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有著千絲萬縷聯繫。 孫中山不僅在香港完成學業,也以香港為革命發跡地。為紀念這段為中國近代史帶來巨大改變且震憾人心的歷史,香港歷經多年,串起全長3.3公里的16個史蹟點,規劃出「孫中山史蹟徑」。「知識網紅」賈心星也為粉絲做完整介紹,讓外界進一步了解,原來香港除是購物天堂,還曾在中國歷史扮演關鍵角色。 網紅賈心星透過節目《人生賈心星》,將焦點移到「孫中山史蹟徑」。史蹟徑是一條位於香港中西區的步行道,由中西區區議會1996年設立,藉以紀念孫中山誕辰130週年。但因無統一識別系統,不少遊人雖想了解中山先生在港軌跡,卻苦無門道,因此配合2006年落成的孫中山紀念館,中西區區議會連同香港建築署、旅遊事務署等斥資400萬港幣(約1650萬新台幣)修葺史蹟徑,聘請藝術家參與並重現部分被拆除地點,以此呈現香港豐富的人文特色。 根據賈心星介紹,走遍16個史蹟點可感受中山先生完整的成長歷程,從學生時代思考,從醫後如何轉化「救人」為「救國」,可說就是跟隨孫中山在港足跡,包括他受教的地方,居住處理,及與友人談論關心國事的場所,感受孫中山矢志革命的點點滴滴,感受「大時代」的故事脈絡,走完一趟,物超所值。 從檀香山到香港 孫中山受西方民主教育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1879年在他年少時隨兄長孫眉,前往美國檀香山,在當地受西方主教育啟蒙。吳相湘曾在《孫逸仙先生傳》中說,1879年5月21日孫中山隨母坐駁艇到澳門,再坐英輪「格蘭諾去號」(S. S. Grannoch)赴檀香山。1879年6月孫中山到檀香山茂宜島茄荷蕾埠(今卡胡盧伊,Kahului),孫眉開設的商店當店員;後入盤羅河學校習算術等科。 當年9月孫中山到英國聖公會主教,由韋禮士主持的教會學校伊奧拉尼書院當寄宿生,採全英語授課。因學校強制學生每天禱告,每週日作禮拜,孫中山開始認識基督教儀軌、聖歌並讀《聖經》,修讀英語、英國史、算術、代數、幾何學、拉丁文與繪圖等科,且開始研讀林肯、華盛頓傳。這時13歲的孫中山,小小心靈有了鴻鵠之志,改造中國的夢想火苗在心中微微成長。 1883年返國後,孫中山在香港生活多年,也在香港西醫書院等多家學校就學,並受洗為基督徒。香港當時是英國殖民地,受西方民主思想啟迪及洗禮的中山先生,自此將香港當根據地,與同好共謀革命,由此讓中山先生從立志醫病救人,轉而救國救民,成為推翻大清的革命家。 第一站 香港大學 中山先生從檀香山返港的1883年,先進香港聖公會開辦的拔萃書室就讀(現名拔萃男書院),但就讀半年後轉讀中央書院。目前還找得到的印記是,當時孫中山在書院註冊名為「Sun Tui Chew」(孫帝象),此名正是孫中山的乳名。其後,1887年孫中山進入「香港西醫書院」就讀,1892年以第一屆畢業生、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香港西醫書院於1912年併入香港大學成為醫學院。 孫中山就讀香港西醫書院時,港大還沒成立。香港大學是1911年才成立,並於隔年1912年合併香港西醫書院,變成香港大學醫學院。港大校內還有一個以孫中山命名的「中山階」,目前港大其他知名校友包括「四大寇」的陳少白、名作家張愛玲、賭王何鴻燊、歌手許冠傑、孫中山孫女孫穗芳等。 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獲港大學生會邀請,在港大的「大禮堂」(現稱陸佑堂)全程以英文演講說,「香港是我重要啟蒙之地,香港與香港大學是我的知識誕生地,來到香港就是回家。」除了香港西醫書院,港大還併入附設於皇仁書院的香港官立技術專科學院,合併為香港大學醫學院和工學院。 第二站 拔萃書室 在結束港大歷史之旅後,接著前往史蹟徑第二站0拔萃書室舊址(現為般咸道官立小學)。拔萃書室是孫中山剛到香港時就讀的第一所學校,距港大走路9分鐘。