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結果

已找到 2794 則相關結果

暌違15年2月回台開唱 翁倩玉打造好萊塢規格新曲送97歲母親

翁倩玉睽違15年來台開唱,將於2/15、2/16在台北TICC舉辦《翁倩玉 2025 Thank You for Your Smile 演唱會》,今(15日)驚喜公佈她為97歲母親和台灣粉絲量身打造的演唱會同名曲〈Thank You for Your Smile〉,翁倩玉表示和高齡母親每一次的相處都是「珍珠時間」,只要看到母親的笑容,比全世界什麼都值得。 翁倩玉母親高齡97歲,父親五年前過世,她形容生命如流水、大江東去,「至親走了,一定會悲,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如果把握時間陪伴,「盡力了,就不會後悔。」翁倩玉私底下常常回台三天,只為陪伴母親,她說媽媽年紀大也不想出門,除了聊天,媽媽還愛聽她唱歌,尤其是聽她唱日本童謠,常常聽一聽就回頭對她笑說:「真好聽,多謝妳。」翁倩玉就會一直唱,有時一唱就是30首,唱到喉嚨都有點沙沙的,簡直就是一場演唱會長度,她問母親還想聽嗎?媽媽回說:「有聽就夠了,多謝妳。」臉上滿足的笑容,讓翁倩玉覺得是世界最美的風景。 翁倩玉表示,長者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故事,我們也要當一個善於傾聽的人,千萬不要說「我聽過了,你不要再講了」,「不管老人家說一次兩次還是很多次,我們就順著聽,只要他們高興,我們就會高興,到後來就不會後悔。」 翁倩玉新歌〈Thank You for Your Smile〉邀請小衫康夫作曲、金曲獎最佳作詞人葛大為填詞,並使用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混音,將好萊塢電影頂流規格技術使用在新單曲上。 當時在台北錄音兩次,第一次配唱花了八小時,配唱上很多咬字讓翁倩玉一直少女跺腳,苦笑說自己的翁倩玉腔其實還蠻鮮明的。「但自己有盡全力,希望大家聽到歌時都會喜歡!」她並表示今年農曆春節就會閉關備戰演唱會練歌,大年初五一開工就會練團彩排,屆時也將在演唱會一舉帶來〈祈禱〉、〈海鷗〉、〈永遠相信〉、〈愛的奉獻〉等膾炙人口的無數金曲。《翁倩玉2025 Thank You for Your Smile 演唱會》將於2/15(六)晚上19:30 和 2/16(日)下午15:00 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大會堂(TICC)盛大公演,購票請洽「年代售票」(https://ticket.com.tw/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NWJU9L) 及全台便利超商。

許富凱半蹲採果考驗腰力 林美秀許願三年後再見美秀楊桃

《瓜田冠軍的誕生》本週播出第二集,林美秀、王彩樺、黃于庭(庭庭)和許富凱前往雲林莿桐農會,運氣不好的林美秀與許富凱被抽中「苦力組」,二人全程半蹲後仰進行採摘作業,並親手包裝傳說中的「大美人楊桃」,王彩樺及女兒庭庭則在一旁納涼,在炎熱天氣下完全是天堂與地獄之分。林美秀看庭庭一旁爽,一直鼓吹:「庭庭,摘楊桃好好玩喔!」卻得到冷冷回應說:「乾媽加油,看你們做比較好玩!」讓林美秀氣呼呼地說:「你們白來了啦。」許富凱半蹲摘果一上午,則直呼腰痠受不了。 由於近年務農人口老化,莿桐鄉已有許多楊桃樹被砍,改種其他作物,這次藝人配合農會新計畫,親自種下楊桃幼苗,但卻要三年才可以看見成果,林美秀說:「三年後我一定要回來,親自採收美秀楊桃。」而在香蕉園,許富凱疑似遭「實習生庭庭」搶做輕鬆的工作,只好滿腹委屈化身監工與扛香蕉的苦工,他從沒想過整串香蕉原來那麼重,一大串就超過40公斤,一直喘不停說:「有夠忝(累)!」 在香蕉和楊桃園採收告一段落後,四位藝人前往一間熱氣騰騰的豆皮工廠,林美秀開玩笑說:「這是仙境嗎?豆皮現做都可以立刻試吃。」許富凱抓起一大片新鮮豆皮就撕著吃起來,王彩樺則對老闆調侃道:「老闆,你有豆皮,我有厚臉皮!」 做豆皮的高溫環境就像在三溫暖蒸氣室,許富凱滿臉汗說:「暈暈暈!」而大家在豆皮工廠吃得開心,林美秀還幻想「吃豆皮會變美」不想走,卻仍得前往下一站進行「蒜頭飯挑戰」。他們從剝大蒜開始,到製作蒜頭炒飯,庭庭意外地做出比媽媽王彩樺更美味的蒜頭飯。而許富凱因大蒜炒過頭,成品苦到讓農會總幹事邊吃邊飆淚。林美秀當大廚更是腦洞大開,竟把楊桃和牛肉合體入菜做成創意料理,引發全場驚呼。

