,當時團隊人員組成多由國立藝專或電影公司出身,雖然短短兩年出刊9期,卻對後輩藝文工作者產生深遠影響,是自己與同輩人始料未及。 展覽還邀請了作家何玟珒、蕭詒徽、編輯許伯崧、時事YouTuber張志祺、作詞人王小苗、歌手陳嫺靜,一同以影像述說自己想像的「理想刊物提案」,並鼓勵民眾一同在現場進行創作,設計屬於自己的刊物封面,以此開啟大眾對雜誌未來想像的對話。 2024台北文學季特展將舉辦3場延伸講座,民眾可至官網報名參加(literature.festival.taipei),更多活動資訊請洽官方網站(literature.festival.taipei/)或臺北文學季粉絲頁www.facebook.com/Literature.Taipei/

謝欣穎不介意男友王柏傑放閃 近40歲脾氣變好

2024台北文學閱影展,適逢馬奎斯逝世10週年,特別規劃以拉丁美洲文學大師馬奎斯與超現實主義電影之父布紐爾作為影展主題,謝欣穎今(3日)擔任影展嘉賓,1日剛慶祝39歲生日的她,遭男友王柏傑po出甜蜜吻照,謝欣穎笑說事前不知情,不過她也不介意大方放閃,「他也是發照片前會顧及現場每個人狀態的類型。」 謝欣穎表示家裡沒有逢九不過生日的禁忌,生日當天是跟一群人聚會,蛋糕上也沒有蠟燭。她坦言將邁入40歲,脾氣變好了,耐心也有進步。「以前覺得拍戲就是種工作,現階段會去享受這件事情。」 曾獲金馬女配角、台北電影獎影后的她,對獎項看法也有不同,「30歲時希望40歲前可以拿到獎,現在接近40歲,反而覺得一切順其自然。」而今年閱影展特別選映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一窺馬奎斯的真實身影,並特別邀來前衛導演寺山修司改編之作《再見箱舟》,以日本詩歌跨文化的影像翻轉,使原著《百年孤寂》更具文化意涵。 本次影展也特別放映改編自馬奎斯同名小說的《馬奎斯之愛與群魔》,藉由一段少女與傳教士的戀情,道出禁忌與情慾的掙扎。另一位焦點影人為「超現實主義電影之父」路易斯·布紐爾的作品,除了播映與著名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合作的《安達魯之犬》,也將放映多部數位修復經典,包括《自由的幻影》《青樓怨婦》《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特莉絲坦娜》《女僕日記》《維莉狄雅娜》《泯滅天使》《被遺忘的人》。 此外還有多場免費講座、書展及friDay影音線上平台合作之專屬折扣,2024臺北文學.閱影展於5/24至6/6在光點台北及光點華山舉辦,票券於5/10(五)中午12:00起於OPEMTIX系統啟售,或親洽光點台北服務櫃台。更多資訊請密切關注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taipeidesign)、【臺北文學季-臺北文學.閱影展】官網(http://literature.festival.taipei/video-exhibition.html)及光點台北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pot.tp)。

