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師說禪】菩薩不住相布施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一般人修行都是修色身,包括身體的健康和心裡的障礙,這是方便法,不是究竟法。什麼是究竟法?就是直接修靈性,除了要讓身體健康、突破心裡的障礙,還要讓靈性提升、讓靈力提升,這才是最重要的。

布施不住相 靈性最究竟

我們修菩薩,一定要行菩薩道,也就是六度萬行,第一就是布施,但一般人對布施的認知都有所偏差,都從意識上去解釋,比如曾有法師說,布施的時候不要讓人知道,要默默地布施,這其實是一種意識型態的錯誤認知。

可是,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主要是來自世尊和須菩提的一段對話,世尊對須菩提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什麼是菩薩?菩是修行佛的大智慧,薩是修行佛的大福報,所以菩薩就是修行佛的大智慧和大福報。我們今天修菩薩,就要行菩薩道,就要行布施,與「要不要讓人知道」無關。

由此可知,很多人都不了解佛說的教義,就一直這樣錯誤地傳下去,曲解了佛的意思,所以很多人在誦經、持咒時,並不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就算每天不間斷地持誦,背得滾瓜爛熟,也不可能讓自己解脫,不可能到達究竟。只有禪宗「以心傳心」的頓悟法門,才是最究竟的佛法。

當年,世尊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就是世尊與迦葉尊者產生了心靈共鳴,不必假借任何色相,就能讓對方了解,這是心與心的共鳴。也就是說,迦葉尊者明白世尊拈花的用意而破顏微笑,這就是最究竟的頓悟法,不是漸進法。

什麼是漸進法?一般人修行的就是漸進法,先求自己的信心、信仰,再求教義的甚解,然後再去行、去證,循序漸進,所以是漸進法。

但究竟法門講求的是頓悟,當下聽到、當下聞法、當下看到,立刻就知道佛的意思,而當下相應、當下改變。所以真正的佛法是無相的,要能夠心領神會。

離相諸形滅 悟空本自在

所謂無相或離相,是先要離開「我」這個色相,也就是無我;只要無我,就沒有一切根塵,沒有一切煩惱和痛苦,也就是身空、意空、心空。若能如此,就可以進入性空,也就是真空法界,然後證得妙有。

禪宗是稟承世尊「以心傳心」的唯一法門,但這種以心傳心,如果不是以無相為宗、以離相為宗,就是有相;而有色有相就是虛妄,會生滅,不究竟,所以是方便法。

換句話說,修行除了要離相、無相,還要無所住;不但要身空、意空、心空,還要性空。若能性空,就能直接通達本性,直接證得真理,直接得到佛的大智慧,直接得到佛的大福報。

再看世尊對須菩提說:「菩薩於法」,意思是菩薩行者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要行不住相布施。

什麼是不住相布施?前面提到,「布施不要讓別人知道」,這是意識型態的離相,不是真正的離相。我們布施,要做不住相的布施,不要做感受上的布施。什麼是感受上的布施?比方我們聽到或看到有人遭遇困難,就去幫助他,這是感受上的布施,是住於相的布施;另外像開設醫院、救濟貧苦等等,也是住相布施。

一般布施包括了財施、法施和無畏施。所謂財施,顧名思義,就是金錢布施,譬如有些人身體不好,為了讓他們的身體減輕病痛,就去設立醫院,這是住於相的財施。

法施是勸人行善,也是一種住相布施。無畏施是當人受到驚嚇或心有不安、感到恐懼時,我們去安慰他,或是替他想辦法解決,讓他的心能夠緩和,不再害怕,比方朋友遇到流氓騷擾,我們幫他找警察或是設法幫他擺平,這也是住相的無畏布施。

像這些住於相的布施,是感覺上的,都是有相布施,屬於人間小善,我們要做這種小善,更要做大善。所謂大善,就是供養眾生出離苦難,接引他們修行究竟佛法。

比方像供養道場,讓更多人可以來修行,在這裡成就;或是接引人來修行,讓他的心靈沒有恐懼,可以安於極樂世界,這些都是不住相的無畏布施。

善法修福德 菩薩修智慧

布施有入世的布施,也有出世的布施;前者是有相布施,後者是無相布施、不住相布施。當然,我們修出世法,也不能忽略入世法,所以不能因為要行不住相布施,就放棄了住相布施;而是要在住相的布施以外,更要去做不住相布施,這才是最究竟的布施。

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我們不但要救「人」,更要幫助他的「靈性」在現在或未來可以到一個很光明、很喜樂的淨土,這才是佛教真正的教義。

如今,我們已然了解菩薩的真正意義,是要修行佛的大智慧和大福報,那要如何成為菩薩呢?如果只是勤做好事,並不能成為菩薩,只能成為善人;菩薩必須要能相應佛的大智慧和大福報,因為在佛的大智慧裡,就包含了佛的大福報。

我們修菩薩,包括了菩薩的修與菩薩的行;菩薩的修是修佛的大智慧,菩薩的行是行佛的大福報。所謂佛的大福報,就是無住相的行、非感官的行、非意識上的行、非色身香味觸法的行,這是真正的菩薩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