賈心星提到,2010年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捐了一個孫中山銅像,放置香港大學醫學院內,但港大醫學院不在校本部,而在車程20幾分鐘之外。 賈心星還順道「八卦」了一下孫穗芳,她是孫中山長子孫科和秘書嚴藹娟的私生女,孫穗芳出生時兩人已分手,且嚴藹娟已婚,所以孫穗芳從小未見過生父,一直到孫科75歲時兩人才首次見面。 拔萃書室是基督教聖公會所創的學校。賈心星說,孫中山從夏威夷檀香山回港時,第一個讀的是拔萃書室,只讀1年,後來就轉到中央書院。所以孫中山除了小時候在廣東讀過私塾,此後包括去檀香山、香港,讀的都是教會學校,受的都是西式教育,所以思想較開放,願為自己爭取權利,和當時傳統的清朝人不同。拔萃書院1927年遷往九龍,現在叫拔萃男書院。拔萃男書院知名校友除了大法官、政治家外,香港歌手林子祥也是拔萃男書院校友。 第三站 中國同盟會招待所舊址 第三站孫中山離開了學校,走上了革命之路。從拔萃書室走到同盟會招待所,大約10幾分鐘。中國同盟會1905年8月在日本東京成立,為籌畫革命活動,同盟會陸續在香港堅道、摩里臣山道、灣仔進教圍,以及普慶坊成立招待所,提供革命黨人集會。第3個景點就在普慶坊。包括後來的潮州黃岡起義、黃花崗之役等,以及最後成功的武昌起義,都是由同盟會主導發動。 賈心星笑說,她以前一直以為興中會是因策畫幾場革命,被清廷鎖定,所以換了一個名字叫做同盟會。後來才知道,同盟會是好幾個「會」併在一起而得名,最重要是孫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成立的興中會;「八指將軍」黃興在湖南創的華興會;以及江浙人士秋瑾、徐錫麟等人創立的光復會。 當時清朝積弱已久,有志之士想改革,後來又變法失敗,洋務運動也失敗,列強侵略,有志之士對滿清政府完全絕望,決定推翻體制,中國才有可能進步。同盟會主要由前述三個會合併,不過光復會是個人名義加入,興中會和華興會是整個會併進同盟會。賈心星表示,很難想像現在普慶坊的新式辦公大樓,竟曾是同盟會招待所。除了上述前三站外,史蹟點還包括以下,再簡略說明。 第四站 美國公理會福音堂舊址 16個史蹟點中,這第4個站點即賈心星提到「更輕鬆」走法的第一站。 美國公理會福音堂舊址距同盟會招待所舊址不遠,路程往下坡路走,走起來很輕鬆。這裡與孫山中1883年、17歲少年時期抵港的成長期,有很大關係,孫中山1883年底來港後就讀聖公會開辦的拔萃書室及中央書院期間,就在必列者士街2號的美國公理會福音堂住。這個福音堂如今已改名「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孫中山就這教會受洗成為基督徒,取教名「日新」。 第五站 中央書院舊址 緊挨美國公理會福音堂的就是中央書院舊址。中央書院創辦於1862年,當時稱為「大書館」,是香港第一所提供西式教育的官立中學,培養出大批具備中西文化視野的中英雙語精英。孫中山1884年4月15日入讀中央書院高中部,直至1886年畢業。 第六站 「四大寇」聚所 這裡也稱「楊耀記舊址」。中山先生在港習醫時,經常與尢列、陳少白、楊鶴齡等志同道合的友人,在楊鶴齡祖上產業「楊耀記」內討論時局並暢談革命。正因他們言論大膽,為人側目,因此被稱「四大寇」。 第七站 楊衢雲遇刺處 1895年,楊衢雲加入孫中山創立的香港興中會總會,並擔任會長,先後參與了廣州和惠州起義,均以失敗告終。1900年起楊衢雲在結志街52號2樓的寓所內教授英文,直到1901年1月楊衢雲在此處為清廷派出的刺客所槍殺,隔日便因傷重過世,此處因此也成為史蹟徑的一個特色,不是與孫中山直接相關,卻是民國成立史上應記上一筆的史實。 第八站 輔仁文社舊址 輔仁文社由楊衢雲與謝纘泰等人創立,1892年以百子里1號二樓為社址,以開啟民智為宗旨。當中有些社員經常討論時局和政治改革,與孫中山接觸頻密。楊衢雲與謝纘泰其後成為香港興中會總會的核心成員,楊衢雲更曾出任該會會長。 