吳念真讚唐從聖演扒手「一臉賊樣」 《押解》客串列車長

綠光劇團《押解 - 菜鳥警察 vs 老扒手》,即將在5/17起於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編劇吳念真挑戰飾演列車長,5/19晚場更有台鐵公司董事長杜微重操舊業來代班客串回味當年還是列車長的時光,而飾演扒手三翅的唐從聖,9年前演出時適逢父喪,導演李明澤表示,最後一幕是唐從聖從車廂跳出去,「他私下跟我說,跳出去的時候,看到的是父親在遠方看著他。」就像是父親也到了現場看了兒子精彩的演出。 《押解》原著改編幽默文學大師段彩華的短篇小說,是發生在平快列車的喜劇故事,描述菜鳥警察押解老練扒手的過程中,經歷各種雞飛狗跳的趣事。《押解》的編劇吳念真多年前原想拍成電影,卻因當年背景而中斷計畫,2015年改以舞台劇呈現。 相較於原著角色都是男性,《押解》改編時多了女性觀點,不僅增加老扒手三翅的失智阿嬤一角,還為兩位男主角設計了初戀情人以及曖昧對象。飾演菜鳥警察的黃迪揚這次最大挑戰,是要演出角色的「菜」感,因為這個角色是外省青年,還得假裝台語不好,而戲中和初戀情人尤玉美(鐘晨綺飾)的曖昧互動,更是爆笑連連。 《押解》導演李明澤和演員唐從聖是國立藝術學院(今北藝大)的大學室友,當初他向吳念真推薦唐從聖飾演關鍵角色老扒手三翅,吳念真聽到後拍手叫好,直呼唐從聖「一臉賊樣」,是演三翅不二人選。 李明澤說:「唐從聖非常投入,特別把劇本文字行距拉大來寫筆記,排練完大家都離開了,他還坐在工作桌上把剛剛場上筆記紀錄下來,幾乎都是最後一個才離開。」 九年前首演時,唐從聖的父親離世,心裡背負衝擊,他在首演謝幕時,從車廂跳出來,是個非常高難度的動作,觀眾掌聲如雷,他則不慎被劃傷噴血。相隔9年,這次舞台影像全新升級,例如車窗外景色流動,表現出火車出發、行駛中、進站的速度感,在劇場就像坐在火車車廂,讓觀眾身歷其境,重回過去的平快列車時光。 而5月適逢母親節,推出限定88折套票,即日起至2024/5/12 止,凡購買2張(含)以上即享88折優惠,詳情請洽綠光劇團02-2395-6838,或上綠光劇團粉絲頁、兩廳院文化生活OPENTIX售票系統www.opentix.life。 《押解 - 菜鳥警察 vs 老扒手》場次資訊 台北國家戲劇院(共9場) 5/17 (五) 19:30 5/18 (六) 14:30、19:30 5/19 (日) 14:30、19:30 5/24 (五) 19:30 5/25 (六) 14:30、19:30 5/26 (日) 14:30 台中國家歌劇院(共4場) 6/14 (五) 19:30 6/15 (六) 14:30、19:30 6/16 (日) 14: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共4場) 7/5 (五) 19:30 7/6 (六) 14:30、19:30 7/7 (日) 14:30

《悉達多太子音樂劇》《妙法之歌》 以音樂傳述法華經與釋迦牟尼故事

佛光山佛陀館5月進行一連串活動,包括《妙法之歌 Saddhama》法華經清唱劇系列之一公益音樂會、《悉達多太子音樂劇》與佛誕節暨母親節活動。《妙法之歌 Saddhama》音樂取材自法華經的第二品〈方便品〉與第四品〈信解品.窮子喻〉,展現東方佛教智慧與西方音樂專業的藝術融合,延續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音緣」的音樂弘法精神。 《悉達多太子音樂劇》改編自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釋迦牟尼佛傳」,2007年首演至今已經在台灣、菲律賓、美國、中國大陸及紐西蘭上演超過百場,音樂劇舞台氣勢磅礡感人,視覺意象巧妙變化,服裝、音樂華麗動人,令觀眾耳目一新。此兩場演出皆為公益索票,詳情請洽官網或臉書。 《 妙法之歌 Saddhama 》 ◦ 演出時間|05/11(六) 14:00 ◦ 演出地點|佛陀紀念館 本館大覺堂 索票資訊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服務台 日期|2024/4/27(六)起至額滿為止 規則|一人限領 𝟮 張 «« 公益索票 額滿為止 »» —————— 洽詢電話|07-656-3033分機4002、4003 更多詳情請見官網|http://lnago.com/ADQM9 《悉達多太子音樂劇》SIDDHARTHA The Musical ◦ 演出時間|05/18(六) - 05/19(日) 14:00 ◦ 演出地點|佛陀紀念館 本館大覺堂 索票資訊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服務台 日期|請關注臉書或官網獲取最新消息 規則|一人限領 𝟮 張 «« 公益索票 額滿為止 »» 主辦單位|佛光山寺、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 演出單位|菲律賓光明大學宿霧藝術學院 注意事項|英文演出,附有中英字幕 每場演出全長約為2小時25分鐘|含中場休息10分鐘 洽詢電話|07-656-3033分機4002、4003 2024我愛佛陀慶祝國定佛誕節暨母親節系列活動 05/04(六)—05/19(日) 更多精彩活動 ▸ http://lnago.com/ADQDS

