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清淨

已找到 43 則相關結果

【禪師說禪】清淨 是明心見性第一要件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一般人都以為,唸很多佛經、背很多經典,就是在修行;或是對佛經的研究很深、經文可以倒背如流,就是修得很高;其實還不如每天過得很自在、很法喜。如果能夠這樣,就是一尊「歡喜菩薩」。 修行,首先要從身體和心理做起,也就是要「身心一致、達到平衡」。什麼是身心不平衡?舉例來說,每個人都不希望生病,都想去旅遊或觀光;但有些人因為身體不能太勞累,或是有某些病痛而不能去,這就是典型的身心不平衡-因為身體有病,不能與「想去旅遊、觀光」的想法一致。 當然,有些病痛是屬於習慣性的,比方像吸毒者,當他們冷靜的時候,並不想要吸毒,而是因為生理成癮的需求才去吸毒的;這也是一種身心不平衡的例子。其實這些人都很清楚吸毒的下場是什麼,只是因為一時的迷惑而上癮,導致身心無法自主,造成很大的傷害。 另外在生活上,誰都不希望自己與他人發生不愉快;但如果身體不舒服,或是心情鬱悶時,往往很容易就因為別人一兩句不順心的話而情緒失控,甚至衝突;這其實也是一種「身心不平衡」的表現。我們修行,就是要讓身心平衡,要修正這些行為和思想。 觀世音菩薩說:「當我們觀『五蘊皆空』時,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六祖慧能大師也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說,本來也許會發生的事,可以透過智慧的處理,而讓它不發生。既然不會發生,那又何來痛苦要去忍受呢?這就是「禪」的智慧。 所以我常說,要保持清淨,包括身體的清淨和思想的清淨。若能做到清淨,就連晚上做夢,也不會作惡夢;如果會作惡夢,就表示還不清淨。 清淨以後,會讓人變得很有親和力,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摩擦。清淨,可以讓我們的心直接通達宇宙,會理解很多事情;而這也是一種神通。 所謂神通,是當別人還不知道的時候,可以比對方多知道一些,這是因為「清淨」的緣故。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清淨以後,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像是氣的變化、磁場的變化……等等。比方到醫院探病,雖然還沒看到病人,但你已感應到對方的氣場,知道他的狀況如何。又好比到一個充滿靈氣的地方,在還沒到達之前,就可以先感應到當地的美好與殊勝;這些都是因為「清淨」的緣故,可見「清淨」多麼重要,它是成就的第一要件。

【禪師說禪】三位一體的奧秘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在「體性智慧」課程中,我們談到修行要先認識自己的身體,但身體除了肉體以外,還包括精神體和靈性體(或稱靈體);也就是說,我們共有三種身體存在於體內。 在人間,我們最常使用、也是一般人所了解的,就是肉體和精神體,至於靈性體,大都不太注意,可是所有人類的一切思想、一切行為,乃至一切功能,都是來自於靈性的智慧。 當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以後,在禪修時,首先就要設法讓身體得到健康。但光是健康還不夠,還要讓身體不生病;不生病還不夠,還要能減緩老化、保持年輕。其實這樣仍是不夠的,還要能讓生命可以延續、可以活得更久。由此可知,「身體」是多麼重要! 很多人不知道修行的好處這麼多,因為他不知道修行不但可以讓身體健康,還可以不生病、不老化,甚至還能延長壽命,這是每個人都求之不得的!如果他能明白這些好處,一定會想趕快來修行。 其次談到精神體,精神與身體是有連帶關係的,而且是直接的關係。比方身體生病了,精神就不好,或是今天得到嘉獎,覺得很快樂,就會顯出精神很好的樣子;反之,若是心情鬱悶,發生一些煩惱的事,精神馬上就會萎縮。可見精神與身體之間,存在直接的連帶關係。 心悅體自清 禪定心佛顯 所以,若想讓身體健康,能夠長命、不生病,就要讓精神保持一定程度的昂揚情緒,但不要太亢奮,而是保持心情愉快、開心。如果能展現這樣的精神,身體自然就會好,這是一定的,因為身體健康,顯現出來的精神也會很好。所以我們除了注意身體,也要注意精神體。 修行,是讓身體把我們帶進道場,讓精神體來修行,從意識界開始,最後進入靈性。其實靈性體也是屬於精神體,所以精神體與一個人的成就與否,關係密切,非常重要。 因此在修行時,要特別注意精神表現,尤其是修行人,要時常保持心裡所產生的愉快、快樂、法喜等心情,若能如此,就會覺得很幸福;否則,如果表現出來的精神是負面的,就會給人不幸福的感覺。 從體性智慧,我們知道了「身心靈」的結構,在明白這個共同的生命體以後,就要更進一步了解,如何才能增進健康。首先要讓身體充滿「氣」,所以要從「呼吸」開始。 說到呼吸,我們要從胸腔呼吸轉成深呼吸,也就是把氣吸到腹部。接著,再從腹部呼吸慢慢轉成胎息。若能做到胎息,就不太容易注意鼻子的呼吸。所謂胎息,是入定時的呼吸法,等以後我們進入禪定課程,我再教導大家怎麼做。 修行,先要了解整個意識的構造:當我們的身體在母胎形成的時候,也就是「六入」完成的時候,「腦」就形成了。腦的第一層是原始記憶,包括累世的功過,你在過去世中做了多少功德、多少善事,造了多少業、多少障礙,通通都會記錄在原始意識裡。 所以,如果某人有暴力傾向,或是有其他野蠻行為,很粗暴,就是從原始意識來的,它是一種獸性意識,不是人性的。譬如說,如果這一世是從動物轉世而來,就會比較傾向於獸性,這種原始意識會很容易爆發出來;但如果過去世是人,這一世就會好一點,不會那麼粗暴。 凡事平常心 轉念離塵間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大家做到「平常心、心常平」的原因,因為當我們心平氣和以後,才會有正見,有正確的觀念,比較不容易產生偏見。 再回到身體要如何增進健康。剛才說到呼吸,我們把氣吸進腹部以後,要能夠「養氣」,怎麼養?比方吸進十分的氣,只要呼出去七、八分就好,留兩、三分在腹部,就這樣養氣。 另一方面,這種內氣也和飲食有關,所以修行人或練氣的人,平時不宜進食過多,否則肚子會裝滿穢氣,讓你在禪定或休息、不做事時,容易打瞌睡。