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智慧
已找到 27 則相關結果
Q:有修行的人都知道,生活要隨緣不變,不能攀緣,要一切放下,不與人爭。但現今社會競爭激烈,若不去爭,就被別人打下去。要如何面對這問題呢?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心靈」的境界是沒有界線的,從「心理」以下才有這種分別心。因為有分別心,人與人之間才會對立,才會爭奪,才會打仗。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人都開悟以後,我想這世界就是太平的世界。 但這個理想好像很渺茫,我覺得這個社會愈來愈亂,錯誤的習氣愈來愈讓人煩心;這是因為在現代這種複雜的社會,大家都要爭生存,要爭取功利、名銜。這些屬於個人的私利,如果能夠拋棄,那會過得非常愉快。 只要能夠把份內的事情做好;比方我們在家裡好好照顧丈夫、妻子、子女;在工作崗位上,一心為公司的目標而努力,專心做好份內的事;在社會上奉公守法;這樣就可以過得充實而愉快。 一個修行正法的人,要能夠從身體的智慧(就是每天思考、做事這種智慧)提升到法界的智慧。也就是說,我們一開始都是關心跟自己有關的一切,然後當智慧慢慢增長、成熟以後,就會逐漸擴大到全人類;此時,對一切有生命的個體,你都會去關心、呵護他,這樣慢慢地,就可以得到法界的智慧。 當修行從身智到法智,就可以印證到所有眾生的平等性。當你印證到這種平等性時,才會明白這世間有多美好,才會開始關心它。 再深一層的,就是心靈的智慧,也就是佛性。「佛」只是一個代表,即使信仰不同,心靈的智慧也是一樣的,是從身體裡面可以得到的智慧,然後到整個法界。當你證到法界的智慧,得到大聖人的智慧時,就得到了三身圓滿(註: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 所以,當你得到這種智慧的時候,就會知道如何愉快地生活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生存在這個苦海無邊的娑婆世界,就是要懂得這種智慧。有了這種智慧,就可以很自然地解決人間的痛苦,過著比較如意的生活,這就是修行正法的重要。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五大智慧中的體性智慧,是指我們對自己色身的智慧,除了要了解體內體外的生理結構外,還要能夠保有健康;換句話說,就是要排除身體的障礙,讓生命能夠延長。而法性智慧則更進一步,是我們與「天、地、日、月、星」的一切關係。 天地日月星 禪道藏其中 人,生存在宇宙中,但宇宙除了人,還有其他的生命體和無生命體。所謂無生命體,是指星球的結構,比方像地球,它除了也有體性智慧之外,我們在南極、北極所看到的極光,其實就是地球的法性智慧。 我們每天生活在天地之間,「天」是指虛空界,包括地球和地球以外的世界。但在地球上的其他眾生,比方像樹木、動物等,也和我們一樣,共同享有同樣的空間。如果你有這樣的智慧,就會懂得在愛護自己之餘,也去愛護其他眾生。 第三是圓滿性智慧。首先要有圓滿心;我們除了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家人及朋友,乃至一切眾生。除了要圓滿自己,也要圓滿別人、圓滿一切眾生。若能如此,就可以從心裡生出愛心,當這種愛心逐漸擴大、提升以後,就會變成慈悲,菩薩的慈悲。這是人與一般動物不同的地方。 有了慈悲以後,世界才會和平,才能讓我們在宇宙中生存得非常圓滿。所以我們要有圓滿心,不管是任何「人地事物」,都要以圓滿心對待。 我舉個淺顯的例子:如果一個人能以圓滿心來經營餐廳,一定會很用心作菜,讓客人吃得很滿意。但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就會設法在食材上節省開支,捨不得用好食材,這樣作出來的菜當然不容易讓客人滿意。以此類推,我們可以從各方面來圓滿眾生,圓滿世界。 如果人人都有這樣的圓滿心,就知道要愛護地球,也會知道綠化環境的重要,不會讓虛空中的空氣受到污染,否則最後受苦的還是自己。因此,我們不該只想要圓滿自己,那就犯了「我執」;應該要擴大到整個法性的圓滿。 其次,還要有圓滿修行的智慧。如果沒有圓滿修行的智慧,就不知道自己的修行能不能成就正果。 這種圓滿修行的智慧是什麼樣的智慧呢?第一是開悟的智慧,開悟自己為什要修行。因為人生苦短,只有幾十年的生命,「咻」地一下就過去了,但是生命結束以後的千千萬萬年,那個無限期的生命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要了解修行的重要性,要有這樣的智慧。 第二,開悟以後,接著就是要選擇什麼方法、什麼法門、以及要如何修行,才能達到修行的最終目的-見性成佛。 不過,修行要見性成佛,不是隨便修什麼法都可以做到的,這個法要能夠讓靈性得到清淨才行。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師父過去不是告訴大家,靈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嗎?為什麼還要再讓祂清淨呢?雖然靈性本自清淨,但在靈性外面還有業力的污染,也就是業障和靈障;修行就是要把這些障礙通通排除,讓靈性恢復本有的清淨。 我想請問大家:人有靈性,狗也有靈性嗎?當然是有的,否則牠要怎麼輪迴呢?我再問大家:人有自性,狗也有自性嗎?因為師父傳法是很精細的,會愈來愈入微,所以我才這麼問。狗雖然有靈性,但牠沒有自性,所以不能成佛。而人有自性,所以才能成佛。 自性雖是靈性的本性,但並不表示所有的靈性都是自性。自性就是佛性,我已經指出「自性」與「靈性」的不同,你們要再去深入思考、再去參。雖然自性就是靈性,但靈性不一定是自性,差別就在靈性之外如果還有污染,就不是自性;如果靈性之外沒有污染,已經很清淨了,那就是自性。 由此可知,受到污染的靈性就不是自性。舉例來說,虛空中的空氣原本都是很新鮮的,但如果它被污染了,就不再是原來的空氣。而人本來和動物一樣,靈性都受到業力的污染,所以才要修行;這就是我在前面說的「人要有修行的智慧」,道理就在這裡。 自性本清淨 五蘊自縛心 人,經過開悟、聞法之後,經過可以見性的禪定之後,讓靈性得到清淨,那就是自性原有的清淨。其實每個人的靈性本來都是清淨光明的,為什麼現在不清淨了?因為被業力所污染。 什麼是靈性?什麼是自性?《六祖壇經》說:「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自性是不會生滅、不會輪迴的;祂具足一切、什麼都不缺;祂是一顆圓滿、聖潔的光球,擁有無限光芒;祂是每個人原來就有的。所謂修行要「見性」,就是見到這個本有的、清淨的、聖潔的靈性。所以修行要有智慧,才能夠見性。 如何才能有開悟的智慧?首先要明白人生的價值。真正的人生並不僅限於人世間這幾十年的生命,很多人都忽略了靈性的生命,那才是無限大的生命,是無生無滅的生命。靈性就是自性,就是佛性,祂一切具足,不生不滅,不會變異,祂就是聖潔的光,所以靈性的世界就是佛性的世界,祂是光明的世界、聖潔的世界。 修行就是讓自己看到,除了生命的世界以外,還有一個靈性的世界,那是無生無滅的世界。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到那個無生無滅的佛性世界,這是修行要有的開悟。 