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與日本關係持續緊張之際,香港藝人57歲鄭伊健原訂12月5日在東京舉行的「EKIN CHENG LIVE IN TOKYO 2025」演唱會,主辦單位近日突然宣布因「不可抗力因素」取消。消息曝光後,不少早已購票、訂好機票及酒店的港人粉絲紛紛上網留言表示失望。 有分析指出,此次取消雖未明言與政治有關,但在當前區域氛圍下,文化活動受到影響的敏感度明顯提高。鄭伊健的演出原本吸引大批日本及香港歌迷,主辦方也曾說,東京場「反應熱烈」。不過,可能因為大陸與日本的關係緊張,導致主辦單位突然發布公告說,因「不可抗力因素」決定取消並全額退款,提醒粉絲留意後續資訊。 部分網友留言感嘆:「機票與酒店都訂好了,只能含淚吞下損失」「非常期待的演出竟然無法成行」。相關討論也延燒到香港論壇與社群平台。 港媒報導,陸日關係自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提及「若大陸對台動武,日本可能面臨生存危機,可啟動集體自衛權」後急轉直下。大陸外交部強烈批評該說法「踩踏紅線」,隨後陸續提出反制,包括對日發布旅遊警示、暫停部分農水產品合作談判、強化海上執法,並要求聯合國秘書長注意日本在台灣議題上的挑釁行為。 11月24日,香港政府特首李家超說,高市早苗的相關言論是「極其錯誤的」,此嚴重惡化大陸與日本人員交流氣氛,也令很多交流的成效存疑。 除鄭伊健取消日本演唱會之外,香港教育局也證實,已退出由日本官方主辦、原計畫於12月派出中學生赴日參與的「21世紀東亞青少年大交流計畫」,原因是考慮「現時形勢」,所以取消行程。香港媒體普遍認為,政府動向與北京對日本的最新立場一致,屬政治氣氛下的政策調整。 另有文化、娛樂相關業者指出,如今對於場地申請、交通安排、保險評估都會受雙邊關係影響,主辦方如果判斷風險過高,大多會取消活動。 鄭伊健屬於影歌雙棲的藝人,他早年因為古惑仔電影走紅兩岸,陳浩南的角色深植人心;也曾主演改編漫畫的電影《風雲》。如今,他的重心多放在樂壇上。
即時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 修行先要了解,人為什麼要修行、修行有什麼好處、不修行又會如何、什麼是真正的修行、什麼是印心佛法和印心禪法、什麼是佛教、什麼是禪、什麼又是修禪;諸如這些問題,都要先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在修行路上掌握一定的方向。 當然,在了解這些問題之前,先要認識自己。一般人對自己的了解,不外乎是外在的長相,其實我們除了外表的自己,還有一個內心世界的自己,那才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靈性,只是很多人都忽略了祂,但是修行不能忽略靈性。 靈性又稱為自性或佛性,祂從無始劫以來,一直不停地流轉,希望有一天能夠進入聖位。 眾生共一心 聖靈是心王 雖然我們都認識外表的自己,卻不了解內在的自己,所以很多人遇到挫折、困難或失敗時,就會六神無主。所謂六神,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如果心亂了,就會對外在的所見所聞產生偏差,所以「讓心安定」很重要,「心」是五官六意的共主,是身體的心王。 我們對於自己的內心世界要很清楚,才知道自己在待人處事上有沒有偏差。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有因果關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善果,沒有人會喜歡惡果;所以,既然想得善果,就要造善因,否則造了惡因,當然會得惡果,這是一定的道理。