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立仁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
禪定最基本的好處,就是讓自律神經系統維持平衡,提升生命活力,幫助我們保有平靜心情,順利入眠。
你有失眠問題嗎?這似乎是現代人經常遇到,卻又無法解決的生活困擾,因為生活壓力大、工作繁忙,睡眠品質常不盡人意,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睡眠障礙。而失眠,只是睡眠障礙的其中一個項目。
美國睡眠基金會曾提出如何自我檢測睡眠的狀況,包括睡覺時還有許多煩惱、入睡時不能讓身心放鬆、害怕閉上眼睛和入睡、覺得入睡是件相當困難的事、睡覺時會想許多事情、無法覺得睡覺是自然享受的事……等等,甚至睡了一整夜,還是覺得累,以致於白天沒有精神,或是早上起床覺得脖子僵硬和腰背痠痛,也有人因不能入睡而感到沮喪。只要有以上任何一項狀況,就表示自己有睡眠障礙的問題。
若從一個人的睡眠時數來看,每個年齡層的睡眠時數其實都不太相同,例如新生兒要睡14至18小時,嬰兒約12至14小時,學齡兒童約10小時,成年人約7至9小時,老年人則需6至8小時。一般說來,隨著年齡增長,總睡眠時數、深睡與REM睡眠(快速動眼期)都會愈來愈少,睡眠品質也會愈來愈差。
正常的睡眠結構會經過4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非快速動眼期(又稱為NREM睡眠期)」與「快速動眼期(又稱為REM睡眠期)」,一個階段大約是90到120分鐘,所以這4個周期會不斷循環,非快速動眼期的睡眠時間會愈短,快速動眼期的時間會愈長,之後就會醒來,完成睡眠。
偶爾一、兩天睡不著,如果情況沒有持續惡化,或是在壓力事件解除後就能恢復正常,便不必太過擔心。急性失眠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指每周3天或3天以上睡不著,而且情況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如果沒有及時尋找專科醫師治療,就可能轉為慢性失眠。
營造助眠環境 避免睡眠障礙
目前常見的睡眠障礙可歸納為以下幾個原因:一是自己體內因素所造成,比如昏睡症或呼吸中止症。二是外在環境所造成,例如睡眠習慣不好或因睡眠環境吵雜(像窗外有路燈和紅綠燈的閃光,或馬路上機車呼嘯而過的噪音)。三是生理時鐘錯亂(像是飛行員或值大夜班的醫療人員等等)。
另外還有一類稱作「類睡症」,這種病人本身在睡眠時間上並沒有過長或過短的問題,但卻會讓病人造成生理上的不適應症,例如夢遊或驚嚇、說夢話、做惡夢、磨牙,甚至尿床等等。
「呼吸中止症」是最常被討論的一種睡眠障礙,它不單是在睡眠時會產生很大的打呼聲,更因為呼吸中止,有很高機會造成缺氧而猝死。一般說來,隨著年紀增長,上呼吸道的肌肉彈力與張力都會愈來愈弱,因此容易發生呼吸道塌陷的狀況,於是便容易發生打呼與呼吸中止的狀態。據研究統計,男性得到呼吸中止症的機會比女性高約2到8倍,但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發病比例就與男性差不多。
近年流行病學的研究則指出,不論男女,肥胖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子,若超過理想體重12%以上的人,罹患機率會比較高。一般肥胖體型的人,頸圍通常比較大,也容易造成呼吸障礙。
另外,台灣人罹患呼吸中止症的比例較高,可能還有一個先天構造的問題,亞洲人的口腔構造,下顎通常比較短小,也就是所謂的「下巴後縮」,這似乎也會在睡眠時影響呼吸道的暢通,而容易打呼。
至於其他像特殊的先天疾病,如唐氏症、甲狀腺功能低下,罹患機率也比較高。另外,因為喝酒,服用鎮定劑和安眠藥,會使上呼吸道的肌肉張力變弱,也可能造成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沒有進行適當的專業治療,長久下來,會造成其他慢性病的發生,如高血壓、心肌梗塞、中風等,更可能因為過度疲倦而造成意外傷害,同時也減低了生活品質。
如果想要睡好覺,最好要注意以下4點:第一要經常運動;第二要養成三餐定時定量的習慣,一般5至6分飽即可,不要因為時間不夠而在睡前吃晚餐。第三要避免刺激性飲料,如茶和咖啡,不要太晚喝,也不要喝太多。第四是睡前不要抽菸。
想要一夜好眠,必須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例如睡覺時,房間燈光必須調暗,如果早上光線很容易照進房間,也會影響睡眠,所以最好選擇一定厚度的窗簾,阻隔光線。另外,臥房內的溫度與濕度也會影響睡眠;寢具的選用要注意透氣及軟硬適中;睡衣質料應選擇易吸汗、透氣與保暖的材質,而且要注意清潔,避免滋生細菌與黴菌。
禪定可調整自律神經 幫助睡眠
禪定,也是一種幫助睡眠的好方法,因為學習禪定的過程,必須掌握兩個很重要的條件,一是正確的腹式呼吸,二是高度的專注力。腹式呼吸與專注力的提升,有助於調整自律神經系統,可以協助我們放鬆壓力,幫助睡眠。
自律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在緊急危難時,會被大量激發,但相反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會將我們的心跳速率和呼吸變慢,促進腸胃蠕動正常。
而禪定最基本的好處,就是讓自律神經系統維持平衡,提升生命活力,這也能協助我們保有平靜的心情入眠。西方國家有很多人不會因為宗教分別,而阻礙自己學習禪定,讓他們在生理及心理上有大幅改善,進而提升睡眠品質。
近年來,學術期刊也陸續發表了關於禪定的正面研究成果,禪定帶來的好處不僅只有助眠而已,在生理方面像預防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複雜疾病,以及減緩老化、遠離癌症體質與提升免疫能力,都有幫助;在心理方面,則可減少憂鬱症與雙極症(又稱躁鬱症),強化正向思惟與提升工作效率等等。
一般上床睡覺的時間,建議在晚上11點到隔天早上6點,以維持正常的睡眠節律。睡覺之前最好能夠盥洗,因為台灣氣候比較濕熱,容易滋生細菌,如果有汗水和細菌的代謝物附著在皮膚上,也會影響睡眠和產生不舒服的味道。如果容易焦慮或緊張,也可以在睡覺前放些柔和的音樂,舒緩心情,並且做些緩慢的深呼吸,都有助於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活化,幫助睡眠。
蘇立仁博士 小檔案 |
學歷: 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 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科技反毒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高通量實驗分析核心設施主任 財團法人博愛文化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董事 中華民國天然藥物協會永久會員 愛群生醫國際董事 社團法人婦幼健康促進協會專業諮詢委員召集人 修行資歷: 自1990年修行印心禪法迄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