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空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禪師說禪】讓地球成為佛國的妙法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兩千五百年前,佛為了一大事來到人間,這一大事就是為地球眾生建立一個能夠「人人作佛」的淨土。因為佛明白地告訴我們,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且祂以四十五年的時間,弘揚祂所證到的佛理及實際經驗,讓我們可以遵照佛的遺教來修行。 我們要完成世尊「地球佛國」的目標,讓人人都能成佛。可是,為什麼很多修行人沒有信心成佛?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沒有找到可以讓自己成就的傳法師父,也沒有找到成佛的正法;如果這兩者皆備,何懼不能成佛?雖然成佛很難,阻礙很大,但只要懂得智慧修行,知道如何從人間的欲界解脫,再加上明師引導,其實成佛並不困難。 法界本圓空 真空實妙有 修行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如果連自己都沒有信心,如何能夠超越、突破?其實修行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如何打敗自己?就是要有信心,而且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現在一般的修行法門,都是停留在有相界,不能進入無相、實相界。為什麼?因為他們執著於自己的法門,不相信可以成就佛菩薩,認為只要依照目前的修行方式,佛菩薩就會在命終時接引自己。然而實際並非如此,因為如果修行的功德不夠,不能與佛菩薩相應,佛菩薩還會來嗎?又或者在世時造了惡業,那是直接與陰間相應,佛菩薩就更不可能來了。所以一定要懂得智慧修行。 自性歌有句歌詞「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是《六祖壇經》最重要的一句話,強調清淨的重要。這「清淨」二字包括了一切,也就是「空」──身空、意空、心空。但有些人認為,既然都是空,所以佛也是空的,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佛如果是空的,就不必修行了。 佛不是空的,而是「真空妙有」,這個「有」就是「一」。所以唱自性歌時,要發自內心的靈性去唱,要用身心去感受內在這尊自性佛,去體會歌詞的意義,並且要能夠做到,這樣就是相應、印心,融入在歌詞裡面,與法合一。 本門的法脈傳承,是從釋迦牟尼佛一路傳下來的真傳,能夠在這種正統傳承的道場修行,是天大的福報。我相信所有本門的同修,都是過去世曾經修行、而且想要成就的修行人,只是因為過去的修行還不夠圓滿、沒有成就,所以今世又來到人間繼續修行。 很多人在道場禪定,會看到許多彩色的光,甚至師父上課時,只要用手比劃一下,也會看到不同顏色的光,這是因為過去世曾經修行過,而今世是要來成就的。像這種人更要格外珍惜修行的因緣,不要傲慢。 精進立決心 誓願即身佛 開經偈說「一心大圓覺」,所謂一心,就是入門以後,要有修行成佛的大願力,就像六祖慧能大師說的「只求成佛、不求餘物」。當一個人什麼都不要的時候,法就空了;法空就不會執著,可以放下一切。 我們的靈性,要回到開天之前的靈性之家,也就是佛的光明世界。所以要立下最大的決心,發願「一心大圓覺」,要有這種決心與精進心,那就可以突破萬難,讓一切都得到清淨、沒有障礙。 什麼是菩提總持行?雖然修行是要進入聖位,但我們不以「聲聞、緣覺」為滿足,要直接提升到「菩薩、佛」。 聲聞和緣覺是離家修苦行,到森林訪道、修仙法。世尊一開始也是修這種苦行,一整天只吃一粒米,修得瘦巴巴的,連肋骨都看得一清二楚。但這樣修了六年之後,他覺得還是不夠究竟,所以接下來的六年就修禪定,最後夜睹明星而證道。 釋迦牟尼佛就是以這種方式,在人間修行成佛,他是示範給世人看,因為他也是人,只是出身比較尊貴,是皇室太子,可是他可以捨下一切,去尋找解脫生老病死的方法,只帶著一位僕人就離開皇宮,入深山苦修。