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了解內心世界,就可以抓住自己的心。修行一定要能掌握自己的心,心如果偏差了,就會產生煩惱。比方對某人不滿意,看到他就生氣,或是覺得嫉妒、懷恨在心,這種瞋心就是心偏差了,會讓自己不愉快,甚至影響健康。所以要經常注意自己的心。 除了身體的我和內心的我,另外還有一個靈性的我,這是真正的自己。雖然「身、心、靈性」都同樣重要,但在修行上,靈性是最重要的,因為修行的目的,是讓靈性不再輪迴於地球的世界。 什麼是地球的世界?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所謂的六道輪迴,或稱六凡。一個人如果不修行,將來往生就會在這六凡世界輪迴;但如果修行了,甚至能夠見性、成就,就可以到菩薩、佛的世界,所以修行非常重要。 修行可以決定我們來到人間的價值,因為一個人縱使家財萬貫,或是名利地位多麼崇高、愛情多麼甜蜜,到最後都是一場空,這就是人生,也是《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來到人間的真正目的,是透過修行,讓靈性不再輪迴,這是非常重要的認知。 佛傳印心法 莊嚴眾心性 所以兩千五百多年前,世尊來到人間修行成佛,就是讓我們也遵照祂的修行方法,和祂一樣成就佛陀;這是我們修行的目的。 修行,從出世間來說,是讓靈性進入聖位,可以到天堂、到佛國。因為靈性是永生不滅的,人即使再痛苦,也不過幾十年、一百年,但靈性是千百億萬年都不生不滅,所以一般人只知道滿足色身,一直爭取更多的名利、地位和愛情,卻不了解靈性渴求的是解脫輪迴,因此說「人生都是顛倒夢想」,而修行就是要把這個顛倒的人生重新翻正。 修行要修正法;什麼是正法?就是可以讓人見性成就的法門。如果能夠修行正法,就可以明心、見性、成佛。如何明心、見性、成佛?就是遵照佛所示現的的方法來修行。 當年,佛經過六年的艱辛修行,然後才成就,不像我們坐在很舒適的坐墊上禪定,祂都在野外或森林裡禪定;也不像我們吃得好、吃得飽、穿得暖,祂一天只吃ㄧ粒米;佛是用這種自我折磨的方式來修行。 後來,他發現這種方法不能成就,必須要有智慧。智慧從哪裡來?從靈性而來。如何從靈性生出智慧?就是要禪定。 所以很多修行人不重視禪定,是不對的。世尊告訴我們,修行除了持戒、守戒以外,還要禪定,才能從定中產生智慧,讓靈性解脫輪迴;也就是要「戒、定、慧、解脫」,這是世尊傳給我們的修行方法。 世尊從修行中了解,靈性如果不能超越輪迴,就會不斷地流轉於六凡。如何才能讓靈性解脫,得到自由自在?佛在禪定中見證了八正道(或稱八聖道),讓靈性可以進入聖位,證得聲聞,不再輪迴。 另外是修十二因緣,因開悟而證得緣覺果位,也可以讓靈性進入聖位,不再輪迴,一般稱為羅漢,但並不究竟。 我們修行,要成就菩薩、成就佛,所以要修六度波羅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但很多修行人都只注重看經、誦經和唸佛,不修禪定,這樣的修行沒有做到六度波羅蜜。 第一波羅蜜是布施。一般人對布施的認知,是財施、法施和無畏施,這是有相布施,布施的對象是「人」。 真正的布施是無相布施,布施對象是「靈性」。像我們今天能夠修行,一定是有人接引我們,讓我們的靈性可以接受真正的佛法,將來可以解脫,成就菩薩、成就佛;這種布施叫做無相布施。 無相布施的功德很大,為什麼?因為有相布施的對象是人,而人終歸一死;但無相布施所布施的靈性是不會死的,祂如果成就了,就永遠不再受苦,當然功德很大。 第二波羅蜜是持戒。修行人要守戒律,戒律是最根本的佛法,佛陀在世時,對弟子都要求很嚴,一定要嚴守戒律。 第三波羅蜜是忍辱。其實凡事只要退一步想,就可以海闊天空,不必與人計較,也不必害怕吃虧。 第四波羅蜜是精進。在修行上,要不斷精進;在智慧上,也要不斷精進。 