如果有了這樣的開悟,也有了成就的佛法,以及能夠引導你到達佛國的傳法師父,只要你一路跟著師父,就可以從污染到清淨,從清淨到智慧、到圓滿。這一方面要靠自己的努力,一方面要靠師父的帶領與引導,才不會在中途退轉。 再說到圓滿的功德。一般人在過去生中,因為功德還不夠圓滿,所以今天才又投胎為人,而不是佛菩薩。換句話說,這表示你過去雖然做了很多福德,但修行的功德還不夠圓滿,無相布施的功德做得還不夠,菩薩行的功課做得還不夠,所以今天才又再投胎為人,重新再來補足自己過去未完成的修行功德、無相布施的功德。 勤耕功德田 菩提總持行 從這裡,我們再想想:菩薩的修行要怎麼修?第一是布施,包括法施、財施和無畏施。法施就是法的布施,把自己的修行心得分享他人,讓對方有機會走上修行之路,這是法施功德。 什麼是財施?比方某人或某地區的人在生活上有困難,需要金錢救助,像這種布施就是財施。或是去照顧流浪狗、流浪貓,也是一種布施。 至於無畏施,比方像以前發生過的日本大地震,或是南亞海嘯,都造成當地人民的心理恐慌,其實這就需要靠政府的力量去安撫他們,不論是在物質上的安頓,還是心靈上的撫慰,像這些無法靠個人力量來完成的事,政府就應該要出面處理。 另外像憂鬱症,多半是因為在生活、工作、感情等各方面的不順或失敗所引起,或是因為親人往生,心裡很難過、很痛苦,如果自己無法調適,慢慢就會變成憂鬱症。這要靠佛法的力量,去接引他來修行;這也是一種法施。 憂鬱症患者的心都很苦,因為他滿腦子的想法都是負面的、苦悶的、痛苦的、失敗的、失落的,時間一久,很容易就鑽牛角尖,結果愈走空間愈小,最後走不出來,演變成精神崩潰,甚至走上自殺之路。 台灣幾乎有幾十萬人都患有憂鬱症,我們應該針對他們來接引,讓他們的心可以回復到原來的自信與快樂。因為修行以後,可以改變他們的想法,進而改變人生。 其實不論生死,或是成功失敗,都是人生本來會遇到的事,不必太認真,而讓自己的心被綑綁,無法解脫。修行以後,因為有了智慧,再加上同修之間的關懷,可以讓他逐漸淡忘這些負面想法,而從憂鬱之中走出來。 一般憂鬱症的患者都會把自己困在家裡,不願與外界接觸。我曾聽說某位女明星,長得很漂亮,唱歌也很好聽,後來不知是婚姻不圓滿,還是另一半往生了,導致她得了憂鬱症,長達五、六年走不出房門。有一天,有個朋友去看她,發現她居然不修邊幅,簡直變了一個人。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與陪伴,才讓她重新建立信心,再度開朗起來。像這也是一種法施。 如果你們的朋友之中,也有這種憂鬱症的人,無論如何都要設法接引他來修行,改變他的人生,否則他會很痛苦。尤其我們需要做這種有相無相的功德,要做這種布施。只要你去接引人來修行,就是你的功德;雖然你不去記這些功德,但祂確實都存在。你有一分功德,就可以消滅一分業力,這是修行很重要的布施功德。
專訪/羅佩禎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心,本來就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腦,稱之為「心腦」,它會經由神經和荷爾蒙系統及其他管道,影響「頭腦」的功能及身體大多數的主要器官,而且是掌控精神和情緒經驗的重要角色。 人體器官中,大腦的主要功能是思考和記憶,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心臟也會思考。 近來許多西方科學家研究發現,大腦和心之間有很重要的連結,他們認為,心臟也有智慧,和大腦一樣會思考,並非只是像機械化的幫浦,單純地透過動靜脈把血液運送到全身而已。 「甚至他們覺得,心臟的智慧還更超越大腦」,自10餘年前開始從事心、腦研究的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羅佩禎博士,點出了科學界的新發現。 在過去,醫學界是從傳統的生理解剖學觀點來看心臟,只重視它輸送血液的功能;但如果從自律神經的立場來看,心臟其實可說是自律神經的指揮總部,而且相較於其他器官,心臟擁有人體最強大的電磁能量,它的電場比腦部還強60倍,這可透過心電圖,在人體表面任何位置量測得知。 心的磁場超越腦磁場百倍 此外,心臟所發出的磁場也強過腦部100倍,只要離開人體3英呎的地方都感測得到。甚至,心臟的磁場還會影響身邊周遭的人,因為它帶有此人的感覺和情緒編碼。 羅佩禎教授指出,雖然西方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意識是由大腦主導,但中國老祖宗早在古代就發現,「心」才是主要的思考場所,所以有「人心叵測」的說法,而不是說「人腦叵測」。 那麼,人類意識的主宰到底是「心」,還是「腦」呢?過去數百年來,西方科學家都著重於腦的研究,忽略了心的作用,一直到最近十幾年,才開始對心臟和大腦的交互作用進行研究。 不過,對世上許多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而言,都認為「心」才是智慧和慈悲的來源,而不是「腦」。比方佛教認為,在人心深處的靈性,可以經由修行得到提升,進而回到靈性的家園,也就是修行的最高境界「見性成佛」,所以靈性(心)才是大智慧,而靈性家園就是大智慧的母國。這些說法似乎都在明示著,「心」其實才是智慧的泉源。 羅佩禎教授表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Julian Thayer研究團隊,曾根據Claude Bernard學者在150多年前提出的「心腦之間有密切關係」學說,以心律變化作為量測身體壓力和鑑定健康的指標,經過多年的研究後,發現心和腦的關係是雙向的,而且會相互影響。 另外有位David Jernigan醫師,在自營的診療中心(Hansa Center for Optimum Health)也發現,身體其實並不如一般人所認為,只由大腦控制,而是由腦和心同時主導,就像一台具有雙核心的電腦一樣。根據他的說法,心臟有65%的神經和大腦一樣,這暗示了心臟或許也像大腦一般,主導身體的運作。 還有其他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像是「某人就要走過來了」,如此簡單的一條訊息,往往是心比腦還要更早幾秒預知;或是我們有時也會覺得,好像即將要發生什麼事,這都可能是「心」早已預先接收到了訊息。 心念無法躲過測謊器 因此,既然「心」和「腦」就像同步執行的雙核心電腦,那麼兩者就應該好好協調,才能讓身體功能正常運作。但如果不能協調,又會發生什麼事呢?羅佩禎教授以測謊為例指出,一個人在測謊時,頭腦可以說謊,但心卻不能;所以當心腦彼此意見不合時,測謊器就會出現很大的震幅,說謊者就會露餡。 同樣地,一個人若是長期心腦不協調,就會生病。在臨床上,治療這種病人的方法很特殊,例如有位女士,心跳極不協調,很可能會因為心律失調而導致猝死,她到醫院治療時,院方讓她戴上耳機,聆聽自己的心跳聲,讓大腦知道,「腦」和「心」這兩個控制身體的雙核心處理器沒有同步運作,所以造成了心律不整。 奇妙的是,當病人在聽了自己的心跳30分鐘後,情況竟明顯改善,1個月後,不但心跳恢復正常,連原有的「心臟瓣膜閉鎖不全」也痊癒了。