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寵物

小崽仔露行蹤 大陸發現藏羚羊第二大產子地

據大陸央視報導,7月中旬,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峰西部三江源大陸國家公園唐北區域發現了第二大藏羚羊產子地。 7月10日,大陸科考隊一行10人,到達羌塘自然保護區。在這裡,大批藏羚羊媽媽帶著今年新出生的小藏羚羊正在慢慢向西遷徙。 那麼,這些藏羚羊的產子地在哪裡呢?科考隊沿著這群藏羚羊的遷徙路線逆行而上七、八十公里去尋找答案。 一路跟隨到達羌塘大陸國家級然保護區開呀瑪管護站。在附近寬約3公里的河道,發現一群藏羚羊遷徙隊伍綿延10公里。科考隊繼續向西行了四五十公里,到達長江源頭各拉丹冬峰西部三江源大陸國家公園唐北區域附近,發現藏羚羊的遷徙隊伍中,有不少小藏羚羊可能才剛剛出生一周左右。由此科考隊判斷,繼續前行20公里左右,應該就是藏羚的另一個產子地了。 科考隊負責人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曉民,在青藏高原無人區帶領團隊持續跟蹤研究藏羚羊已有20多年。2013年,他曾帶領團隊在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曲市尼瑪縣榮瑪鄉,發現藏羚羊的第一個大產子地,目前該區域藏羚羊的種群數量已達12萬隻以上。這一次藏羚羊產子地的發現,從種群數量來說也非常可觀。 吳曉民認為,在青藏高原應該算得上是第二大產子和遷徙的重要中心,藏羚羊的數量已經達到了8到10萬隻。 藏羚羊是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喜歡棲息在海拔4000~5000千公尺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大陸目前有藏羚羊30多萬隻,主要分布在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及新疆阿爾金山保護區。

紐西蘭毛孩體重達53.7公斤「胖死」 女飼主判監禁2月

現代人將毛小孩視如己出,但紐西蘭一名女飼主卻因過度「溺愛」瘋狂餵食愛犬,導致牠體重飆破50公斤,沒走幾步就氣喘吁吁。後也因體重過重,導致牠多項疾病纏身最終身亡。該名女飼主也遭紐西蘭防虐待動物協會提告,法院判處她2個月監禁、未來1年不得再飼養狗狗。 根據紐西蘭防止虐待動物協會(SPCA)24日發出的資料顯示,組織曾在2021年10月救援過一隻名叫努吉(Nuggi)的狗狗,當時牠的體重高達53.7公斤,已超過身體能負荷的重量。工作人員回憶起,努吉當時連走路都相當吃力,僅10公尺的距離,牠得停下3次休息。 而當努吉嘗試站立,過重的體重幾乎快把努吉的4隻腳壓垮。工作人員表示,努吉的飼主一天餵食8到10塊雞肉,還會加上一些零食,飲食方面完全沒有控管。當時獸醫替努吉檢查時,因牠體內脂肪太厚,醫生用聽診器聽不到心跳,還發現努吉患有結膜炎等多種疾病。 協會接管後,在2個月成功讓努吉瘦了8.9公斤,但牠最終仍因為肝臟腫塊破裂而死亡。面對努吉的死亡,協會除感到傷心外,同時也決定對女飼主提告。協會執行長韋斯特伍德(Todd Westwood)憤怒表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狗主人,必須為你的寵物提供適當的飲食和日常鍛煉,但努吉的情況並非如此。努吉被過多餵食,而牠的主人沒有尋求幫助或改變行為,而是繼續餵食,直到他幾乎無法行走,這是不可接受的!」 協會提告該名女飼主,紐西蘭法院最終判處女飼主2個月監禁、1,222.15紐西蘭元(約合新台幣23,615元)的罰款,加上禁止她在未來1年內再次飼養狗狗。