第五波羅蜜是禪定。禪定有一定的方法,並不是坐在那裡枯坐或練習呼吸而已,要懂得正確的方法,才能夠入定。 第六波羅蜜是般若智慧。這種般若智慧不是指頭腦聰明,而是一種超智慧,是成佛的智慧。 整個宇宙有十個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是四聖,不會再輪迴;另外還有六凡,也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這是會輪迴的。這十個法界在哪裡?其實都在我們身上。 世尊所傳的印心佛法,告訴我們如何成就菩薩、成就佛,那就是要修六度波羅蜜和十地菩薩,要經過「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二十八界天的修行,要從禪定中去超越。 也就是說,成佛要超越這三大阿僧祇劫,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妙佛。所以修行要懂得方法,依照這個方法修,就可以達到修行的目的──成佛。
上班壓力大?有些公司選擇把寵物直接請進辦公室當「治癒長官」。河南一家寵物食品企業——心糧寵物食品有限公司,因鼓勵員工帶貓狗上班、辦公室流浪貓還能升格「明星員工」,最近在網路爆紅,被網友封為「神仙公司」。 根據《頂端新聞》報導,這間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8歲,公司不但不禁止帶寵物上班,還大方支持。公司內部甚至有幾隻員工共同收養的流浪貓,已經成為大家口中的「喵總監」、「睡覺部長」。員工笑說:「年輕人的活力加上對寵物的熱愛,讓我們更貼近使用者需求,也保持品牌年輕化。」公司過去五年保持40%以上年增長,年營收達數億元人民幣,是寵物食品界的新黑馬。 事實上,除了河南,浙江也有公司把辦公室直接改造成「寵物園區」。據報導,位於寧波、專做童裝的企業開放員工帶寵物上班後,整個氣氛瞬間軟化:狗狗趴在主人腳邊睡午覺、貓咪在文件堆上曬太陽、主管開會到一半會被貓尾巴掃過臉、午休時間同事圍成一圈幫貓咪梳毛,畫面堪比「動物森友會」。員工拍影片上傳後,不少人表示:「工作配上貓咪,效率直接翻倍」。 該公司負責人周女士自稱「一狗三貓的資深鏟屎官」坦言:「我一直覺得嚴肅刻板的工作氛圍,不會帶來高效率。 員工帶著好心情上班,對公司歸屬感會更高,也更投入工作。」她認為寵物本身就有舒壓功能,比起一直喊「提高效率」,不如先讓員工「不那麼想翹班」。 台灣近年也逐漸出現「寵物友善辦公」,某些科技新創讓員工能帶狗狗上班、北部幾家行銷公司開設「貓房休息區」、甚至有業者說,面試時看到貓咪直接加分。專家指出,「寵物同事」能降低職場焦慮、提升同事互動,更容易在年輕世代引發品牌好感。 寵物友善企業的興起,從治癒力、美學,到企業文化與人才吸引,都變成加分點。
今天(26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清晨各地偏涼,中部以北及宜蘭為攝氏15至17度,南部及花東為18至20度,而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花地區為20至22度,中南部及臺東為25至27度,中南部白天溫暖早晚涼,日夜溫差大,早晚外出請加件外套注意保暖。 降雨方面,隨著水氣減少,僅迎風面地區有零星雨勢,不過留意入夜後水氣增加,北部、東半部及恆春半島轉為有局部短暫雨的天氣,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亦有零星降雨機率,外出請攜帶雨具備用。離島天氣部分,澎湖晴時多雲、氣溫攝氏19至22度;金門晴時多雲、15至19度;馬祖晴時多雲、14至16度。 