利菁爆謝金燕孩子生父身分 下秒馬上道歉:以為已經公布

利菁、沈玉琳今在《后宮歐買尬》錄影現場提及鬼鬼未婚生女,孩子的爸身份成謎,引發外界討論。2人送上祝福,沈玉琳表示:「現在女生都有自己想法,誰說結婚才能有小孩?」利菁也認為趁年輕生小孩是好事,「只是爸爸是誰我們不知道,光猜謝金燕就猜很久了。」接著脫口講出3字人名,暴雷謝金燕孩子生父,讓現場驚呼! 一旁的沈玉琳聞言愣了一下,連忙緩頰:「有確定了嗎?」利菁才驚覺失言,「我以為已經公布勒,我是看新聞的,sorry sorry,謝金燕我跟你道歉。」沈玉琳再三強調自己不知情,並說:「你發現只有一家寫,別家不寫,那就是假新聞」。 利菁也分享先前因聲帶發不出聲,醫生說她因為胃食道逆流,聲帶比一般人硬,治療方式更可怕,醫生會用細針插進聲帶裡,再打入類固醇,前前後後一共5次,但情況始終沒有好轉,甚至越來越糟,直到接下節目主持棒後,她才想說要換一間診所看診,沒想到新診所的醫生卻跟利菁說:「你的聲帶全都是疤!」最後只好改成口服類固醇,但副作用就是臉會變腫,「所以我真的很感謝有玉琳哥幫忙!」沈玉琳逗趣表示:「我的聲音一直以來都很可以,我從小到大都是這個音量,據我媽媽表示,當我從產道出來的那一刻就『哈哈哈哈哈』,我女兒被我遺傳到,笑聲也很大聲!」

田定豐20年蔬食生活被林憶蓮啟發 謝陳淑樺拯救月底貧窮生活

倡導蔬食的音樂人田定豐,以自身超過20年蔬食的生活經驗,6年前出版「豐蔬食」,並建立起蔬食餐廳的米其林評鑑指南。他日前以黑白大廚的造型到新北貢寮國小製作蔬食營養午餐跟全校師生分享,也透露自己的蔬食觀念,是受到天后林憶蓮啟發。 田定豐現場烹煮了「薑黃椰奶木瓜盅」當學餐,他表示:「台灣是木瓜產地,木瓜營養價值高,加上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效果的花蓮薑黃粉,可以說是食療界的超級食物。再加上椰奶和各種自然配料燉煮,肯定能讓大人小孩都大快朵頤。」 田定豐回憶起小學午餐:「那時侯我家裡相對比較貧窮,父母也都忙著做生意,幾乎每天便當盒打開都只有蛋炒飯。我拿著便當盒蓋到處跟同學打游擊分到一些菜,才有豐富的午餐可以吃,所以我常笑說,自己是被同班同學養大的。」 長大進入滾石唱片工作,田定豐笑說:「那時候,我剛進滾石一個月薪水只有新台幣14000元,扣掉房租和交通費用,常常月底就沒錢吃飯,幸好當時的主管姚鳳群會帶著我和他太太一起去吃午餐。偶爾陳淑樺來公司也會請我去樓下的六品小館打牙祭。」 後來他成立「種子音樂」當老闆後,每天都大魚大肉,直到和林憶蓮合作,「她和我分享蔬食飲食和環境保護的想法,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我才漸漸的捨棄肉食。」後來遇到唱片業衝擊,壓力下身體健康也出問題。他到青海寺廟進行14天調養,也從那時吃素到現在,還出版了蔬食相關書籍,而2025年的「綠蔬食」秘密客評審也已在全台開跑。

