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即時

國家核心技術再擴大!軍工、太空10項技術入列

為強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保護,台灣已修《國家安全法》並列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項目」32項,國科會昨日預告將修法再增10項、變更1項名稱,新增部分有軍用技術、太空共10項技術,其中軍用技術包括極音速載具、定向高能雷射武器技術、高能火炸藥CL-20合成製造技術等8項,太空包括衛星導航觀測地球環境參數、高精度衛星姿態控制等2項。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表示,為強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保護,避免遭受不法侵害,今年國科會已協同各部會滾動盤點符合《國安法》定義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項目,並徵詢產業、公協會及學者專家等各界建議,完成本次預告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內容從去年的32項擴增至42項,預告期間國科會將蒐集各界意見交由技術主管機關研議,預定於今年底前召開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審議會,認定與變更項目,並送行政院公告。 國科會表示,本次修正考量我國軍工與太空技術領域已邁入產業化階段,須加強保護軍工、太空及軍民兩用等相關技術的營業秘密,預計新增10項及變更1項技術項目,預告共42項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項目及其技術主管機關修正草案,整體技術領域分為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資安、量子、能源、人工智慧等。即日起至12月8日止,公告內容可至國科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law.nstc.gov.tw/)「草案預告」專區與行政院公報資訊網(https://gov.tw/b4n)查詢。 國科會並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科技產業發展、觀測國內外技術進展,協同各技術主管機關滾動調整關鍵技術項目與保護範疇,並與司法檢調體系共同合作,「以遏阻外國敵對勢力竊取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避免我國關鍵技術不法外流。」 新增部分,隸屬國防部包括:軍用多模態情資智慧化分析暨生成技術、軍用極音速載具之超音速燃燒衝壓引擎整合設計技術、軍用極音速載具之氣動力外型與飛行控制整合設計技術、軍用定向高能雷射武器系統之雷射功率提升技術、軍用定向高能雷射武器系統之高精密定位定向投射及追蹤技術、軍用定向高能雷射武器系統之精密低耗損雷射投射鏡製作技術、軍用高解析雷射雷達偵測技術、高能火炸藥CL-20合成製造技術等共8項。 隸屬國科會包括,運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線電掩星或反射觀測之地球環境參數測量技術,以及高精度衛星姿態控制與指向技術等共2項。

