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補足台灣景觀工程人才斷層、推動產業專業化與永續發展,中華景觀協進會今年再度啟動景觀工程師培訓計畫。協進會創辦人蔡秀瓊形容,這是景觀產業的「黃埔軍校」,不僅是技術培訓,更是景觀工程世代傳承的重要一步。他指出,透過系統化教學與師徒制互動,培養具備跨領域能力的新一代景觀工程師,確保產業技術不因世代更迭而斷層。協進會更邀請林鑑澄教授擔任教育委員會總召、地景學家楊東霖出任主委,籌備人才培訓課程。
中華景觀協進會3階段的培訓課程,是國內唯一聚焦景觀工程技術與管理的專業課程,完成全部3階段共126堂課並通過考核的學員,將獲頒協進會專業證書。去年已有學員憑藉證書,順利在職場加薪、發光發熱。景觀專業培訓課程之參與對象無條件限制,凡對景觀工程專業有興趣之大眾皆可報名參與亦歡迎僅報名有興趣之單項獨課目。
中華景觀協進會創辦人蔡秀瓊表示,協進會為了夯實景觀工程人才庫,打造了業界唯一景觀工程專業培訓,培訓完畢就能獲頒「中華景觀協進會」專業證書,真正做到產官學配套,是產業新的里程碑,「今天等於是『黃埔2期』,相信未來會愈來愈好」!
蔡秀瓊指出,景觀工程涉及營建技術、環境綠化、美學生態文化等多元領域,需要工程師、監造師、養護師等跨專業協作,才能在城市建設與自然環境間取得平衡,實現永續人居環境。
談到培訓課程的起心動念,中華景觀協進會理事長藍麗珠則有感而發表示,過去半世紀以來,台灣現有景觀學系長期偏重設計、忽略工程,使得畢業生難以直接投入工作。
協進會理事長藍麗珠表示,課程能開展並順利推進,相當不容易,創辦人和她都是懷抱著做公益的心情,為產業貢獻己力;協進會成員更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些人是出錢又出力。
她也特別感謝協進會教育委員會總召林鑑澄教授、主委楊東霖等行業翹楚籌備課程,歷時8個月完成規劃、編寫教材。課程內容涵蓋土建、水電、景觀美學及維護等專業領域,並融合國際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理念,從規劃到施工都強調節能減碳、植生營建及生態平衡。
協進會強調,專業培訓與認證不僅是個人職涯的起點,更是整個產業長遠發展的關鍵。未來將持續推進培訓計畫,並規劃出版教材,讓景觀工程的知識、技術與環境使命得以延續,為台灣培育更多兼具國際視野、專業證照與環境責任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