東北風明顯偏強,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今天屏東縣局部地區為「橙色燈號」,有平均風9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花蓮縣、台東縣(含蘭嶼、綠島)、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為「黃色燈號」,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東半部(含綠島、蘭嶼)及恆春半島沿海有長浪發生的機率,浪高普遍2至3米,海邊活動請多加留意。 目前在菲律賓東方的熱帶性低氣壓「TD30」預估今天可以增強為今年第27號颱風「天琴」(國際命名KOTO),預估朝中南半島方向前進,不會直接影響台灣。 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天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東北風可能挾帶境外污染物影響臺灣及離島,影響情況視上游濃度累積及降雨情況而有所變化,中南部位於下風處,污染物易累積;臺東地區因風速較強,可能引發地表揚塵現象影響空氣品質及能見度;竹苗、中部、宜蘭、花東空品區及馬祖、金門、澎湖為「普通」等級;北部、雲嘉南、高屏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
近期,隨著大陸央視與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公布多起不合格飾品與手機殼檢測案例,劣質飾品含重金屬、手機殼塑化劑超標等問題再度引發討論。 多起抽驗均顯示,部分低價飾品與塑料手機殼存在使用來源不明材料、重金屬超標、塑化劑含量不合規等情況,長期接觸恐增加皮膚刺激風險。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相關產品時需特別留意。 根據央視先前暗訪報導與大陸多地質檢機構抽查資訊,部分網路販售的「S925 銀」飾品價格低至9.9元人民幣(約45 元新台幣),有些產品並未檢出銀元素,反以廉價合金取代,個別商品鎘含量遠高於國家標準限值。 上海市質檢院有限公司輕化所檢測室主任左瑩:鎳是一種致敏性金屬元素,約有15%到20%的人群是對鎳元素是過敏的。 令人震驚的是,來自廣州一家飾品批發市場的一副耳環樣品,雖然明確標注了這個耳環是S925銀,但經過檢測發現,這批飾品抽樣檢測表面的主要成分元素跟「銀」沒有絲毫關係,並且還出現了鎘元素超標的問題。鎘是一種一級致癌物,且該樣品中的鎘元素含量竟然超標了9000多倍。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鎘屬一級致癌物,長期經皮膚接觸可能刺激過敏,大量蓄積與腎損傷、骨質變化等健康風險相關。 醫界提醒,並非所有金屬飾品都會造成中毒,但接觸來源不明金屬、出現紅腫過敏時需提高警覺。 據浙江市場監管局公布的手機殼抽驗顯示,抽驗20款低價手機殼,13款檢出鄰苯二甲酸酯(DEHP、DBP 等)超標,部分樣品含量超出相關標準值。 產品本身並非一定「有毒」,但若來源不明、氣味刺鼻、顏色過於鮮亮,加上價格過低,消費風險提高。 北京協和醫院與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有相似的看法,金屬接觸性皮膚炎常見於劣質金屬、鎳過敏、鉻過敏等。與「便宜商品」有相關性,但並非所有低價品必定危險,若佩戴後出現:紅疹、脫皮、瘙癢、刺痛,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就醫。