由此可知,人類的意識並非如過去西方醫學所認為的「都是由腦部控制,心只是聽命於腦」;事實上,心臟在身體的主導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般說來,人們可以透過宗教,開啟內在的慈悲與愛心,進而去幫助他人、影響他人,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的智慧」的擴大展現。在美國,有一個成立於1991年非營利機構HeartMath Institute,他們的工作是幫助人們以心中直覺來主導身體、意識和情緒,也就是讓人們可以將潛藏於內心深處的慈悲與愛心發揮出來,去關懷自己和他人,甚至關懷整個地球。 羅佩禎教授指出,這個機構的研究中心,做了非常多與「心」相關的研究,他們發現,「心」除了輸送血液、維持生命的生理功能外,更是人類通達智慧與智力的重要門戶。 羅教授說,「他們對心的研究,不是只看壓力情緒會對自律神經產生何種影響,還包括了感恩、慈悲,以及關心等各方面的情緒影響。」 結果發現,心律變化是反應情緒的最佳指標,特別是壓力和沮喪的情緒,不但會造成腦部中心和自律神經失調,而且還幾乎影響了全身各部門的功能。 他們同時發現,心臟看起來就像是有自己的「頭腦」,會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感受和反應,包括意識、感覺和智力。 心也有自己的腦 羅佩禎教授說,其實「心」本來就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腦,稱之為「心腦」,它會經由神經和荷爾蒙系統及其他管道,影響「頭腦」的功能及身體大多數的主要器官,而且是掌控精神和情緒經驗的重要角色。過去,科學家的研究都是觀察「腦」發出指令時,「心」會如何反應;如今,他們的研究已轉為「心」和「腦」的雙向溝通。 這個機構還進行了一個很有趣的全球相關性研究(global coherence research),企圖了解太陽和地球磁場,與動物(包括人類)健康及行為之間的相互關聯性。他們在全球多處設置了精密感測器,長期連續地測量太陽風暴及太陽風速對地磁活動所產生的影響,以及與全球重大情緒相關事件(例如戰爭)的關聯性。 由於地球磁場的共振頻率,和人類的頭腦、心臟自律神經系統直接交疊相關,因此不難理解,當人類的生理節奏和全球集體行為,以及太陽、地球的活動不同步時,很可能會對人體健康和行為產生不利影響。 以下是他們提出的4個相關論述: (1)人類和動物的健康、認知功能、情緒及行為,會受到太陽磁場、地磁及其他與地球相關磁場的影響。 (2)地球磁場具有生物體的相關訊息,此訊息連結了所有生命系統。 (3)每個人都會影響全球訊息場。 (4)人類集體意識會影響全球訊息場;因此,集合眾人之心,發出關懷、愛心和慈悲的心念,會產生一個強大的一致性場域,此場域可造福他人,也能幫助彌平目前地球的不調和。 心念集氣可以改變造化 人類的情緒和意識,會與地球磁場產生作用,形成編碼訊息,傳遞到全世界,這是早被科學家認可的,而且他們也相信,人類的磁場會和地球的能量磁場,形成相互影響的反饋迴路;所以我們常會看到,有人為了某事而發起所謂的「集氣」活動,就是企圖以眾人的「心念」形成一股強大磁場,以達到共同幫助的目的。 其實,不僅在醫學、科學上發現心臟是有智慧的,在修行上,一樣也是要用「心」,而不是用「腦」。比方佛教就特別重視「心行」;所謂「心行」,是指智慧修行,並不是靠腦的記憶、用腦來修行,那會落入意識型態,修行會失去深度而徒勞無功。 世尊早已告知 心才是智慧之所 但現在許多佛教門派,都教導修行人要誦經、拜懺、唸佛、持咒,這些都是用腦修行、用記憶作功夫,這樣的修行不可能有深度。 世尊早就看出後世修行人的問題,所以不斷在開示中提醒世人,不要用腦,要用心修行。世尊在即將涅槃的靈山法會上,開示過一段千古名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此一「妙心」,指的就是心的大智慧。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指出,在我們的心臟深處,有一個精神體,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這個精神體所主導;而在精神體的深處,還有一個靈性,也就是世尊所說的妙心──本自具足的智慧之所。從這裡可以知道,「心」才是智慧之所,並不是只有腦;世尊早就在2,500年前就告訴了世人。(本文感謝交大應用化學系余艇教授大力協助關鍵資料提供) 本文參考相關網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ZAu7azfXt0 Youtube:NeuroCardial Synchronization – Dr. David Jernigan, Hansa Center for Optimum Health http://hansacenter.com/ https://www.heartmath.org/ 羅佩禎小檔案 現職: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學歷: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美國佛羅里達州甘城榮總醫院研究助理 美國猶他大學醫學院腦波實驗室研究員兼工程顧問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問:學禪坐會不會走火入魔? 答:有些人擔心學禪坐會走火入魔,不敢輕易嘗試,其實禪坐要坐到走火入魔,並不容易。所謂走火入魔,是指一個人的意識執迷於某種反常需求,久而久之,就會精神失常。 如果有人認為禪坐會走火入魔,是因為學習方法不正確。其實不只禪坐,做任何事情,如果執著錯誤的方向,一味強求,精神狀態就會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走火入魔。 禪坐若會走火入魔,完全是心理因素所引起,最常見的就是想用禪坐求得神通,那就很容易與鬼神界起交感,招惹外靈入侵,造成精神異常。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間房子,只要不打開門窗,外靈便無法進入。什麼是請外靈進來?就是想用禪坐得到神通,那就會與虛空界的靈體相應,它們便會假借是佛菩薩要上你的身,等於是應你的要求而進入體內,讓你以為自己就是佛菩薩而替天行道,結果身心造業還不自知,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最後它離開了,你卻要承擔這些罪業,這是多麼可怕啊! 不過,雖說學禪坐不要妄求神通,但這是指那些想藉禪坐招外靈上身,而得到神通的人而言;如果是真正地修行正法,當身心修到某種清淨的境界時,自然可以得到神通,因為這不是向外求的,所以不會走火入魔。 佛說的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性通(漏盡通)。當眼根圓通時,可通達天眼通;耳根圓通時,可通達天耳通;能夠保持清淨,能夠圓通,可得他心通;當悟性達到相當智慧,可以知道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這是宿命通;能夠法身顯現,以法身做事,是神足通;當自性現前,就是性通。 