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新契機 腸泌素助穩定腎功能研究登國際期刊

長庚陳天心醫師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成果,證實腸泌素(俗稱瘦瘦針)在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中,不僅能穩定腎功能,還能降低截肢風險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圖/長庚提供
長庚陳天心醫師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成果,證實腸泌素(俗稱瘦瘦針)在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中,不僅能穩定腎功能,還能降低截肢風險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圖/長庚提供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電生理與心律不整醫學科陳天心醫師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成果,證實腸泌素(俗稱瘦瘦針)在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中的多重益處,不僅能穩定腎功能,還能降低截肢風險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這項研究已刊登於2023年3月的國際期刊《心血管糖尿病學》(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為相關患者帶來新希望。

62歲的張先生於35歲時確診糖尿病,隨後又合併高血壓與慢性腎病,近年來進展至腎病第四期,並因周邊血管狹窄導致足部傷口未癒。本應接受血管擴張手術的他因擔心顯影劑對腎功能的影響而拒絕手術,透過4個月精心調養傷口才得以恢復。然而,糖化血紅素持續攀升病情再度惡化。經陳天心醫師建議使用腸泌素控制血糖,半年後,張先生的糖化血紅素下降至7.5mg/dl,腎功能穩定且足部傷口未復發,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電生理與心律不整醫學科陳天心醫師表示,腸泌素是腸胃道分泌的賀爾蒙,也是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具控制血糖和減重作用的藥物,後來更被發現使用在糖尿病患身上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例如腦中風跟心肌梗塞,另外還可以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尿蛋白,所以腸泌素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越來越重要。

然而,過去的臨床研究多排除合併慢性腎病的患者,因此對其在此類患者中的作用了解有限。陳天心醫師團隊針對8,922位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第四、五期的患者進行觀察,發現使用腸泌素可減少25%的腎功能惡化,降低26%血管阻塞導致的截肢或手術風險,並減少29%的死亡率。同時,患者的體重平均減少2公斤,糖化血紅素降低1.6mg/dl,顯示顯著的治療成效。

研究顯示,腸泌素在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中的使用,不僅能保護腎臟和血管功能,還具備減重效果,對患者生活品質和長期預後都有極大助益。不過,腸泌素也可能引發腸胃道副作用,如噁心、嘔吐或便秘,建議患者在醫師指導下安全使用。

全球糖尿病患者數量從2000年的1.5億人增加到2017年的4.25億人,預計至2045年將達到6.29億人。在台灣,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約16萬人,其中多數為2型糖尿病。糖尿病合併腎病患者在2022年已達36萬人,對個人健康與社會醫療資源造成重大負擔。

陳天心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注意飲食與運動,並定期接受檢查。若合併慢性腎病,應在醫師指導下適當使用腸泌素等新型藥物,以降低併發症風險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