第九站 皇仁書院舊址 1884年4月26日,時任港督寶雲(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為中央書院新校舍主持奠基禮,當時剛入讀該校的孫中山有可能見證這項儀式。中央書院於1889年遷入新落成的校舍,易名維多利亞書院,至1894年再改稱皇仁書院,皇仁書院1950年遷往銅鑼灣。 第十站 雅麗氏利濟醫院及香港西醫書院舊址 孫中山1887年到甫成立、附設於雅麗氏利濟醫院的「香港西醫書院」習醫,1892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1912年香港西醫書院併入香港大學,成為現今港大的醫學院。 第十一站 道濟會堂舊址 孫中山在港習醫期間,居住在香港西醫書院宿舍內,經常參加毗鄰醫院道濟會堂舉辦的聚會,從而建立日後革命事業的人脈。 第十二站 香港興中會總會舊址 興中會是孫中山1894年年底在夏威夷創立的革命組織,矢志推翻清廷。1895年2月該會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會,黃詠商成為首任會長,以士丹頓街13號為會址,取名「乾亨行」作掩飾,孫中山在此籌劃第一次廣州起義--「乙未廣州之役」。 第十三站 杏讌樓西菜館舊址 杏讌樓是19世紀末香港有名的西菜館,孫中山時常與友人在此談論國是。 第十四站 《中國日報》報館舊址 1899年,孫中山命陳少白來港籌辦革命機關報,第一份革命機關報《中國日報》遂於1900年1月創刊。《中國日報》報館除了出版革命報刊,更為興中會以及各地革命黨人提供聚會議事的場所,1900年惠州起義的大本營即設於報館三樓。 第十五站 和記棧舊址 當年,和記棧表面上是一間行船館,其實是革命機關;革命黨人在此策劃了1903年「壬寅廣州之役」。此役由謝纘泰統籌,並獲香港富商李紀堂資助,但以失敗告終。謝纘泰從此退出革命,轉而籌辦《南華早報》,以輿論鼓吹改革。 第十六站 孫中山時期的香港 最後一站名為「孫中山時期的香港」,在這裡再次重溫孫中山的足跡:他不僅在香港完成學業,往後亦以香港為籌劃革命的基地,期間的所見所聞,孕育了這位歷史偉人劃時代的革命思想。 孫中山史蹟徑雖經多年完成,但卻很用心地對外展示了孫中山年輕時期與革命初期的心路歷程,也展示其生命歷程轉變的全貌。如同賈心星所說,見微知著,小地方蘊藏大道理,史蹟徑走一趟相當值得當代人省思。
藝文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繼2021年首屆未來媒體藝術節後,即日起至12/15以「奇異點」為主題舉辦第二屆未來媒體藝術節,探究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聚焦世界關注的AI發展及全新視野。11/1起並推出挑戰視覺極限的「FUTURE VISION LAB 2024」實驗展演計畫,兩檔展演均企圖與觀眾一起理解當下、未來的藝術創作,共同想像人類世界不斷前進的面貌。 隨著全球科技加速發展,正逐步逼近被稱為「奇異點」的臨界時刻。這個概念由數學家與電腦科學家維諾.文奇於1993年提出,預示著當機器智慧超越人類智慧的瞬間,將引發前所未有的「奇異點爆炸」,科技革命將徹底顛覆並改變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 C-LAB策展人吳達坤呼應近年AI的爆炸性發展,以奇異點為題,依據「流動的錨點」、「創造力的轉變」、「創作者的洞見」與「未完的篇章」四個章節,邀請9國、23組藝術家,展出26件精彩作品,展示AI技術在藝術中的應用,並探討科技如何影響文化、社會的發展。 「奇異點」展覽的首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的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回顧近代科技史與AI發展的錨點,探索科技如何動搖人的認知與價值觀,爬梳時代變革中的重大事件,包括文學、藝術、大眾文化中的AI形象。