相隔16年林美秀、黃韻玲合體《人間條件四》 吳念真最殘酷劇作重回舞台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四》被觀眾票選是最想看的人間系列第二名,吳念真對此結果非常驚訝,因為這是他寫過最殘忍的一齣戲,也是人間系列中唯一從未加演過的戲。時隔16年原班人馬林美秀、黃韻玲、陳希聖回歸演出,吳念真也透露16年來為何從未加演,「沒有人能頂替林美秀、黃韻玲的演出。」 吳念真坦承人間系列劇情都是笑中帶淚,只有《人間條件四》直指人性殘忍,當時他好奇「知識是用來奉獻還是掠奪」而寫出這個劇本,描述當清潔工的姊姊培養妹妹出國唸書,但在姊姊找到幸福的時候,妹妹卻心生嫉妒想毀掉姊姊的愛情。陳希聖表示這是一部神劇,16年前的劇本到現在還能在臉書「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裡,看到超多相似情況發生在許多家庭中。 吳念真感慨,當年演出回收觀眾問券,許多人都表示演的就是自己家裡的故事,往往得到家中資源最多的那個人,卻不是奉獻最多的人,就像現在的酸民心態一樣。「他有為什麼我沒有,別人可以我也可以,而且這情況不止一般人,連國家社會都是。」 這麼多年不願加演,吳念真說因為從寫劇本開始,他腦海就浮現是林美秀與黃韻玲來演姊妹,「如果新來的沒有達到標準,我又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會覺得懊惱,那種懊惱嚴重到超乎想像,而且也找不到新人選,反正就是她們了。」 黃韻玲與林美秀都是人間系列演出常客,如今黃韻玲是北流董事長,林美秀也從單身變成人妻,這次重演《人間條件四》,兩人坦言體力差了點,但腎上腺素讓她們上了台就會忘記一切,而且還沒排練,對白場景已經回到腦中。 林美秀表示,接到邀約時原本有些猶豫,先生也有點反對,因為捨不得她哭戲太多,最後因為綠光劇團夥伴都像家人,她也喜歡吳念真看大家演戲時的享受表情,最後答應接演,「要演給他看、讓他安心放心。」 而擔任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的黃韻玲坦言,要兼顧上班和劇團演出確實會比較忙碌,偶爾也得請假,但「人間條件」系列演出20年多年,是她很重要的成長過程,當其他人都願意回歸,「不可能的都化為可能,我當然盡力來做。」 黃韻玲在疫情期間有重看《人間條件四》,很討厭自己在裡面的樣子,她說當時拿到劇本看到自己演這樣的角色,還以為吳念真看到她的陰暗面?還是吳念真受了什麼打擊?但後來瞭解人性本來就有光明跟陰暗。經過16年,吳念真也說現在看妹妹這個角色,用不同角度來看很難說對錯,尤其現在價值觀多元,包容可以是鄉愿,「現在已經不覺得妹妹是討厭的。」 《人間條件四》4/25-4/27台北國家戲劇院、5/10-5/11高雄衛武營國家歌劇院、5/31-6/01 台中歌劇院大劇院、6/27-7/05台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7/26-7/27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購票請上Opentix 購票系統 https://gdn.tw/BR8uf