大陸載人航天工程再創紀錄。據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5年11月25日12 時11分,搭載神舟22號的「長征2號F遙22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點火升空,約10分鐘後成功入軌,宣告大陸載人航天工程史上首次「應急發射任務」圓滿完成。 這次任務並非例行補給,而是為應對早前神舟20號飛船出現舷窗裂紋而啟動的緊急行動,神舟22號也因此被外界形容為「太空急救小組」。 一般情況下,長征二號F火箭自組裝到點火需超過30天準備,但本次任務採用「16 天應急方案」,中國官方強調速度不是「硬趕工期」,而是來自系統性流程重組。 負責火箭測試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專家曾耀祥表示:「我們把能提前做的工作全部前置,包括操作類、安裝類項目;而必須在下達任務後才能展開的測試類流程,則以最高效率緊急執行。」這種「前置作業+減載測試+流程優化」的組合,讓核心發射準備時間壓縮到史上最短。 曾耀祥進一步說明,此次應急模式的另一關鍵是「前後方聯合作業」,由酒泉前方團隊進行實體操作。再同步將測試數據回傳北京航天指揮中心,由後方數十名專家即時判讀,提供風險提示與技術建議。等於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按鍵,背後都有第二組專家「遠端複核」,確保任務零失誤。 神舟22號為無人飛船,但裝載物資十分關鍵,如航天食品、藥品及新鮮果蔬、太空站備品備件、「神舟20號舷窗裂紋」的專用修補裝置(俗稱:太空OK繃)、後續將作為神舟21號太空人的返回飛船。本次補給不僅是例行維保,更關係到太空人返程安全。 隨著神舟22號成功入軌,大陸載人航天工程累計發射次數達38次,長征系列火箭飛行次數則達到第610次。
大陸形機器人公司「智元」(Agibot)再次刷新技術里程碑。11月20日,智元旗下的遠征A2人形機器人完成從蘇州金雞湖到上海外灘的超百公里長距離行走,全程106.286公里、跨兩省市,並由金氏世界紀錄官方確認為「人形機器人行走最遠距離」,成為全球首例跨省行走的人形機器人。 智元表示,這次挑戰自蘇州地標「東方之門」出發,沿途穿越市區、國道路段、景區與橋梁,抵達上海外灘。路線共超過百公里,涵蓋柏油路、磁磚地、砂石路與碎石面、坡道、導盲設施、夜間弱光環境。 遠征A2透過快速熱插拔換電系統,全程未關機、軟體持續運行。最終由GPS記錄軌跡、專業見證人與5位第三方監督員全程驗證,於11月14日確認有效成績。 挑戰結束後,AFP、路透等媒體均以「人形機器人耐久新里程」報導,顯示此紀錄對全球機器人技術的重要象徵性。 智元高級副總裁王闖表示:「人形機器人全身有40個自由度關節,全程不能關機;任何小bug,被百公里放大,都可能變成致命問題」。 王闖坦言,過去許多人形機器人「熱到自己宕機」並不罕見,A2之所以能通過極端環境,是因為團隊在散熱、供電、控制系統上做了大量優化。 遠征A2已從「能走」發展到「能服務」,支援多語言:中文、英文、西班牙語、德語。可記住人臉、講解導覽、處理物品遞送。公司內部已能完成多份訂單配送(如水、紙巾)。在文娛場景,人形機器人也可進行歌舞表演。 目前主要應用於科技館導覽、企業接待、展館解說、輕量遞送服務。未來智元將擴展到長照陪伴(康養機器人)、地下煤礦巡檢、消防輔助、高溫或危險區域作業等,這些都是人形機器人最被看好的商用化場景。 智元此次跨省行走挑戰,被視為中國大洛在「本體穩定性與耐久性」上的一次階段性領先。遠征A2這段106公里的旅程,不只是一項世界紀錄,更像是人形機器人跨向大規模應用的「壓力測試」。