台灣媒體藝術先鋒袁廣鳴以新作《扁平世界》採用Google街景的影像資料庫,利用AI以圖搜圖配合人力,搜尋全球類似的街景,串連成一個不斷往前的迴圈風景,如同人類對地理的認知受到科技的影響將不斷重塑、移動與流變。 「創造力的轉變」聚焦於AI如何成為藝術創作的新動力,而觀眾如何在AI創造的環境中重新審視自身的角色。超現代映畫團隊的作品《無限共作3.0》將日常生活的場景重現於虛擬空間中,創造出既熟悉又略帶異化的替代現實。觀眾在這個場景中,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親身感受AI如何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以演算法挑戰我們對現實的理解。 「創作者的洞見」探討藝術創作引入了圖像生成、動態捕捉、遊戲引擎與推測設計等技術,科技如何為藝術家賦予新的視角與表達方式。首個AI聊天機器人程式自2022年發表以來,藝術家便好奇機器人是否有其獨立的哲思。「未完的篇章」呈現科技奇異點帶來的無限可能性與挑戰。在這個臨界點上,技術不僅是人類智慧的延伸,更成為塑造未來的重要力量,數位韌性因此成為關鍵議題。 此外,11/1起至12/22舉辦「FUTURE VISION LAB 2024」,以探索科技媒體的視覺極限為目標,連續8個周末,展映來自台灣、德國、印度、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澳洲、日本、韓國、中國共計16件精彩作品和3場推廣講座及工作坊。C-LAB官網展覽資訊https://clab.org.tw/events/2024fmf/「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網站https://2024fmf.clab.org.tw/
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推出「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即日起至12/8,除展出膾炙人口的館藏常玉系列作品,更囊括留法的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藝術家劉啟祥、楊三郎、顏水龍、陳清汾、留法三劍客和女性藝術家、席德進等人作品,並特別規劃了主題聆賞、專題講座、專場夜覽等系列教育推廣活動,以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巴黎藝術之都的時代氛圍。 系列專題講座邀請策展人陳貺怡教授及相關專家學者,以「策展理念」、「常玉與史博館」、「巴黎畫派」、「台灣初代遊法畫家與台灣美術史發展」、「台灣與中國藝術家的法國旅程」及「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世界』體驗及文化回應」等面向,深度介紹常玉及其他旅法藝術家作品,讓觀眾理解和欣賞20世紀初台灣、日本、中國藝壇與法國畫壇交會的脈絡,以及這段歷史為常玉與台灣現代藝術帶來的交流與創新。 此外,史博館今年重新開館,首次參與2024白晝之夜活動,11/2不僅全館免門票,也延長開放至晚間20時,邀請知名藝術評論家鄭治桂老師領軍「白晝之夜巴黎夜覽團」,為民眾現場導賞畫作,夜覽團提供2場次報名參加,活動訊息請上史博館官網(https://www.nmh.gov.tw/)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NMH)查詢。