南非藝術家肯特里奇40年創作精粹 詩性轉譯探究生命正義與自由

北美館與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RA)合作之南非當代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首度來台大型個展,自5/4至9/1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展出,完整呈現藝術家40年豐沛創作能量。 展覽匯集肯特里奇自1980年代至今90餘件代表作,包括早期炭筆素描到素描投影系列的定格短片,實驗影像裝置和編導的舞台劇表演與道具,以及晚近採用水墨炭筆所創作的大幅樹與花,逐一窺見其創作軌跡。 威廉.肯特里奇是知名當代藝術家與導演,2009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最具影響力百大名人之一。1990年代起曾受邀參加卡塞爾文件展與威尼斯雙年展。此外,他是首位以電影工作者身份獲1999年卡內基獎,以及2023年分獲世界四大動畫影展之薩格雷布國際動畫影展終身成就獎,與舞台劇藝術獎項之勞倫斯・奧利弗獎傑出成就獎。 本展集結肯特里奇從歷史檔案到地圖、電影、小說、戲劇到舞蹈、詩集到音樂等作品,他擅長以詩性轉譯手法探討種族、社會和政治等南非現實議題,作品亦巧妙透過隱喻審視歷史的權力與剝削,探究生命的正義與自由。 本次展場是由舞臺和展覽設計師薩賓.特尼森團隊操刀,她與肯特里奇有多年合作默契,選用天然異材質凸顯藝術家質樸的創作本質,增添展場靈巧又有力度的視覺體驗。 北美館將於5/4(六)午後規劃開幕專題演講,邀請教授史蒂芬.科林曼(Stephen Clingman)與策展人艾瑞恩.洛克對談,以藝術家與創作特質為軸心,探究藝術家創作手法的思維體系。 另同步推出威廉.肯特里奇中文版精美專輯,以6個章節深入探究藝術家豐富藝術語彙背後所關注的議題及創作脈絡,特別收錄北美館10餘件限定展出作品,並與An Art App合作,精選12件作品設計擴增實境(AR)內容,透過手機螢幕,讓觀眾隨時隨地都能欣賞藝術家的動態短片。 北美館也將延伸肯特里奇作品中的瓶花、樹景和標題拼貼的特色,於6/4起在一樓迴廊規劃「畫室開放中」公眾教育活動,邀請民眾到場「隨到隨畫」,並於暑期安排助教現場指導與工作坊,歡迎觀眾一同享受線條與對於事物的直接感受。詳細活動辦法及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www.tfam.museum)或追蹤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臺北市立美術館)關注。 威廉.肯特里奇與展覽介紹 畫越時間的起始,出生人權之家 1955年出生於南非約翰內斯堡,雙親皆為南非傑出的人權辯護律師,父親辛里.肯特里奇(Sydney Kentridge)在職生涯曾為三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辯護,包含南非人權鬥士暨首位民選總統的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母親菲莉西亞.肯特里奇(Felicia Kentridge)則為南非法律資源中心(Legal Resources Centre in South Africa)共同創辦人,該組織至今仍持續為貧窮人口或弱勢民眾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肯特里奇自小耳濡目染父母為政治壓迫的受難者聲張正義,歷經1956-1961年南非「叛國罪審判」(Treason Trial)時期,他曾表示:「對於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記憶甚至早於任何藝術創作的記憶」,繼而成為肯特里奇多年來關注及回應的創作核心。 