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堅定的意志,可是現在一切很方便,可以在冷氣房裡坐在地墊上輕鬆打坐;當然我並不是要大家和世尊一樣,跑到森林苦修六年,只是現在和兩千五百年前比起來,應該更容易修行。可是人性偏偏是愈舒服、愈容易懈怠,所以一定要保持堅定的精進心,才能突破艱難而成就。 如果能夠「一心大圓覺、菩提總持行」,接著就是「一頓超三界」,在不知不覺中頓悟。頓悟以後,會更精進修行,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直接到菩薩。 也就是說,經過這種「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心傳心、佛心印心」法門的特別傳法後,就可以「一頓超三界、當下如來身」,當下就是佛。如果地球的每個人都能這樣修行,進而成就,地球要成為佛國就大有可為。

【禪師說禪】了悟心行的修行觀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每次上課之前都會恭誦開經偈:「一心大圓覺,菩提總持行,一頓超三界,當下如來身」,今天我要向大家解釋開經偈的意義,特別是剛入門的新同修,要了解其中的含義。 一心大圓覺,就是一心一意要成就佛菩薩,要立下大願力,一心修行成就。既然要成就,就要菩提總持行,要行菩薩道,要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也就是六度萬行。 深解微妙義 心行實相慧 但光是這樣還不夠,還要再修十地菩薩,然後才能一頓超三界。當然,要超三界,一定要經過修行,不是打盹一下就超三界了。一頓超三界的「頓」,是指頓悟,不是打盹的「盹」。 所謂頓悟,是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要超越三界以後,才能進入聖位。修行是這樣修過來的。 當下如來身,當下就是如來、就是佛。而這尊成就的佛,就住在世間。 這首開經偈:「一心大圓覺,菩提總持行,一頓超三界,當下如來身」,不是我說的,但我是這樣修行過來的,所以知道修行該怎麼修,可以如實地告訴你們,而不是像一般開經偈所說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深奧微妙的佛法是百千萬劫以來,很難遇到的正法,我今天得以聽聞,就來此修行,希望能遵照佛的指示得到解脫。 我所講的,是以這首開經偈為根本、為基礎,但還要更精進地「一心大圓覺、菩提總持行」,也就是從「修」到「行」,然後「一頓超三界、當下如來身」,可以當下成就。 另外在下課前,大家所恭唱的自性歌,是提醒你們要記得自己的靈性,在恭唱時,可以專注明心脈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我發現很多人都會唱錯,把「本不生滅」唱成「本無生滅」;應該是下一句「本無動搖」才是「無」。 唱的時候,要從明心脈輪唱出來,並去體會每一句的含義,要和歌詞相應,就可以印心,然後就會了解,清淨是多麼重要。 所以我教大家「清淨、智慧、圓滿、圓覺」,把清淨放在第一位,至於智慧,是透過禪定而產生。若對照世尊說的「戒、定、慧、解脫」,戒就是清淨戒,但我把定省略了,與慧合併,再加上圓滿。因為世尊說的慧,是包括了圓滿;一個人如果沒有圓滿的心,沒有圓滿的智慧,不可能解脫。 而師父說的是,一定要清淨,身心清淨,像靈性一樣清淨,像自性一樣清淨;而且要有智慧,也就是般若智慧。這智慧從禪定中產生,所以要在禪定中突破意識,包括現在意識和過去的潛意識、原始意識,然後才能到達第八意識。要讓這些意識全部清淨,清淨就能解脫,解脫以後就「空」了。這是修行的真實義。 我執又法執 頓悟本圓空 如果能了解這個修行真義,就沒有執著,也沒有什麼放不下,而放下就是空。 你會覺得緊張嗎?會睡不著嗎?只要放下,就可以睡著。因為放下一切,會輕鬆很多,當然就能睡得著。 記得曾有朋友對我說,多年前還有票據法的時候,他每天都要跑三點半,有一天實在週轉不過來,就被退票了。他說那兩三年裡,為了維持信用,天天都忙著跑銀行,而且所有親戚朋友都借盡了,如今雖然被退票,但他終於放鬆了,心情反而很輕鬆。 