龍千玉升格當最美婆婆 新舊男友現身兩個都愛

龍千玉領軍林琇琪、葉諾帆與柯俊傑今(15)日現身年貨大街開心採買,龍千玉推出新輯《尚水的愛》,才剛由印尼演出返台,不到24小時就現身年貨大街,同時也透露遠在加拿大的兒子已經結婚,她晉升為「最美婆婆」,公布兒子喜訊時還差點喜極而泣,又擔心自己會不會說太多兒子不開心。 龍千玉兒子2016年在澳洲發生墜谷意外,「我很謝謝他女朋友(指媳婦)總是不離不棄守護著他。」她透露媳婦是兒子初戀,兩人交往8年終於結為連理,去年五月已登記結婚,她有去加拿大出席兩人婚禮,也說生不生都是年輕人自己決定,是不是會給生子獎金一胎200萬,她眼睛一亮說:「有機會喔!」 今年過年,龍千玉不飛加拿大與兒子團圓,因為星馬、福建等地演出已排到年底,龍千玉表示今年是外銷年,煩惱沒空檔探望兒子!她這次新專輯與新師弟柯俊傑合唱〈心刻你名字〉,笑稱是新男友,而去年合唱的前男友葉諾帆也在場,問及最喜歡誰?她害羞的說:「挖洞給我跳,諾帆很陽光,俊傑很穩重、很靦腆,歌路不同,都很會唱。」 龍千玉自創化妝品品牌「瑞漾」,這3年來營業額破千萬,包給媽媽的紅包最少就有6位數,「主要是產品好,用在我身上,樣貌會說話。」有仙界口譯姐封號的林琇琪則現場傳授轉運手勢,防小人與招財,隨時隨地都可做,林琇琪分享今年可為自己加持運勢,包安太歲,點平安燈、光明燈,希望有好人緣與觀眾緣。 葉諾帆計畫除夕陪高齡90的阿嬤打牌守歲,趁著過年期間先休息,準備年後新專輯宣傳,他斜槓電商事業的保溫杯大賣,將加碼將推出美麗陶瓷鍋。曾在20分鐘內締造百萬業績的南台購物天王柯俊傑新加入豪記唱片,他美髮師出身,他在信吉衛視主持節目4年,曾在20分鐘內賣出百萬業績的健康食品,柯俊傑分享大家都說他跟龍千玉的弟弟江志豐很像,但其實他二姐也很像龍千玉,因此能跟龍千玉合作,真是不可思議。