他主修政治學和非洲研究,1976年畢業於翰尼斯堡金山大學,並進入約翰尼斯堡藝術基金會進修兩年。1981年前往巴黎雅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學習默劇和戲劇,累積藝術、劇場和政治學豐厚的背景才能。 1982年回到約翰尼斯堡,肯特里奇擔任演員、設計師、作家、戲劇導演,持續在路口大道劇團(Junction Avenue Theatre Company)從事劇場與節目佈景與海報繪製,因而開啟他創作大型的炭筆和粉彩畫系列作品,以及蝕刻版畫、橡膠版畫和短片。 他「早期繪畫」系列,聚焦於日常生活、城市環境題材的素描,如鮮少曝光的《船上的午宴》和重要代表作《保育人士的舞會》等,融合歐洲場景與非洲元素,並以象徵主義手法來呈現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真實寫照。 南非長期因為種族隔離政策,受到國際社會孤立,直到1994年該國舉辦第一次普選後,此情況才宣告終結。肯特里奇的作品逐漸在南非以外的國家展出,他以樸素的素描,創作出激盪人心的作品,1989年至今開創出一系列享譽國際的代表作,累計11部素描投影短片,以虛構的地產大亨蘇荷.埃克斯坦和其它關鍵角色揭示城市中的接續而來的謎題,暗喻非洲動盪不安的時局。 在「素描投影」系列中,從1989年廣受國際矚目之《約翰尼斯堡,僅次於巴黎之最偉大城市》(Johannesburg, 2nd Greatest City after Paris)到2020年新作《城市之深》(City Deep),其素描發展出一套延展轉譯的嶄新語彙,以抹除與重繪的技法表現時間的軌跡,本展以大型裝置投影的形式展出早期的2件與近期的3件定格短片,並同步呈獻此一系列拍攝過程中所創作的素描手稿。 1990年代中期,肯特里奇創作「殖民地景」系列,靈感來源於《非洲及其探索:來自探險家們的講述》文本,筆下的原始瀑布或風景圖像,取自殖民時代探險家對非洲的描繪,加註紅色線條及標記,暗示了歐洲人試圖佔有和控制土地資源的計算和測繪的痕跡。 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而受委託製作《頭與荷重》舞台演出,重現那些對戰爭付出辛勞卻被歷史記錄抹除的黑人非洲搬運工。接著2001年後,肯特里奇開始與約翰尼斯堡的史蒂芬斯織毯工作室合作製作織毯,融合黑色人形剪影與中國老地圖,表現出他對南非地理、歷史與思想之外的嘗試與想像。 繪畫工作室中的轉型與延展,三件首度在臺亮相的大型影像裝置 自1990年代以後,他獨樹一幟的藝術作品和舞臺創作遍及全球,對肯特里奇來說,所有傑出作品都是孕育自他約翰尼斯堡霍頓區家中花園的繪畫工作室,並以素描為起點,轉化成雕塑、織毯、電影和大型製作等。 本次展覽特別重現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展出日常收藏的物件、短語標題,以及鮮少曝光的素描手稿和實驗性的蝕刻版畫等,如《素描課》短片,可見肯特里奇幽默地與分身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探問及對話,以及經典代表作《拒絕時間素描》手稿原作。 肯特里奇多年來,一直進行跨領域合作,包括作曲家、舞者、舞臺設計師、木偶師、編織者、版畫家和金工匠等,本次展覽亦呈獻3件首度在台灣亮相的大型影像裝置。 《烏布說實話》由檔案素材和動畫影像構成一部35毫米膠片彩色短片,展現南非國防軍和南非員警於種族隔離時期,所採取的殘酷和非法手段。此作靈感源自阿爾弗雷德.賈里(Alfred Jarry)的《烏布王》(Ubu Roi,1896年)劇情架構,並參雜融入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C)記錄的證詞。本展同時也展出同名的八幅蝕刻版畫,以及在影片製作過程使用的撕紙繪畫片段。 延續對非洲殖民史的關注,肯特里奇思考中國與非洲相似的政策影響,因而從魯迅提倡思想自由的新文學運動開始,到毛澤東鎮制自由思想的中國文化大革命,再到江青制定的文革樣板戲進行研究,2015年創作出三頻道《樣板戲札記》影像裝置。 