以上所說的神通,都是因為修行正法,得到清淨、智慧、圓滿、圓覺,而產生的自然神通,這是佛的大威德力,得到了這些自然神通,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現代人不僅工作忙,心也很忙,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壓力。如何紓解這種壓力?禪修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不但可以放鬆身心,還可以從禪定中提升心靈。 曾經有人建議我興建廟宇,可是我認為,一個人不管修行還是蓋廟,都要有智慧;修行是為了什麼?蓋廟又是為了什麼?都要想清楚,才不會盲目而行。 以前有位女居士想要蓋廟,可是沒有錢,後來她的朋友捐了一塊地給她,就把寺廟的地基先建好了。有一天我去拜訪她,她問我:「這間廟蓋好以後,要如何經營?」 我反問她:「當初妳在蓋廟時,就應該先想好蓋廟的目的;我先聽聽妳的意見,再答覆妳。」她說:「我希望有很多人來朝山。」我說:「朝山是有條件的,第一要有知名度,第二要有一定的規模。你可以衡量自己是否合乎這些條件。」 同樣地,不管修行或信仰宗教,也必須先明白「我為什麼要修行」、「我為什麼要信仰這個宗教」,才不會在修行過程中發生偏差,這就是智慧修行。 盲目外求佛 不如智慧行 那什麼是盲目修行?就是迷信,就是一見到菩薩就盲目地拜,一看到廟宇就盲目地進去燒香。 聖嚴法師以前曾提倡「正信佛教」,就是因為他看到社會上有很多迷信,所以特別強調要修「正信」佛教。但除了要有「正信」的佛教,還要有「智慧」的佛教。 所謂智慧的佛教或智慧的宗教,是指信仰者將心皈依於信仰的對象;也就是為心靈找一個歸宿,就像我們辛苦工作了一天,晚上可以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一樣。 但大部分人的心靈都是無所依、無所歸,因為現在很多佛教徒雖然皈依了某某法師,但大多流於形式,只是辦個手續,領一張皈依證而已,甚至有些人有好幾張皈依證,這樣並沒有實質意義。 真正的皈依是自性皈依,也就是心靈的皈依。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我們心靈所皈依的對象,將來必須能夠帶領我們的靈性到達皈依之處──天國、佛國。 其實天國、佛國離我們不遠,就在人間,甚至在我們體內就可以找到這種美好的地方,只是大家忙於生活而忽略了。如果能夠藉由禪定讓身心放鬆、意識清淨,就可以找到天國、佛國。 禪定是所有宗教共同的修行方法,只是方式不同;不管是祈禱、唸佛、還是坐禪,都是禪定,從身體的定,到心裡的定,最後進入靈性深定。 祈禱時,以最清淨的心靈與上帝溝通,此時沒有「我」的存在;沒有「色聲香味觸法」;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沒有「色受想行識」,完全是「無我」狀態,這樣才能直接進入心靈境界,與上帝、佛陀溝通,因為此時的你就在淨土。 一切宗教都在對治每個人不清淨的心;如果心很清淨,每天很自在,當下就是佛。可是因為我們的心還有很多無明與執著,不能自我解脫,不能超越人間的煩惱與痛苦,所以不能讓智慧突破,見到光明的自性。 所謂禪定,是將原本不平靜、不平安的心歸於平靜、安詳、自在。所以不論是禪坐、唸佛、還是祈禱,都是為了讓意識清淨,讓心靈可以直接通達我們的皈依之處,這就是修行之路。 真正的唸佛是「無念而念」,是一種相應法,也就是與佛相應,這樣所得到的清淨力量才會更大。而這種相應法比起看佛經、背咒語、唸幾萬遍佛號要更有用。我們要了解它的真正意義,才不會流於形式。 祈禱也一樣,要不斷地懷念上帝的偉大、慈悲及大智慧、大圓滿的精神,這樣我們的心靈就能很自然地產生淨土、產生天國,而直接通達皈依之處。 禪定也一樣,學禪定的第一步,先要學會基本坐姿,這是為了超越生理的障礙,超越身體的痠麻痛癢等不適感,甚至再深入一點,還包括意識上的變化。 禪定就像蓋房子一樣,如果打好一百層樓的地基,就能蓋一百層大樓;但如果只有三層樓的地基,就只能蓋三層樓。所以一定從呼吸開始練起,從專注開始練起,不能馬虎。 修心覓菩提 禪定入佛心 修行最快的方法就是修心。像「色聲香味觸法」的感受,都是來自於意念,也就是心識,所以修法其實就是修心,把心直接皈依於心靈深處,皈依於佛國、天國,修行就是如此! 但修行的過程中充滿各種困難,比方有些人身體不好,就很難清淨,但身體不好有時是因為心理因素所造成,如果心中有很多事情想不開、放不下,心結就會愈打愈深、愈打愈多,這樣當然會影響氣血循環而產生病痛,因為「氣血不通則病,不通則痛」,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那要如何克服?必須從「心」、從意識上、觀念上去超越。譬如發生爭執時,如果能退一步想,就能海闊天空,心裡自然舒服。但如果更進一步地爭吵,也許會招惹更多麻煩。 比方很多人為了一點小事就打官司,最後原告變被告,告來告去,搞得雙方都痛苦不堪。如果能退一步想,留一點空間給彼此,就不會產生摩擦,這是禪的智慧。 但如果大家都要搶這個空間,那就落入了我相、人相、眾生相,一定會發生爭執,帶來很多煩惱和痛苦,非常不值得。 在身體方面,很多疾病其實都是內心的不圓滿所引起,所以應該讓心保持清淨、安祥詳和平安,每天過著快樂自在的日子;不管有錢沒錢,也不管是高官還是平民,這樣的人生就是最大的福報。 所以修行第一個要件,就是每天自在。如果不自在,就要自我檢視,為什麼不自在?是擔心什麼事嗎?或是有其他原因?要去參出來。只要能把原因找出來,加以解決,不自在的原因就空掉了,心也獲得解脫,可以保持清淨、自在和法喜。 如果每天都能很自在,就會充滿法喜,而人際關係就從這裡開始建立,工作效率也從這裡開始進展,精神領域也會從這裡開始突破,所有修行上的障礙都會從這裡開始解脫。 所以,一切都是從「心」入門,不管修行,還是做人處事,都要先求心的自在、心的圓滿,要知足常樂,這樣就可以每天很快樂、時時很快樂。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禪宗的修行是「直指本心,見性成佛」,這是一般修行團體沒有的,是最直接的修行方法,也是禪宗唯一的修行法門,不假於其他唸佛、持咒……等輔助方式。 回顧禪宗的歷史,有了經典以後,很多修行人都執著於經典,偏偏經典裡的文字相又很難理解,所以都只是在文字上摸索、探討,甚至從文字上再深入研究,又演化出許多意識現象。但這些都只能算是研究佛學,並不是學佛或成佛。 發願菩提道 莊嚴眾心性 真正要學佛、成佛,第一步是入門以後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薩心,是一種大慈大悲的心,是自己已經覺悟,發願要修行成就,要像觀世音菩薩或釋迦牟尼佛一樣,要有這種智慧。 第二步,是如何從發菩提心開始,再自我成長,同時還要以這種關懷眾生的心,再去覺悟他人,也就是「自覺覺他」。 很多人來到人間,都是糊里糊塗地來,又迷迷糊糊地走,每天只顧著為生活工作而忙碌,希望多賺點錢,滿足慾望,等到最後發現牛頭馬面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位住院的同修告訴我:「師父,真的有牛頭馬面,但自從師父來看過我之後,好像在我身上罩了一道光,雖然外面的世界很恐怖,可是我在裡面很安全,就這麼渡過了住院期。」 他說他在醫院裡看到很多人都是被牛頭馬面拉出去的,所以我們應該相信,真的有地獄,也有天堂和佛國,如果不相信,當人生走到最後一刻時,就會明白。也許等下輩子再投胎人間時,就會懂得要修行。 