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先要了解,人為什麼要修行、修行有什麼好處、不修行又會如何、什麼是真正的修行、什麼是印心佛法和印心禪法、什麼是佛教、什麼是禪、什麼又是修禪;諸如這些問題,都要先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在修行路上掌握一定的方向。
當然,在了解這些問題之前,先要認識自己。一般人對自己的了解,不外乎是外在的長相,其實我們除了外表的自己,還有一個內心世界的自己,那才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靈性,只是很多人都忽略了祂,但是修行不能忽略靈性。
靈性又稱為自性或佛性,祂從無始劫以來,一直不停地流轉,希望有一天能夠進入聖位。
眾生共一心 聖靈是心王
雖然我們都認識外表的自己,卻不了解內在的自己,所以很多人遇到挫折、困難或失敗時,就會六神無主。所謂六神,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如果心亂了,就會對外在的所見所聞產生偏差,所以「讓心安定」很重要,「心」是五官六意的共主,是身體的心王。
我們對於自己的內心世界要很清楚,才知道自己在待人處事上有沒有偏差。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有因果關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善果,沒有人會喜歡惡果;所以,既然想得善果,就要造善因,否則造了惡因,當然會得惡果,這是一定的道理。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了解內心世界,就可以抓住自己的心。修行一定要能掌握自己的心,心如果偏差了,就會產生煩惱。比方對某人不滿意,看到他就生氣,或是覺得嫉妒、懷恨在心,這種瞋心就是心偏差了,會讓自己不愉快,甚至影響健康。所以要經常注意自己的心。
除了身體的我和內心的我,另外還有一個靈性的我,這是真正的自己。雖然「身、心、靈性」都同樣重要,但在修行上,靈性是最重要的,因為修行的目的,是讓靈性不再輪迴於地球的世界。
什麼是地球的世界?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所謂的六道輪迴,或稱六凡。一個人如果不修行,將來往生就會在這六凡世界輪迴;但如果修行了,甚至能夠見性、成就,就可以到菩薩、佛的世界,所以修行非常重要。
修行可以決定我們來到人間的價值,因為一個人縱使家財萬貫,或是名利地位多麼崇高、愛情多麼甜蜜,到最後都是一場空,這就是人生,也是《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來到人間的真正目的,是透過修行,讓靈性不再輪迴,這是非常重要的認知。
佛傳印心法 莊嚴眾心性
所以兩千五百多年前,世尊來到人間修行成佛,就是讓我們也遵照祂的修行方法,和祂一樣成就佛陀;這是我們修行的目的。
修行,從出世間來說,是讓靈性進入聖位,可以到天堂、到佛國。因為靈性是永生不滅的,人即使再痛苦,也不過幾十年、一百年,但靈性是千百億萬年都不生不滅,所以一般人只知道滿足色身,一直爭取更多的名利、地位和愛情,卻不了解靈性渴求的是解脫輪迴,因此說「人生都是顛倒夢想」,而修行就是要把這個顛倒的人生重新翻正。
修行要修正法;什麼是正法?就是可以讓人見性成就的法門。如果能夠修行正法,就可以明心、見性、成佛。如何明心、見性、成佛?就是遵照佛所示現的的方法來修行。
當年,佛經過六年的艱辛修行,然後才成就,不像我們坐在很舒適的坐墊上禪定,祂都在野外或森林裡禪定;也不像我們吃得好、吃得飽、穿得暖,祂一天只吃ㄧ粒米;佛是用這種自我折磨的方式來修行。
後來,他發現這種方法不能成就,必須要有智慧。智慧從哪裡來?從靈性而來。如何從靈性生出智慧?就是要禪定。
所以很多修行人不重視禪定,是不對的。世尊告訴我們,修行除了持戒、守戒以外,還要禪定,才能從定中產生智慧,讓靈性解脫輪迴;也就是要「戒、定、慧、解脫」,這是世尊傳給我們的修行方法。
世尊從修行中了解,靈性如果不能超越輪迴,就會不斷地流轉於六凡。如何才能讓靈性解脫,得到自由自在?佛在禪定中見證了八正道(或稱八聖道),讓靈性可以進入聖位,證得聲聞,不再輪迴。
另外是修十二因緣,因開悟而證得緣覺果位,也可以讓靈性進入聖位,不再輪迴,一般稱為羅漢,但並不究竟。
我們修行,要成就菩薩、成就佛,所以要修六度波羅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但很多修行人都只注重看經、誦經和唸佛,不修禪定,這樣的修行沒有做到六度波羅蜜。
第一波羅蜜是布施。一般人對布施的認知,是財施、法施和無畏施,這是有相布施,布施的對象是「人」。
真正的布施是無相布施,布施對象是「靈性」。像我們今天能夠修行,一定是有人接引我們,讓我們的靈性可以接受真正的佛法,將來可以解脫,成就菩薩、成就佛;這種布施叫做無相布施。
無相布施的功德很大,為什麼?因為有相布施的對象是人,而人終歸一死;但無相布施所布施的靈性是不會死的,祂如果成就了,就永遠不再受苦,當然功德很大。
第二波羅蜜是持戒。修行人要守戒律,戒律是最根本的佛法,佛陀在世時,對弟子都要求很嚴,一定要嚴守戒律。
第三波羅蜜是忍辱。其實凡事只要退一步想,就可以海闊天空,不必與人計較,也不必害怕吃虧。
第四波羅蜜是精進。在修行上,要不斷精進;在智慧上,也要不斷精進。
第五波羅蜜是禪定。禪定有一定的方法,並不是坐在那裡枯坐或練習呼吸而已,要懂得正確的方法,才能夠入定。
第六波羅蜜是般若智慧。這種般若智慧不是指頭腦聰明,而是一種超智慧,是成佛的智慧。
整個宇宙有十個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是四聖,不會再輪迴;另外還有六凡,也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這是會輪迴的。這十個法界在哪裡?其實都在我們身上。
世尊所傳的印心佛法,告訴我們如何成就菩薩、成就佛,那就是要修六度波羅蜜和十地菩薩,要經過「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二十八界天的修行,要從禪定中去超越。
也就是說,成佛要超越這三大阿僧祇劫,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妙佛。所以修行要懂得方法,依照這個方法修,就可以達到修行的目的──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