其實像這種情形,可以和對方協商以分期方式來處理,但很多人就是執著於不能退票,甚至還去向地下錢莊借錢,那就真的沒退路了,無論如何都不能向地下錢莊借錢,寧可被退票。 但失去信用並不是要你逃避,而是去面對現實,解決問題。人與人之間,只要好好溝通,一定都能找到解決之道,只要把困難化解,問題便了結了,或是把嚴重性轉為輕微,這樣壓力就不會那麼大。 在這世上,到處都有苦惱的人,尤其像積欠卡債的卡奴,應該要有這種分期攤還的觀念,這才是正念,不會一誤再誤。 至於禪宗十大法印,新入門的同修也要多了解,比方像「不被我執所誤」、「不被法執所惑」,都是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的狀況,我們身為修行人,只要做到放下,沒有「我」,就不會構成修行的障礙。 由此可知,我執、法執很重要,所以我把它放在十大法印之首。世尊也說,「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沒有我執和法執,都可以成佛」,就是因為我執和法執,才會招惹許多干擾,無法成就。所以每次我們恭誦十大法印時,要用心去相應,就會明白其中的意義。

【禪與科學】發散與專注 探索印心禪法十脈輪禪定

文/黃金龍博士 iSCIM雲端計算中心執行長 台下的觀眾屏氣凝神地看著台上的魔術師,只見魔術師專注地看著一支湯匙,忽然,湯匙的頭慢慢彎了下來,台下爆起如雷掌聲。 在扣人心弦的電影情節裡,不同勢力在爭鬥過程中,幾乎不可免俗地會提到主角內心的善良與毅力;然而在最危險的關鍵時刻,主角內在的專注力總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可見專注力的強弱,足以影響人的一生或戰爭成敗,甚至國家興衰。 因此,在人類的教育體系裡,從幼年時期就不斷灌輸孩子要認真、要專心,然而很多家長卻時常抱怨自己的小孩懶散、不夠專心。在人類的演化史上,「專注」常是被讚揚的,而「發散」總是被眨抑,甚至被形容是無可救藥。 大腦學習模式:專注與發散 美國奧克蘭大學Barbara Ann Oakley教授將大腦的學習模式分成兩種,一種是在學習數學計算時,需要大量邏輯思考的模式,稱為專注模式(focused mode);另一種是欣賞藝術品時,需要有更多想像空間的模式,稱為發散模式(diffuse mode)。 大腦在進入專注模式前,需要一段時間反覆練習,因為大腦要在固定路徑處理熟悉事物時,才會處於我們認為的專注模式。不過,當大腦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時,專注模式反而會妨礙大腦運作;因為在固定路徑中,大腦找不到解決陌生問題的答案,這時,發散模式對於尋求解答,就變得相對有利了。 所謂發散模式,就是一種放鬆狀態,不遵循原本熟悉的路徑,讓大腦自由運作而不設限。很多科學家在研究問題時,都會有一些讓自己放鬆的小習慣,比如聽聽音樂、走走路,或小睡片刻,甚至很多發明是科學家在蹲馬桶的時候想出來的。人類在遇到難題時,有時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散或放空後,再回頭看看之前無法解決的問題,反而可以找到更好的想法。 「專注」與「發散」兩種運作模式,在各種大小團體或企業的組織運作上也是適用的。一些團隊熟悉的事物,如例行性公事,可以建立SOP等流程來增加處理效率,這種方式其實就是「專注模式」。但在面臨陌生事物時,譬如公司要開發新產品,或進入新領域,常需要做廣泛的市場調查,徵詢各界意見,或所謂的接地氣等等,就需要「發散模式」。 那麼,「專注」與「發散」這兩種大腦的運作模式,是否也適用於靜坐或禪定呢? 靜坐起源於古老的東方,但有趣的是,近年反而是在西方世界掀起流行風潮,其推波助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的醫學研究幾乎都肯定靜坐對人類身心的幫助。 然而在靜坐時,大腦是處於發散模式?還是專注模式?大部分的西方醫學研究者,幾乎都把靜坐定位為放鬆、休息的一種方式,哈佛大學身心醫學研究所(Mind-Body Medical Institute)創辦人赫伯特本森(Benson H.)