華研旺年會曾沛慈無偶包扮炸蝦 babyMINT扮成英熙娃娃超吸睛

華研國際昨(14日)舉辦旺年會,曾沛慈扮成炸蝦,祝福大家2025年「炸起來嚇嚇叫」。木木(林葦妮)今年穿上啤酒裝,她說:歡迎大家來跟我乾杯!」女團babyMINT扮成《魷魚遊戲》當紅角色「英熙娃娃」,JUD陳泳希裝扮成一根香蕉,希望華研的大家案子都能成「蕉」。+How李家皓扮成可愛的皮卡丘,希望新的一年可以像皮卡丘一樣電力十足。郭幼康一圓小時候夢想,扮成瑪利歐系列裡的反叛角色庫巴。77Ke柯棨棋則扮成了小小兵,展現與平常酷帥形象不同的反差。 華研旗下藝人包括動力火車、林宥嘉、陳小霞、王治平、曾沛慈、李友廷、木木(林葦妮)、77Ke柯棨棋、JUD陳泳希、沒有才能、黃祝賢儒、babyMINT、+How李家皓、郭幼康、LaDY、言菱、鄭馥儀,大家一同慶祝新年的到來。結算去年成績,動力火車舉辦「都是因為愛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及發行了第11張原創專輯《結伴》,邀請了玖壹壹、JJ林俊傑、告五人、九澤CP、麋先生等歌手合作,「2025年我們會持續地保持身體健康,然後把握每一次演出唱歌給歌迷朋友聽的機會,也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林宥嘉2024年發行了睽違8年的第六張專輯《王Love, Lord》,總共81場的林宥嘉「idol世界巡迴演唱會」也在吉隆坡完美收官,他感性說道:「謝謝參與過這場演唱會的每個你。」旺年會當天留下給大家的新年祝福紅包後,便先行離開去進行其他音樂製作工作。 創作出許多經典歌曲的陳小霞,將在今年1/17推出第四張個人創作專輯《老翅膀》,距離上一張專輯《哈雷媽媽》已20年。曾沛慈去年入圍了第61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也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透露專輯已進入收歌階段,「我自己都很期待這張專輯的樣子,也很希望儘快也以演唱會的形式和大家見面。」郁可唯則在2024年順利收官首次個人巡迴演唱會,並發行了第八張全新專輯《我怪》,目前已經在籌備2025全新的演唱會。 木木(林葦妮)去年主持第59屆金鐘節目類星光大道,也開始挑戰主持海外藝人粉絲見面會,她說:「回顧2024真的有不少挑戰,謝謝大家的信任,2025期待有更多的突破能讓大家驕傲!」JUD陳泳希在2024年2月以演唱Netflix劇集《愛愛內含光》的五首主題曲與插曲正式出道,並於11月發行首張正規專輯《當我不敢說》,babyMINT去年發行首張迷你專輯《BBMatrix》,並受邀至東京演出,日前也剛結束簽唱會,她們都期許2025年自己可以繼續創作出好歌。 成團五年的沒有才能,去年發行了首張全創作專輯《我終於也變成人了》,碩美笑說:「從長頸鹿變成人了!開始了我們第二個模樣。」裴拓認為五年來在創作及表演都有很大的提升,希望未來創作出更多安慰人的音樂,若欣許願道:「希望可以去唱更多音樂祭,今年繼續發新的作品!」

