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師說禪】修行 成就智慧人生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圖片提供/禪天下雜誌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圖片提供/禪天下雜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人如果不修行,就不知道這輩子來人間做什麼,誠如菩曼仁波切所說:「色身是別人給的,不是真正的自己,裡面的靈性才是真正的自己。」很多人只知道滿足外在色身的需求,每天忙忙碌碌,直到有一天病倒了,才不得不停下來,可是裡面那尊真正的自己,也就是自性,卻不得解脫。

我們投胎人間的目的,是為了要修行成就,回到佛國。大家不妨想一想,每天有很多人出生,也有很多人死亡,這些生生死死,自己又了解多少?再想想看,當親人或社會上的重要人物往生時,他們得到了什麼?由此可知,一個人真正要開悟的是,自己這一生來到人間,究竟是要做什麼?

解脫菩提道 人生一大事

不管是過去的佛、現在的佛,還是未來的佛,都必須來到娑婆世界(人間),才能成佛。因為只有在娑婆世界,才能接到住世佛的接引、傳法,然後修行、證道、解脫,回歸佛國。

如果在人間不是生為人,就聽不到人話,沒有修行的機會,比方像牛羊馬,就沒有這種福報,所以身為人很不簡單,要懂得珍惜色身的可貴。可是很多人遇到不如意或無法解決的事,就跑去跳樓,實在很遺憾。

我們來到人間,應該要修行,造更多福德與福報,如果不懂得珍惜,而自我毀滅(自殺),會立刻到地獄報到。很多人以為自殺可以解決問題,其實不然,因為他們不了解其中的嚴重性,才會犯下這種大錯。

人身難得,如今我們已經擁有,同時也有聽聞佛法的機會,應該要更進一步的覺醒,了解靈性歷經千百億萬年的輪迴流轉,卻不得解脫的痛苦,或是自己在過去世已經修行,但還沒有圓滿成就,所以這一世又來到人間補功德,以解脫累世業力,讓身心得到真正的清淨。

一個人如果還有業力,就不可能成就;如果要成就,一定要身心清淨,而且要有智慧。我們修行,一方面讓身心清淨,一方面從禪定中得到智慧。

智慧來自於自性,我們的一切本能,比方像看得見、聽得見、能夠思考、做事情……等,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但是如果色身得到這些智慧,卻不用來修行,不用來造福、利益眾生,反而去追求、滿足自己的需求,那就是本末倒置,終究還要輪迴。

現在很多人的生活都過得不錯,但也許是太好了,所以容易醉生夢死。不過也有人因為過得比較苦,認為每天為生活奔波都來不及,哪裡還有時間修行?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他不了解自己會這麼苦,就是福德做得不夠,所以才會承受苦果,因此要造更多福德,才能換得福報,減少苦難。

由此可知修行的重要,奉勸那些過得比較不好的人,應該趕緊禪修,因為禪修可以提升靈性,轉變命運,讓不如意的事慢慢轉化,進而得心應手,這是很重要的。

相由內心轉 修行即福報

一個人的內在人心如果改變,外貌也會變化。也就是說,如果心很善良,展現出來的氣質也很善良,大家都喜歡接近你;反之,如果心不善,表現於外的也是不善之相,這種人當然沒有人緣,做事也不容易成功。因為「相由心生」,心若快樂,外貌就快樂;心若痛苦,外貌就痛苦;心若悲傷,就是一付悲傷的樣子。

同樣的,如果內在靈性接到很多福報,而我們又能把這些福報開發出來,行之於外,就可以從外面得到更多福報,這不是去廟裡拜拜,求人家改運,就可以得到,那是改變不了的。

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至於命運如何運行,則取決於心(靈性)的清淨。

末法至今已一千多年,我們不希望再持續到一萬年,否則眾生多麼悲哀!我希望在末法中,播下正法的佛種,讓這些佛種能夠萌芽、茁壯。那要怎麼做?就是在各地設立禪修道場,而那些被接引來禪修的人,就是佛種,等到佛種萌芽後,在很好的環境下成長,開花結果,就是眾生一體成就,這是我設立道場最主要的目的。

很多人不了解修行的重要,所以不知道要修行;或是知道修行很好,可以讓身心靈得到菩薩保佑,卻不見得會來修,這是為什麼?因為這種人幾乎都生活得不錯,所以不認為修行是必需的。那麼我要套一句菩曼仁波切的話,他說:「那些知道修行很好,自己又不來修行的人,是最沒有智慧的。」

不過真正的修行,不是用嘴巴唸,不是用眼睛看,也不是用腦筋想,這樣不是修行,而是研究學問。

所謂修行,除了要知道經典的教義,以及在生活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所累積的經驗外,還要能夠改善經驗,進而善用經驗,如果還能更進一步地配合修行,讓兩者圓融一體,就會生出新的智慧,幫助我們入世圓滿,出世圓覺,也就是讓人生比較順利,沒有大災難,然後再依修行所得的智慧,而一起圓滿。

誦唸未住心 何能求解脫

修行如果只是看經、唸佛、持咒,是不夠的,要看你在看經、唸佛、持咒,或是禪定以後,有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有沒有得到清淨?有沒有完全解脫業障?有沒有遠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能夠完全離相,業障完全解脫,就可以透過禪定,進入另一度時空,一個光明的、佛菩薩的世界,而不是在人間。

我們在人間,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大腦所想到的,身體所接觸到的……,都稱為「有相」,可是「佛」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只是一個是抽象名詞,那麼到底有沒有佛?沒有看見的人說「沒有」,見證到的人當然說「有」,我也不能把「佛」拿出來給你看,所以要自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我們學佛法,是要讓心變得更細膩、更柔軟、更深入,才能感受自性的美好;如果愈是向外去接觸心外的事情,就愈不能如願,而且會有很多不如意。

所以能夠進入禪宗法門修行,跟師父修行,是一等一的福報,這種福報也許目前短期內還看不出來,但是有一天,當你得到以後,就會知道自己這一生沒有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