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長庚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衛生福利部舉行2024年度「醫療財團法人社研卓越獎」頒獎典禮,表揚在研究、教育、醫療救濟等多領域中表現卓越的機構。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再度榮獲「綜合傑出獎」首獎,這是長庚繼2022年、2023年後第三度獲獎,展現出在研究發展、人才培訓、健康教育、醫療救濟及社區醫療等六大領域的卓越成就。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代表領獎,並表示長庚將繼續秉持創辦人王永慶先生「不以營利為目的,促進社會公益」的理念,積極回饋社會,服務更多病患。 長庚於人工智慧(AI)、精準醫療、環境醫學等多領域持續突破,並與Nvidia合作提升AI運算能力,已有14項自研AI軟體應用於臨床診療。此外,長庚建立癌症與罕見疾病資料庫,並研究出藥物過敏檢測及治療模式;環境醫學領域則開發出有機磷阻燃劑、塑化劑檢測項目。 人才培育方面,長庚致力於模擬醫學教育與高階手術訓練,成立「模擬醫學教育訓練中心」和全台首座高規格的「手術技能暨訓練研發中心」,並推動達文西手術訓練,透過各式進修課程培養醫療人才。 長庚醫院於健康教育領域推出六大健康促進活動,涵蓋居家自我照護、運用VR於護理指導、智慧口腔照護、孕期護理APP、兒童衛教及高齡體適能指導等,透過創新方式提供民眾及病患獲得健康知識及技能,深化健康教育成果。 在社區醫療方面,長庚積極服務偏鄉及社區,設立健康守護站提供健康篩檢、醫療諮詢等服務,並支援偏鄉衛生所醫療資源。範圍涵蓋全台11個縣市,推動慢性病與代謝症候群防治,並協助19條偏鄉交通路線改善偏遠地區交通資源不足的問題,保障偏鄉居民的醫療可及性。 長庚長期投入兒少保護、扶助弱勢、運動醫學公益計畫,持續支持運動防護、營養觀念普及及禁藥防範;此外,長庚也為自立少年提供就學與生活扶助,目前學生就學持續率達81%。各項服務措施展現出長庚以人為本、回饋社會的責任感。
林口長庚自2000年起推動病歷電子化,2014年獲全台首家醫策會智慧醫院標章,近年因應世界數位潮流,陸續推動包括智慧藥物管理、遠距醫療、視訊門診等數位轉型專案,目前病人到院的前、中、後各個環節均已以數位系統進行串聯,獲2024鼎革獎「年度最佳醫療機構先鋒楷模獎」,院長陳建宗也獲大型機構「年度領袖獎」。 為提升醫療品質及醫療效率,林口長庚自2018年起導入BI面板管理,整合各項資訊,目前共有35個系統,除優化病人的診療過程,更提供高效快速的訊息管理與決策支持,提升醫療決策效率與醫療品質,也加強了跨團隊間的協作。2022年再啟用全台醫界首創的AI智能客服,全天候以文字及語音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雙向便民客服,讓就醫民眾更迅速得到相關資訊,也大幅減輕醫院同仁行政負擔。 另為了加速醫療數據研究及創新研發,林口長庚自2018年起成立AI核心實驗室,目前AI也已經從研究走向實際運用,且專注於發展生成式人工智慧,目前已推出超過40個臨床模型,並完成5項生成式AI專案,也成為台灣第一間以醫療院所名義取得醫療器材查驗登記許可證(TFDA)的醫院。 除了院內研發,林口長庚近年來亦與科技大廠合作,例如與廣達電腦公司合作打造全台第1輛5G救護車,重症病童上車即入院,即時傳輸影像及生理數值,有效確保轉運安全及提升醫療品質。另基於長期與輝達(NVIDIA)的友好合作關係,今年6月輝達除先在官網宣布與長庚醫院的合作關係外,輝達高層亦親自率團前往林口長庚拜訪以開創更嶄新的格局。