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近日公佈一項重量級考古成果,確認河南淅川溝灣遺址出土的青銅鏃與青銅棒形器,經科技分析可追溯至距今約4500年前的屈家嶺文化晚期。這是目前長江流域發現年代最早的青銅鑄件,意味長江中游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已掌握銅錫鉛三元合金鑄造技術,改寫既有學術界對中國青銅文明起源版圖的認識。 據中新社報導,研究團隊指出,這兩件青銅器皆出土自屈家嶺文化晚期的地層,青銅鏃殘長3.66公分,形制與同時期石鏃一致。青銅棒形器亞圓柱狀殘件,長6.45公分。 器物表面可見明顯範縫與鑄造痕跡。金相檢測及成分分析顯示,均為銅錫鉛三元合金,但雜質含量較高、質地酥鬆,呈現典型早期冶金工藝特徵。 長期以來,中國最早的青銅遺存多見於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如馬家窯文化青銅刀。此次在長江中游地區發現年代更早的青銅鑄件,使學界必須重新檢視青銅技術在南北區域的傳播與發展。 研究團隊表示,溝灣遺址的發現說明,長江中游並非被動接受北方冶金技術,而是可能同步或獨立發展。4500年前的屈家嶺文化已進入早期金屬時代,為中國文明「多元起源、一體發展」提供關鍵證據。 溝灣遺址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2007至2009年因工程建設而展開考古發掘,併入選「2008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 淅川溝灣遺址出土的兩件小型青銅器,雖不起眼,卻足以將長江流域的冶金史向前推進近半個千年。
近期中日情勢急遽升溫,多條中日航線接連取消,日本多個機場湧現大批準備返國的中國大陸旅客。社群平台上瘋傳的影片顯示,不少大陸民眾拖著大包小包人龍蜿蜒,排隊候機的景象宛如春運。 根據中國大陸航班數據平台「航班管家DAST」最新監測,截至11月24日上午10點,已有12條中日航線宣布取消所有班次。受此影響,部分航空公司也發布赴日航線「特殊客票處理」公告,供旅客退改。 《極目新聞》報導,一名原訂旅遊行程於11月23日返回福建旅客向《極目新聞》表示,她搭乘從成田飛往福建的航班,「整班是滿的」。她提到,身邊有不少朋友受到近期局勢影響,臨時調整計畫提前回家,「家人也會怕,叫我快點回來」。 短影音平台上,不少旅客回傳現場畫面,機場人潮擁擠,有人形容「以為回到春運現場」。另外,也有中國大陸網友表示,在看到官方發布「避免前往日本」相關提醒後,選擇提早返國。 反觀前往日本的大陸旅客,則明顯驟減。航班管家DAST監測顯示,11月27日赴日航班取消率將攀至21.6%,創一個月新高,其中包括:天津—關西取消率65.0%。南京—關西取消率59.4%。廣州—關西取消率31.3%。上海浦東—關西取消率30.1%。 在日的中國大陸留學生受訪時表示,目前已感受到「來玩的中國觀光客變少了」,同時也開始擔心返國機票可能「一票難求」。 央視稍早前也報導,已有超過54萬張赴日機票遭取消,日本觀光產業掀起「退訂寒潮」。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研究員木內登英預估,中國政府近期的提醒可能使未來一年日本旅遊收入減少1.79兆日圓(約115億美元)。
配合11月25日「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IDEVAW),國際蘭馨交流協會中華民國總會今年首度串聯全台45分會,橫跨北、中、南、東與離島共13區,展開反家庭暴力、反性別暴力與反毒害倡議行動。主辦單位以「113一通、關懷馬上通 攜手反暴力 你我不缺席」為主軸,透過跨區同步點燈、健走、講座與影像座談,打造全台最大規模的「橘色關懷連線」,呼籲民眾正視暴力議題、不旁觀、不沉默。 北中南同步點燈 橘色象徵不再沉默 今年行動以高雄為主場,並由台北、台中同步點燈,連線全台13個大區。