尤其要來上課之前,最好只吃少量食物,讓體內留點空間,可以裝清淨之氣,這樣就能讓身體和精神體保持不錯的狀態。 所以,健康與飲食、睡眠都有直接的關係,吃東西只要能維持體力即可,不要吃太多,否則都囤積在體內,會愈來愈胖,然後又要再花錢去減肥,實在划不來。所以一定要節食,並講求衛生,只要能維持體能就足夠了。 像師父都吃得很簡單,四分之一的饅頭就是一餐,然後再喝點水就飽了。當然你們還沒修到這種程度,不要勉強跟我一樣,那會餓得「皮皮剉」,還是慢慢減量,從一餐吃兩碗,減少到一碗;或是從一碗改吃半碗開始。 特別是那些比較胖的人,雖然過去的人都說:「胖就是福」,像唐代的菩薩都畫得比較豐腴,還有老一輩的長者在選媳婦時,都喜歡臉龐有肉、身材圓圓、臀部翹翹的,認為那樣才有福氣,可以百子千孫,那是因為以前的社會要靠人力,所以才希望小孩生愈多愈好。 但現在時代不同了,孩子生得愈多,向你伸手要錢的人也愈多,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少生,甚至有些修行人乾脆不生。一般說來,生個小孩起碼要辛苦二十年,所以很多年輕人都覺得生不生無所謂。當然,如果生小孩,可以感受親子之間的親情和愛,但沒有小孩也自由自在,不會罣礙,所以沒有關係。 結婚與否也沒有關係;但千萬不要因為師父說沒關係,就拿我當擋箭牌。我並沒有教人不要結婚,我只是說沒關係,你們想結婚就結婚,都是一樣的。

【禪師說禪】禪宗正法 教外別傳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要有智慧,而不是迷迷糊糊地不管修行法門正不正確,也不管修行會不會偏差,這些都要注意。修行要具足五種智慧:體性智慧、法性智慧、圓滿性智慧、真性智慧,以及最重要的作佛智慧。一個新進入門的禪行者,首先必須確立正確的修行目標,認清自己為什麼修行。 一個人從不知不覺中,投胎來到人間,當然在幼兒時期還不懂得修行的重要,等到長大以後,經過學校的學習及社會的洗禮,慢慢地就會開始想要修行。其實不論東西方都有修行,西方有基督教和天主教,東方則有佛教和其他宗教,不過,雖然彼此教派不同,但基本教義都相近,只是修行方式有所差異罷了。 西方國家注重的是信仰,如果信仰上帝,將來就會上天堂,不會下地獄。東方的佛教也差不多,但最重要的是,佛教除了信仰,還強調「如何才能到達佛國」,那就是要經過智慧的修行。 也許有人覺得,西方的修行不是更簡單嗎?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上天堂。我想並不盡然,所以他們才會每個禮拜還要到教堂,還要禱告。其實到教堂做禮拜也是一種法會,向上帝禱告也是一種修行,修心裡的清淨,但它不像佛教講求的是如何去除自己的劣根性。 就像佛教講的「業障」一樣,上帝也說「人有原罪」,其實原罪就是業障。當我們明白「人有業障」、「人有原罪」之後,如果能把這些業障、原罪都空掉,也就是把它們都清淨以後,就可以到佛國、到天堂。 世尊告訴我們,修行的第一步是守戒,守什麼戒呢?一般人常會犯的毛病就是貪心、瞋心、癡心、慢心和疑心,這五種心是讓一個人不能到達佛國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守戒。 傳燈續法脈 佛師引歸途 再說到人為什麼要修行,既然東西方都主張修行,就應該更進一步了解,修行該怎麼修。 首先要選擇法門,你修的是什麼宗教、要用什麼法門、用什麼修行方法,才能達到自己修行的目的;什麼目的?就是往生以後,可以回到佛國或天堂。然而重點是,要怎麼去? 當我們決定開始修行的時候,就已選擇了修行的宗派,像佛教就有許多宗派,但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正法?該如何選擇?這非常重要。 我們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已成佛,所以不需要什麼宗派或法脈,那不重要。」我想以整個佛道來說,並沒有這樣的法門。如果沒有佛的傳承、沒有證道的傳法師父,如何帶領跟隨自己的人回到佛國? 作為一位傳法師父,必須具備「佛」的條件,所以一定要經過「得佛傳承的師父」的傳法,才能具足佛的證量。換句話說,只有已經證道的師父,才能帶領跟自己修行的人的靈性回到佛國。所以師父今天有責任,要帶領大家一起回佛國,這是我的使命。 佛所傳的正法,最重要的就是讓所有受苦的靈性,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一直不停受輪迴之苦的靈性,能夠從今天開始,從這一世開始,真正地脫離輪迴痛苦,得到佛國的快樂。 因此,從修行正法的過程中,我們就能體會自己將來能不能跟隨師父一起回到佛國。如何才能有這種感受?一定要有信心,因為世尊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佛性,都具足如來德相,也就是妙心,所以一定能夠回到佛國,大家要有這種信心。 不過,雖然人人都有佛性,都能回到佛國,但因為每個人在輪迴過程中,不知流轉了多少世,造作了多少業,而讓靈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當然在輪迴中,也同時造就了許多功德;但我們修行是要修到無餘涅槃,而不是有餘涅槃。 所謂無餘涅槃,是不帶罪業而往生,也就是清清淨淨地往生佛國。如果是帶業往生,就是有餘涅槃,下輩子還要再回來輪迴,而且不知還要流轉多少世,一直到修得清清淨淨、不再帶有任何業的存在為止。如果只是修到帶業的有餘涅槃,並不算是圓滿的修行,不是大圓覺或妙覺;由此可知修行的重要。 我們常看到基督徒的手從左胸比到右胸,再從額頭比向腹部,也就是在胸前畫一個「十」字,很多人都不明白這代表什麼意義。 其實從左胸比到右胸,是代表「人間」;從上比到下,則分別代表「天堂」和「地獄」。也就是說,身在人間的你,是要上天堂,還是要下地獄?可是很多人都只知道這樣比劃,卻不知道其中的含義,我想恐怕連基督徒也不知道吧! 此外,它還有另一個意義:如果是上天堂,這個十字就是放十字光;但如果是下地獄,那就是十字架,因為到了地獄,就沒有光了。 而佛教的「卍」字,是代表萬德莊嚴,也就是成就佛陀。只要能夠清淨、智慧、圓滿一切功德,就可以得到「萬德」的證量,而成就一尊佛。 我們可以從世尊身上得到證明,世尊就是在修行以後成佛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在世尊的淨土「地球佛國」修行成佛,而這也是世尊的願力──地球佛國,人人作佛。 