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師說禪】戰勝明天的自己 見證超越地球時空的佛光

圖/禪天下雜誌提供
圖/禪天下雜誌提供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明心、見性、成佛」;如何明心?如何見性?如何成佛?是修行很重要的課題。

很多沒有修行的人或高知識份子,都不了解什麼是明心,只是一味執著現有的名利、地位和福報,卻忽略了內在那尊真正的自己。

修行是為了往生以後而安排,所以要出世圓覺,入世圓滿。而第一步,就是要明瞭自己的本心。

本心與人心不同,人心瞬息萬變,很無常,也許過去是這個想法,現在卻不這麼想了;過去認為對的,現在又覺得不對了;昨天想的,今天又變卦了;這個人心隨時都在變化。

靈性本實相 永恆無生滅

除了人心,我們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永恆不變的本心,這是我們真正要解脫成就的,是我們的真面目。本心無相實相,看不見;不過雖然看不見,並不表示不存在,反而那些眼睛看得見的,才是假的;看不見的,才是真實的。

比方說,色身看得見,但會生滅,有生有死;可是看不見的本心無生無滅,是永生的。所以本心才是真正的自己,祂是聖者,覺悟的聖者,但這只是一個名詞,其實就是一道光。

我們要見證的就是這道佛光,如何見證?必須從人的世界、眾生的世界,從有相有形的世界,進入光明的光電世界。當然,這必須先超越四相,否則無法進入。

這個光電世界不同於人間的光電世界,只要我們依照印心禪法的修行要領,就可以見證。

換句話說,在這顆凡俗的人心之外,還有一個真正的本心,也就是佛心。沒有成就以前,是眾生;成就以後,就是佛。沒有成就以前,是人的色身;成就以後,就是佛的應化身。

成就以後,除了佛的應化身,還有法身,法身遍諸法界,當我們面臨危難時,以非常虔誠的心祈求佛菩薩,那種發自內心的虔誠力量會震動法界,與佛菩薩相應,幫助我們化解災難,得到平安。

所以修行要用真心修,如果不是用真心,而是用假心,也就是人心,那麼即使修了一百年,還是一個人,不會成為菩薩或佛。但如果用真心,說不定幾年以後就能成就佛身。可見兩者差別之大。

很多修行人修了一段時間後,會以為自己見性了,或是跑來問師父:「我見性了沒?」我都會回答:「如果見性了,自己會知道,不必問師父。如果你來問我,表示還沒見性。」

什麼是見性?見性非常重要,整部大藏經說的,都是為了見性,因為見性以後,就可以解脫,可以成就佛菩薩。

如何見性?很簡單,就是把見性的障礙一層一層解脫,但這樣太慢了,最好是當下就全部解脫,也就是「當下開悟,一世成佛」。可見「當下」多麼重要。

那要如何把握當下呢?就是要了解,我這一生是為了修行而來,所以要追隨師父修行印心佛法、印心禪法,這是真正可以成就佛菩薩的正法。

佛師印心法 點亮自性光

如何發菩提心?就是告訴自己,這一生一定要成就,要遵照世尊所傳的教義,以及師父教導的方法,真正地實修實證,就可以見性。

見性的第一步,要度盡身體的眾生,所以我把身體內部分成十個很重要的脈輪,要讓這十脈輪能夠自行運轉,當練到相當程度時,色身就與宇宙同體。也就是身體裡面的所有眾生都已經超越、得度了。

此時體內的所有眾生,會從物質現象提升到精神現象;從烏黑黑的、有限的生命,提升到光明的、無限的生命;這就是印心禪法的殊勝之處。所以我說,只要當下開悟,這一世就可以成佛,就怕你知其殊勝,卻不改變自己的心、自己的相,那也是惘然。

了悟心是真 心明見自性

在明心之後,也就是明瞭本心之後,接著就是見性。見性先要從身體開始解脫,如何解脫?以印心禪法來解脫。

見性的第二步,要解脫心理的障礙。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處,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沒有人可以天天都平順,我們身在人間,就要承受這些煎熬。

可是一個真正開悟的人,不管週遭環境如何惡劣,或是生活面臨什麼困境、遇到多麼大的惡勢力壓迫…,都會勇敢接受挑戰,戰勝自己。

人與人之間最常見的糾紛,就是「我要比你強」,其實要戰勝對方很容易,只要在某方面比他更用功,就可以贏過他。可是要戰勝自己就沒那麼簡單了,必須用很大的力量、很高的智慧,才能做到。也許你認為今天做得不錯,但明天可能又變了,所以一定要不斷戰勝明天的自己,那個「自己」才是真正的障礙。

很多人在修行中會不斷發生瓶頸,這都是自己的心理因素所造成,被外在刺激產生的觀感所影響,但這些觀感也許並不切實際,所以可說是自尋煩惱,自己鑽牛角尖而不得解脫;殊不知這才是地獄。如果不能當下運用智慧來解脫,就會生活在地獄之中。既然生活在地獄,又怎麼能修印心禪法和印心佛法來解脫成就?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靠自己。

修行的過程就像爬山,一坡又一坡,忽高忽低,也許爬了一段山路後,覺得累了,會停下腳步,駐足休息,然後再繼續往上爬。因為停下來休息,是為了要走更遠的路,或是爬更高的山,可是有些人也許會因此鬆懈;修行如果有這樣的心態,要趕緊自我調整,再追上來,這是「退轉」的「退」。至於「轉」,就是不來修行了,這是很嚴重的。

修行難免會有疲憊感,但有時是自尋煩惱。如果覺得修行疲憊時,要能夠自我挑戰,要戰勝明天的自己,因為那才是最大的敵人,是成就最大的障礙。

在成佛之前,最大的障礙就是自己,因為人心無常,會想出一堆障礙來自我困擾,甚至還會因此生出慢心和疑心,或是滿腦子負面思想,這都是不對的。

修行人如果發現自己有這種不正確的觀念或想法時,要馬上當下檢討,自我挑戰,要戰勝自己,那麼明天永遠是你的,你就是永遠的勝利者。

修行要這樣修,不斷地接受挑戰,要戰勝自己,然後才能見性、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