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腸泌素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62歲張先生,在35歲時被診斷罹患糖尿病,40歲合併高血壓,腎功能也一直在緩慢惡化,近年來到慢性腎病第四期,合併周邊血管狹窄導致足部傷口出現。本應進行血管擴張手術,但擔心手術會使用顯影劑造成腎功能受損而拒絕,幸好在精心調養4個月後傷口終於恢復。今年張先生醣化血紅素又攀升到8.9%(正常值是6.5%以下),經醫師建議使用腸泌素(又稱瘦瘦針)控制血糖後,經過半年治療,目前腎臟功能穩定,腿部傷口也未復發,糖化血紅素更下降到7.5%,讓張先生的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改善。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電生理與心律不整醫學科陳天心醫師表示,腸泌素是腸胃道分泌的賀爾蒙,也是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具控制血糖和減重作用的藥物,後來更被發現使用在糖尿病患身上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例如腦中風跟心肌梗塞,另外還可以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尿蛋白,所以腸泌素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越來越重要。 不過因為目前在進行腸泌素的臨床研究時,合併慢性腎病的糖尿病病人通常被排除,所以不清楚使用腸泌素對腎病糖尿病病友的腎功能甚至心血管有什麼樣的影響,因此陳天心醫師利用長庚資料庫,針對有使用腸泌素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第四期跟第五期的病患族群做觀察性研究,成果刊登於2023年3月的國際期刊「心血管糖尿病學(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陳天心醫師指出,在長庚資料庫總共8,922位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人中,研究發現使用腸泌素可以減少25%的腎臟功能惡化,同時還可以減少26%因為血管阻塞引起的截肢或者手術,雖然罹患心肌梗塞跟腦中風沒有明顯減少,但是有使用腸泌素的病人族群還是因為上述原因減少29%的死亡率。同時相較對照組仍然可以減少平均2公斤的體重與減少1.6%的糖化血紅素。 陳天心醫師說,藉由這項發現,腸泌素在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的病人合併使用時,可以保護肢體血管避免截肢,並且減少腎臟功能惡化跟死亡率,甚至在減重的效果也仍然存在,對病患而言是一大福音。不過使用腸泌素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會有腸胃道副作用,特別是噁心,嘔吐感甚至便秘,建議應在醫師跟藥師衛教下使用。 陳天心醫師表示,糖尿病在慢性病中一直是個重要議題,全球糖尿病人口在2000年統計為1.5億人,至2017年時增加至4.25億人,預估至2045年將成長至6.29億人,已成為全球盛行的疾病之一,其所帶來的高醫療成本更是對患者以及社會帶來了不小的負擔。在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個案數約16萬人,其中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患者。 由於糖尿病對病人身體七大系統會造成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及新陳代謝疾病等;而視網膜病變嚴重時會導致失明,腦血管疾病會導致中風,周邊血管疾病會導致截肢,腎病變會導致腎衰竭洗腎等,這些都是會造成病患本身失能喪失工作能力。根據統計,國內糖尿病合併腎病在2022年已經上升到36萬多人。 陳天心醫師提醒糖尿病患,平日應控制血糖,注意飲食和運動,若出現甚麼症狀可能合併了慢性腎病,可經醫師診療後使用腸泌素改善,避免引發嚴重併發症,讓生活品質也能良好維持。 原文出處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電生理與心律不整醫學科陳天心醫師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成果,證實腸泌素(俗稱瘦瘦針)在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中的多重益處,不僅能穩定腎功能,還能降低截肢風險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這項研究已刊登於2023年3月的國際期刊《心血管糖尿病學》(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為相關患者帶來新希望。 62歲的張先生於35歲時確診糖尿病,隨後又合併高血壓與慢性腎病,近年來進展至腎病第四期,並因周邊血管狹窄導致足部傷口未癒。本應接受血管擴張手術的他因擔心顯影劑對腎功能的影響而拒絕手術,透過4個月精心調養傷口才得以恢復。然而,糖化血紅素持續攀升病情再度惡化。經陳天心醫師建議使用腸泌素控制血糖,半年後,張先生的糖化血紅素下降至7.5mg/dl,腎功能穩定且足部傷口未復發,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電生理與心律不整醫學科陳天心醫師表示,腸泌素是腸胃道分泌的賀爾蒙,也是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具控制血糖和減重作用的藥物,後來更被發現使用在糖尿病患身上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例如腦中風跟心肌梗塞,另外還可以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尿蛋白,所以腸泌素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越來越重要。 然而,過去的臨床研究多排除合併慢性腎病的患者,因此對其在此類患者中的作用了解有限。陳天心醫師團隊針對8,922位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第四、五期的患者進行觀察,發現使用腸泌素可減少25%的腎功能惡化,降低26%血管阻塞導致的截肢或手術風險,並減少29%的死亡率。同時,患者的體重平均減少2公斤,糖化血紅素降低1.6mg/dl,顯示顯著的治療成效。 研究顯示,腸泌素在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中的使用,不僅能保護腎臟和血管功能,還具備減重效果,對患者生活品質和長期預後都有極大助益。不過,腸泌素也可能引發腸胃道副作用,如噁心、嘔吐或便秘,建議患者在醫師指導下安全使用。 全球糖尿病患者數量從2000年的1.5億人增加到2017年的4.25億人,預計至2045年將達到6.29億人。在台灣,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約16萬人,其中多數為2型糖尿病。糖尿病合併腎病患者在2022年已達36萬人,對個人健康與社會醫療資源造成重大負擔。 陳天心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注意飲食與運動,並定期接受檢查。若合併慢性腎病,應在醫師指導下適當使用腸泌素等新型藥物,以降低併發症風險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