因為我們有佛性,所以可以成佛,如果地球上的所有人類,都能遵照世尊所傳的「戒、定、慧、解脫」來修行,從守戒開始,然後禪定,修到智慧,就可以讓自己的靈性解脫輪迴,到達佛國。修行就是如此清楚。 世出證道師 妙傳一真法 修行有一定的軌道,不要想得很困難。但也有很多修行人並不了解修行的方法,只是為修行而修行,不知道自己跟隨的師父有沒有帶領靈性回佛國的能力。其實這對修行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本門是世尊傳下來的一貫法統、一貫傳承。當年,世尊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將傳承以「佛心印心」的方式傳給迦葉尊者,這就是本門的開始。所以本門是世尊真傳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法門,也是禪宗唯一的成佛法門。 我們來回顧一下:當靈山法會開始的時候,大梵天王供養了一朵金色蓮花,佛接過這朵花後,不說一語,只對眾人輕輕揮舞著蓮花,全場都不明白世尊的意思,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迦葉尊者為什麼微笑?因為他知道佛的意思。當時佛已傳法四十五年,而迦葉尊者從修行開始,就一直跟著世尊,修了很久,所以他很清楚。也許你們也修了很久,但還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吧! 佛就這樣把法傳給了迦葉尊者。所謂迦葉尊者明白佛的用意,是說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它是比喻每個人的靈性本來就如蓮花一樣清淨,後來投胎到人間,就像蓮花生長在污泥裡,但它還是可以開出聖潔的蓮花。這聖潔的蓮花就好比我們的靈性,每個人雖然都生活在污染的社會裡,但內在的靈性仍然保有原本的純真與聖潔,就像蓮花一樣。 世尊就是把靈性這種清淨聖潔的光,傳給每個人的心。迦葉尊者明白佛傳法的意義,當佛以「佛心傳心」傳法的時候,他當下就接到了,把這朵聖潔的蓮花接到自己的靈性,所以他才會微笑。 當然,佛也明白迦葉尊者微笑的意思,才會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佛就這樣把傳承傳給了迦葉尊者。 什麼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佛的意思是說,我有可以讓你成佛的法門,讓你回到佛國的正法。我有不生不滅的妙心,你也有同樣的妙心,那就是佛心。我可以讓你知道,如何讓人心進入妙心,進入佛心;如何讓妙心像聖潔的蓮花一樣,永生於佛國。 佛又說,這個法是「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意思就是,只要你得到這個可以真正成佛的方法,就可以讓靈性解脫輪迴,到達佛國,而這種方法是實相無相的,是不生不滅的,是不會壞、不會變的,是最圓滿、最光明的。 所以,這個法門是多麼微妙,可以讓一個人成佛,從一個輪迴的心,成為佛心,而回到佛國。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法門。 什麼是不立文字?一般人修行,都是聽法師講佛法,都是在聞法,用耳朵聽。像這種一來一往的方式,只是一種知識的交換,就像我現在用講話的方式教大家一樣。 大佛傳心印 智慧在其中 可是我們的印心佛法傳的是「印心」,所以師父講的話,當下就轉變為佛法,也就是佛光,可以清淨你的心,改變你的心,或是改變你的身體,改變你的想法,這就是「話中有話、法中有法」。 然而一般人並不知道,只知道要看大藏經,或是金剛經、心經等其他經典,而且是一直看,一直背誦,卻不知道這些經典所說的,是要改變自己的心;這樣修行怎麼可能成佛呢?因為都是停留在有相的意識修行,修到最後,終歸還是有相。 修行的目的,是從「有相」進入「無相」,然後才能到達「實相」,這才是「佛」的境界。如何從有相進入無相?就是要離相。以禪定來講,就是要離相禪定。 修行要修「戒、定、慧、解脫」,戒是謹守「身口意」的清淨,定是禪定,但很多人禪定只停留在呼吸,停留在「靜」的階段,也就是停留在「人」的層次,所以再怎麼禪定,還是一個「人」,不可能成「佛」。 禪定要從「靜」入「定」。因為靜了以後,尤其在師父開過光的道場,都有非常強的佛光,如果能靜下來感受,就可以慢慢入定,然後把這些佛光帶進身體,消除身體和心裡的污染,把不清淨的污染都變成光明,這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實修實證。 我要向這些用意識修行的人提出呼籲,趕緊來修禪宗這種「教外別傳」的禪定,這是能夠讓人成就的禪定,而不是坐在那裡枯坐。但這種教外別傳的禪定,只有證道的傳法師父才能傳,因為祂是世尊傳下來,經由歷代祖師宗師一直傳承而來的特別傳法,那就是印心佛法。 所以我在傳法時,不要大家記筆記,而是直接就印心到每個人的心裡,改變你們的心,讓你們得到清淨。我說話的時侯,同時就有清淨的佛光進入你們的靈性,清除你們的罪業,清除你們的業障,這才是真正的傳法。

【禪師說禪】智慧成就法門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為大家開佛門時,我看到每個人的頭都在發光,不但有光圈,還有光環,就連四周的牆壁也都有光。不過,雖然已開佛門,但大家還是要遵照世尊所傳的「戒、定、慧、解脫」,以及師父傳的「清淨、智慧、圓滿、圓覺」來修行。 心行戒定慧 解脫波羅蜜 戒律,這要靠自己修,師父只能幫你們清淨。至於其他的功課,最好也都要做到,才能在每次上課時跟上師父的腳步,帶著你們超越欲界天,到色界天,這都是同步的。 但如果戒律沒做到,也沒有布施,那就無法具足圓滿性智慧,修行就會落後。所以一定要更加用功,要再加強禪定。印心佛法的修行可以印證五種智慧―「體性智慧」、「法性智慧」、「圓滿性智慧」、「真性智慧」及「作佛智慧」。希望大家都能具足這五種智慧,並且實際地修行,就可以真正到達那個境界,而不是只在意識界空轉。 換句話說,你可以直接從「人」到「天」,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然後進入聖位,而不再輪迴於六道。這是修行成就的方法。 由此可知,真正要成就佛陀,一定要真修實證。