「水鳳凰」下金蛋!杭州西溪濕地紀錄水雉繁殖生蛋

據杭州市府表示,近日,有「水鳳凰」之稱的大陸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雉在西溪濕地產出4個「金蛋」。這也是西溪濕地公園首次完整觀測記錄到水雉在西溪的繁殖過程! 年過八旬的浙江省野鳥會會員許根生,拍鳥、觀鳥已經有12年的經驗,西溪濕地蓮花灘是他多年的根據地。「幾乎每年都能看到水雉的身影,牠最大的特點就是腦袋後面有個金黃色的披肩,有一雙修長的腿,尾巴也又細又長。」許根生興奮地說,「在蓮花灘完整拍到牠繁殖生蛋,是頭一回」。 根據此前鳥友觀測,早在6月,就有一雄一雌2隻水雉在蓮花灘擦出了一些愛情的火花。直到7月2日,有鳥友驚然發現,這2隻水雉在觀鳥樓西面順利產下4枚「金蛋」。 夏候鳥水雉在杭州「結婚生子」,顯示西溪濕地的生態環境已被珍稀鳥類所接受。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生態文化研究中心工程師姚可溪濕地產出4個「金蛋」。這也是西溪濕地公園成立以來,首次完整觀測記錄到水雉的繁殖過程! 水雉屬於「一雌多雄」制,典型的「女主外男主內」,雌水雉體型較大,會在繁殖期間為爭搶領地大打出手,擁有和多隻雄性水雉的交配權,而孵卵育雛的任務,則交給「寵娃」的雄水雉爸爸。所以,這二十來天,不管天氣是風雨交加或烈日炎炎,雄水雉都會盡職盡責全程當好鳥蛋。 「水鳳凰」在西溪濕地首次產金蛋,這充分表明瞭西溪濕地近年來生態環境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特別是蓮花灘在經過去年的水鳥棲息地(蓮花灘)提升項目後,生態效益愈發顯現。 截至2023年底,西溪濕地鳥類觀測記錄種類為218種,其中有大陸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分別為東方白鸛、白尾海雕、青頭潛鴨;大陸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32種;2024年到目前為止已新增鳥類觀測記錄5種。 杭州市府提醒,水雉是野生鳥,牠們對環境很敏感,所以想觀鳥的遊客,請注意注意隱蔽,請勿穿著顏色醒目的服裝,動作盡量輕緩,避免大聲說話與喊叫;不驚嚇、追逐、驅趕鳥類,不採集鳥蛋,不捕捉、飼養和隨意放生野生鳥類。另外,在觀察、照相、錄音或拍攝錄像過程中,不使用閃光燈拍攝,盡量減少對鳥類的威脅和干擾。

【有片】大貓熊進入產季 大陸保護中心忙著做月子

據中新社報導,在四川臥龍大貓熊保護研究中心(簡稱貓熊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的育幼室內,一隻大貓熊寶寶正在媽媽「盼青」的懷裡呼呼大睡。 據介紹,雌性大貓熊在春天發情配種後,經過約四個月的孕期,普遍在夏秋季迎來生命的延續。每年7月至9月,是圈養大貓熊集中產子季。 8歲的「盼青」已是第二次當媽媽,牠的雙胞胎寶寶今年6月29日出生。目前,兩隻寶寶健康狀況良好。 日前,位於廣東基地的大貓熊三胞胎中的老大「萌萌」初產寶寶,是熊貓中心今年產下的第一隻大貓熊寶寶。7月13日,熊貓中心旅居荷蘭的大貓熊「武雯」又誕下寶寶;7月17日,大貓熊「喜豆」的雙胞胎在臥龍神樹坪基地降生……一隻大貓熊出生,標誌著每年年中的產子季來臨。 大貓熊的出生和成長並不簡單,熊貓中心各基地每年初春就開始準備做月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雌性大貓熊進入懷孕後期,飼養員會對其進行24小時行為和生理監測並及時分析研判,為順利生產和寶寶安全提供保障。為了讓大貓熊媽媽盡快恢復體力,飼養員會在其產後準備營養豐富的「月子餐」。當大貓熊產下雙胞胎時,飼養員們還會充當「奶爸」「奶媽」,24小時地為剛出生的大貓熊寶寶餵奶、稱重、輔助排便。 「為大貓熊媽媽提供安全放鬆的生產環境,為新生大貓熊創造溫暖舒適的成長空間,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一位熊貓中心大貓熊飼養員表示,要照顧好大貓熊並瞭解牠們的需求,需要長期細心的觀察陪伴和經驗累積。 目前,熊貓中心還有多只「準媽媽」處於待產階段,專家們已做好準備,迎接更多可愛的小貓熊來到這個世界。