記得有一次,我在演講時提到,每個人都需要工作,讓生活無虞,雖然這是每個人的願望,但不是人人都能實現,為什麼? 因為我們潛意識裡的記憶會一直留下來,所謂潛意識,就是過去世的時空,以及因外在意識(眼耳鼻舌身意)而接觸的一切外界,包括人地事物等,所構成的意識。當我們往生時,身體會滅亡,但意識不滅,這些過去累世的意識會包住靈性,我們就是依憑這些意識,決定自己是到四聖,還是六凡。 由此可知,我們不會欺騙自己,如果做好事,就會在潛意識裡記錄好事,如果做壞事,就記錄壞事,這些意識會包在靈性外面。而靈性本是光明的靈光體,被這些意識障蔽以後,就像太陽被烏雲遮住;修行就是要解脫這些意識,讓靈性重現光明,這就是見性,見到本來的真面目。 一心生萬法 萬法歸一心 但在見性之前,先要明心;如何明心?要明什麼心?所謂心,每個人都有一個「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的心,還有一個「無生無滅、不增不減」的心;一個在外面的現象界,一個在裡面的實相界;但其實都是一個心。如果能明白如何分辨這兩種心,就知道要如何圓滿外面的心,然後去接近裡面的本心。當我們能夠圓滿外面的心,裡面的本心就會發光。 有些人以為,「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的心是指本心,其實不是,本心不會生萬法,而是無生無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這個「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的心是意識心,是外面的心,包括過去累世的潛在意識和現在世的意識。 至於裡面的心,則是「過去,現在,未來」都一樣,沒有分別。我們要的就是這個「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改變的本心,或稱為佛心、自性、佛性。除了本心,其他都是餘物。 一個人有了意識的心,就有慾望;有了慾望,就有煩惱和痛苦。因為當慾望無法滿足時,難免會有埋怨,或是在追求慾望的過程中遇到挫折,因而產生煩惱與痛苦。慾望是眾生的習性,如果能夠滅度眾生習性,就可以回歸本來清淨的自性。 什麼是明心?首先,要明瞭兩個世界:一個是現有的人間世界,另一個是靈性世界。這就像政治有民主國家的世界,也有共產國家的世界。 佛說的明心,是指人間的世界和靈性的世界。人間的世界不過幾十年,因為它會因個人的色身滅度而不存在,是短暫的,所以佛說這是虛幻的世界。人們所執著的一切,在佛看來,從最究竟的層面看來,都是空的、虛幻的、不存在的,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在人間,當然想要過得更好,但並非人人都能如願,只有真修行的人,才能依自己的意願而實現。 前世修福德 今生造功德 也許有人會說,許多大企業家也沒有修行,為什麼事業可以做得這麼大?錢賺得這麼多?要知道,雖然他現在的成就很大,但這也許是他過去世修行得來的福報,或是他的祖先曾做過很多功德,帶給子孫的福報。今世的果,是過去世造的因,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因果定律是不會改變的。 另一方面,也許是他得到這些福報以後,還有一顆想要創業的心;所謂創業,是指照顧更多大眾,如果他有這種利益他人的愛心,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不過,如果只是想多賺點錢滿足自己,並沒有以最好的方法,生產最好的產品給大眾,那麼很快就會失敗,因為他沒有愛心,沒有奉獻眾生的心,這樣當然不可能壯大。 我們認識了人間世界以後,會對生活工作產生直接關係。比方說,花費同樣的時間與精力,有人可以賺很多錢,有人不能,原因何在?很多人會說,這是命運註定的。 什麼是命運?「命」在現象界,在人間的世界,是透過個人的學習、經驗及能力,而創造出彼此不同的成就。譬如在學校,如果學識比較高,技能學得比較好的人,畢業後當然可以找到比較高職位的工作;反之,如果學習成果較差,社會成就也會不一樣。 可是,如果都是學識很好、技能也不錯,而且都在同一個企業體工作,可能有人的成就會很好,有人則不然;這是受到裡面那個看不見的「運」所影響。 換句話說,就是要看自性本體外面的記憶體(即佛家所說的「業」),如果很清淨,當然會很順利,如果不清淨,就會有干擾,這就是無形的「運」在運轉。由此可知,如果要改變命運,怎麼改都沒有用,只有多花錢而已。 唯一可以改變命運的方法,就是修行,因為修行可以解脫靈性,回到佛國。我們從修行中接引更多人,讓他們的靈性也跟我們一樣,得到清淨而得度,回到佛國,這是真正的功德。所以大家都應該要修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智慧,也就是要有圓滿的智慧、超越的智慧。一般眾生因為沒有這種智慧,才會每天生活在痛苦之中。而造成這些痛苦的原因,就是「貪瞋癡」三毒,以及「我執、法執」太深,業障太重。 所有眾生,不管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都離不開「生住異滅」四相的生命變化。以人來說,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其生理、心理所產生的種種變化,乃至到最後的軀體滅亡,都離不開這種自然的淘汰法則。 而人類本自具足超越的智慧,應該可以在地球上創造出美滿如佛國的世界。至於該怎麼做,就要靠全體人類運用智慧來努力。 人間如火宅 自性是彼岸 由於生活競爭的關係,我們有時會忽略精神方面的需要。比方很多有錢人,雖然在物質上過得很富裕,但在精神上卻覺得空虛。由此可知,只要是人,不論貴賤,都會有煩惱和痛苦。那要如何解除煩惱痛苦呢?必須要有智慧。 一個有智慧的人,或是有慧根的修行人,生活會過得比一般人快樂。其實每個人的智慧都是一樣的,只是開發的早晚不同。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潛藏的智慧啟發出來。 一般人對修行都沒有明顯目的,有些人勤於唸誦佛號或研讀佛經,為的是得到佛菩薩的度化,將來能往生極樂世界;也有些人希望藉由修行,讓事業更發達,獲得更多財富。不論個人的修行目的為何,如果不知道如何照顧、保養自己的身體,讓它隨著時間一天天消耗,到最後,便白白虛度了這一生。 人生的價值是什麼?人生不僅是要獲得生活所需,更應該好好利用這幾十年的時間去做一件大事。什麼大事?不是當大官,也不是求名利,而是一般人都忽略的,要找到我們本來的自己! 人,除了有個「色身的我」,還有一個「意識的我」,有了這個「意識的我」,才有完整的「我」存在,才會有慾望。為了要追求這些無止盡的慾望,身心便會不停地消耗。但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慾望,我們活在世上又有什麼意思? 慾望與理想是不一樣的,慾望是因五官的感觸,所生出來的一種占有念頭;理想則不然,它是一種正確的人生觀,是一種回饋社會、造福人類的慈悲心。 人自出生以後,便受到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以及社會、國家的照顧,才得以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所回饋、有所奉獻,要去照顧其他的人;這就是理想。 