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我們不論做任何事情,面對任何處境,都要保持一顆快樂、法喜的心,因為修行以後,人生就有希望,不怕一切挑戰。人生就是一場戰鬥,隨時與時間、空間戰鬥,與各種人事物戰鬥。比方各位要來道場上課,必須突破交通的障礙,在上課之前到達道場,這些戰鬥都是無形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沒有去注意它。
一個人的輪迴也是無形的,而且不是等到往生以後才輪迴,如果你沒有隨時保持法喜心,當下就在輪迴中。所謂自在歡喜心,就是保有、護念那顆本尊的心、本尊的自性,萬一遇到不如意,要能很快的調整,重新接到本心,就會很自在,而生起歡喜心。
比方要籌錢繳貸款,與其在煩惱、苦悶中完成,還不如快快樂樂的完成,所以要懂得去扭轉自己的心態,也許你歡歡喜喜的與本尊相應,由於本尊的不可思議力量,可以讓你得到靈感而順利完成,這是很重要的觀念。
無相布施是真正的菩薩行
佛法本無法,世尊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的,只有內在的靈性才是真正永恆的存在,色身不過是靈性的影子而已,等到壽命終止,影子便消失了,可是很多人都是跟著「影子」走,追求這一生頂多一百年的空相,卻忽略了那個千百億萬年無生無滅的本我,所以才會說「人都是顛倒夢想的」。
佛的知見是從整體、從永生著眼,祂把人生看作是一剎那,所以佛要我們做無相布施,對永生的靈性布施,讓永生的靈性成就,這是菩薩的布施,而不是對一剎那的色身做布施。
譬如蓋醫院,設慈善機構,這些有相的、對人身的布施,只是人間福德,稱不上真功德,應該由政府機關或社會善心人士來做,真正的功德是多修行,多接引,多護持,如果你能有這樣的開悟,也許哪一天,就在不知不覺中見性了。但見性不等於成佛,禪宗法門是見性才起修,雖然你已見到自性,不過還沒有見到自心,還沒有見到本體,只是找到了「光」,但接著要找到光源(自心)就比較快了。所以修行一定要先見性,要見到光明、見到法身、智慧身。
如何才能加速見性?就是每天很快樂,修行接引禪定,不要有煩惱憂愁。修行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如果你不能感受這種快樂,表示你是以「人」在修行,還沒有離相,與一般不開悟的修行人無異。
讀經誦經 不如行經
很多佛教徒都喜歡讀經、誦經,其實佛經不是用來讀誦的,而是要去行經。如果真的要讀經、誦經,還不如唸阿彌陀佛,一樣可以得到專一的效果。
至於要如何行經,就是要做到「聞、修、行、悟、證」。比方像《金剛經》,共有三十二品,每一品都是正法,我們該如何聞、如何修、如何行、如何開悟、如何見證。修行就是要去實現佛經上所說的,而不是光讀誦而已,那樣不能夠見性,也不能夠成就。
所謂正法,就是可以依佛所說,讓靈性成就的法。修行一定要得到正法,要開悟,要見證。如果不開悟,就會迷迷糊糊的過日子,雖然每天都打坐,也到道場上課,但還是有一堆煩惱,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正法就是智慧,我們要進入無相無為的修行,而不要有為有相的修行。因為有為有相的修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到最後都會落空。無為無相的修行才是正法,才是實相,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在《金剛經》裡說,「你們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嗎?」什麼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簡單的說,阿耨多羅就是無上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三身成就的佛。什麼又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的佛心,是利他的心,讓眾生成就的心。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成就佛陀的法,也就是正法。那是什麼法?就是「離相、無我、印心」。
離相,就是不要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而是要直接的接到本心而成就,也就是要做到四種莊嚴─清淨莊嚴、智慧莊嚴、圓滿莊嚴、圓覺莊嚴,而直了成佛。修行還要注意一件事,就是千萬不要追法,追法修行會迷失自己,其實本來無一法,當你發現一切法都不是法的時候,永恆的本尊就現前了,那就是「一真」。
修行一定要瞭解,什麼是明心,什麼是見性,什麼是見佛。如何才能成佛?就是要無相修行。如何無相修行?就是要入於無為,因為無為才能進入真如、實相,才能成就如來。
因此,一定要捨得拋棄一切,不要像烏龜一樣,背著又硬又重的殼,多累啊!這個殼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要完全解脫,只留下「佛」─阿彌陀佛的光、釋迦牟尼佛的光、藥師佛的光,這三身都在我們身內,如果你每天都能這麼想,真修實證,很快就成就了。
珍惜佛緣 精進修行
很多修行人在過去世也曾經修行過,在《金剛經》中,世尊與須菩提曾有一段這樣的對話,須菩提問世尊:「過了五百年後,人們還會相信《金剛經》是這麼殊勝嗎?」世尊回答說:「須菩提,你不要這麼說。你要知道,在五百年後,很多人在五百年前也都修行過,這次再來娑婆世界就是要成就的,那是『再來人』。他也許是貪瞋癡慢疑的慢疑還沒有斷盡,所以再投胎來補足,把它徹底修完整、修空,都丟棄了,他就成就了。所以他一定會相信。」
因此,有些人在修行過程中會有某些特殊感受,這是因為他在過去世就已經修行過了,所以要好好珍惜這次的佛緣,不要等到老了才來修,修行要及早修行。也許有人認為,往生以後再來超度求解脫,但那是帶業往生,雖然到了極樂世界也可以修行,但不可能成就,因為沒有色身,不能成就應化身,一定還要再回到娑婆世界,把色身完成。這就是佛要來到娑婆世界成就的道理,也是彌勒菩薩要來人間修行成就的原因,其實彌勒佛就是成就的自性佛。有了色身才能完成三身成就,而色身裡面還帶有業力,要把業障全部度盡,才能成佛。
所以,一定要把握此生為人的機會,要聞正法,追隨明師修行正法,證得無上菩提,然後一起回佛國,這是人生一件最重要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