因為只有明白佛的智慧是不夠的,還要懂得如何依照佛的智慧來修行。比方像體性智慧,必須要讓身體的每個系統、每個組織,乃至每個細胞都得到清淨,那要怎麼做?一定要藉用身體的迴路,也就是神經系統。 另外像腦神經也非常重要,但一般人修行都不知道這些方法。因為在兜率天修行一天,等於人間修行一百年;如果要以這樣的速度修行,一定要透過身體的神經系統,將所得到的修行證量送到全身,去清淨每個細胞,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然而,一般人的修行方式都只侷限在意識層次,不停地在意識界兜圈子,所以還是停留在人間,無法超越。 因此,將來我想把這個法門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大家仍然可以保有原本的修行方式,只是再更進一步地修這種印心佛法、印心禪法的禪定,那麼你就可以體會當初佛所說的,祂傳法四十五年,其實並沒說過一個字。意思是說,你修行幾十年,還不如直接禪定,直接修這種「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正法。 修行如果不這麼修,是很難成就的。所以我一再要求大家,對於三毒二邪「貪瞋癡慢疑」,還有「殺盜淫妄酒」等戒律,一定要確實做到,要好好修「戒、定、慧」。如果還有沒做到的,要趕緊當下改進。 我希望大家都能完成「身心靈」的清淨,把這些準備功夫都做好,那麼修行就會像飛一樣地快速,而不是像爬行一般。 自持清淨戒 一頓超三界 只要做到清淨,就可以接到師父的大磁場力量,帶著你們超越欲界天。如果戒律沒有做好,就不能通過欲界,更不用說要到天界了。 欲界是有慾望的法界,包括食慾、色慾及一切需求。到了天界,雖然還是有慾望,但到了色界天,這些慾望就沒有了,或是已經很淡薄。再往上到無色界天,連男女關係都不想了,也沒有其他慾望。所以到無色界天的時候,已經是很清淨了,因為此時已進入聖位,自然不會再生起慾望。 所以要成就,必須時時想到「清淨」二字,因為一切修行都從「清淨」開始。而戒律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清淨,所以要守戒。 只要不犯「貪瞋癡慢疑」、「殺盜淫妄酒」,做到清淨以後,再經過禪定,自然就生出智慧。所以你們要每日一禪定,坐一個小時,不管是早上或晚上,自己選一個時間好好禪定,從無始脈輪或名色脈輪開始,一直做到禪心脈輪。但不要一次就把十個脈輪通通做完,而是要把每個脈輪都確實做好,也就是真正地入定進去。所以每次禪定,不妨就好好地做一個脈輪,否則沒有入定,也是沒用。

【禪師說禪】真師開佛門 人天大福報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不僅要了解自身的體性智慧,還要了解自身與天地萬物的關係。因為人有人性,物有物性,地有地性,天有天性,所以修行一定要從自己的身體擴大到整個法性。 以身體來說,可以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頭部代表「天」,胸部代表「人」,腹部代表「地」。如何讓我們與天地萬物的法性產生連帶關係?首先必須把身體的「天、地、人」打通,也就是把身體的頭部、胸部和腹部全部打通。 穿透智慧眼 光電通天地 如何打通?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任督二脈,後面是督脈,前面是任脈,兩者交會於小腦和大腦的交接處,也就是智慧脈輪。只要打通了智慧脈輪,整個身體的「天、地、人」就全部打通。所以道家說打通任督二脈,或是一般練武功也要打通任督二脈,指的就是智慧脈輪。 但如果是以「氣」的方式,從「風、水、火」三路來打通智慧脈輪,不知要費時多久才能做到,可能是一兩年,甚至很多人根本打不通。不過在我們這裡,當下就可以打通。 為什麼?因為我們是用「光電」的力量,所以可以當下打通。如何得知打通了呢?就是在禪定的時候,會發現氣從脊椎骨裡的中樞神經直接到達腦部,同時覺得腦部脹脹麻麻的,那就表示已經打通了。 再說到法性,我今天要特別為大家開佛門。本來這是要講到真性智慧的時候,講到自性、佛性,甚至是講到作佛智慧的時候,才為大家開佛門;不過我想,很多人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就決定先幫你們打開,讓你們更方便修行。 佛門打開以後,可以接到天上的祥光和靈氣。其實佛門打通之後,就形成一個腦神經的迴路,只要透過腦神經,就可以接到天上下來的祥光和靈氣,甚至可以接到佛光。等到將來有一天,當身體不在了,也就是要離開人間的時候,會發現有一條光明大道,讓你可以從佛門出去。 只要跟著師父修行,當那一天來臨時,如果還無法自度,不能自己放光,自己從佛門出去,最起碼頭上的佛門會打開,而且會有很多菩薩在那裡等你。所以看到佛光時,要直接上去,不要傻傻地不知道上去。我今天就先交代清楚,一定要記得從佛門出去,去當菩薩,甚至是成佛,或是去當菩薩的眷屬。 明師開佛門 身心常清淨 我把各位的佛門都打開,同時也將過去的業力全部清淨,今後大家應該會更好修行,更沒有阻礙。但是要記住,一定要嚴守戒律,要當下做好持戒,不要以為今天師父幫大家把業力清淨了,就不注意守戒。 因為如果再造業,又會把已經洞開的佛門遮住。就像靈性一樣,本來靈性是有靈光的,但被業力污染而障蔽了光芒,所以才會看不到自己的靈性之光。 修行,必須要將身心靈都完全清淨,才能修成正果。那要怎麼做?就是我一再強調的,要從「清淨」入門,然後「智慧、圓滿、圓覺」,要依這個步驟來修行。 從今以後,我希望大家在飲食方面能夠少量,要自我節制,不要吃太飽;要讓腸胃充滿靈氣,而不是污穢之氣。另外在睡眠方面,也要讓自己一躺下來就睡著,不要還一直想事情。一般人的毛病就是躺下來就想,一想就想很久,甚至想了整晚。一定要養成「睡前就全部想好」的習慣,讓自己躺下來就睡著。 躺下來以後,可以專注法眼脈輪,也就是眉心,觀想這裡有一道靈氣或磁場。其實,你們現在應該可以做到「想到哪裡,就可以把磁場帶到哪裡」的程度,所以只要一想到法眼,就可以讓法眼產生磁場,並且很快入眠,不但可以安睡一整晚,睡眠品質也會很好。 至於禪定,我不要求你們坐兩小時或三小時,甚至坐四小時,但最好每天都要禪定一小時;可以早上坐,或是晚上坐。如果真的沒時間,只要能夠真正入定,坐得很好,即使只坐半小時也無妨。 