這種理想源自於一顆慈悲心。如果一個人有這種慈悲心,不管他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也不管地位、成就的高低,都會非常受歡迎;因為這顆愛心能感化很多人,也能成就很多事。所以人生的價值是完成理想,而不是追求慾望。 有些人每天忙碌地工作,甚至比別人還努力,可是卻賺得比那些不怎麼努力的人要少,為什麼呢? 富貴天註定 但求明心地 有句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意思是說,一個人的生死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小富小貴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來獲取,但大富大貴卻是天命所註定。所謂「天」,是指大自然的客觀環境,大富大貴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力量,是大自然的智慧所創造出來的。 人,除了「色身的我」、「意識的我」之外,還有一個「心靈的我」。有時候,我們會從內心深處突然湧現出一些靈感,這就是來自於內在的「心靈的我」。這個「心靈的我」很有智慧,很清淨;不像外面的「意識的我」很無明,一接觸外界的感受,便生出三毒(貪瞋癡)二邪(慢疑)之心,徒惹一堆煩惱。 現在社會上各行各業分工得很細,非常需要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所以為了求生存,必須學習專業的本事。可是在求取知識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內在的心靈,要為祂籌備資糧。什麼資糧?就是智慧。 這也是世尊創立佛教的目的,要大家不被色身所矇蔽,要把人生的價值放在內在的靈性。因為色身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壽命,在人間的一切,早晚會隨色身滅度而成空;但靈性卻永生不滅,所以不可本末倒置。 「人」這個生命體的一切變化,本來就是生生滅滅,這種生滅就是輪迴。如何擺脫輪迴,永生於喜樂佛國?必須靠另外一種能力的實現。這種能力並非外來,而是來自於自己,也就是內在的自性。 六祖慧能大師說:「自性本天生」,每個人都有自性,只要找到了自性,就找到了回家的路。 然而,一般人由於輪迴太久,這條回家的大道已被無明烏雲所障蔽,所以要藉由修行的力量,一層一層解脫,讓自性重現光明,才能找回這條光明大道。 當我們找到了這條大道,便會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有這條通道,通達內在的大智慧心靈,也就是「本我」。而此時就是見到了自性,會知道原來大家都是一家人,我們的生命力和智慧,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同時也會得到許多不可思議的力量。 雖然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個星球,但卻與整個宇宙息息相關。比方太陽和地球、月球之間的變化,會直接影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情緒。特別是當三者形成一直線時,是影響力最強的時候,此時的人心(情緒)會比較衝動,精神病患也容易在這個時候發病,在大自然界則會發生海水漲潮。 像這些都是大自然的智慧,修行人要從這些大自然的現象去參出智慧。 當我們的智慧能通達宇宙時,也就是跟宇宙中的光波、電波、聲波相同的時候,自然會明白這一切的變化。 這就好比母子間的心電感應,當人與人之間的光波(或電波)波長很接近時,便能感應對方,知道對方意識的變化;這就是內在「心靈的我」的智慧。 修行要打破一切相;因為我們已有了智慧,不需在意那些有形有相的東西。這些色相都有生滅性,會變異,不是永恆不變的;所以《心經》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要有「分別」的智慧,要知道哪些是不可過分追求的,因為我們沒有那個力量、本事和條件;如果過分去追求,最後往往會受傷,甚至會產生痛苦和煩惱,所以應該往內心追求,因為內心的本我是最清淨、最光明、最寶貴的,而且有很多智慧與慈悲心,也就是良心。如果大家都能讓「內在的我」與「外在的我」合而為一,這個人間就是天堂,就是佛國。 不過,修行最難的就是打破「我」的觀念。一般人都很容易受外界誘惑,習於外求滿足,但佛陀告訴我們,「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就算有再多財富、權位和名利,當大限來臨時,身體沒有了,一切也沒了。由此可知,人生在世幾十年,就像作客一樣,如何在作客時找到真正的主人(本我),找到回家的路,那才是最重要的。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見性,為了成就、成佛。祖師曾經很肯定地說:「禪定如果不是為了見性,不是為了成佛,只是坐在那裡打坐,或是一直唸佛、誦經、看經,而不見性,這樣的修行毫無益處。」 為什麼祖師會這麼說?本來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見性,要進入聖位,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否則便會一直輪迴。如果此生沒有造業,也做了一些功德,可能會輪迴到好一點的法界,也許是投胎為人,再來修行,或是不知道會投胎到哪個法界去。 內修心、外修身 內外兼修 要越過欲界天,必須兼顧「外修」與「內修」。外修是行為的修行,也就是「殺盜淫妄酒」;內修是內心的修行,也就是「貪瞋癡慢疑」,這十戒都要滅度。換句話說,哪怕只是貪小便宜的心,也過不了欲界天,套用祖師的話,就是修行無益。 有瞋心的人,也是修行無益。一個人如果很容易生氣,在心裡記仇、記恨,與人相處糾紛頻生,這種人也是修行無益。因為修行是很徹底的,是乾乾淨淨的,要修到大智若愚,不與人爭,不與人計較。 還有些人喜歡搬弄是非,這也是瞋心,是造業、妄語,是屬於「外修」的部分,這種人也是修行無益。 以上都是很嚴重的犯戒,連欲界天都跨不過,還要怎麼跟師父修成就法門?都是「修行無益」,沒有一點益處。 所以要徹底改變自己的身心,要和靈性一樣清淨。〈自性歌〉的歌詞不是說「清淨直了成佛」嗎?這是六祖在開悟後,對五祖說的:「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所以唱〈自性歌〉時,要想想這幾句偈語的含意,並確實做到,這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是禪宗真正的修行。 癡心,就是迷惑,比方原來是修本門的印心佛法,後來聽說哪個法門可以飛天遁地,或是可以靈魂出竅,便一時好奇跑去修。其實像這些天花亂墜的話,自己要有主見去判斷,修行禪宗這麼殊勝的法門,要有堅定的禪心,所謂「禪心堅定,禪法堅固」,不要輕易動搖,否則心就被汙染了。 二十多年前,曾有一位修行人跟師父修行,我記得他是北投某寺廟的住持,他在跟師父修行之前,已經在寺裡修禪定,他告訴我,他在禪定時,靈魂會跑出去,但每次都烏煙瘴氣地回來,後來他就不敢再出去了。 