【禪與科學】好命人的特色 脈輪氣場能量看得出

文/黃金龍博士 iScim雲端計算中心執行長 主圖提供/禪天下雜誌 所謂好命人,就是身心靈平衡的人。藉由修行禪定,可以幫助身體氣脈通暢、內在潛意識清淨,更能進一步提升靈性層次,增加智慧與心理素質,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入世圓滿、出世圓覺的好命人。 你的生命靈數多少,是幾號人?是什麼星座?這是年輕人交朋友時,常出現的聊天話題,除了可以增加談話樂趣,也可快速了解彼此的個性與喜好。 類似的話題,從早年5、6年級流行的血型、手相、面相分析等,到近年的生命靈數、星座命盤的大流行,都是以簡單的數字或邏輯法則,來看一個人的特性與思維模式。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自我身心靈的好奇從來不曾稍減,這些有趣的命理學,如果能用現代科學或大數據的分析方法,做進一步的實驗和統計,形成科學理論,必然會對人文科學,乃至人類文明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八字算命也講陰陽五行 談到正統的算命工具,由「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屬性所推演出來的八字推命,可說是命理界的東方不敗;簡單8個字的組合,可以推斷出一個人的性格、工作和財運,甚至包括流年運勢、婚姻、親子關係、吉凶禍福等等。 八字推命,簡單說,是將一個人出生時的「年月日時」等4種時間計算單位,分別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排列組合而成;也就是把「年月日時」組合成四柱,每一柱由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組成,總共8個字,簡稱八字。 八字在推算時,十天干除了對應中醫的10個臟腑外,也對應了10種不同的個人特質;如同星座、生命靈數一般,八字解析也有所謂的甲形人、乙形人…等不同屬性。 八字最大的特色,是天干地支可以和陰陽五行互相納配,使8個字都有陰陽五行的屬性,從而具備了相生相剋的關係,也衍生出刑、沖、害、合等多種關係。這些特性形成八字對心理特徵及人際關係的特殊看法。 人體五行受大自然影響 關於天干地支時間運轉對人類的影響,中醫有所謂五運六氣(簡稱運氣,又稱運氣學說)的理論;五運分為「木、火、土、金、水」等5種年運,六氣則有「風、熱、暑、濕、燥、寒」等6種季節變化。 古人在研究氣候變化與疾病關係時,運用陰陽五行的「生、剋、制、化」理論,以干支記時系統進行演繹,推論出人在大自然中的生理與病理變化的原則。運氣學說範圍可以涵蓋天文學、氣象學、物候學和地理學,屬於醫學氣象學和時間醫學的一支。 運氣學說認為,人處在天地之間,日月星辰與地球山川海洋的變化,會影響所有的生命活動。《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故當氣候正常時,人體內的陰陽五行自然平衡;氣候異常時,人體也跟著混亂。因此,研究氣候變化能了解身體的變化,推測疾病的演變。 地球繞太陽公轉時,會因太陽的直射狀況,形成四季變化,古人依春暖、夏熱、秋涼、冬寒的節奏,訂出24節氣,協助農家種植耕田;而地球的自轉,是因太陽的起落而形成24小時晝夜的分別。 中醫認為,一天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氣血的運行按膽、肝、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的順序流注,因此每個時辰都有一條經脈當旺。 環境冷熱、光線強度的變化,會影響植物的生長、開花和結果,也會影響動物的作息。生物生存在天地之間,必須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而改變作息和習慣,才能生長發展、繁衍後代;所以《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先天經絡脈輪能量圖顯示個人健康狀況 筆者曾於2017年在南京中醫藥大學提出十四經絡電滲經絡傳輸動力模型(Electro-Osmosis Flow Model in Human Meridian System),此模型運用力學的觀點,將經絡生理與氣血運行的非線性交互作用作一整體建構。這套電滲經絡模型,若進一步將每個人出生時的天干地支的陰陽五行屬性,當成邊界條件放入計算,結合中醫的五運六氣與脈輪理論,可以得到個人的先天經絡脈輪能量狀況,再用圖表繪出。 舉例來說,2020年一位年僅30多歲,就因心血管疾病而驟逝的黃姓藝人,令國人唏噓不已;在得知他的生日後,運用經絡脈輪模型計算他出生時的先天經絡脈輪能量圖如圖1。 從圖1可以看到,黃姓藝人的身光為較虛弱的紅光,同時光圈也比標準大小(白色虛線)小許多,表示他的體質原本就比一般人虛弱;而且紅光人也比較容易有心血管疾病。 再進一步比對圖1下方的五行平衡圖,可看出他命中缺火和土。圖中的黑色代表五行的水,比例超過一半。從中醫理論來說,水旺剋虛火,容易有心臟(心屬火)與腎臟(腎屬水)方面的疾病。 這份先天能量圖的分析結果,與黃姓藝人是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主動脈剝離及血管阻塞的死因相符合。 另一案例是18歲的美國達人秀亞軍、兒童歌手Angelica Hale,她4歲即患有嚴重的細菌性肺炎,爾後並引發敗血性休克,以及包括腎臟在內的多重器官衰竭,右肺形成永久性瘢痕;6歲時接受了媽媽的腎臟移植,才挽回一條生命。 依中醫理論來看,Hale火過旺,又缺金(見圖2),火剋金的結果導致肺虛(肺屬金);而金生水,肺虛後又引起腎虛(腎屬水),所以她小小年紀就需要腎臟移植。 禪定可提升人體生命能量 《善惡因果經》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每個人在投胎時,會因上一世的善惡因果業報,而對應到適合他這一世修行學習的時間空間與家庭條件。 悟覺妙天禪師認為,所謂命,是指一個人生來本有的意識,也就是佛家說的第六意識;運則是推動時空運轉的力量,也就是過去累世的潛在意識,或稱為靈性意識。因此禪師直言:「命運與靈性層次的高低有密切關係,靈性可說是命運之母。」 六祖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開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心);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知名八字學者何建忠認為,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是「修鍊禪定、出家成佛」,他說:「八字能推命,是因人的精神和肉體黏合;如果人能去肉體之執著,則八字所推論的劫災將不生效力。」 由此可知,一個人的命運和內在的意識與潛在意識的清淨程度息息相關,愈純淨、愈光明,命運就愈順利;反之,愈墮落、愈黑暗,則這一生就會很坎坷。 釋迦牟尼佛開示,宇宙有十個法界,由下而上依序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妙天禪師進一步分析指出,「人」正處於十法界中不高不低的第6位,在「人」以上,是不同程度的福報;「人」以下,則是不同程度的災難。因此,一個人的命運與自己的靈性層次有直接關係,當運氣不好時,表示靈性層次在人界以下。 為了比對人在修行以後的命運變化,筆者利用經絡脈輪模型,檢測了兩位修行印心禪法10年以上的修行人,比對他們現在的能量圖與先天能量圖間的差異。 第1位是一名38歲的男性工程師,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但因工作負荷量大,所以身心較顯疲憊。他的先天能量圖如圖3,身光為虛弱的橙光,外圍光圈相當大,能量耗散。其五行比例超過3/4是水(見圖3下方之五行平衡圖),故需特別留意腎臟與血液系統。 再進一步檢測他目前狀況的能量圖(見圖4),由圖示可知,他的身光比先天(圖3)強很多,外圍光圈變小,已接近標準大小,能量耗損的狀況減輕很多。 再比對五行比例(見圖4下方之五行平衡圖),水的比例已低於1/2,增加最多的是土的能量;而土能剋水,表示他的身體抵抗水邪的力量增加,體質比先天時要強很多。 第2位是一名40歲的女性主管,身體健康狀況也十分良好。圖5是她的先天能量圖,身光為虛弱的橙紅光,外圍光圈較大,能量易耗散。 再檢視她的五行比例(見圖5下方之五行平衡圖),顯示她命中缺水,火土過旺,宜特別留意脾胃、腎臟、肺臟與血液系統。 同樣再進一步檢測她目前的能量圖如圖6,可看出身光比先天能量圖(圖5)強很多,外圍光圈已變成標準大小,顏色也變成從容自在的綠光。 再比對五行比例(見圖5及圖6下方之五行平衡圖),原本缺水及火土過旺的問題已減輕很多,水與金增加較多,代表體質已大幅改變。 從以上二例,可看出兩位修行人現在的體質,已比出生時的先天體質改善很多。這表示禪定修行確實能改變身體陰陽五行的比例。 好命人就是身心靈平衡的人 中醫經絡連結人體的五臟六腑,在禪定時,可以加快經絡循行的效率,加上十天干又與內在情緒、個性互相耦合,因此正確的禪定方式,除了可以打通身體氣脈,讓臟腑功能正常發揮,也可讓心理情緒正向光明、智慧充滿。 《黃帝內經》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五行均衡,則身體、心理自然健康快樂。事實上,八字推命的理論精髓,便是建構在這樣的身心靈基礎上的。 因此,所謂的好命人,其實就是身心靈平衡的人,而藉由修行禪定,可以幫助身體氣脈通暢、內在潛意識清淨,更能進一步提升內在靈性的層次,增加智慧與心理素質,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入世圓滿、出世圓覺的好命人。