修三業清淨 入一真法界 雖然我們身在人間,但我希望大家都可以進入欲界天的四天王天,或是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的法界禪定。也許有人會問:「我怎麼可能進入那些天去禪定呢?」其實只要能夠入定,就可以做到。因為我的話中有法,而且也幫大家開了天門,會有很強的磁場在裡面,很強的光波、光場在裡面,讓你可以馬上進入。 當你感到有一股很強的磁場進來時,就隨著這個強力的磁場進入禪定;不管是做任何一個法,或是專注任何一個脈輪,都可以這麼做。 但要注意,每個脈輪都要做得非常確實,不要走馬看花,以為都做過了,其實都沒有做到。一定要一個脈輪、一個脈輪地確實做到才行。 如今,大家身上都已具備成就的條件,接下來,就要靠自己的定力,自己的清淨,以及功德,包括修行的功德和無相布施的功德。當這些都全部具足以後,自然可以超越欲界,到色界、無色界;到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四定天。 上去以後,就進入聖位了。所以修行說起來很簡單,只要知道要領、知道方法,就知道該怎麼修行,當然還要有證道的傳法師父帶領,一步一腳印,就可以做到,大家要有信心。

【禪師說禪】心無所求 自然清淨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真正的修行人,心要無所求。當心中無所求時,就不會著相。如果心沒有著相,「心無所住」,就不會有過分的需求或要求,心就無所染。 相反地,如果心著相了,一旦沒有達到想要的需求時,心就會產生障礙;所以要一切無所求。既然心無所求,自然就無所障礙,這是一體的。 比方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如果能夠得到滿足,當然很好;如果不能滿足,也沒有關係,因為每個人到最後都是空空如也──乾乾淨淨地來,乾乾淨淨地走,人間的一切都是短暫的。如果能有這樣的認知,就是正確的觀念。 生老病死苦 頓悟無生智 人之所以會有所求,是因為生活上的必需、工作上的必需,或是某方面的必需。這種有所求,如果能夠順利求得,自然是很好;但如果求不得,也不必耿耿於懷,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若能有這樣的開悟,凡事看得開、放得下,就可以做到「心所無一物」,這種智慧是很難得的。 大多數的人從出生到老、病、死,都是有所求,所以應該要學會「知足常樂」,要懂得滿足。比方像吃飯,可以配花生、蔬菜、醬瓜……,不管配什麼菜,我都覺得很好吃,也吃得很舒服。但有人覺得,師父這樣會營養不均,時常提醒我要多吃一點;其實我認為已經很足夠了。 前幾天,我看到電視新聞報導一則消息:有位八十多歲的印度人,七十年沒有吃食物,因為他在學瑜珈,也就是禪定。從電視上,可以看到他坐在床上禪定,雖然看起來比一般人清瘦,但精神很好,也很健康,可以作為我們修行的榜樣。 一般人的飲食習慣,都是要吃飽。記得我第一次去大陸,看到他們吃飯的碗都很大。有一天,我要去泰山,坐在車上,看到路旁有人在賣山東饅頭,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我就停下車來買;其實我的肚子並不餓,只是想吃吃看。那個山東饅頭真的很大,我想即使只吃四分之一,我也吃不完,不過真的很香,它是手工做的,所以很結實,吃起來很可口,有一種特別的香味。 以前有些人吃飯,要吃三碗才會飽,但我覺得,吃兩碗就夠了,或是吃一碗、半碗,甚至象徵性地吃一點,也沒什麼不可以。像我最近經常只吃水果,不吃飯,因為我的心裡想保持清淨。 其實這也是修行,不管吃飯,還是睡覺,都是在修行,因為修行離不開日常生活。所謂修行,並不是只有到道場上課才是修行,呼吸也是修行,從平常的呼吸到深呼吸;從外氣的呼吸到內氣的呼吸;這些都要能夠做到,還要做好。 離相無所住 清淨現真如 一般人都是用眼睛和大腦來學習、思考,但「禪」這部宇宙學卻不然;因為禪是「不立文字、無相實相、直達本心」的,所以一定要放棄感官意識。 由感官而來的相,不是實相,可是人們卻習慣用五官所接收的意識,來判斷是非對錯,所以往往會被五官所矇蔽,因為它有誤差。 然而,偏偏很多人都執著五官,堅持自我意識。雖然意識中的所有知識、學識或常識,都是透過五官學習而來,但這些從五官獲得的知識,往往是片斷而不完整的,所以才會讓人類的所知受到侷限。在如此有限的資訊框架下,怎麼能夠通達真理智慧呢?所以我們要離相,不要用五官,直接用「本心」。 每個人都有本自具足的本心,以此本心去徹悟真理,與佛相應,這就是無住,是「空」的境界。一定要讓意識都歸於空,然後才能見證自己本來清淨的自性。 佛在《金剛經》指出:「修行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要離一切相」。若能如此,則當下便是一尊清淨莊嚴的佛。足見修行一定要離相,要「心無所住」。

【禪師說禪】讓地球成為佛國的妙法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兩千五百年前,佛為了一大事來到人間,這一大事就是為地球眾生建立一個能夠「人人作佛」的淨土。因為佛明白地告訴我們,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且祂以四十五年的時間,弘揚祂所證到的佛理及實際經驗,讓我們可以遵照佛的遺教來修行。 我們要完成世尊「地球佛國」的目標,讓人人都能成佛。可是,為什麼很多修行人沒有信心成佛?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沒有找到可以讓自己成就的傳法師父,也沒有找到成佛的正法;如果這兩者皆備,何懼不能成佛?雖然成佛很難,阻礙很大,但只要懂得智慧修行,知道如何從人間的欲界解脫,再加上明師引導,其實成佛並不困難。 法界本圓空 真空實妙有 修行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如果連自己都沒有信心,如何能夠超越、突破?其實修行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如何打敗自己?就是要有信心,而且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現在一般的修行法門,都是停留在有相界,不能進入無相、實相界。為什麼?因為他們執著於自己的法門,不相信可以成就佛菩薩,認為只要依照目前的修行方式,佛菩薩就會在命終時接引自己。