修行人不能有傲慢心,也許自己不覺得,但有時在言行或態度上會顯現出來,所以要注意。傲慢是失敗的開始,因為傲慢心一起,內心就被裝滿了,無法再接受別人的意見,也不能與人溝通協調。雖然這是世間法,但也是修行。 修行人也不能有疑心,比方太太懷疑丈夫出軌,除非真的有證據,或是苦勸對方不聽,那就要放下,任由他去造業,自己就好好修行。因為修行是自己在修,不要受旁人或外境干擾。有時當自己更精進的時候,反而可以帶動旁人也一起精進,或是在無形中影響他們,讓他們在錯誤中,因自己的精進心而有所改變。 清淨智慧 落實生活 我曾說過一個故事,當年,世尊帶著一千兩百五十名弟子到處講經說法,有一天來到一個村莊,村莊的主人供養世尊一座芒果園,自己也跟隨世尊出家修行。修了一段時日,有一天他回家,因為他是獨子,父母希望他留下來結婚生子,延續後代。 半年後,他又回去修行,世尊問他去哪裡了,怎麼這麼久沒有回來?他就把前因後果告訴世尊。世尊聽了很生氣,對他說:「你不是出家了嗎?為什麼還跑去結婚生子?」他說是父母的意思,無法違抗。世尊說:「可是你現在已經出家,就不一樣了;出家的目的是不要再繼續『生老病死』的苦,難道今天你自己受這個苦還不夠,還要把它留給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世尊把他痛斥一頓。 後來其他弟子知道了,就很煩惱地問世尊:「可是我們都是結婚生子後,才出家跟隨世尊修行,那怎麼辦?」世尊說:「沒有關係,但你們有責任要帶子女一起修行,讓他們透過修行而脫離苦海,同時也能教別人脫離苦海。」 雖然我們是帶髮修行,不像出家眾要遵守許多戒規,但在結婚生子方面,最好能接引他們一起修行,就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 不過有些年輕孩子很叛逆,晚上不回家,或是打電動到半夜不睡覺,早上爬不起來,不去上學。像這種情形,我都會請他們把孩子帶來見我,經過我一番開導,孩子就變好了。 我的做法是先開導他,告訴他人生要有目標,以及該如何改進、如何創造希望、不要自我墮落等等,並且肯定他的未來會比現在更好。比方有些孩子功課不好,我就告訴他,讀書就像交朋友,剛開始並不認識對方,或是對他印象不好,覺得不喜歡,所以疏遠他,讀書也一樣。曾有一個小朋友說,他除了文科,其他都考不好,所以不喜歡讀書;我告訴他,愈是考不好的科目,就愈要接近它,看不懂沒關係,但不要討厭它、拒絕它,因為愈離開它,就愈不懂。 就像朋友之間彼此不認識,也許從外表看,覺得對方很傲慢,高不可攀,就對他印象不好,可是偏偏時常遇到他,怎麼辦?其實可以多親近他,多了解他,等彼此都熟悉以後,就會相處得很好。 人與人之間如此,學科與學科之間、法與法之間,也是如此。多親近清淨法門、親近智慧法門、親近圓滿法門,就會愈增長清淨、愈增長智慧、愈增長修行的圓滿。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人如果不修行,就不知道這輩子來人間做什麼,誠如菩曼仁波切所說:「色身是別人給的,不是真正的自己,裡面的靈性才是真正的自己。」很多人只知道滿足外在色身的需求,每天忙忙碌碌,直到有一天病倒了,才不得不停下來,可是裡面那尊真正的自己,也就是自性,卻不得解脫。 我們投胎人間的目的,是為了要修行成就,回到佛國。大家不妨想一想,每天有很多人出生,也有很多人死亡,這些生生死死,自己又了解多少?再想想看,當親人或社會上的重要人物往生時,他們得到了什麼?由此可知,一個人真正要開悟的是,自己這一生來到人間,究竟是要做什麼? 解脫菩提道 人生一大事 不管是過去的佛、現在的佛,還是未來的佛,都必須來到娑婆世界(人間),才能成佛。因為只有在娑婆世界,才能接到住世佛的接引、傳法,然後修行、證道、解脫,回歸佛國。 如果在人間不是生為人,就聽不到人話,沒有修行的機會,比方像牛羊馬,就沒有這種福報,所以身為人很不簡單,要懂得珍惜色身的可貴。可是很多人遇到不如意或無法解決的事,就跑去跳樓,實在很遺憾。 我們來到人間,應該要修行,造更多福德與福報,如果不懂得珍惜,而自我毀滅(自殺),會立刻到地獄報到。很多人以為自殺可以解決問題,其實不然,因為他們不了解其中的嚴重性,才會犯下這種大錯。 人身難得,如今我們已經擁有,同時也有聽聞佛法的機會,應該要更進一步的覺醒,了解靈性歷經千百億萬年的輪迴流轉,卻不得解脫的痛苦,或是自己在過去世已經修行,但還沒有圓滿成就,所以這一世又來到人間補功德,以解脫累世業力,讓身心得到真正的清淨。 一個人如果還有業力,就不可能成就;如果要成就,一定要身心清淨,而且要有智慧。我們修行,一方面讓身心清淨,一方面從禪定中得到智慧。 智慧來自於自性,我們的一切本能,比方像看得見、聽得見、能夠思考、做事情……等,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但是如果色身得到這些智慧,卻不用來修行,不用來造福、利益眾生,反而去追求、滿足自己的需求,那就是本末倒置,終究還要輪迴。 現在很多人的生活都過得不錯,但也許是太好了,所以容易醉生夢死。不過也有人因為過得比較苦,認為每天為生活奔波都來不及,哪裡還有時間修行?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他不了解自己會這麼苦,就是福德做得不夠,所以才會承受苦果,因此要造更多福德,才能換得福報,減少苦難。 由此可知修行的重要,奉勸那些過得比較不好的人,應該趕緊禪修,因為禪修可以提升靈性,轉變命運,讓不如意的事慢慢轉化,進而得心應手,這是很重要的。 相由內心轉 修行即福報 一個人的內在人心如果改變,外貌也會變化。也就是說,如果心很善良,展現出來的氣質也很善良,大家都喜歡接近你;反之,如果心不善,表現於外的也是不善之相,這種人當然沒有人緣,做事也不容易成功。因為「相由心生」,心若快樂,外貌就快樂;心若痛苦,外貌就痛苦;心若悲傷,就是一付悲傷的樣子。 同樣的,如果內在靈性接到很多福報,而我們又能把這些福報開發出來,行之於外,就可以從外面得到更多福報,這不是去廟裡拜拜,求人家改運,就可以得到,那是改變不了的。 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至於命運如何運行,則取決於心(靈性)的清淨。 末法至今已一千多年,我們不希望再持續到一萬年,否則眾生多麼悲哀!我希望在末法中,播下正法的佛種,讓這些佛種能夠萌芽、茁壯。那要怎麼做?就是在各地設立禪修道場,而那些被接引來禪修的人,就是佛種,等到佛種萌芽後,在很好的環境下成長,開花結果,就是眾生一體成就,這是我設立道場最主要的目的。 很多人不了解修行的重要,所以不知道要修行;或是知道修行很好,可以讓身心靈得到菩薩保佑,卻不見得會來修,這是為什麼?因為這種人幾乎都生活得不錯,所以不認為修行是必需的。那麼我要套一句菩曼仁波切的話,他說:「那些知道修行很好,自己又不來修行的人,是最沒有智慧的。」 不過真正的修行,不是用嘴巴唸,不是用眼睛看,也不是用腦筋想,這樣不是修行,而是研究學問。 所謂修行,除了要知道經典的教義,以及在生活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所累積的經驗外,還要能夠改善經驗,進而善用經驗,如果還能更進一步地配合修行,讓兩者圓融一體,就會生出新的智慧,幫助我們入世圓滿,出世圓覺,也就是讓人生比較順利,沒有大災難,然後再依修行所得的智慧,而一起圓滿。 