鯨魚「迷路了」? 短肢領航鯨擱淺在三亞海棠灣

神秘大海的寵物——鯨魚「迷路了」?據中新網報導,7月18日晚間在海南三亞海棠灣的一處沙灘上,一頭短肢領航鯨擱淺,被附近民衆和大陸海巡人員發現,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趕赴現場救助。19日,專家和獸醫對這頭擱淺的短肢領航鯨進行檢查,結果疑似懷孕。 短肢領航鯨(學名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又名短鰭領航鯨,是兩種領航鯨之一。短肢領航鯨的身體敦實,前額圓,沒有明顯的吻突,胸鰭長而尖,全身呈黑色或深灰色,鰭位於身體的較前位置。腹部及喉嚨有灰色至白色的斑,眼睛後有灰色或白色的斜斑紋。一般長3.5-6.5公尺及重1-4噸,初生的約長1.4-1.9公尺,約重60公斤。 據了解,擱淺的鯨魚爲成年雌性短肢領航鯨,體長約3.4公尺,胸圍約2.25公尺,獲救時呼吸較爲短促,不能自主遊動,無明顯外傷。三亞市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祕書長蒲冰梅說,短肢領航鯨於18日下午曾在陵水清水灣擱淺,當地民衆將其推回了大海,當晚,這頭短肢領航鯨在三亞海棠灣再次擱淺。 據悉,領航鯨是群居動物,分爲短肢領航鯨和長肢領航鯨。短肢領航鯨更喜歡溫暖的水域,在三亞南部海域常有短肢領航鯨鯨群出沒。 三亞·亞特蘭蒂斯海洋樂園獸醫表示,初步消炎治療並抽血送檢結果顯示,領航鯨明顯脫水,且孕酮較高、腹部較大,疑似懷孕。下一步的主要治療方向是補水、抗菌消炎和補充能量,後期還會對短肢領航鯨進行B超和胃鏡檢查,確認其是否懷孕、有無吞食異物或胃潰瘍。 中新網表示,今年1月3日,曾有一頭雄性短肢領航鯨因傷擱淺在三亞海棠灣而得名「海棠」。經救治,5月26日,「海棠」被放歸大海,成爲中國大陸首個擱淺領航鯨被救治並放歸案例。7月18日晚被發現的這頭擱淺短肢領航鯨體型比「海棠」大。

【有片】全球僅存7隻變種群 野生朱鹮在陜西安全繁殖

有「東方寶石」美稱朱鹮,曾在半世紀前瀕臨滅絕,至今卻在大陸陝西復育成群。經過40多年的保護,全球朱鹮種群數量已經超過萬隻。 朱鹮,美麗又專情,牠們通常是一夫一妻制,平均壽命為20-30歲,會共同築巢、撫育下一代,所以又被稱為「愛情鳥」。朱鷺是雄雌同形同色的鳥類,成鳥全身羽色以白色為基調,但上下體的羽干以及飛羽略沾淡淡的粉紅色,尤以初級飛羽的粉紅色較濃,頭頸部的羽毛特化伸長形成下垂的冠羽,整個面部,包括額部、眼周、眼瞼和下嘴基部裸露無羽毛,呈現了鮮艷的紅色,喙的尖端和下喙的基部紅色其他部分黑色。 朱鹮在半世紀前曾經瀕臨滅絕,1981年世界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鹮在秦嶺腹地的陝西洋縣被發現。經過幾十年的保育、復育後,現在在全球的朱鹮種群數量已經超過萬隻。 新華網報導,大陸將在陝西設朱鹮國家保護研究中心,選址在朱鹮再發現地陝西省漢中市的漢江之濱,今年內將開工建設。 據《陝西日報》報導,7月15日,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傳來好消息:今年繁殖季進入尾聲,截至目前,銅川野外繁殖了37隻朱鹮。2013年以來,陜西累計繁育「銅川籍」朱鹮239隻,朱鹮黃河種群逐步形成。 耀州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在進入朱鹮繁殖季後,工作人員加強監測和巡查,採取措施防止猛禽、蛇類傷害朱鹮的卵和幼鳥,並對朱鹮巢區進行隔離封控,減少人為干擾,全力保障朱鹮繁殖順利進行。

苗栗縣動防所收容走失狐獴 7/22開放民眾領養

現在越來越多人飼養特殊寵物了,苗栗縣動物保護防疫所指出,自去年開始至今罕見寵物數量增多,其中包含,鸚鵡、斑鳩、蘇卡達象龜等,近日還收容了一隻非洲動物「狐獴」若飼主一直沒有前來認領,將在7月22日下午4點開放認養。 苗栗縣動防所表示,日前有位住在苗栗縣三義鄉雙湖村附近的民眾,準備要開車外出時,在車底發現一隻狐獴,便立即通報動防所帶回。對此,苗栗動物保護防疫所指出,狐獴屬於非洲進口動物,因此判斷有人飼養,但並未在該狐獴身上查到晶片,無法聯絡飼主。 對此,苗栗縣動防所近日公告狐獴認領消息,並分享照片同時說明,該狐獴性格溫順且非常有活力,外表乾淨可愛十分乖巧,期盼飼主能盡速將牠帶回,若至7月22日原主人未出面領回,將依動物保護法第14條第2項規定開放認養或予以其他收容管理之必要措施。 苗栗縣動物保護防疫所表示,最快會在7月22日下午4點開放領養,有意飼養的民眾需攜帶寵物籠及身分證,並辦理認養手續。若現場有超過2人想要領養,將進行公開抽籤決定誰能把狐獴帶回家。