然而實際並非如此,因為如果修行的功德不夠,不能與佛菩薩相應,佛菩薩還會來嗎?又或者在世時造了惡業,那是直接與陰間相應,佛菩薩就更不可能來了。所以一定要懂得智慧修行。 自性歌有句歌詞「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是《六祖壇經》最重要的一句話,強調清淨的重要。這「清淨」二字包括了一切,也就是「空」──身空、意空、心空。但有些人認為,既然都是空,所以佛也是空的,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佛如果是空的,就不必修行了。 佛不是空的,而是「真空妙有」,這個「有」就是「一」。所以唱自性歌時,要發自內心的靈性去唱,要用身心去感受內在這尊自性佛,去體會歌詞的意義,並且要能夠做到,這樣就是相應、印心,融入在歌詞裡面,與法合一。 本門的法脈傳承,是從釋迦牟尼佛一路傳下來的真傳,能夠在這種正統傳承的道場修行,是天大的福報。我相信所有本門的同修,都是過去世曾經修行、而且想要成就的修行人,只是因為過去的修行還不夠圓滿、沒有成就,所以今世又來到人間繼續修行。 很多人在道場禪定,會看到許多彩色的光,甚至師父上課時,只要用手比劃一下,也會看到不同顏色的光,這是因為過去世曾經修行過,而今世是要來成就的。像這種人更要格外珍惜修行的因緣,不要傲慢。 精進立決心 誓願即身佛 開經偈說「一心大圓覺」,所謂一心,就是入門以後,要有修行成佛的大願力,就像六祖慧能大師說的「只求成佛、不求餘物」。當一個人什麼都不要的時候,法就空了;法空就不會執著,可以放下一切。 我們的靈性,要回到開天之前的靈性之家,也就是佛的光明世界。所以要立下最大的決心,發願「一心大圓覺」,要有這種決心與精進心,那就可以突破萬難,讓一切都得到清淨、沒有障礙。 什麼是菩提總持行?雖然修行是要進入聖位,但我們不以「聲聞、緣覺」為滿足,要直接提升到「菩薩、佛」。 聲聞和緣覺是離家修苦行,到森林訪道、修仙法。世尊一開始也是修這種苦行,一整天只吃一粒米,修得瘦巴巴的,連肋骨都看得一清二楚。但這樣修了六年之後,他覺得還是不夠究竟,所以接下來的六年就修禪定,最後夜睹明星而證道。 釋迦牟尼佛就是以這種方式,在人間修行成佛,他是示範給世人看,因為他也是人,只是出身比較尊貴,是皇室太子,可是他可以捨下一切,去尋找解脫生老病死的方法,只帶著一位僕人就離開皇宮,入深山苦修。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堅定的意志,可是現在一切很方便,可以在冷氣房裡坐在地墊上輕鬆打坐;當然我並不是要大家和世尊一樣,跑到森林苦修六年,只是現在和兩千五百年前比起來,應該更容易修行。可是人性偏偏是愈舒服、愈容易懈怠,所以一定要保持堅定的精進心,才能突破艱難而成就。 如果能夠「一心大圓覺、菩提總持行」,接著就是「一頓超三界」,在不知不覺中頓悟。頓悟以後,會更精進修行,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直接到菩薩。 也就是說,經過這種「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心傳心、佛心印心」法門的特別傳法後,就可以「一頓超三界、當下如來身」,當下就是佛。如果地球的每個人都能這樣修行,進而成就,地球要成為佛國就大有可為。

【禪師說禪】八正道智慧修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要修五種智慧:體性智慧、法性智慧、圓滿性智慧、真性智慧和作佛智慧。今天我要講的是體性智慧。 身為修行人,要懂得智慧修行。也就是說,我們從「人」開始起修,要如何走上聖位?必須從「人」往上修到「天」,然後「聲聞」、「緣覺」、「菩薩」、「佛」,修行是這樣修過來的。 而這樣的修行,與人心的變化有關,所以佛法就是心法。如果一個人學佛、修行、修禪、禪定,卻不懂得改變自己的心,只是一味在意識上打轉,是無法進入心靈層次的,更遑論要到靈性層次,當然也不可能達到解脫輪迴的修行目的。 累劫身障業 真師度迷津 修行的第一步,先要瞭解人體結構。人體包括了身、心和靈性:身是指肉體,也就是生理結構。心是精神體,比方像思維、思想、觀念及各方面的知識等。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能夠進入「佛智慧」的靈性。 靈性是無為的,心是無相的,但人有意識存在,如何讓意識進入無為?記得我曾說過,當我們在母胎形成頭腦時,最初形成的大腦皮層就是原生意識,這種意識是累世以來的結合,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潛意識、佛家說的末那識。 原生意識有很多層次,因為不同的累世有不同的法界,不同的法界有不同的色身和不同的意識存在,有功德,也有造業;所以我們今天修行,不管儲存在原生意識的記憶是「功」,還是「過」,都要讓它全部清淨,然後才能進入第八意識阿賴耶識,而這才是真正的修行,要從有相進入無相。 明白這個道理後,再去看其他的修行法門,是不是也這樣修?還是只在意識界修行,停留在有相的層次?應該要提升到無相,要離相修行,真正地離開意識來修行。 至於西方國家,比較注重信仰,認為只要相信上帝,就可以到天堂,如果不相信,就到地獄。但一般人好像都不怕地獄,比方有些不懂珍惜生命的人,就會去自殺,或是去害人、殺人,像這些罪業都很重,尤其是謗佛、謗法、謗僧寶(傳法師父)的人,一定會下地獄。 以上這些都是佛告訴世人的,如果不相信,可以去查看經典,就會看到關於十八層地獄的記載。這十八層地獄的時間和空間與天堂完全不同:天堂的一分鐘,大約是人間一百年,可是人間的一天,卻相當於地獄一千年。所以我常說,修行不要停留在地球的時間和空間,要超越地球時空,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一個人犯了下十八層地獄的罪業,以人間一年來算,幾乎是地獄的一千年,更何況是更大的罪業,必須在地獄受苦千百億萬年,那真是沒完沒了的痛苦! 靈性所承受的痛苦,和我們承受肉體的痛苦一樣,大家都有作惡夢、受驚嚇的經驗,所以不要以為地獄不存在,當真正遇到時,後悔都來不及。這是修行人應該知道關於天堂與地獄的利害關係。 有了這個觀念後,大家在修行上,就要懂得修八正道,尤其是新進同修,不管過去修得如何,或是社會地位有多高,都要放下。