他請南非芭蕾舞者穿著士兵服裝並充滿力量地持槍舞動,背景融合象徵大躍進中除四害運動,農民被要求驅散麻雀的元素,戲中的樂觀主義與劇外我們所知的歷史悲愴和苦難記憶,在希望和希望破滅的兩極中,呈現一種荒謬至極的複雜情感。 2019年首次在羅馬歌劇院執導室內歌劇《等待女先知》(Waiting for the Sibyl),故事以庫邁女先知的神話為靈感,當人們將問題寫在樹葉上,一陣風造化弄人打亂順序,命運成為了未知數。肯特里奇為了打造《女先知》展覽播放版,擷取其音樂、舞蹈、影像精華片段,如南非女舞者的素描身影舞動穿梭過一頁頁的筆記本的影像,並特別與舞台設計師薩賓.特尼森(Sabine Theunissen)合力製作,重現舞台製作的原始道具和服裝等。 近年肯特里奇嘗試用中國毛筆和印度墨水繪製花與樹的大型素描,在「花卉素描」展區,可見流動的素描拼貼在多張重疊紙上,搭配擷取自歷史、哲學和醫學文本的簡潔語錄,潛藏許多值得深思的蛛絲馬跡。 而在「樹木素描」展區,素描繪製於空白紙張上,拼貼一些生活中不經意的隻字片語與零散的短語暗藏於作品邊緣角落,構成一種多重又曖昧的思考體驗。本展區首次亮相11件為展覽繪製的《麵包師之樹》系列作品,並透過4件巨幅作品窺探生命的延續與再生。此外,使用書頁和樹葉的視覺雙關與《女先知》中的求神問卜故事亦相互叩應。 ▍威廉.肯特里奇 日期|2024年05月04日(六)至2024年09月01日(日),週一休館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1A、1B展覽室 展覽簡介連結|https://reurl.cc/Vz6WxR 開幕座談:「動畫中的世界」:威廉.肯特里奇的邊際藝術 威廉.肯特里奇在種族隔離的世界中長大,這是一個將黑人和白人分開,以嚴苛分級管制生活每一個面向的制度。肯特里奇的作品雖然不直接處理種族隔離問題,而以間接方式切入,也因此發展出一種遠超過南非世界的視野。「過程」是藝術家的創作核心,不僅僅是指藝術家在工作室中創作的方法,還包括作品本身的內在過程。他使用炭筆畫出的輪廓線條,會被擦除或被改筆,而這些變化成為他的定格短片「素描投影」的基礎。在肯特里奇從事的多種類型和形式的藝術創作中,包括表演、歌劇、偶劇和雕塑,皆能看到這些處理方式重複出現。試圖跨越空間,不僅是他的創作過程和思維視野,也包括他作品中常具備的多模組形態。對應於硬邊哲學,肯特里奇主張採取一種暫時性和隨機性的軟調模式,用一種屬於自己的方式來解放視野。擅長在邊界內外的空間運作遊走,正是他非凡創造力的所在。 時間:5月4日(六)14:00-16:0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視聽室 講者: 艾瑞恩.洛克 (Adrian Locke)︱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策展人 史蒂芬.科林曼 (Stephen Clingman)︱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榮譽特聘教授 / 展覽同名專輯作者之一。 全場以中英文進行,備有同步翻譯;免預約報名,自由入座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9v5A5x 注意事項: 。本活動須購買門票入館,購票資訊及得免費入館者請詳閱本館售票頁面 。議程內容如有更動,請以官網公告為準 素描專區:「畫室開放中」 時間:6月4日(二)至9月1日(日)10:00-17:00 地點:北美館1F「威廉.肯特里奇」展覽出口處 ◆ 隨到隨畫、隨到隨拼貼 時間:全時段開放,免預約報名 ◆ 現場指導&工作坊 時間:7~8月暑期限定,活動時段請參考官網活動頁最新資訊 注意事項: 。本活動須購買門票入館,購票資訊及得免費入館者請詳閱本館售票頁面 。活動內容如有更動,請以官網公告為準