為呼應10/27為世界影音遺產日,國家影視聽中心10月份重磅主題節目「新的老電影:國際修復新選」,為影迷獻上8部近年新獲修復、橫跨亞非歐美的精選之作,全數皆台灣首映,包括黑白電影時代最負盛名的喜劇演員卓別林與基頓主演的《冒險家》(1917)、《少年福爾摩斯》(1924),基頓在《少年福爾摩斯》超乎想像的動作橋段,更啟發了香港演員成龍發展出零特效、無替身的「動作喜劇」打動全球。 《教父》電影大師柯波拉的傳奇之作《對話》(1974),呈現一位竊聽高手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意外陷入害人喪命或賠上名聲的兩難。《偷窺狂》(1960)是影史中最有名的偷窺電影之一,該片上映時曾在英國遭受影評莫大的批判,但透過巧妙且高張的鏡頭語言,將凝視與被監控的壓迫感推到極限,加上血腥又悖德的畫面,讓《偷窺狂》與希區考克的作品一起並列為驚悚經典。 伊朗電影新浪潮神作《風之棋局》(1976)在影片佚失四十餘年後重新出土,該片過去因伊朗政治變遷遭禁並消失後,被導演家人奇蹟般在廢品店尋獲負片與聲片,送至法國修復重映。來自塞內加爾的「非洲電影之父」烏斯曼塞姆班透過影像革命,以落魄失業的一家之主手握《匯票》(1968)卻無從兌現的荒謬過程,揭露法國殖民帶來的資本主義如何影響非洲社會,《匯票》亦是首部以西非洲語言拍攝的電影,對非洲影史及文化意義重大。 亞洲方面,菲律賓名導利諾布洛卡的《醒醒吧,波娜!》(1980)則集寫實批判與辛辣通俗於一體,女主角有如八卦芭樂片的際遇,暗喻對獨裁政權的強烈抗議。印度最重要舞者烏代香卡自導自演的《神想幻舞》(1948),結合西方劇場與傳統舞蹈,以印度古典舞劇形式,將劇作家追夢的故事以超現實敘事方式呈現。 新的老電影:國際修復新選 時間:2024.10.10-10.27 地點:國家影視聽中心 購票資訊:https://reurl.cc/Mj2G4K
出生於屏東的攝影家劉安明(1928-2022),畢生致力拍攝台灣南部山海間的鄉村小鎮地方的風俗與生活,扛著黑鮪魚的漁工、美濃惜字亭「送聖蹟」的祭典、香蕉採收者的休憩身影,這些勞動者及南台灣傳統產業風景,呈現著多元而鮮活的地方日常,在他的鏡頭下顯出純樸且自然的樣貌。 劉安明15歲時在日本人所開設的「本多寫真館」擔任學徒,開始接觸攝影;1954年因台灣全面換發國民身分證,對於攝影證件照需求大增,他隔年便自立門戶開設「真藝相館」。劉安明以攝影謀生,同時探索著攝影創作的可能性;1960年代,他積極連結南部攝影同好,許多經典的作品在此時期完成,投稿國際攝影競賽亦屢獲佳績。劉安明以攝影紀錄了台灣城鄉風貌的轉變,亦以寫實的精神,展現出社會的現實以及時代的純真。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特別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魏竹君助理教授,從其撰研的劉安明攝影作品詮釋資料中,策劃「寫實的純真:劉安明的紀實散策」線上展,以「勞動、休憩與祭典的組曲」、「成長的印記」和「觀看的姿態」三個子題,在無遠弗屆網際網路中,提供大家閱讀劉安明作品的三種途徑。 本次線上展覽由兩千餘幅的影像中精選39件,展現攝影家跨越40年的創作歷程,以及他長期走訪包括美濃、旗山、東港、萬丹等高雄、屏東一帶的鄉鎮,用鏡頭所捕捉的台灣南部閩、客以及原住民族等多元族群的生活面貌。 在劉安明所持續關注的數個主題中,例如東港的漁業、王船祭,隘寮的原住民移墾區、美濃的惜字禮讚「送聖蹟」祭典,表現出台灣社會在產業、宗教、水文地理上與生活的緊密連結,亦可察覺彼時樣貌與今日認知的差異。劉安明晚年在訪談中曾說過:「寫實啊,越挖是越深吶,還是回到我們純真吧!」線上展覽網址:「寫實的純真:劉安明的紀實散策」 https://ncpi.ntmofa.gov.tw/News_Content_OnlineExhibitionLit.aspx?n=8008s=223838