北美館2025展覽一次看 2檔國際展+6檔藝術家個展 台北雙年展壓軸

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2025年度展覽囊括典藏藝術家研究展、兩檔重量級國際藝術家大展、六檔台灣各世代藝術家個展、一檔當代影像展以及年底壓軸登場的第14屆台北雙年展。 典藏藝術家研究展推出台灣第一代水彩畫家倪蔣懷(1894-1943)之紀念展。倪氏為台灣近代西洋美術啟蒙者石川欽一郎(1871-1945)的首位台籍門生,作品師承石川英式水彩風格,曾連三度入選「台灣美術展覽會」;後經營煤礦事業之餘仍創作不輟,同時亦資助畫會活動、創辦台灣繪畫研究所。展覽將以倪蔣懷家族近年捐贈的大量重要作品和文獻資料為基礎,更包含多件未曾公開展出的作品。 兩檔國際藝術家大型個展,打造重新理解世界的路徑 國際大展有重建歷史現場的「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與觀眾互動的「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德國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1964年生於慕尼黑,以其大尺幅攝影聞名。德曼創作題材多取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報導照片或影片,他先以紙材鉅細靡遺地將影像中場景以真實比例重現,最後透過鏡頭角度與構圖,忠於原貌地複刻這些歷史畫面,之後將模型全數摧毀、只留下模型的攝影,試圖重述所謂的真相。本展「托馬斯.德曼:歷史的結舌」集結約70件作品,匯集藝術家四個重要創作系列,可以完整看到德曼如何處理攝影影像與真實世界之間互為表裡的對位關係。 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Eliasson)的東南亞巡迴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將呈現他過去30年的藝術實踐,涵蓋裝置、繪畫、雕塑、攝影、錄像等多種形態的作品。埃利亞松擅於在空間中創造群體的共感體驗,作品內涵融合藝術家的創作意圖、觀眾的詮釋和參與,以及大尺度環境的脈絡,部分作品的完整表達,更取決於觀者的感知與行動,透過視覺、認知或操作賦予其生命。 六檔跨世代台灣藝術家個展,以創作赤誠回應切身命題 「黑潮:賴純純回顧展」(暫名),由藝評家張晴文擔任客座策展人。賴純純(1953-)大學時期受廖繼春啟發,作品接連在「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等重要競賽展獲獎,後成立「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推展前衛藝術。2007年後,其生活與創作重心轉往東海岸,再度關注色彩獨立表現。展覽將以四個子題梳理藝術家1970年代至今的創作脈絡,展出油畫、壓克力繪畫、複合媒材繪畫、雕塑、裝置、手稿、影片與文獻等近百件作品。 2022台北美術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麗麗食品」擬仿商店形式,透過多媒材的展現,拆解日常飲食和消費習慣,探討當代資本主義對於「廉價」和「便利」生活方式的影響。 「TFAM年度個展」中,四位藝術家各自以專擅的媒材與創作思路,開展對切身命題的探索:李紫彤「力求失真的嗓音」探討藝術家自身在拍攝實驗紀錄片歷程中,試圖作為創傷代言者卻難以如實傳達的拉扯;柯良志「雙鉤廓填」將打造擬仿工地圍籬的場域,由藝術家現場臨寫商業招牌專書中的字體,表現既人工又機械化的矛盾性;徐瑞謙「翻閱165頁的厚度」探索材料、物件的潛力,呈現各種未被明確定義用途的物料,邀請觀者以身體丈量並細察自身與物件的關係;彭弘智「未完成之作當靈媒作為編劇」以單屏幕電影錄像和大型機械裝置,探究台灣劇場界三位早逝開拓者的影響。 第14屆台北雙年展將由山姆.巴塔維爾(Sam Bardaouil)和提爾.法爾拉特(Till Fellrath)雙人組擔任策展人,二人現為柏林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National Gallery of Contemporary Art)雙館長,他們具備藝術史、劇場、經濟和政治等多重專業知識和文化背景,擅長以不同視角思考展覽與城市的緊密關係。第14屆台北雙年展將從台灣層層交疊的歷史切入,以感性的思維重新建構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由館內策展人余思穎策劃,展覽關注從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展出17位台灣與國際藝術家的當代紀實影像,包含與東京寫真美術館借件之杉本博司、西野壯平作品。 線上展覽計畫「消失的反動」(暫名),將與墨西哥籍策展人、數位藝術與文化研究者多琳.理奧斯(Doreen A. Ros)合作,探索數位與網路時代的發展趨勢及現象。藝術家許家維的全新跨領域計畫「沉默的聲音」(暫名),將引導觀眾以MR混合實境的方式、同時開放多人進入作品場域中,以數位替身的方式與作品互動。 此外「開放式結局:TFAM放映計畫」,以「類影展」的型態精選多部難能一見的電影與單頻道影片作品,後續播映片單與時程表將陸續公布。

國美館推年畫展 系列春節活動送限量春聯、紅包袋

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美館)推「第40屆版印年畫:蛇彩繽紛蛇年年畫特展」,搶先讓民眾感受年節氛圍,並於1/17起推出「乙巳舞春-藝遊國美」春節系列活動,包含「版印年畫抽獎送活動」、「名家翰墨春聯揮毫」、「初二新春音樂會」等,邀請民眾一同迎接嶄新的一年。 「第40屆版印年畫:蛇彩繽紛蛇年年畫特展」即日起至3/23展出,以「蛇彩繽紛」為題,除徵選作品,並邀請賴振輝、蘇憲法兩位藝術家委託創作〈乙巳兆豐年〉〈春〉作品參與展出,也特別推出版畫教育展示體驗區,民眾可親手製作充滿年味的版印作品。另有「版印年畫抽獎送活動」於1/17(五)、1/18(六)二天限量抽獎送年畫。 1/19(日)上午10點舉辦「名家翰墨春聯揮毫」,由書法名家們現場揮毫賀年春聯,提供160份春聯供民眾限量索取。1/21至1/26辦理「蛇年年畫紅包袋限量送」贈送來館民眾,每人限領取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國美館除夕、初一休館,大年初二(1/30)開館日推出「新春開館打卡趣」,上午9點開館起前166名到訪觀眾,完成社群媒體打卡任務者,就有機會獲得限量文創紀念品。當天下午3點舉辦弦樂四重奏新春音樂會,2/1至2/10推出「蛇樂慶元宵-FB猜燈謎」,由水墨藝術家、燈謎專家的黃芳照老師,以國美館當期展覽及空間設計10道趣味題目,讓民眾線上猜燈謎,將抽出20位幸運兒贈送文創紀念品。各項展覽及活動詳情可參考國美館官網:www.ntmofa.gov.tw。