猛禽金雕現蹤湖北巴東金絲猴保護區 清晰入鏡

大陸湖北巴東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成功拍攝到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學名 Aquila chrysaetos)的清晰影像。保護區巡護隊員在例行巡山時,發現並近距離記錄下成年金雕飛翔與駐足的畫面。 中新網訪問保護區管理局長錢才東,他表示影像畫質良好,能呈現金雕羽色、喙形與行為細節,對物種識別與後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他指出,金雕的現身顯示三峽庫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環境品質已足以支持頂級掠食者活動。 在中國文化中,雕與鷹常被視為勇猛、堅毅象徵,「鷹擊長空」形容其一飛衝天的豪邁。於詩詞與繪畫中,也常象徵邊疆戰士的英勇精神。 金雕是北半球廣布的大型猛禽,翼展可達2.2至2.3公尺,俯衝速度高達時速200公里,以野兔、旱獺及鳥類等中型哺乳動物為主要獵物。由於牠們對棲地完整度、森林覆蓋率與人為干擾極為敏感,被視為重要的生態指標物種。 牠們通常棲息在山地或高原的開闊地區,是生態系的「頂級掠食者」,也被認為是森林健康指標種,只要牠願意來,就代表環境還不錯。根據鳥類研究資料,金雕是「一夫一妻制」的代表,配偶關係可維持數十年。牠們會選在峭壁築超巨大巢,直徑可達數公尺,還會年年「加蓋裝潢」,堪稱猛禽界的透天厝。金雕每窩大多產兩顆蛋,但會出現「兄弟鬩牆」──通常只有較強的幼雛能順利活下來,是自然界殘酷但常見的生存策略。 巴東金絲猴保護區總面積逾3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5.39%。近年透過設置生態紅線、棲地修復、巡護加密與減少人類活動等措施,提升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目前已記錄陸生脊椎動物428種,其中包括85種大陸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東北季風增強 嘉義以北今明低溫探14度

今天(25日)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影響,宜蘭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基隆北海岸、大臺北、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仍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 溫度方面,北部及宜花地區溫度下降,白天高溫約攝氏21至22度,中南部地區及臺東高溫在25至28度之間,感受較為溫暖,但隨著東北季風影響增大,入夜後溫度將進一步下降,中部以北及宜蘭地區低溫約15至17度,南部及花東約18至19度,早出晚歸請適時增添衣物。離島天氣部分,澎湖晴時多雲、氣溫19至22度;金門晴時多雲、15至22度;馬祖晴時多雲、15至18度。 東北風增強,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今天蘭嶼、綠島、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屏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為「黃色燈號」,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晚上起東半部地區(含綠島、蘭嶼)及恆春半島沿海有長浪發生的機率,海邊活動請多留意安全。 氣象署指出,原位於菲律賓東方的熱帶擾動已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30,未來將穿過菲律賓中部,預計最快周三(26日)有機會增強為今年第27號颱風「天琴」(國際命名KOTO),進入南海後將朝越南移動,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但周三、周四(27日)將有部分水氣移入台灣,增加降雨範圍。 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天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東北風可能挾帶境外污染物影響台灣及離島,影響情況視上游濃度累積及降雨情況而有所變化,中南部污染物稍易累積;彰化至雲嘉南沿海及臺東地區因風速較強,易引發地表揚塵現象影響空氣品質及能見度;竹苗、宜蘭、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普通」等級,竹苗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北部、中部、雲嘉南、高屏空品區及馬祖、金門為「橘色提醒」等級。