博士認為,冥想能引起一系列統稱為「放鬆反應」的體內生化和物理變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則提到,靜坐可減少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以及增加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也就是說,靜坐會造成激發活動的減低,以及增加了放鬆。綜合上述,從大腦的運作模式而言,一般科學研究探討的靜坐方式,應該是屬於發散模式。 專注是入定的關鍵 相較於一般屬於發散模式的靜坐方式,悟覺妙天禪師所傳授的印心禪法十脈輪禪定是比較全面性的。禪師認為,禪定時要「身心放鬆、精神集中」,也就是身體與心理要保持放鬆,但精神是集中的;禪師表示,要運用這種集中精神的專注力,才能開啟人體內部十個脈輪的能量。 從禪定過程來說,「放鬆」是禪定前段的準備工作,後段則是一直保持在精神專注的狀態。從人體結構來說,外在的身體是放鬆的,但內在的精神卻是專注的,然而事實上,「專注」才是能否入定的真正關鍵。 再從說文解字來看「專注」二字,「專」是單一、獨一無二的意思,「注」取水字旁,代表灌入、傾瀉;在精神方面,則有心神集中的含意。古人取「注意」、「專注」、「全神貫注」,皆有精神集中如水注般灌注於一處的意涵。 妙天禪師認為,十脈輪禪定可以超越生理、意識及潛意識的層次,直接進入心靈的智慧境界。專注十脈輪,就是將全部精神集中在體內的某處定點,是屬於內在的精神統一,在訓練方法上,可分為「外專注」與「內專注」。 「外專注」包括專注手指、專注掌心等等,在專注過程中,有人會看到手指冒煙、手指有光,或是會有酥酥麻麻的觸電感覺。 「內專注」是直接專注體內的十個脈輪,悟覺妙天禪師認為,藉由精神集中於十脈輪,可以活化脈輪的能量,使身心健康。同時,禪定可以增強精神力,訓練精神體脫離地球時空,進入另一個光明的世界。 外專注與內專注案例剖析 筆者曾依悟覺妙天禪師所傳授的外專注法專注掌心時,發現掌心剛開始會有溫熱麻等感受,繼續專注一段時間後,則會有如針刺般的刺痛感,與針灸的感受相似。可見人的專注力是可以訓練的,當精神專注於體內某一定點時,確實會產生如中醫所言「意到氣到」的效果。 有鑑於專注力無法使用科學儀器直接量測,筆者利用FLIR紅外線攝影機,拍攝專注前後的體溫變化如下面3個案例,藉此觀察專注力對人體的影響。 【內專注測驗】 修鍊十脈輪禪定者眉心溫度變化 受測者是11位修鍊十脈輪禪定1年以上的男女(男6人,女5人),他們依十脈輪禪定法專注自己大腦的禪心脈輪5分鐘,並記錄他們在專注前後的眉心溫度。 比對數值後發現,有10人的眉心溫度上升,1人維持不變。這11人的眉心溫度平均上升了0.66℃(從36.12℃上升至36.78℃)。 再進一步比對受測者在專注前、以及專注1、3、5分鐘後的資料,發現體溫呈現緩步上升的現象。 【外專注測驗-1】 未修十脈輪禪定者掌心溫度變化 受測者為健康男女各1人,分別記錄他們在專注掌心前、以及專注5分鐘後的掌心溫度。當時的室溫是19.2℃。 在比對數值後,發現男受測者在專注前後的掌心溫度上升了1.6℃;而女受測者則上升了1.3℃。 再觀察女受測者專注前的手掌,發現在指尖部分的溫度偏低,估計應有冬天手腳冰冷的現象;但在專注後,指尖溫度大幅提升了4.2℃。 【外專注測驗-2】 修鍊十脈輪禪定者掌心溫度變化 受測者為11位修鍊十脈輪禪定1年以上的男女(男6人,女5人),分別記錄他們在專注掌心前、以及專注5分鐘後的掌心溫度。經比對數值後發現,專注後有8人的掌心溫度上升,3人下降;11人的掌心溫度平均上升了0.8℃。 從以上實驗可知,專注是可以產生能量的;但專注是指精神力不可移動,就像放大鏡在太陽下照著紙,紙會因受熱而燃燒,但條件是紙和放大鏡都不可移動,動了就不能集中能量,當然紙也不會燃燒。這就是專注的竅門。 腦海空空 靈感自然而生 從實驗結果得知,透過十脈輪禪定的專注法,大部分的受測者在專注位置的溫度都明顯升高,可見專注力對身體影響是很大的,而這也是悟覺妙天禪師特別強調禪定要做到「精神集中」的原因。 此外,禪師也提出禪定時要「腦海空空」。禪師認為,禪定的過程是從外在意識層進入內在意識層,然後再進入更深的潛在意識層(即佛家說的第七意識)。禪定要從外在意識開始,運用「精神集中」來突破並深入到潛在意識,讓潛在意識也和外在意識得到同樣的清淨。當意識與潛意識都歸零時,就是「腦海空空」,此時靈感才會從裡面的自性跑出來,這靈感就是智慧。 