金馬新科影帝張志勇拿獎哭半宿 導演耿軍超懂台灣諧音梗

去年以電影《漂亮朋友》奪下金馬影帝的大陸演員張志勇,得獎後首度露面接受媒體採訪。張志勇當時因有工作無法來台,話不多的他淡淡說,當時看到湧入的訊息,得知自己拿了華人電影最高榮譽的金馬影帝很激動,導演耿軍則在旁邊爆料,「他可是哭了半宿!」 光點華山及內惟藝術中心於台北及高雄聯合舉辦「2025耿軍導演專題特別放映」活動,包括新作《漂亮朋友》與前作《東北虎》《輕鬆+愉快》也一併上映,希望讓台灣觀眾觀賞耿軍創作歷程的重要三部作品。而耿軍也深知台灣最愛諧音梗,《漂亮朋友》的周邊商品就推出片中三位男主角的大餅臉環保袋,他幽默說:「愛『餅』才會贏!」 導演耿軍、金馬影帝張志勇與監製王子劍一同接受媒體訪問,張志勇表示自己把金馬獎座放在家中最醒目的櫃子裡,有在台灣導演鍾孟宏電影《餘燼》中演出的張志勇也希望藉金馬獎打開與台灣影人合作的更多契機,並認為得獎就是一種肯定,「下一部重新開始,希望能做到更多有意思的角色讓大家喜歡,就是加倍努力吧!」 描述東北中年漢子追愛同志情誼的電影《漂亮朋友》,被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評為「同志電影的天花板與地板」。張志勇跟徐剛都與耿軍合作多年,兩人極有默契,但導演耿軍第一天就讓他們拍攝吻戲,「我對這種親密戲也有好奇心,這是個挑戰,要考驗他們的默契,我當時比他們還要緊張激動,所以拍出來覺得格外感動。」 張志勇也認為,一旦過了這個吻戲,後續的床戲相對來說都不是難題,當時吻戲只拍三次就過關,耿軍透露,「那時候拍完第一天我們在走廊上遇到,志勇就跟我說:『又過了一關!』」有趣的是,徐剛老婆在片中飾演餅店老闆娘,平常也會幫忙打理劇組三餐,「徐剛夫人看到張志勇和徐剛手牽手演親密戲,就開玩笑說『我的男人我不能要了』。」 這次耿軍作品以專題影展方式放映,網路也發起了連署活動,希望有關單位修改電影原產地國籍認定方式。因為《漂亮朋友》出品國為法國,但片中演員全數為中國籍,被規範在大陸影片的配額限制中,僅有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大陸電影可以上院線播映。 先前導演耿軍便喊話,希望能放寬規則,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影片的作品能直接在台上映。監製王子劍表示:「能不能網開一面,讓大家看到這部電影,打開後會是自由的局面,在華語電影最寬容的台灣展現最寬容的一面。」導演耿軍也喊話:「希望讓更多奇奇怪怪、可愛的電影在這裡上映。」 接下來影展將前往高雄舉辦,導演耿軍也將與欣賞的演員劉冠廷、莫子儀、巫建和見面,並表示自己深受台灣導演鍾孟宏、蔡明亮、吳念真、侯孝賢等人影響,正在以「住台灣的東北人」為對象田調,耿軍表示,不管是東北的二人傳還是KTV,都常見台語這個元素,讓他對這個題材產生興趣,打算下一部電影要以此為題材。「2025耿軍導演專題特別放映」於1/10至1/15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放映,1/17至1/31則會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