「54轟59盜」 大谷翔平球棒 940萬元破紀錄拍出

MLB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去年達成單季50轟50盜紀錄,而他在2024球季敲出其中5支全壘打的球棒,今天在拍賣會上以30萬美元(約新台幣940萬元)落槌。 大谷翔平在2024年球MLB季締造大聯盟紀錄,成為史上第一位單季50轟50盜的球員,而他在歷史性球季所使用過的一支球棒,在SCP的拍賣會上,以30萬美金,大約940多萬台幣賣出,創下了大谷球棒拍賣新紀錄。 根據拍賣網站上的資料,這支大谷在締造50-50紀錄球季所用的球棒,敲出其中5支全壘打,從2024年的8月24號,在主場對光芒的比賽開始,到 9月6號回到洛杉磯對守護者的12場比賽中,這段期間,大谷49打數敲出了14支安打,包括5發全壘打,貢獻8分打點、6次盜壘,這5支全壘打打出的是第41轟到45轟。美聯社報導,大谷跑打「二刀流」去年成為MLB史上第一位50-50俱樂部成員,整季以54轟59盜作收。 大谷在今年國聯冠軍系列賽(NLCS)第4戰單場狂敲3支全壘打,其中第2發更是直接飛出場外,這顆全壘打球經過拍賣後,最終成交價為27萬美元(約台幣847萬元)。SCP拍賣公司表示,這些都是今年秋季拍賣會的重點拍品;本次拍賣今天結束。 此外,道奇在2025年世界大賽(World Series)第7戰上演絕地大反攻,史密斯(Will Smith)在11局延長賽敲出的致勝全壘打球以16.8萬美元(約新台幣527萬元)拍出。 羅哈斯(Miguel Rojas)在9局上敲出的追平全壘打球則以15.6萬美元(約新台幣489萬元)成交。

第一屆總統盃街舞大賽落幕 Breaking Bad Crew勇奪冠軍

2025 首屆「總統盃全民街舞大賽」上週正式於凱達格蘭大道成功落幕,集合全台百支以上隊伍參賽,舞種涵蓋 Breaking、Hiphop、Popping、Locking 與排舞,現場熱度一路爆到最後。尤其是競爭最激烈的 All Style 排舞 A 組,觀眾從第一秒就看到最後一秒都不敢呼吸。 最終,來自台北、台中成軍一年新生代團隊 Breaking Bad Crew第一次參加排舞賽,就以極具爆發力的舞台控制與完整度,強勢奪下All Style 排舞A組冠軍。他們的作品以高速節奏、乾淨如鏡的同步、層次分明的舞台敘事與爆棚能量驚豔全場。節奏每一下都精準到像被鎖拍,情緒與故事線一路推到尾聲,帶起全場尖叫聲不斷。 表演最後,甚至連賴總統都比出了 BBC(Breaking Bad Crew)的手勢,足見這支作品的震撼程度與現場魅力。評審也一致給出高分,直言他們的整體呈現「有專業舞團巡演等級」。 背後更硬:跨年齡、跨縣市、一路練到不能再退(小標) 能站上冠軍,不只靠表演炸裂,背後更是「硬到不行」的練習。團員Kobayashi(小林)分享: 「我們真的練得很辛苦,團裡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就佔一半,還有三位爸爸,而且團員分散在台北、台中,要排練真的超硬的。」 跨年齡、跨縣市,卻跳出高度一致又情緒到位的舞台,正是這支隊伍最強的底氣。 本次奪冠陣容包含:(依字母序) 致瑋-Chill rod 、魚丸-Danny Flii、小林-Ko smoove、樂恩-Sunny rock、Grace- Gii star 翊誠-Snipe easy、易澄-Riz groove、K7-K seven、小光-Kua smoove、喉結- Cool hong、孫樊-I swag 每位都是台灣新生代 Litefeet 正能量全面爆發的代表。 更多資訊請至 IG:@breaking_bad_litefeettaiwan