北美館推出「開放式結局:TFAM放映計畫」,首次嘗試在地下樓打造一座獨特的藝術影院,通過跨領域策展合作,邀請亞歐為主之重量級導演及影像藝術家,以「類影展」的型態為觀者精選多部難能一見,或甚至是台灣首映的作品,涵括錄像藝術、短片、紀錄片、動畫、藝術電影及實驗電影等,表達對另類浪潮的致敬,以及對藝術定義的不設限。 第一階段的選片包含17支獨具特色之長、短片,聚焦在較難在一般影展或商業性影院所能觀看到的作品,導演國籍橫跨台灣、中國、日本、越南、法國等地,並可區分為「羊皮紙」及「白噪音」等兩大放映單元。「羊皮紙」片單包含尚盧.高達《電影史精選時刻》、蔡明亮《你的臉》《是夢》《化生》《漫不經心》、楊福東《陌生天堂》、陳界仁《殘響世界》。 其中,法國新浪潮導演尚盧.高達監製的鉅作《電影史》(Histoire(s) du cinma),據統計,片中有著多達495部電影、148本圖書和眾多圖像片段被重新剪輯混接。《電影史》可說是一件大型創作計畫,事實上,這件鉅作除了影片,還曾公開發行過圖文專書及音樂唱盤。由其法文片名「加s的複數型態」可知,對高達而言,歷史是可被多重組構成不同版本的複合式意涵,曾受法國龐畢度中心邀請展映的《電影史精選時刻》便是其中一套再衍生的方案。 另外蔡明亮《是夢》,內容帶有創作者自傳色彩,來自導演童年時代的老戲院印象。有別於坎城影展60週年的3分鐘紀念短片,本次選映22分鐘的長版本,原為錄像裝置,曾在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展出。 陳界仁《殘響世界》則拍攝樂生療養院被迫拆遷的五年後,興建捷運機廠的情景與殘餘院區的傷痛形成鮮明對比。此片首先作為四頻道錄像作品發表在美術館,其後亦曾出現在雙年展、紀錄片影展、或甚至在樂生療養院旁的空地實體播映,傳遞藝術家結合複數展映形式與實踐、藝術、行動的多形態創作。 「白噪音」單元則從美國文學家唐.德里羅(Don Delillo)於1985年出版之小說《白噪音》為靈感,選片聚焦在人類世的當代處境,單元片單包含:鍾孟宏《逃亡》《驅魔》《慶典》、荒木悠《炉》、趙亮《無去來處》、蘇匯宇《未來的衝擊-永恆的消逝》《未來的衝擊》、曹斐《霾》、阮純詩《賓童龍的來信》、螺旋槳小組《生者要光,死者賞樂》。 本次也難得一窺鍾孟宏較少曝光的三部早期短片《逃亡》、《驅魔》、《慶典》,這三部曾獲金穗獎的影片拍攝於1993至1994年間,是他進入廣告業前那段探索時期的創作,多方嘗試聲音及影像組合之可能性。中國紀錄片運動的先驅趙亮,其與楊福東《陌生天堂》同樣為臺灣首次放映的《無去來處》,以一男一女串連起人類核災害的歷史軌跡及現狀,運用日本能劇的舞臺元素、大量的全景式的無人物空鏡頭,及挪用紀實寫作《車諾比的悲鳴》的部份內容作為人物對白,嘗試透過音像書寫人類的近未來寓言。 「開放式結局:TFAM放映計畫」區分為三階段選片,延續至2025年6月,第一階段將從10/12起至12/29為止,放映時間為每周二至日下午2時至4時,及周六夜限定時段晚上6時至8時。詳細節目資訊請見北美館官網展覽頁面(https://reurl.cc/bYeGd3)、Facebook與Instagram粉絲專頁。
因高雄暴雨延期,「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第二輪最後一場演出將於10/10在高雄永安舉行。高雄永安最終場「在地故事」段落除了演出「高雄的故事」,用戲劇述說高雄的歷史沿革、風土民情,更將加入烏坵的故事。 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表示,2011年8月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搭軍艦到烏坵島演出,61位設籍烏坵的鄉親跟團員一起搭金門快輪返鄉,包括演出當天還一百多名駐軍跟跟烏坵孩子們一起看戲。任建誠說,因為368藝術工程這次沒有去烏坵,前陣子劇團透過各種管道號召烏坵鄉親來永安看戲,吸引不少當年參與過的民眾和軍中弟兄來話當年,感嘆:「好懷念喔,你們還要再來表演嗎?」相信368演出創造了「人與人的連結」,這份連結不分年紀、不分你來自哪裡,「就像我們一直說的,每一個觸動心靈的地方,都是故鄉」。 「紙風車兒童藝術工程」透過民間捐款,前往臺灣各鄉鎮市區演出。18年來有超過16萬人和團體捐款,促成777場演出,累積觀賞人次超過160萬。這次高雄永安最後一場演出,基金會設計了「永保平安水晶貼紙」(限量),要送給10/10來永安看戲的孩子。另外,當天演出前將抽出20位幸運觀眾,可以和《台灣幻想曲》靈魂人物「巫嬤嬤」合照拍立得照片作為特別紀念,更多詳細資訊見紙風車劇團FB粉絲專頁或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官網 https://paperwindmill.com.tw/paper368