橘色燈光象徵希望與勇氣,也象徵民間網絡全面啟動,跨領域、跨年齡共同終止暴力。主辦方指出,家庭暴力與性別暴力往往藏於日常,需社會集體敏感度提升,才能讓被害人獲得真正支持。 倡議焦點:數位性別暴力成新挑戰 此次行動中特別關注「網路性別暴力」,由執業律師施秉慧、台北市會會長張婷婷及台北市美倫會會長李惠暄提出「五不四要」原則,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掌握證據並及時通報。三人表示,網路暴力不僅傷害個人,也影響校園與職場,社會需建立「不責難被害人」的公共文化。 #MeToo後的社會責任:從理解到行動 自2023年台灣掀起#MeToo運動後,多起長期隱忍的性騷與性暴力事件被揭露。蘭馨協會指出,今年全台串聯行動的目的,是讓民眾理解「當受害者勇敢站出,社會應做的不只是傾聽,更是行動」。因此今年各區活動形式更多元,從專題講座、影像巡迴、花車遊行,到街頭藝人與兒童公仔互動,希望讓防暴教育深化至日常生活。 以下為本次 1125 行動中,13 個區域分會的主要活動與倡議重點: 北一區:台北車站——都會人潮中心的反暴力擴音 北一區以台北車站為核心場域,結合旅客流量與志工宣導,以街頭行動劇、快閃朗讀與現場諮詢攤位提醒民眾認識家庭暴力與網路性別暴力的高風險情境。許多家長帶著孩子駐足,現場亦安排律師諮詢,協助民眾理解求助管道與法律保護。 北二區:板橋體育場——健走串聯社區力量 北二區在板橋體育場舉行健走活動,吸引多個社區協會參與。健走沿途設置「暴力識別教育板」,以互動問答方式讓民眾辨識情緒控制、言語羞辱等不易察覺的心理暴力。當地學校亦派學生志工協助導覽,形成跨世代共學。 桃園市會 — 平鎮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桃園平鎮的活動以社區親子為核心,搭配「反暴力闖關遊戲」,讓兒童透過情境模擬學習拒絕壓迫與求救方式。婦幼警察隊亦設攤示範保護令申請流程,強調家庭暴力不分族群、不分階層,都需要勇於求助。 北三區(新竹市會/桃園市璀璨會)— 十八尖山 結合登山人潮與街頭藝人表演,打造「文化 × 公益」的推廣場域。活動沿途由警察局婦幼隊進行反家暴、反性侵與反虐童宣導,並透過有獎問答與民眾互動,吸引登山者熱情參與。現場同步推廣1125合拍活動,強化大眾對安全議題的重視。之後與全台同步連線,共同高呼防暴口號,象徵全國一致守護婦幼的決心,新竹市議員楊玲宜亦到場支持,為公益倡議增添能量。 北三區(新竹縣會/新竹市快樂會) — 竹東客家戲曲公園 開幕式以鳳凰舞蹈協會活力舞蹈表演成功炒熱現場氣氛。立法委員林思銘、議員楊昌德、議員鄭朝鐘、縣長楊文科、副縣長陳見賢、竹北市長鄭朝方、及竹東鎮鎮長郭遠彰等多位貴賓蒞臨支持。活動安排兩階段有獎徵答與帶動跳,民眾踴躍參與,互動熱烈。現場進行連線呼口號並接受媒體採訪,展現活動核心精神。拙茁家園公益攤位同步運作,讓民眾更了解社福支持服務。 北三區(新竹縣竹北市會) — 竹北文化公園 今日舉辦反暴力與婦幼安全宣導活動,吸引在地民眾、社區團體及縣政府、警局代表熱烈參與。竹北分局家暴防治官絲秋子在現場進行婦女受暴防治與人身安全宣導,內容實用且獲民眾迴響。文化里排舞隊帶來精彩演出,並搭配兩階段有獎徵答提升互動度。現場高呼口號與全省連線宣導,展現反暴力的共同決心。活動最後頒發感謝狀並發放紀念小品,象徵跨部門合作守護網絡的持續推動。竹東活動融入客家文化,以戲曲公園為場景舉行傳統與現代元素交錯的展演,透過戲劇呈現情緒勒索、網路散布與親密暴力等議題,讓性別暴力教育跨越語言與文化界線,獲得在地客家族群的熱烈回響。 中一・中二區(台灣省會/台中市會/台中市愛教育會/台中縣會/臺中市臺中港會/台中市文心會/台中市美亞會等七分會)— 林皇宮 活動於台中林皇宮花園廣場熱烈展開,特邀中部多位前總監共襄盛舉。