千年文脈數位新生 關公故里《解州宣言》發佈 鏈上香火聯結全球忠義傳承

晨鐘越千年,香火聯四海。11月25日,關公故里山西解州將迎來一場跨越傳統與現代的文化盛事——關公元宇宙治理委員會暨全球關公文化傳承與創新共同體,在此發佈《讓忠義香火在元宇宙中永續相傳——解州宣言》(下稱《宣言》)。來自澳洲、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及台灣的海內外關公文化學者、數位科技專家、企業家、信眾代表齊聚解州關帝廟,共同見證關公文化數位化傳承的「新起點」。 作為關公「忠義」精神的發源地,解州一直是全球關公文化傳承的核心地標。此次《宣言》的發佈,旨在以元宇宙與區塊鏈技術為紐帶,破解傳統關公文化傳播中的時空限制、代際斷層等難題,讓千年忠義精神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 科技守文脈,鏈上香火全球共振 「一千八百年來,香火是關公文化的精神載體,但物理疆界讓無數海外遊子難圓『敬香夢』。」現場發佈人、關公元宇宙治理委員會主席宋體金介紹,《宣言》的核心創新在於「以科技守文脈」,明確了鏈上香火的發展方向——技術服務於文化本真,而非顛覆傳統。當千年香火在元宇宙中與數字光鏈交融,關公精神不僅不會褪色,更將在全球化時代,成為照亮民族復興之路的精神火炬。 記者從《宣言》內容中了解到,此次提出的「鏈上香火」並非簡單的數位類比,而是融合多重文化與技術價值的創新形態。在精神傳承上,《宣言》強調「守內核」,將「忠義仁勇信」融入元宇宙場景設計的每一處細節,杜絕商業化異化,確保數位香火承載的敬畏與莊重不減分毫;在傳播突破上,依託元宇宙技術,全球信眾無論身處紐約曼哈頓的晨光中,還是東京銀座的霓虹下,只需輕點螢幕即可參與虛擬祭拜,實現「天涯共此時」的精神共鳴。在代際傳承上,關公元宇宙通過「忠義值」解鎖互動動畫、數位藏品等Z世代喜愛的形式,讓關公從「課本符號」變為年輕人追隨的「蓋世英雄」。 區塊鏈加持,忠義虔誠可鑒 區塊鏈技術應用則為「虔誠」提供了可追溯的保障。據關公元宇宙執行長饒仁菖介紹,每一縷鏈上香火都將生成獨一無二的「數字烙印」,永久寫入分散式帳本,不可篡改、不可偽造,形成忠義傳承的「數位豐碑」。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後鏈上香火關聯的捐贈資金將全程公開流向,定向用於支持全球一些關帝廟古建修繕、關公文化的民俗活動等非遺項目傳承,讓信眾的「心意」精準反哺文化根脈。 在代際傳承層面,關公元宇宙創新設計「忠義成長體系」,Z世代可通過關帝廟打卡、供奉香火積累積分,解鎖關公故事動畫、非遺技藝數位課程等,讓「忠義」從課本上的黑體字,變成年輕人願意分享的文化潮品。00後代表小張則對數字藏品充滿期待:「『單刀赴會』主題的數位像太酷了,這讓我更想深入瞭解關公故事。」 關公元宇宙文化顧問陳皆男表示,《解州宣言》的發佈,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數位化傳承提供了「關公樣本」——既堅守精神內核,又擁抱技術創新,讓古老文化在元宇宙中找到新的生命力。隨著鏈上香火的落地推廣,關公「忠義仁勇信」的精神,將跨越山海與時空,在新時代的星空中永續燃燒。 青年共創,忠義精神青春綻放 「印象關公」董事長馬超表示,作為關公「忠義仁勇信」精神的發祥地,解州關帝廟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承載著全球數千萬華人的文化鄉愁。此次《宣言》在這誕生,正是源於對傳統傳承痛點的回應——物理空間的局限讓海外信眾「敬香難」,傳播形式的單一讓年輕群體「共情弱」。而元宇宙與區塊鏈技術融合應用,為這些難題提供了破局之道。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信眾陳先生通過視頻連線參與活動,他表示:「以前關公誕辰只能遙寄思念,現在有了鏈上香火,終於能和家鄉的族人同步敬香。」 「這是傳統文化數位化的『活樣本』。」關公元宇宙文化顧問、首席文化官林展宏表示,《解州宣言》的價值在於守住了「忠義」的精神根脈,又用年輕人能接受的方式打開了傳承新局。鏈上香火的靈魂是「忠義不變」,技術只是讓這份信仰突破時空的工具。 關公元宇宙公共關係總監黃佳透露,關公元宇宙下一步將在海外華人社群開展文化推廣活動,讓鏈上香火真正成為聯結全球華人的文化紐帶。《宣言》還發出全球倡議,呼籲文化學者、科技匠人、企業家、信眾群體等形成「關公忠義文化傳承與創新共同體」,共同推動關公文化的數位長征。 「解州是忠義精神源頭,也是忠義文化創新傳承起點。」關公元宇宙治理委員會主席宋體金動情表示:關公元宇宙發起這個倡議,就是讓海外的同胞知道,家鄉的香火從未熄滅;讓年輕的一代知道,傳統的精神永遠鮮活;讓世界知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能紮根歷史的土壤,也能擁抱未來的科技。 