2024台北美術獎徵件開跑 首獎可獲獎金新台幣55萬元與展出檔期

「台北美術獎」即日起開放報名,主辦單位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希望透過獎項徵件希望激發更多元思考與創意能量,本屆徵件採三階段進行評審作業,進入決審之參賽者將於北美館展間實踐創作提案,最終將選出台北美術獎首獎」名、優選獎5名及入選數名。首獎將獲頒獎金新台幣55萬元暨獎座、獎狀、專輯,並得由北美館邀請舉辦個展,優選獎可獲得獎金新臺幣12萬元與獎狀、專輯,展出日期為2024年11/16至2025年2/23(暫定)。 2024台北美術獎統一線上受理徵件,凡具備中華民國國籍、持中華民國居留證之個人,或以團體參賽者,其成員二分之㇐(含)以上具中華民國國籍皆可參賽,作品不限媒材、尺寸,於2022年之後完成的單件或系列創作,即符合徵件規定,報名時間自2024年5/1至6/20下午5時止。徵件簡章與詳細資訊請至北美館官網(https://www.TFAM.museum)、報名網站(https://taa.TFAM.museum)查詢,或洽詢專線(02)2595-7656轉217。

老外被警告地上紅包不能撿 法比歐怕冥婚更怕結紮

春河劇團舞台劇《把我娶回家》是以冥婚為創作題材,源起自團長郎祖筠與她的外國先生閒聊「如果是外國人撿到冥婚紅包,會發生什麼事?」今天彩排記者會上,飾演撿到紅包的法比歐表示,在台灣的外國人都知道冥婚傳統,「地上紅包不能亂撿,會取到鬼新娘。」他雖然不相信冥婚,若撿到紅包還是會怕,郭子乾搞笑問:「結婚跟結紮選一個?」法比歐理解結紮意思後秒回:「結紮更怕。」 郭子乾在《把我娶回家》劇中飾演茶行老闆,繼電視劇《茶金》後再度與茶葉相關,郭子乾表示:「《茶金》裡面是大老闆、企業家。《把我娶回家》裡的茶行老闆是製茶師,因兒子與孫女意外死去封閉自己,內心滿是自責跟悔恨,要深層地展現對家人逝去的痛苦。」 演員王琄飾演茶行老闆娘,郭子乾與王琄老夫老妻之間的拌嘴逗趣,實質掩飾了對家人逝去的痛苦,在失去家中兩個親人後,家庭成員仍勉強維持一個和睦的表象。 八弟蕭志瑋在劇中是「哭戲」擔當,平常拍慣搞笑短片的他,直呼這次是大突破,「我真的是一個非常少哭的人,雖然我爸在我4歲時過世,但因為我有6個姐姐1個哥哥,是在很多愛的環境下長大,所以很難帶入劇情。」 《把我娶回家》5/3至5日於台北城市舞台首演,5至7月將於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戲劇院、桃園展演中心演藝廳、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雲林表演廳等6地巡迴演出。購票請洽TixFun售票系TixFun https://springriver.tw/t07N7rBB,或上春河劇團官方網站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攝影新視界」系列座談 探討黃則修、潘小俠、陳順築影像力道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舉辦「攝影新視界」系列座談,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出版的《臺灣攝影家》第七輯叢書中的3位攝影創作者黃則修、潘小俠、陳順築為對象,邀請政大大眾傳播學院鍾宜杰教授、攝影家劉振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姜麗華、實踐大學企管系教授鄭綸、《典藏〉雜誌社副總編輯劉信佑與解構藝術家陳順築,透過攝影家們的創作,打開攝影的新視界。 1980年代起,潘小俠滿腔熱血的踏上了蘭嶼,開啟他長達數十年與達悟族人文化與景觀的拍攝與記錄。他拍攝作品〈坐在船上的小孩〉,照片中拼板舟上屏氣凝神、端坐直視鏡頭,眉眼間綻放著生命力的孩童,表現了攝影的影像力道與動人的片刻精神。 5/11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攝影新視界」系列座談首場次「直視.生命潘小俠攝影造像術」,將深入探討潘小俠從街頭狂奔到紅燈暗巷中,創作動力豐沛的紀實攝影之路,以及他透過攝影實踐的自覺與認同。 6/1「獨影築風土黃則修的光影行旅」座談,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姜麗華、實踐大學企管系教授鄭綸,一同回顧攝影家黃則修在1950年代留下台灣文化風土珍貴影像。 6/29的「家族.潛影陳順築的記憶影像詩」則邀請《典藏〉雜誌社副總編輯、影像工作者劉信佑,解構藝術家陳順築探討如何以攝影媒材結合現成物、裝置、空間,開展多重維度美學的可能性,並以詩意手法傳達自我生命追尋的意念,觸發觀者的想像空間。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和社群平台:ncpi.ntmofa.gov.tw。 「攝影新視界」系列座談 第一場:5/11「直視.生命潘小俠攝影造像術」 第二場:6/1「獨影築風土黃則修的光影行旅」 第三場:6/29「家族潛影陳順築的記憶影像詩」 報名網址:https://128.pl/81HWo