北市動物園「貘莉」產子 網友歪樓爭先命名

台北市立動物園喜迎新成員,馬來貘「貘莉」15日上午5時15分順利產子,貘媽媽和貘寶寶都健康平安。園方在臉書專頁公布這則喜訊,引來眾多網友窩心祝福,也有不少網友已等不及,留言充滿創意的名字「貘莉的小孩當然是貘麗紅!」、「貘法師」,蓄勢待發迎接即將到來的命名活動。 這隻新生的貘寶寶由市立動物園內出生的「貘莉」產下,爸爸則是2018年3月從捷克布拉格動物園來台,於2023年5、6月間與「貘莉」配對成功的「貘克」。「貘克」不幸於去年7月患急性肺水腫死亡,雖然遺憾沒見證頭好壯壯的貘寶寶誕生,不過這次血脈的傳承就是「貘克」留給大家的禮物。 貘寶寶為雄性,體重7.05公斤,體長64公分,頭長22公分,十分健康,才過一下子就可以自行站立跟走動;馬來貘「貘莉」也經驗老到,側躺下來讓貘寶寶尋乳,大約在上午8時10分左右貘寶寶就喝到了初乳,讓園方讚道「是個聰慧的孩子」。接下來幾天保育員會持續注意媽媽「貘莉」與貘寶寶的狀況,希望牠頭好壯壯平安長大。 至於眾所期待的命名活動,園方尚未公布相關資訊,不過網友反應已經相當熱烈。除了網友們用心提出的創意命名「貘麗紅」、「貘法師」等,也有網友提議取名「Hideo英雄」,紀念6月底來台不幸身亡,未順利成為動物園一員的日本馬來貘。

保育好消息!吉林首次觀測到「半蹼鷸」繁育後代

據中新網報導,17日從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得保育好消息,在自然保護區進行鳥類監測時,首次觀測到大陸國家二級保育鳥類半蹼鷸在此繁育後代。 半蹼鷸(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黑龍江、內蒙古、河北、湖北、上海、福建、廣東等地。 半蹼鷸成年體長30公分左右,一般棲息於湖泊、河流及沿海岸邊草地和沼澤地上。常在湖邊、河岸等灘塗和淺水覓食,性膽小而機警。主要以昆蟲幼蟲、蠕蟲以及軟體動物為食物。常在湖泊邊、河岸、水塘沼澤和海邊潮澗地帶沙灘和泥地上覓食。 半蹼鷸在大陸為夏候鳥和旅鳥。春季於3至5月,秋季於8至10月經過大陸。經常以比較小的群體遷移。由於數量稀少,半蹼鷸被列入了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半蹼鷸在大陸的主要繁殖地在內蒙古和黑龍江,吉林是其遷徙通道上的一站。此次在莫莫格濕地共觀測到29隻半蹼鷸,大部分為幼鳥。據監測人員介紹,目前有10多隻半蹼鷸幼鳥仍需要母鳥餵食。 近年,當地實施濕地補水措施,莫莫格濕地水源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停歇覓食和繁殖的鳥類越來越多。 據瞭解,莫莫格濕地擁有白鶴、丹頂鶴、東方白鸛、白枕鶴、黑嘴鷗、白琵鷺、白骨頂雞等298種鳥類,其中大陸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2種,二級保育鳥類49種。

棄養如同斷送牠活下來的機會 !流浪鸚鵡身心受創

前在台北的寵物展中,有個穿白色T恤的女孩推著一車至少4隻漂亮的鸚鵡也來逛展覽,問牠這車的鸚鵡是不是需要很高的價格,她卻說一毛錢也不用。有的人是養膩了、嫌麻煩、嫌叫聲難聽,五花八門的理由,就是養了就煩了,不想負責任了! 鸚鵡確實是聰明且敏感的動物,它們在人類的陪伴下,可以成為親密的夥伴。 鸚鵡的壽命因品種而異。小型鸚鵡(例如綠翅金剛鸚鵡)的壽命通常在10到20年之間,而中大型鸚鵡(例如非洲灰鸚鵡)的壽命可能超過30年,甚至更長。 不幸的是,許多鸚鵡最終被棄養。有時候,人們在購買寵物時沒有充分考慮到這個長期承諾,或者因為生活變化而無法繼續照顧鸚鵡。棄養對鸚鵡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牠們可能會自傷,如咬翅膀、拔毛,咬腳趾,自殘到受傷流血。這是因為牠們感到壓力、孤獨或不安全。 鸚鵡被棄養後很難預防意外,例如被猛禽鼠蛇犬貓等天敵攻擊、被車輛撞傷,甚至就此飛失無蹤。 鸚鵡在室內和室外都需要安全的環境。如果你帶鸚鵡參觀展覽,要特別小心,以免它們受到攻擊或飛失。鸚鵡在室外飛行時,需要監督,以防止牠們遇到危險,例如被其他動物攻擊或撞到車輛。 總之,飼養鸚鵡需要負責任和耐心。如果你考慮養鸚鵡,請確保你有足夠的知識和資源,以提供牠們一個安全、愉快且長期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