國健署2023年公告最新10大癌症排名,肺癌發生率擠下15年來排名第一的大腸癌,躍居第一名,也連續蟬聯台灣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每年約有9,700人死於肺癌,占癌症死亡人數的近五分之一。長庚醫院今年鎖定心衰、肝癌、肺癌及糖尿病四大主題辦理衛教講座。上週末(28日)第三場肺癌講座,邀請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桃園長庚醫院院長楊政達與長庚五位專家醫師進行講座,提供肺癌最近醫療趨勢。 本次講座分享的主題包括20年來肺癌藥物治療的進展、肺癌手術治療的新趨勢、搜索肺癌突變基因的雷達: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精準治療—肺癌創新手術之應用、及肺癌篩檢與低劑量電腦斷層。 高雄長庚胸腔內科王金洲醫師表示,台灣肺癌與西方國家不同,包括女性肺癌發生率特別高,西方國家男性肺癌的死亡率是女性7~8倍,台灣只有1.8倍;而歐美國家肺癌患者85%是吸菸者,在台灣則不及50%。 他表示,肺癌病變初期毫無症狀,腫瘤體積小也難以發現,要大到可以被看出來可能要花10年以上,要把握的是診斷後3~4個月治療的黃金期,治療方式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 高雄長庚胸腔外科呂宏益醫師指出,加速康復的照護流程(ERAS)是肺癌手術的一個重要趨勢。整合肺癌手術病患全程照護,強調術前調整營養狀況,優化體能,手術中精準麻醉,盡可能採用微創手術,不例行性放鼻胃管及導尿管,術後多模式止暈止痛止吐,及早下床及呼吸復健,可以有效縮短住院天數及加速恢復。 制定客製化的手術治療策略,也是現代肺癌治療非常重要的新趨勢。針對復發性較高的二、三期可切除肺癌,已開展出利用免疫治療或標靶藥物進行前導式治療,可有效提高腫瘤的完整切除率。過去存活率不佳的肺癌四期患者,經標靶藥物治療後,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可有效延長存活時間及標靶藥物的使用期限。 林口長庚胸腔內科李適鴻醫師則表示,肺癌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成為不可或缺的利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高達50-60%的病患腫瘤是帶有基因突變,透過NGS精確找出腫瘤的突變基因,並協助醫師選擇最有效的藥物,可大幅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存活率。NGS也能在治療不理想時,協助找出可能的抗藥機轉,並調整治療策略。 林口長庚胸腔外科陳維勳醫師表示,微創胸腔鏡手術、影像導航技術及機器人輔助手術,是三大關鍵的突破性技術。微創手術特別適用於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影像導航技術降低了手術風險,避免損傷健康組織。機器人輔助手術則過濾手部顫動,提供高解析度的手術視野,從而提高操作精密度,減少併發症並加快康復。 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方昱宏醫師指出,台灣的女性和未吸菸者的肺腺癌發生率仍顯著上升,顯示除了吸菸以外,還有其他不可忽視的危險因子。其他已知的肺癌危險因子包括:二手菸、空氣污染、廚房油煙、職業暴露(如石綿)、慢性肺部疾病以及家族史。這些高危險族群應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LDCT已被證實能夠有效發現早期肺癌病變,特別對於重度吸菸者(抽菸史超過30包年且戒菸不滿15年)能降低約20%的肺癌死亡率。 台灣國民健康署自111年7/1起推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為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每兩年一次的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服務。方昱宏醫師提醒,若篩檢中發現肺結節,首先應了解結節不一定是癌症,大部分結節屬於良性,對於不同大小和型態的結節,醫師會依據病史及影像特徵制定適當的追蹤和處置計畫。因此,高危險族群應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定期篩檢和追蹤,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遠離危險因子,以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