此次活動更與七個分會攜手合作,舉辦盛大的踩街遊行,誠摯邀請會員及親友熱情參與。遊行隊伍自林皇宮出發,沿途經過新光三越直達大遠百,參與者手持象徵「溫柔與力量」的花朵氣球,隨著「愛要擁抱、拒絕家暴、蘭馨串連、守護家園」的口號,向社會傳遞反家暴的共同理念。整個場面色彩繽紛且充滿溫馨氛圍。同時,活動現場也發放特製文宣品,深入推廣反家暴訊息,強化社區對守護家園的認知與重視。 中一區:台中林皇宮至大遠百——市區遊行展現女力 中三區(彰化縣會/彰化縣花之鄉會/彰化縣員林會/彰化縣美淑會/南投縣會等五分會)— 彰化火車站前廣場 於彰化火車站前舉辦的宣導活動以醒目地點與熱絡人潮成功吸引關注。活動結合沿街宣導,讓更多民眾接觸到反暴力與公益資訊;現場並安排健康操、手鈴舞及口琴演奏等多項精彩節目,展現各分會活力與創意。彰化市長林世賢及縣府家暴科代表也到場支持,肯定活動對社區的正面影響。五條路線同步遊行加深宣導效果,同步全台連線更提升互動性。整體活動以多元形式成功強化民眾對安全議題的重視。 南一區(台南市會/台南縣會/台南市菁英會)— 大遠百廣場 特邀台南市政府警察婦幼隊副隊長侯俊誠、社會局主任秘書陳雅芬及家防中心秘書林育如到場支持。婦幼隊於現場進行反家暴、反性侵與反毒宣導並帶來有獎徵答,吸引民眾踴躍參與。隊伍也沿街進行倡議,使防暴觀念深入城市街區。整體活動在媒體採訪與全國連線中展現堅定的防暴決心。 南一區(屏東縣會/屏東縣善馨會/屏東縣逐夢會) — 民生路郵政總局 以最貼近日常的方式將防暴意識帶入人潮匯集的街道,吸引民眾熱情參與。活動以FB打卡贈禮、113反家暴宣導拍照等互動方式,讓防暴概念自然融入生活對話。現場並呼籲社區響應「1125 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強化全民關注。全程同步於粉專直播,擴大宣導觸及。富邦人壽屏翔通訊處潘芸楓亦到場支持,共同推動社區防暴意識深化。 南三區(臺東縣會/ 臺東縣東臺灣會/臺東縣東慧會)—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前 以「橘色三合力.反暴新力量」為主軸,結合「三路同心.護愛連線」與「三會同行.為愛發聲」三大亮點,在臺東展開一系列反暴力宣導行動。本活動由臺東縣警察局協辦,並獲得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大力支持,象徵「教育是終止暴力的第一道防線」。從清晨的鯉魚山宣導啟動,到教育處 B501 會議室的警察婦幼隊宣導課程,再至全台連線,串聯社區、警政與教育力量,共同提升全民對防暴議題的關注。 澎湖縣會 — 朝陽社區活動中心 結合三場前期講座與社區宣導,讓離島也同步點亮橘色力量。 南二區高雄主場(高雄市會/高雄市欣荷會/高雄市鳳凰會/高雄市舒緹會/高雄市八譽會/高雄市真善美會)— 漢神巨蛋金龍廳 本次宣導活動配合總會連線直播舉行,特邀楊宜樫律師進行「反性騷案例研析」專題講座,協助深入理解性騷擾防治實務。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中心也邀請黃慧琦主任分享「#MeToo 然後」,展現高雄在性暴力防治上的成果與行動,現場亦發起向勵馨基金會的捐款行動,支持受暴婦女重建力量。活動由施秉慧總監、歷任總監與南區六分會共同啟動點燈儀式全台連線,象徵活動核心。 從倡議到行動,讓橘色成為日常 蘭馨總會表示,家庭暴力、性別暴力與毒品問題仍在社會中以多種形式存在,需政府、學校、家庭與社區共同合作;而民眾「不沉默、不旁觀」更是防治的核心。今年 1125 全台各區的串聯行動,是打造「橘色世界」的一步,而目標是讓安全、尊嚴與自由成為所有性別的基本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