為了加強文化藝術的國際交流與推廣,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於韓國首爾的同德美術館舉辦「2024台中市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這場展覽是全國最大規模的公辦美展之一,自2007年起,每年選出大墩美展歷屆得獎及受典藏作品進行國外巡迴展出。這些作品多次在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國家展出,足跡遍及15個城市,廣受好評。 文化局指出,大墩美展將於2025年慶祝其30週年,這段期間內,它已發展成為全國藝術創作者交流切磋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來自40多個國家的優秀藝術家積極參與。今年的總獎金高達569萬元,創下全國公辦美展的最高紀錄。文化局希望透過此次展覽,促進與韓國藝術界的深入合作,吸引更多韓國藝術家共襄盛舉。 此次展覽展示了60件精選佳作,其中包括來自大墩獎的五件代表作品,這些作品來自於墨彩、書法、篆刻、膠彩等11大類中經過激烈競爭的優秀作品。每件作品都展現出不同的風格與卓越的技法,透過各式媒材與主題,充分反映出台灣當代藝術創作的繁榮與多樣性。 此次展覽標誌著大墩美展首次進軍韓國,文化局期待未來台中市與韓國在藝術文化領域能夠展開更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文化局表示,透過這樣的國際展出,不僅能提升台灣藝術作品的國際能見度,也能讓台灣藝術家與國際同行進行更多的互動與學習。 在展覽期間,文化局也計畫舉辦相關的交流活動,邀請韓國藝術界人士與台灣藝術家進行對話,分享彼此的創作理念與藝術觀點,進一步促進雙方的文化理解與合作。 「2024台中市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不僅展示了台灣豐富的藝術創作,也為未來的國際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文化局期望能透過這樣的展覽,讓更多人了解台灣的藝術魅力,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展示台灣的藝術作品於國際舞台上。
《人間條件一-重返人間 還你三千萬》以全新的卡司結合舞台及音樂效果,每一幕都有驚喜包讓現場觀眾給予高度評價,台北場兩週演出日前結束後即將南下,10/4 -6日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10/11-13日於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以及11/2-3日於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演出。劇中一人分飾兩角的方宥心,剛好演出期間第四度被宣布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第一個反應是泣不成聲,謙虛感謝《人間條件一》的劇組演員:「是你們每一個人的好運借給我了。」 飾演新興里里長的洪都拉斯劇中為鄉里跟家庭兩頭燒,情景彷若真實生活,而淡水真正有一個新興里里長吳錦泉也前來觀賞演出,邊看邊擦眼淚地頗有感觸地說:「當里長後,沙發就是我的床!我真的就是每天一坐下,醒來就天亮了。」