以下是《解州宣言》全文。 解州宣言:讓忠義香火在元宇宙中永續相傳 當解州關帝祖廟的晨鐘撞響千年迴響,當全球信眾的虔誠漫過山海阻隔,我們——關公文化的守護者、元宇宙科技的開拓者、海內外忠義精神的傳承者,于關公誕生的這片聖土之上,擎香立誓,發佈此《解州宣言》。 關公「忠義仁勇信」的精神,是刻在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圖騰。一千八百年來,一炷心香,承托著萬民對「忠義仁勇信」的赤誠信仰與靈魂共鳴——從解州關帝廟的千年古柏下,蔓延至南洋的騎樓間、歐美的唐人街,成為跨越時空的民族精神紐帶。今日,數位化浪潮奔湧而來,我們堅信:傳統從不是塵封的古卷,而是奔流的鮮活血脈;香火從不限於青磚廟牆,更可在元宇宙的星辰大海中,燃成不滅的火炬。為讓關公精神在數字時代薪火永續,我們以赤誠之心,立下如下共識與承諾: 一、守內核:讓忠義底色,映徹古今 我們深知,鏈上香火的魂,不在代碼的精尖,而在關公文化的本真。無論元宇宙的場景如何反覆運算,「忠義仁勇信」的精神燈塔,永遠是我們不可動搖的航向。我們承諾,將這份精神內核,熔鑄進關公元宇宙的一磚一瓦、一香一禮——讓數字香爐的每一次燃起,都承載著對先賢的敬畏;讓虛擬祭拜的每一個動作,都延續著傳統禮儀的莊重。我們堅決抵制任何背離文化本質的商業化曲解,不讓銅臭玷污忠義之名,不讓浮躁消解信仰之重,讓關公精神的底色,在數字世界中如解州的陽光般,澄澈熾烈,映徹古今。 二、借科技:讓忠義薪火,無遠弗屆 我們篤信,元宇宙與區塊鏈,是關公文化「破界」的破壁之器。我們將傾盡心力,打磨鏈上香火的每一處細節——讓紐約曼哈頓的晨光裡,留學生輕點螢幕便能敬上一炷鄉愁;讓東京銀座的霓虹下,企業家的指尖一動便能參與集體祭拜;讓悉尼歌劇院的海風旁,華人華僑的虔誠之心,能與解州關帝廟的香火同頻共振。我們要用技術撕開時空的帷幕,讓「天涯共此時」從千古詩句,變成全球信眾共赴的精神盛宴;讓關公文化的薪火,越過重洋、穿過戈壁,在每一個有華人的角落,燃起溫暖的文化之光,讓海外遊子在數字世界中,觸摸到源自解州的文化根脈溫度。 三、親青年:讓忠義風骨,青春綻放 我們深知,文化的傳承,終要交給青春的臂膀。我們將以鏈上香火為橋,用Z世代喜聞樂見的數字語態,講好關公故事——讓「忠義值」解鎖的,不僅是「過五關斬六將」的互動動畫,更是英雄「掛印封金」的赤膽忠心;讓數位藏品承載的,不僅是區塊鏈的唯一標識,更是「單刀赴會」的無畏風骨。我們要讓關公從課本中「臉譜化」的歷史符號,變成年輕人願意分享、樂於追隨的蓋世英雄;讓「忠義」二字,從古籍中的道德箴言,變成社交平臺上的青春圖騰,讓文化傳承的接力棒,在年輕一代的手中穩穩傳遞,讓關公精神在青春的土壤裡,綻放出新的生機。 四、憑技術:讓忠義虔誠,昭然可鑒 我們承諾,以區塊鏈的「鐵律」,守護每一份虔誠的純粹。每一縷鏈上香火,都將鐫刻獨一無二的「數字烙印」——從點燃的那一刻起,便永久寫入分散式帳本,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成為忠義傳承史的「數位豐碑」。後人翻開這本「帳本」,看到的不僅是一串代碼,更是我們這代人對關公的赤誠信仰。更要讓每一分鏈上香火關聯的捐贈,都在區塊鏈上留下「陽光軌跡」——定向用於關帝廟的古建修繕,用於關公皮影、關公信俗等非遺的傳承,讓每一份心意都能精准滋養文化根脈,讓「心誠則靈」不再是抽象的祈願,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傳承力量。 五、聚合力:讓忠義社群,同心築夢 我們在此倡議,全球所有敬關公、傳忠義的同仁,攜手共赴這場「忠義傳承」的數字長征:文化學者當深挖精神富礦,為數字場景注入「過五關」的豪情、「釋曹操」的胸襟;科技匠人當雕琢技術細節,讓每一次鏈上敬香都如臨古祠、如聞鐘鳴;全球信眾當以心為燭,讓鏈上香火彙聚成跨越國界的精神洪流;年輕一代當以夢為馬,讓關公精神成為青春路上的「精神鎧甲」。讓我們以鏈上香火為紐帶,構建一個不分地域、不分年齡的「忠義共同體」,讓每一份熱愛都能被看見,每一份堅守都能被銘記。 解州,是關公忠義精神的濫觴之地,更是忠義文化數字新生的啟航之港。今日,我們以鏈上心香為誓,立下此生不渝的傳承之諾;明日,我們將以躬身實踐為證,踐行對關公、對忠義、對中華文化的莊嚴承諾。聚義全球華人生態,用信心交互商業言行,讓千年忠義香火,在元宇宙的星空中生生不息;讓關公精神,在全球的沃土上薪火相傳,立志把關公故里——「解州常平」打造為世界東方的朝拜聖地、千億級的文旅新地標,去連結世界各地的關廟社區,讓關公精神再次偉大! 謹此宣言,天地為證,萬姓共鑒! 關公元宇宙治理委員會暨文化傳承與創新共同體 二〇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於山西解州