從入門開始,就接受這裡的輔導,遵守這裡的禮節,不要像一般沒有修行的人一樣,忙著在上課前占位子,這樣就不對了,要聽從義工的安排,虛心接受,不傲慢。 清淨身心靈 精進八正道 因為修行就是修這顆心,要把心修得很圓滿,不管面對任何人、事、物,都要有圓滿心,修行才能圓滿成就。所以修行就從修心開始,要修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當我們接收到「眼耳鼻舌身」所傳遞進來的意識後,要有正確的見解,而不是起偏見或邪念,這很重要;因為修行要有正心,不偏、不邪,才能修行正法。 正思維:當資訊進來以後,要往好的方面思考,如果資訊錯誤,不要被影響,或是資訊正確,也不要有負面思維。簡單地說,就是要正向思維、正向思考,這點非常重要。 正語:不要造口業,這也是很重要的修行功課,尤其密宗最重視「身口意」清淨──身是指行為;口是儘量說好話,不要口出惡言,尤其不能誹謗他人;意是當外面的資訊進來以後,要有正見和正思維,特別注意不能犯口業。 正業:所謂業,是指不造業,正業就是要有正當的工作、正當的行為。 正命:我們除了色身的生命以外,還有靈性的性命。色身的生命是短暫的,但靈性的性命是永恆的,所以要「立功、立言、立德」,這是我們在人間的目標。 換句話說,我們要在這一世裡,把更多的愛留在人間,要去造福人間,這樣才能在色身滅度後,讓靈性進入聖位,到達菩薩界或佛界,不會再輪迴六道。 正精進:當我們了解修行的真實義後,要更加精進,不要讓心往後退,要一直精進。 正念:當資訊進來以後,所有的念頭都要很純正,不會起歪念,也不會有私心。 正定:這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正定,才能得到般若智慧。如何進入正定?必須從清淨現在意識開始,然後清淨潛在意識、原始意識;要把這些意識全部都清淨以後,才能見到性海。 在這個平靜無浪的性海裡,心會覺得非常吉祥,非常寧靜,而且充滿法喜。修行就是修這顆心,心太重要了。

【禪師說禪】清淨解脫才能大自在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的目的,是要解脫色身的業,以及一切慾望需求,也就是要解脫「色聲香味觸法」。因為解脫就是清淨,不解脫就是汙染,就是根塵、障礙,也是輪迴之因、煩惱之因。所以禪宗的持戒,是讓身心都得到清淨,就和自性一樣,也就是持清淨戒。 說得更明白一點,禪行菩薩所修的持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我常說的「良心做人、良心做事」,因為良心就是自性,就是清淨。 一般佛教徒都很重視戒律,要持戒、守戒,規矩很多,比方像五戒十善;不過這都是在「人相」上持戒。 雖然對修行人來說,戒律是有必要的,但並不需要特別列出一大堆戒條,這樣反而會讓心被綑綁。真正的菩薩戒,是讓靈性在每一個當下都保持清淨;也就是清淨戒。 清淨了根性 菩薩真修行 什麼是清淨?不受汙染是清,常清則淨。每一個人的源頭,都是一尊清淨的佛,只是來到娑婆世界以後,受到種種誘惑,造作諸業,而失去了清淨本性,所以一定要解脫這些塵垢,回復清淨,才能讓靈性回到佛國。由此可知,修行要從清淨起修,所以要持清淨戒。 清淨戒要怎麼持?首先要了解,當一個人的生命結束時,身體的一切都歸於空,可是意識不會空,它並不會因為色身滅度而消失,所以很多人就是因為意識不空,才會又落入輪迴。 但也有很多人因為意識很清淨,而得到成就。由此可知,意識是不死的,它會附在靈性上面,也就是輪迴之因。但如果意識清淨,靈性會自然放出本有的光芒。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讓意識清淨。 意識從何而來?從感官而來,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形成的六識(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意識構成了一個人在人間的一切活動。所以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恐懼、悲歡…等,都是我們身上的眾生習性所表現出來的意識,而且也是由於這些意識,讓我們產生了煩惱和痛苦。 換句話說,就是因為我們還有眾生的習性,所以會有眾生的想法、眾生的要求,以及眾生的做法,從我們的身口意表現出來,所謂的「貪瞋癡慢疑」三毒二邪,所以才會有煩惱和痛苦。 因此,我們要解脫煩惱和痛苦,就要解脫眾生的習性。如果能夠完全解脫這些眾生習性,自然就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此一來,靈性就能得到清淨,就能如世尊所說的,佛性就會現前,就可以成就。 所以修行人不應再停留在看經、讀經、誦經、持咒、拜佛、拜懺,因為這些只是表相修行,我們應該要進入靈性的真正修行。 什麼是靈性的真正修行?就是讓身體裡面的眾生習性完全滅度、完全解脫、完全清淨。換句話說,就是要離相,不執著於一切相,平常就要以菩薩性來代替眾生性,要以慈悲心、愛心,來扭轉這些存在於身心裡面的眾生習性,讓它們得到清淨。 迷失故鄉路 靈性輪迴苦 因為靈性層次的高低,是以能夠進入四聖,還是在六凡中輪迴來區別,而這個關鍵就在於靈性的清淨度。靈性如果不清淨,就會一直在六凡中輪迴,所以一定要經過正法修行,要讓這些充滿眾生習性的眾生性,全部滅度、解脫,而昇華、得到清淨,然後才能進入聖位,成就無上菩提。 簡單地說,靈性的修行就是直接與靈性相應。因為靈性本自清淨,所以就直接往內修,直接往內去專注。當我們與靈性相應以後,所得到的反射結果,就是法喜,就是自在。 所以,如果覺得法喜充滿,而且非常自在,就是從內心深處自然散發出來的。如果平常都能這樣,就可以每天都過著菩薩的生活。所以要注意身口意的清淨,要注意自身內部的眾生習性,要讓它們回歸本有的菩薩的慈悲心與愛心。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把身體裡面的六凡眾生,完全滅度、超越、清淨,而進入四聖,甚至成就菩提。 所以,如果能夠開悟,就會知道「清淨」的重要,而且會自然而然地做到清淨戒,得到菩薩的清淨。因為清淨是修行的根本,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持清淨戒,這樣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禪師說禪】具足莊嚴眾生的心地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禪宗的修行是「直指本心,見性成佛」,這是一般修行團體沒有的,是最直接的修行方法,也是禪宗唯一的修行法門,不假於其他唸佛、持咒……等輔助方式。 