誦唸未住心 何能求解脫 修行如果只是看經、唸佛、持咒,是不夠的,要看你在看經、唸佛、持咒,或是禪定以後,有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有沒有得到清淨?有沒有完全解脫業障?有沒有遠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能夠完全離相,業障完全解脫,就可以透過禪定,進入另一度時空,一個光明的、佛菩薩的世界,而不是在人間。 我們在人間,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大腦所想到的,身體所接觸到的……,都稱為「有相」,可是「佛」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只是一個是抽象名詞,那麼到底有沒有佛?沒有看見的人說「沒有」,見證到的人當然說「有」,我也不能把「佛」拿出來給你看,所以要自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我們學佛法,是要讓心變得更細膩、更柔軟、更深入,才能感受自性的美好;如果愈是向外去接觸心外的事情,就愈不能如願,而且會有很多不如意。 所以能夠進入禪宗法門修行,跟師父修行,是一等一的福報,這種福報也許目前短期內還看不出來,但是有一天,當你得到以後,就會知道自己這一生沒有白來。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每個人都有磁場,都具有引力,以專業術語來說,就是每個人都有電能。其實不只是人,動物和植物也有帶電作用,就連地球、太陽、月亮也一樣。地球因為磁場比一切生物都強大,所以這些生物才不會因地球自轉而被拋到虛空。 太陽也因為磁場比地球大,所以地球會繞著太陽轉;這都是大自然的力量,也是不可變的法則。我們修禪要有智慧,要知道每個人都有這種磁場。 所以,「如何強化自己的磁場」是很重要的,那要怎麼做呢?一定要修禪,因為修禪可以讓我們體會大自然的慈悲法則,進而擁有大自然包容萬物的愛心;換句話說,就是在清淨當中,讓「心」來造化一切。 清淨常自持 身心化淨土 什麼是清淨?不受污染是「清」,常清則「淨」;不論何時何地,如果都能常保不受污染,就是清淨。修行要保持身心不離清淨,這是修行的根本。 修行人如果做不到清淨,絕不可能進步,所以一定要達到清淨的境界。而在清淨的同時,身心也會開始變化,身體會變得健康,煩惱也會消除。所以禪定的第一關,就是要突破身體的關卡,也就是生死關。 修行的第一個好處是延長壽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不會長瘤。每個人都會生病,這是因為身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老化,於是很容易被外來的細菌侵入而染病。 人之所以會生病,第一是因為機能的退化與老化;第二是受到外來的空氣污染或飲食污染,這是生理上的病變,如果身體的抵抗力夠強,也就是白血球的組織健全,自然能夠防禦外來的細菌入侵。 至於內部的老化和退化,就要靠禪定吸收大自然的能量,讓體內的氣脈運轉順暢。因為氣脈如果順暢,就可以正常輸送血液來補充養分。但如果氣不足,或是功能退化,那麼當細胞不能再維持生命所需的時候,就會氣絕身亡。所以修行的第一個好處是延長壽命,讓身體有抵抗力。 為什麼人體會有癌細胞,或是長瘤?那是因為體內有適合它們的生存條件,而它之所以會有適合的生存空間,就是我們的氣血運轉失常,也就是血液被阻塞了,細胞得不到養分的補充,所以癌細胞、瘤細胞才會停留在那裡,造化它的世界。 而一個修禪的人,由於體內氣脈運轉正常,所以不容易生瘤或生癌。即使萬一有了癌細胞,也會在氣脈運轉的時候被氣化,或是被一種光芒罩住,讓它不會再繼續發展,然後慢慢消失。這些都是肉眼看不見、卻實實在在存在的。 除了這些好處,禪定還能讓我們保持年輕,很有活力。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細胞在禪定中又得到了新的生命,讓老化、退化的細胞再生,所以可以保持年輕;而且只要細胞不死,人就不會死,這是修禪可以延長壽命的原因。 世法本圓空 一心生萬法 其次,禪定還能讓我們得到智慧,人類就是因為無明,沒有超生的力量與智慧,所以才會不斷輪迴。舉例來說,一個人不管是否富有,都一定有不滿足的地方,而這些念頭會讓我們產生煩惱和痛苦,比方一個已經到了祖母年紀的人,還是會操心兒子、擔心孫子,這就是典型的「放不下」。 我有位朋友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調到美國去,臨出國前,他的母親很煩惱,捨不得兒子遠渡重洋,千方百計不讓他去。我勸她要放下,她才答應讓兒子出國。最近她到美國看他,回國後很歡喜,簡直變成另一個人。由此可知,一個修禪與沒有修禪的人最大的差別,就是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會用智慧來分析、判斷,找出苦惱的原因,而不會讓痛苦長期存在心裡。 其實有些身體方面的病痛,只要每天保持愉快,沒有煩惱,很快就會痊癒。可是很多人都習慣將小毛病看得很嚴重,結果病情真的就愈來愈嚴重;因為一心生萬法,如果心朝著這個方向想,它就會按照你的意思去造化。 所以我們要有智慧,對於身體的病痛或心裡的煩惱,都要看得開。當然,身體有病還是要看醫生,至於煩惱,該看開的就要看開,或是設法補救,不要長期放在心裡,那是會生病的。 如果心裡有煩惱,或是身體有病痛,不管再怎麼禪定,都不可能超越痛苦的境界。簡單地說,就是坐不好!通常我都會勸這種人先休息一陣子,或是兩、三天不要吃飯,只喝清水;因為現代人都吃得太好,所以都營養過剩,不妨試試兩三天少吃飯,多喝水,說不定對身體會有幫助,對心情也會有助益。 在做人處事方面,則要懂得「知足常樂」,比方有些夫妻常會吵架,搞得彼此心情鬱卒,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先生工作不順遂,或是回到家裡覺得空氣不流通,或是看到家裡亂糟糟的、看到家人臉色不好,好像生氣的樣子,諸如此類的因素,都可能讓他心裡不舒服,於是便會和家人吵架。像這些障礙都要去除。 身淨眾生滅 心淨地獄空 所以平常就要每天保持清淨,如何清淨?很簡單,只要每天都想著自己很自在,沒有煩惱,就能達到清淨的境界。 修禪不是練功夫,當然也有練功的禪;但更重要的,我們要修「心」,修這顆能造化萬物的心,要自己能夠控制,能夠運用,能夠發揚光大;不要讓它被綑綁;如果能夠做到,就是菩薩。 修印心禪法是很大的福報,因為靈性會提升。比方有些人想賺錢,但如果自己的靈性已經墮落到「人界」以下,怎麼可能賺到錢?一定要將靈性提升到人界以上,才能得到更多福報。可是很多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只知道要賺錢,卻一直賠錢,就是因為靈性墮落的緣故。 修印心禪法就能得到清淨,有了清淨的心,靈性才能提升,如果不清淨,靈性就會墮落,這就像燒開水一樣,水蒸氣很清淨,所以會上升,這就是真理。 真理只有一個,大自然的一切,可以讓我們得到很多智慧,得到智慧以後,還要懂得活用,如何活用?就是平時要養成「妙觀察」的智慧,要觀察入微,不能有所偏差,這樣才是智慧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