兒時到處玩耍,近午時分,日光猛烈,枯田上的小孩紛紛轉移陣地,青翠遼闊的沼澤地不僅可以捕捉高跳如飛的蚱蜢與螳螂,還有水中游來游去的蝌蚪與青蛙。 「刮!刮!刮!」青蛙像促銷刮刮樂一樣此起彼落的喊,卻不知這一喊,不免要賠上性命。 有些小孩很厲害,聽聲辨位,一下子功夫就能抓到幾十隻大青蛙,而且剝起蛙皮來手腳靈活,好像是幫青蛙脫外套一樣簡單,再隨便找個鐵罐就能現場生火烹調,吃起來津津有味。 「哇!哇!哇!」青蛙其實沒有哀鳴,但是我耳邊卻自動響起慘叫。 我不敢生剝青蛙皮,只好把好不容易捉到的生平第一隻不大不小的青蛙帶回家中飼養。這隻青蛙被關在家裡當雜貨店小倉庫用的小房間內,任憑牠自己去尋找蚊蠅糊口。幾天以後想起青蛙,回頭翻遍了一堆紙箱卻再也找不到,連皮也沒找到,至今行蹤成謎。 更好玩的是划船遊戲與抓蜻蜓。 蓋樓灌漿用的模板是最理想的船隻,此外木板、大竹竿、保麗龍等,只要拼湊起來能浮的就是船。一個連在水裡憋氣也不會的小孩,玩了幾年的划船遊戲居然沒溺過水,想起來也神奇。 大概是因為常玩水,老爸在林口長庚醫院住院時,我走出病房到處亂跑,一看到醫院旁有潭大水池(那時還不知道這叫長庚湖),蹦蹦跳跳跑過去衝向水面上的樹幹,一踩上去就滑到水裡。當時才七、八歲,又不會游泳,不管怎麼掙扎都到不了岸邊,自知即將淹死。1970年代的長庚醫院附近沒什麼住家,水潭邊更少有人影。就在即將滅頂、生死關頭的那幾秒,正好有一位釣客路過,及時伸手拉我上岸,救了野孩子的一條小命。驚恐之餘趕緊遠離水邊,逃向醫院,忘了問救命恩人的大名,竟不知道是誰救了我,至今仍感遺憾。慌張回到病房,家人不知道我已到鬼門關前轉了一圈。 抓蜻蜓也很有趣,儘管某些情節回想起來相當殘忍。走進沼澤地區,只要一看到長了翅膀的「彩色鐵丁」滿天飛舞,心中就會湧起感動的讚嘆。這些蜻蜓其實不是蜻蜓,而是和蜻蜓同屬於「蜻蛉目」的昆蟲近親「豆娘」。被當成蜻蜓的豆娘有著比較纖細俢長的身軀,真正的蜻蜓則比較粗肥勇壯,在小孩子口中晉級為大蜻蜓,大的當然沒有小的可愛。從小叫慣了,還是把豆娘稱為蜻蜓習慣些。 蜻蜓的舞姿非常優雅和緩,忽而在水面上,忽而在綠草間,一定會輕輕闔起薄翅停歇一下才再飛走。有時候單身,偶或成雙入對,但是都一樣,太優雅了,不像粗手粗腳的大蜻蜓那樣過於匆忙與粗魯,結果反而是常常躲不開野孩子的呵愛與補抓。拇指與食指兩根小指頭一合,捏住一對透明翅膀,細細長長的蜻蜓才驚覺起來而扭動掙扎,兩顆大眼睛不停顫動,把頭兒襯托得很大,格外有趣。 野孩子伸出另一隻手以手指輕輕一彈,像玩彈珠一般,一條小小的生命就因身首異處而結束。大概是生命太迷你了,竟不懂那殘忍。 在銘德新村的西面,有片迷你的小高原,上面有瘦巴巴的高樹可供吃飽沒事做時上下攀爬,旁邊還有矮冬瓜的灌木叢可供捉迷藏時掩護。 有一次我正想爬上瘦樹,走近了卻隱約感覺有些地方不太對勁,抬起頭仔細一看,才注意到樹枝上面懸吊著什麼東西在那邊晃呀晃的。 定睛一瞧,原來是一隻貓在盪鞦韆。 貓也會盪鞦韆?還沒上小學的我真是開了眼界。但不對,不像盪鞦韆,貓像是被吊上去的,而且似乎死了。樹固然不爬了,遇到的怪事也沒多想。後來不知道從哪裡學到了上吊是為了自殺,才又好奇的想起這件事。 「原來貓也懂得上吊!」心裡大大驚奇,不過百思不得其解:「這隻貓為什麼要上吊?」 過幾年後才知道原來這是「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的民間習俗。 小孩不懂殘忍嗎?也未必。幼時在傳統市場體驗了雞販連連殺雞時的血流遍地、哀啼盈空,心有所感,漸次發酵。大概是五歲左右,先從雞肉開始,擴及鵝、鴨,最後對所有禽類一體忌口。 老媽多次嘆說:「早知道不帶你去菜市場。還好沒帶你看到殺牛、殺豬,不然豈不吃素?」言教雖然如此,但是種過田的老媽其實自己也不吃牛肉,而且一點也不願意沾口。老媽自己不吃,卻不禁止家人享用。由於全家除了老媽之外,人人都喜歡牛肉的滋味。姊姊說,有次老媽抝不過兒女的哀求,親自下廚烹煮了一次牛肉,事後拿起鐵鍋猛力刷洗,足足洗了三次,才敢再煮其他菜餚。從此以後,家裡再沒有人再開口說要煮牛肉。 (連載中,待續)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書摘9,經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