回顧禪宗的歷史,有了經典以後,很多修行人都執著於經典,偏偏經典裡的文字相又很難理解,所以都只是在文字上摸索、探討,甚至從文字上再深入研究,又演化出許多意識現象。但這些都只能算是研究佛學,並不是學佛或成佛。 發願菩提道 莊嚴眾心性 真正要學佛、成佛,第一步是入門以後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薩心,是一種大慈大悲的心,是自己已經覺悟,發願要修行成就,要像觀世音菩薩或釋迦牟尼佛一樣,要有這種智慧。 第二步,是如何從發菩提心開始,再自我成長,同時還要以這種關懷眾生的心,再去覺悟他人,也就是「自覺覺他」。 很多人來到人間,都是糊里糊塗地來,又迷迷糊糊地走,每天只顧著為生活工作而忙碌,希望多賺點錢,滿足慾望,等到最後發現牛頭馬面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位住院的同修告訴我:「師父,真的有牛頭馬面,但自從師父來看過我之後,好像在我身上罩了一道光,雖然外面的世界很恐怖,可是我在裡面很安全,就這麼渡過了住院期。」 他說他在醫院裡看到很多人都是被牛頭馬面拉出去的,所以我們應該相信,真的有地獄,也有天堂和佛國,如果不相信,當人生走到最後一刻時,就會明白。也許等下輩子再投胎人間時,就會懂得要修行。 記得有一次,我在演講時提到,每個人都需要工作,讓生活無虞,雖然這是每個人的願望,但不是人人都能實現,為什麼? 因為我們潛意識裡的記憶會一直留下來,所謂潛意識,就是過去世的時空,以及因外在意識(眼耳鼻舌身意)而接觸的一切外界,包括人地事物等,所構成的意識。當我們往生時,身體會滅亡,但意識不滅,這些過去累世的意識會包住靈性,我們就是依憑這些意識,決定自己是到四聖,還是六凡。 由此可知,我們不會欺騙自己,如果做好事,就會在潛意識裡記錄好事,如果做壞事,就記錄壞事,這些意識會包在靈性外面。而靈性本是光明的靈光體,被這些意識障蔽以後,就像太陽被烏雲遮住;修行就是要解脫這些意識,讓靈性重現光明,這就是見性,見到本來的真面目。 一心生萬法 萬法歸一心 但在見性之前,先要明心;如何明心?要明什麼心?所謂心,每個人都有一個「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的心,還有一個「無生無滅、不增不減」的心;一個在外面的現象界,一個在裡面的實相界;但其實都是一個心。如果能明白如何分辨這兩種心,就知道要如何圓滿外面的心,然後去接近裡面的本心。當我們能夠圓滿外面的心,裡面的本心就會發光。 有些人以為,「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的心是指本心,其實不是,本心不會生萬法,而是無生無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這個「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的心是意識心,是外面的心,包括過去累世的潛在意識和現在世的意識。 至於裡面的心,則是「過去,現在,未來」都一樣,沒有分別。我們要的就是這個「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改變的本心,或稱為佛心、自性、佛性。除了本心,其他都是餘物。 一個人有了意識的心,就有慾望;有了慾望,就有煩惱和痛苦。因為當慾望無法滿足時,難免會有埋怨,或是在追求慾望的過程中遇到挫折,因而產生煩惱與痛苦。慾望是眾生的習性,如果能夠滅度眾生習性,就可以回歸本來清淨的自性。 什麼是明心?首先,要明瞭兩個世界:一個是現有的人間世界,另一個是靈性世界。這就像政治有民主國家的世界,也有共產國家的世界。 佛說的明心,是指人間的世界和靈性的世界。人間的世界不過幾十年,因為它會因個人的色身滅度而不存在,是短暫的,所以佛說這是虛幻的世界。人們所執著的一切,在佛看來,從最究竟的層面看來,都是空的、虛幻的、不存在的,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在人間,當然想要過得更好,但並非人人都能如願,只有真修行的人,才能依自己的意願而實現。 前世修福德 今生造功德 也許有人會說,許多大企業家也沒有修行,為什麼事業可以做得這麼大?錢賺得這麼多?要知道,雖然他現在的成就很大,但這也許是他過去世修行得來的福報,或是他的祖先曾做過很多功德,帶給子孫的福報。今世的果,是過去世造的因,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因果定律是不會改變的。 另一方面,也許是他得到這些福報以後,還有一顆想要創業的心;所謂創業,是指照顧更多大眾,如果他有這種利益他人的愛心,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不過,如果只是想多賺點錢滿足自己,並沒有以最好的方法,生產最好的產品給大眾,那麼很快就會失敗,因為他沒有愛心,沒有奉獻眾生的心,這樣當然不可能壯大。 我們認識了人間世界以後,會對生活工作產生直接關係。比方說,花費同樣的時間與精力,有人可以賺很多錢,有人不能,原因何在?很多人會說,這是命運註定的。 什麼是命運?「命」在現象界,在人間的世界,是透過個人的學習、經驗及能力,而創造出彼此不同的成就。譬如在學校,如果學識比較高,技能學得比較好的人,畢業後當然可以找到比較高職位的工作;反之,如果學習成果較差,社會成就也會不一樣。 可是,如果都是學識很好、技能也不錯,而且都在同一個企業體工作,可能有人的成就會很好,有人則不然;這是受到裡面那個看不見的「運」所影響。 換句話說,就是要看自性本體外面的記憶體(即佛家所說的「業」),如果很清淨,當然會很順利,如果不清淨,就會有干擾,這就是無形的「運」在運轉。由此可知,如果要改變命運,怎麼改都沒有用,只有多花錢而已。 唯一可以改變命運的方法,就是修行,因為修行可以解脫靈性,回到佛國。我們從修行中接引更多人,讓他們的靈性也跟我們一樣,得到清淨而得度,回到佛國,這是真正的功德。所以大家都應該要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