教團批教部「搶先公布教師解聘辦法」:教師壓力倍增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24日)召開「解決教師荒:校事會議檢討及策進」公聽會,全教總表示,新修正的法案版本是徒增行政程序與調查報告,讓現場教師壓力倍增;建議校事會議應該廢除。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首先不滿表示,今天的公聽會日期早已排定,教育部卻在上周五搶先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及《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顯藐視立法院收集民意的制度,也完全忽視基層對校事會議的意見。 全教總副秘書長楊逸飛表示,新修正的法案版本是徒增行政程序與調查報告,讓現場教師壓力倍增。楊逸飛表示,整個校事會議的系統,背後就是預設教師需要被監督、需要被審判,應該要廢除。 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陳俊裕直指,校事會議已成「教師審判機器」,投訴被無限放大、教師安全感被壓到最低。全國近8成以上案件最後證明教師無過,卻仍被調查與貼標籤,形成扭曲的調查生態。他表示教育部草案未解決任何結構性問題,要求政府正視制度失靈,盡速廢除校事會議,讓教育重回專業。 全教總理事陳葦芸建議廢除校事會議制度,現在教學現場連鼓勵學生都會害怕被投訴,調查門檻低,修改後的版本更是加劇小案大辦、情緒性濫訴,連同考核都必須受到更多調查,也未能抑止無成本檢舉。尤有甚者,一些小案也被教育局來回指導、退調查報告,讓老師受盡折磨。