許多觀眾看完此劇無不讚譽:「洪都拉斯的演技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完全就是里長的化身。」吳念真導演表示這就是戲劇的本質「戲劇如果是在真實上演過程中,跟你的生命經歷有重疊,那就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 綠光劇團23年來《人間條件》系列演出達到407場,觀眾累積數逾60萬人,造就驚豔的「人間狂潮」,不過仍有人是第一次看這齣《人間條件一》。像是這次前來朝聖的媒體人尹乃菁表示敬佩吳導說故事的方式「上半場的極度喧嘩,更突顯下半場裡有多少壓抑的情感,其實在平常都來不及說。」細緻描繪的家庭關係,將人喜歡隱藏自己,話說不口的本性,透過不管是衝突還是原諒,都在彼此坦承中獲得釋放。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宣布將於今年12/21至2025年5/4推出「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展覽,特別重製1998年台北雙年展《圓點的強迫妄想》來揭開序幕,聚焦她1951年至2005年間的重要創作轉折,展示近70組/件精選作品,涵蓋繪畫、版畫、拼貼、軟雕塑、大型裝置、行為展演錄像、服裝等多種創作形式。 本展奠基於日本青森縣立美術館「從W Collection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北師美術館亦與草間彌生工作室緊密合作,除重製《圓點的強迫妄想》之外,並借展10餘組鮮少曝光的偶發展演紀錄及服裝展件,聚焦藝術家早期行為實驗對形塑其藝術生涯的重要性。總策畫林曼麗從「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及「Love Forever」四個子題切入,以草間彌生生涯中的創作探索與實驗為引,展現出草間彌生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框架的企圖。 「草間的綻放」呈現她在1985年後至1990年代頻受世界各地邀約,以鮮豔的色彩與大型裝置作品重回國際觀眾視野。「圓點.原點」回溯草間早期的創作軌跡,標誌性的圓點源自她童年的精神幻覺,也是她探索無限的創作原點。 「草間的蟄伏」則聚焦她1973年返日後的創作歷程,身心上的恐懼、焦躁、絕望與想望,反映在多件粉彩、墨彩與拼貼形構的平面作品上。「Love Forever」則呈現草間在1960年代紐約前衛藝術圈的行為展演,這些激進的行動藝術作品,以反戰、性別、身體與愛為主題,挑戰當時的社會規範,激發了觀眾對當代社會的反思。 除了觀眾熟悉草間彌生的圓點與網狀圖案如《花》《南瓜》等平面繪畫,此次展覽也將帶給你不曾見過的草間彌生,從小生長於長野縣松本市育苗場和採種場的她,時常聽見植物與其對話,因之將自身幻化為植物的《自畫像》(1953),甚至是試圖抹除物我界線的《花強迫(非洲菊)》行為錄像(1999);將圓點滿佈人像和周遭環境的大型裝置《幻影的彼方》(1999),高跟鞋上交織填充了無數陽具形狀的軟雕塑《性的強迫妄想》(1997),以及60年代草間彌生於紐約策畫「乍現」(happening)行為演出時,設計繪製的《無題(彩繪上衣)》原件。 為了提供高品質的參觀體驗,展覽將採預約時段售票制,觀眾需在購票時選定日期時段參觀。首波早鳥票特別回饋觀眾獨享指定月份任選日期時段參觀,自10/1中午12:00起,限時七日,早鳥票快閃售價300元(原價380元),購票請上時藝多媒體官網與KKday,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總策畫|林曼麗 策畫|北師美術館團隊 展期|2024.12.21-2025.5.4 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