很多修行人修了十幾二十年,依然難以領略「空」的境界,這顯然是對修行方法產生了誤解。十脈輪禪定從外觀看來,雖然只是靜靜地坐著專注體內脈輪,但對身體卻能產生相當大的調整功能。如果能精進修鍊十脈輪禪定,必能很快體會「空」的境界。 但「空」並不是最究竟,由「空」境再深入心靈深層,還會有實相境界,會更進一步地感受內在自性自然而生的靈感智慧,生命將會達到更高境界。若能發現更高的生命層次,便不枉此生了。 黃金龍博士 小檔案 學歷: 台灣大學工學博士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 現任: iSCIM雲端計算中心執行長 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整合醫學系教授 中華兩岸三和文教美容養生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 台灣長生學會理事長 DynaDx cooperation Senior Advisor 杏群診所康活麗苑自然醫學部主任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淡水禪修會館負責人 修行資歷: 自1996年修行印心禪法迄今

【禪師說禪】參悟的智慧心光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所謂明心見性,明心自能見性,見性自能見佛。明心就是心開,心開就是心解脫。心要解脫,一定要先開悟,要放下才能解脫,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修行先要參自己,才會對人生有正確的見解。世尊當年離家修行,就是先參十二因緣(註),從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參其中的種種變化。因為世尊出宮看到老年人的苦、生病人的苦,所以從心裡生出慈悲心,才開始參人生,參如何解脫生死。 (註)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緣苦 心悟緣本空 一個人從「無始」開始,今生投胎為人,是因為父母的「因」及自己與父母的「緣」,才有了自己,這是無始。這個無始就是靈體,一個小宇宙生命的小單位;同時這個無始也是無生,無生無滅。 我們與父母結了因緣,在母親的肚子裡慢慢成胎,就是「名色」。成胎以後,慢慢會長出五官,會有反應,就是十二因緣的「六入」。母親懷胎十個月後生下我們,開始和這個世間接觸,就是「觸」。然後母親為我們餵奶、洗澡、穿衣服,還有很多親戚朋友會來關心我們、接受我們,這是「受」。 所以,五蘊就是從「色、受、想、行、識」,從人身(肉體)能夠感受開始,便一直在接受;接受以後,會有所選擇,等到長大以後,就會選擇自己要愛什麼,比如愛爸爸媽媽、愛經常親近自己的人,而且看到這些人會笑,看到陌生人會哭,會覺得不喜歡等等。從能夠接受、知道什麼是愛,加上年齡不斷增長而產生各種變化,這就是世尊在觀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隨著年齡增長而知道要去獲取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就是「取」。 「受」是被動的,「取」是因愛而取,是主動的,是五官意識對外界的反應,如果覺得需要、覺得喜歡,就會想要取為己有。 但愛取之間,有些可以如願,有些不能,於是就會有七情六慾的變化,遇到要不到或不能完成的時候,就會生出煩惱和痛苦,所以煩惱痛苦是隨著愛取而來的。 愛取以後,就是「有」,就有了,比方男女長大以後,會想交異性朋友,然後結婚,結婚以後就會生孩子,生了孩子以後,就帶來了「業」,又有了很多麻煩,再隨著年齡慢慢增長,為了生活要努力工作,同時身體也會漸漸衰老而退化,開始變異或生病,就會有病痛,或是在生活中因經濟關係、人際關係而產生許多煩惱,然後一直到死。這是一個人一生的變化。 世尊觀到一個人到最後,一切諸色都是空的,從有了色身開始,到死時色身滅亡,一切都沒有、都是空的──雖然有父母,可是一段時間後,父母死了,就沒有了、空了,其他很多事物也一樣,會腐壞、會失去原貌,不能保有原來的功用。 如果能觀到「色即是空」,就知道苦也是空,一切煩惱痛苦到最後都是空。