2024年「國家工藝成就獎」徵選 表彰工藝師擇一事執一生典範精神

「國家工藝成就獎」邁入第18屆,為表彰長期致力於工藝志業且具卓越貢獻者,每年選出得獎者1名,可獲得獎金、得獎證書乙張及獎座乙座。除舉辦公開頒獎儀式表揚之外,也將透過如辦理得獎者特展、專輯出版或拍攝紀錄片等方式,擴大推廣得獎者工藝成就及貢獻,提供後輩工藝人精采典範,期能傳遞薪傳之火,使臺灣工藝生態系生生不息。 本年度報名收件日期自6/3至6/26止,凡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國民,不限性別、年齡,均可自行參加或接受推薦參加徵選;徵選簡章及報名表請至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網站http://www.ntcri.gov.tw/下載附件或來電索取。洽詢電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02)2388-7066分機120廖小姐。

日本人曾下架李石樵〈橫臥裸婦〉 在台展出的戶外看板又被迫下架

台灣畫家李石樵的〈橫臥裸婦〉圖曾在日據時代被官方以「風紀上不適切」為由,禁止展出。最近,為慶祝「台陽美術協會」創立90週年舉行的「春色無邊——初代臺陽人的春日和鳴」畫展,戶外宣傳看板以〈橫臥裸婦〉為主視覺,但遭周邊學校及家長抗議,為此,策展單位「李梅樹紀念館」宣布,撤下戶外看板,原畫繼續展出。 李梅樹紀念館在《撤畫聲明》中提到,當時在設計畫展戶外看板時就考慮到,受眾可能相當多元,因此,特別將當年媒體對此一事件的相關報導,以剪報型態呈現在畫作周邊,有別於A1平面海報並無此設計,無奈仍引發部分民眾的異見。 有輿論批評「台北大學校內沒有裸女圖,難道小學比較需要裸女藝術教育」,李梅樹紀念館也解釋,今年梅樹月共分為兩個子題、兩個展場,一為李梅樹紀念館館內的「春光旖旎」展覽,也就是以台陽90週年為主軸的原作展;另一為台北大學校園內的「川流不息」戶外美展,此為以淡水河流域的相關創作為主軸,自然不會有裸女作品在其中,但校內張貼的A1及A4海報,與紀念館及其他地方張貼的海報並無不同。 還有人質疑裸女主視覺為何要張貼在安溪國小周邊,館方則表示,這幾年來,李梅樹紀念館因鄰近長福停車場,基於展覽活動的宣傳所需,乃商借長福停車場入口處,長期設置活動看板,以向停車民眾及往來長福橋的遊客宣傳館內的展覽活動;此活動看板所張貼的文宣,隨展覽活動變動而更換,每年的梅樹月活動也都藉此看板來宣傳,並非針對安溪國小而來。 館方還特地感謝長福停車場,因為該停車場是無償且長期提供給李梅樹紀念館設置展覽文宣看板,對於阮囊羞澀的民間藝文場館而言,自是銘感於心。 正因為如此,當長福停車場轉述近來頻頻接獲特定民眾的投訴電話,及來自公部門主管機關的關切,以致不勝其擾,李梅樹紀念館最終撤下畫展的戶外宣傳看板。 館方表示,為了不讓贊助單位及主管機關難為,也為了不讓學校及家長會難為,更為了不讓李石樵的畫因委曲求全而須遮遮掩掩,因此決定將此畫從長福停車場的看板撤下(除畫作圖像外其餘仍保留),盼因此得以平息紛爭,讓焦點儘速回歸展覽本身。 館方強調,雖然此畫從停車場的戶外看板撤下,但原作仍照常在李梅樹紀念館展出,歡迎大家前來觀賞。 李石樵的〈橫臥裸婦〉畫在參加1936年第二回台陽展時,在展前,曾遭到殖民當局取締,當局以「風紀上不適切」的含糊理由,下令禁止展出。消息一出,隨即引發軒然大波,輿論沸騰。 依現今的學術研究顯示,李石樵〈橫臥裸婦〉一作被殖民當局撤下的原因,可能與台陽展是本土台籍藝術家所創,因而與官方所舉辦的台展有對立之疑慮,意即台陽展本身的「政治不正確」,招致殖民政府的差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