【​​​​​​​蔡鎤銘專欄】軟實力真空浮現 中國大陸為何未趁勢擴張?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根據喬治亞州立大學講座教授瑪麗亞‧列普尼科娃(Maria Repnikova)於 11 月 20 日在《Foreign Affairs》發表的分析,全球軟實力正出現新的失衡局面。美國在多邊機構、全球公共外交與文化影響力上的投入逐步減弱,而非洲、亞洲、中東等地也明顯感受到美國形象不若以往具有吸引力。當美國降低參與度時,國際政治領域中便形成近似「軟實力真空」的狀態。 然而,列普尼科娃的觀察顯示,這並不意味中國大陸將順勢填補空白。外界常以為美國退場就會自然轉化為中國進場,但中國大陸的實際策略卻更為克制與審慎。世界正在進入一個既非美國主導、也尚未由其他力量接手的過渡階段。本文將從美國的退卻、大陸的謹慎策略與全球的制度空隙三方面切入,進一步分析其結構性成因。 美國軟實力的退卻與其背景 過去數十年,美國的軟實力涵蓋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全球文化輸出、制度設計能力與民主價值的象徵意義。然而,這些基礎近年在多個面向同步弱化。 一方面,美國政策重心更偏向國內議題,公共外交與全球互動的資源相對壓縮。美國不再積極推動國際合作,也不若過往般以制度與理念塑造國際觀感。另一方面,國內政治極化、社會撕裂與族群矛盾,使美國對外傳遞的吸引力受到削弱。全球對美國治理模式的信任度下降,使其難再扮演過往那種示範者角色。 此外,多地政府與民眾逐漸懷疑美國對外承諾的穩定性。當美國減少在發展援助、公共衛生、移民與多邊治理等領域的投入時,受惠國便產生心理落差,認為過去能倚賴的參與者如今不再積極。這便是軟實力真空形成的起點。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單純的力量移轉,而是力量退卻後留下的空白。這一空白是否由中國大陸填補,遠不像直覺那麼直接。 中國大陸的謹慎擴展與其限制 在美國影響力下降的背景下,中國大陸雖加強對外接觸,但方式明顯更為克制。大陸透過援助、基礎建設、教育交流與文化輸出確實提高了能見度,部分地方官員認為大陸的合作過程較為容易接近,因為不必面對繁複的政治條件或價值要求。 然而,這種可接近性並不等於吸引力,也不必然形成軟實力的持久支撐。大陸的文化宣傳、媒體平台與教育合作雖然密集,卻仍面臨若干限制。例如,外界對資訊透明度、治理模式與政策意圖仍存在疑慮;部分價值觀缺乏全球共鳴,使大陸在文化面向上難以形成普遍的吸引力。 更關鍵的是,大陸選擇避免在國際舞台上直接挑戰美國,而採取「能見度提高但不宣示領導」的方式。這不僅是外交風險控管,也反映大陸在經濟調整、科技競爭與內部治理等領域仍需保持穩定,不宜在全球層面過度擴張。大陸並未把美國的退卻視為立刻填補的窗口,而是採取審慎布局,使其行為看似前進,實則節奏刻意放緩。 因此,列普尼科娃認為,大陸不是無力擴張,而是刻意選擇不全面擴張。 軟實力真空的全球後果 在美國影響力下降、大陸策略性謹慎的雙重作用下,國際體系出現了一種缺乏明確主導者的局面,帶來幾項重要後果。 首先,全球議題不再由單一價值系統定調,而呈現更碎片化的格局。各國會更傾向多邊選擇與靈活策略,而非以美國為唯一參照點。這讓國際規範的穩定性相對下降。 其次,在缺乏有力主導者的情況下,跨國協調的難度增加。公共衛生、氣候變遷與人道救援等領域更容易因協調不足而受到延宕。當價值共識與領導信任度都減弱,全球合作的凝聚力自然下降。 第三,空白地帶使中型國家、區域力量與跨國組織獲得更多發揮空間。這些新角色有可能提升合作,也可能讓國際秩序更加複雜,使影響力呈現多節點,而非單極或雙極結構。 軟實力真空的現象不只是美中競逐的空間,更是全球秩序重新調整的結果。 對臺灣的啟示與挑戰 在這個軟實力重新洗牌的環境中,臺灣的處境也因此出現變化。臺灣長期依靠民主治理、科技優勢、文化軟實力與開放社會形象維持國際好感度。如今,美國軟實力下降、大陸步調放緩,臺灣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在國際語境中維持能見度。 首先,臺灣需要在公共外交、科技合作與文化交流上更主動,讓國際社會看見臺灣作為可信夥伴的能力。軟實力競爭的核心在於吸引力,因此制度韌性與科技創新都是臺灣最具說服力的資產。 另外,在全球多極化的背景下,臺灣應更積極建立多元合作網路,不能只依賴單一大國的支持。強化與歐洲、東南亞、南亞及太平洋島國的連結,能提升臺灣在區域與全球的定位。 最後,面對大陸在部分地區被視為較可接近的狀況,臺灣更不能在軟實力層面留下空白。擴大國際敘事能力,讓世界理解臺灣的社會經驗與制度價值,是提升存在感的關鍵。 結語 世界正逐漸進入新的軟實力失衡時期。美國的退卻造成全球影響力的空洞,而中國大陸雖提高能見度,卻選擇不趁勢擴張,反而以穩健方式調整布局。全球軟實力版圖因此呈現一種未定義的過渡狀態,既缺乏中心,也尚未形成新的平衡。 對臺灣而言,這是挑戰,也是機會。若能充分運用科技、民主治理與文化軟實力的優勢,並在國際連結上更為多元,臺灣有機會在變動的格局中提升存在感。未來國際競爭不僅是硬實力較量,更是誰能建立信任、吸引他國、維持制度韌性的比拼。臺灣若能掌握這一趨勢,便能在新的國際環境中找到更具主動性的定位。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千人齊聚陽明山 響應「蔬食愛地球」 凝聚永續新力量

「2025身心靈全人永續發展論壇蔬食愛地球 全球大聯盟」於11月22日在陽明山中山樓溫馨舉辦,該活動以綠色、永續為念,匯聚近千名來自產官學界、醫療、宗教、生態與環保領域的貴賓,共同以蔬食行動與永續信念,開啟「愛˙永續˙行動」的新篇章。 本論壇由蔬食愛地球全球聯盟與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共同主辦,邀集10所大學及108個協辦單位響應,以「生態永續、生活永續、地球永續」為核心主軸,展開主論壇及三大分論壇,深入交流身心靈發展、永續生活、科技創新與生命科學等面向,期盼為地球帶來更具前瞻性的整體解方。 活動現場以「千人蔬食」、「零塑政策」與「生命之樹˙愛的留言」三大亮點,展現台灣對永續行動的實踐力。論壇特別以象徵重生與希望的「生命之樹」為主題打造主視覺,用真實的澳洲茶樹作為載體,邀請所有參與者將寫滿祝福與願心的「愛的留言卡」掛上枝梢,讓整個場域在百千份的善念中,匯聚成一片象徵愛、和平與永續的森林。 主辦單位表示,本次論壇不僅是蔬食行動的推廣,更是凝聚跨領域共同理想的重要時刻。《蔬食愛地球宣言》與「生命之樹」意象一同揉合,象徵全球永續從心出發、從餐桌做起,期望讓改變以最溫柔、最有力量的方式持續擴散。 主辦單位強調,蔬食是每個人都能立即採取,最簡單也最有力量的永續行動;期盼未來持續攜手各界,讓愛與善的能量在台灣扎根,並走向世界,為地球創造更長遠的美好,也向所有參與者、協力單位及志工團隊表達深深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