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執著自己的色身,也不會執著煩惱和痛苦,慢慢地就會對人生有所開悟,會理出一個方向,知道該如何不再招惹這些煩惱痛苦,最後發現,所有眾生本來都是清淨的,是因為生存的關係而有所變異,如果能夠知道這些煩惱痛苦的原因,就可以解脫這些煩惱痛苦。所以世尊就參出了如何解脫生死的方法,關鍵就在這顆「心」。 我執又法執 綑縛菩提心 人有很多的我執和法執,因為我執,所以很執著自己的利害關係、生死關係和名利關係等;又因為要保護自己,而產生很多的法執和偏見,做出很不妥當、甚至侵害他人的行為,或是不能接受別人的良善建議等,因為這些我執和法執,執著於色,色不能空,所以不能解脫。 後來世尊證道以後,就對那些修仙法的人說:「你們要先去開悟人生。」很多人開悟了以後,在深山修行,成就了羅漢,這就是修十二因緣。 可是世尊後來覺得這樣還不夠,因為了脫生死不是為了自己,還有更重要的,要從心裡生出慈悲心和愛心,要做菩薩行。 那時世尊還未證道,一直在雪山苦修了六年,才開悟不要執著人身,但還是不能真正解脫;因為雖然不再執著色身,但色身的痛苦仍然無法超越,還是要輪迴,與一般人一樣,只是比他們多了一點慧根而已。 當時,世尊發現自己的身體很虛弱,決定要下山,正好遇到有人供養羊乳,他喝了以後恢復體力,對跟隨他的五個人說他不再上山了,那些人以為他要放棄修行,紛紛離他而去。 世尊順著河邊走,找到一棵菩提樹,在樹下坐下來禪定,開始再次參悟人生。人生的無始是因為無明,那要如何去除無明呢?他終於參出來了,必須要找到能夠超越無明的東西,才能去除它,因為不能用無明的東西來替代無明。換句話說,就是不能憑空、憑人的腦筋意識或想像力去除掉無明。 參就是要這樣參,不是想,要在禪定中,沒有任何妄念,只有參「如何去除無明」。 等到第二天晚上,世尊看到夜空有很多星光,他開始參這些星星的光,本來夜空是黑暗的,因為有了星星的光和月亮的光,才照破黑暗。突然他懂了,馬上有智慧了,因為有了「光」,才能照破黑暗,才能去除根塵,才能滅度無明;所以只有「智慧」能夠破無明,這智慧就是「光」,智慧之光、生命之光。 智慧破無明 心所容太虛 當他證到這個智慧以後,發現自己空掉了,他的身體就是太空,原來的身體不見了,然後他說:「原來眾生都有佛性,只因我執法執太深、太無明,才不能解脫,不能見到原來的原始生命之光,也就是禪的生命之光。」 我們也一樣,因為有很多無明,心才不開。如何讓心開?就是要有智慧光、生命光,才能消除煩惱痛苦及一切業障。 這種生命光、智慧光,要由師父和人天的師父來照耀、來普照,把這些種子光賦予每位修行人的心上,點亮智慧之光、生命之光,讓你的生命更有威力,能夠更超越。 此時,你的生命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包著魂(業障)的生命,因為師父的生命光、智慧光會照破這些黑暗,讓你本有的生命光和智慧光(自性光)能夠出來,這樣就見性了。 心開,才能見佛,才能真正解脫,不是光靠自己想,就能解脫的。所以在修行中,要好好參悟世尊修行的過程,祂跟我們一樣,都是以色身來造化,等到證道成佛以後,色身就可以化解、度化、容納眾生的業障。 因為只有色身還在世的時候,比方只有師父還在世、師父的色身還在的時候,你們的業障才能轉到師父這裡來化解或滅度,沒有色身就不可能,業障永遠都存在。這一剎那的光(智慧光、生命光),會把你們的業障都吸過來,就像吸塵器一樣。 所以這些過去的業障都不要害怕,只要修行不退轉,不再造惡業,或是想要學神通、走旁門左道,起了邪心而走錯路,那就很冤枉了。 人與人之間都是一種因緣,現在很多人已過了結婚年紀,還沒有成婚,其實都不用急,一切都是因緣。我舉個例子,我有個同學過去因為派到海外工作,找不到女朋友,但他回來後還是找不到,我說:「你不要坐交通車上班,要坐公車,才有機會認識女孩子。」他同意了,改坐公車。過了幾天,他又來找我,我問他結果如何,他說:「有個女孩子,我主動對她笑了一笑。」我問:「有沒有反應?」他說:「第一次沒反應,第二次也沒反應。」我再問:「然後呢?」他說:「第三次她對我說『神經病』!」所以一切都是因緣,強求不得,不過有因緣的時候,就要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