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上,在台大校園的陳文成博士紀念碑旁,舉行了《陳文成事件38週年紀念晚會》。
1981年5月20日,陳文成攜妻、子從美國返台探親,因為曾捐款給《美麗島雜誌》而被警備總部於7月2日一早從家中帶走,於7月3日陳屍於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
當年的校園白色恐怖長什麼樣子?從黨產會、促轉會所整理的資料,就可略見一二。
1980年代,情治單位、教育主管機關與中國國民黨,在大專院校進行全面監控。透過灌輸「愛國」教育或是威脅利誘,每年有四千至五千位師生與政府合作,監控身旁的同學與師長。(我也很好奇自己當年的被監控檔案)。
各位可以發現,無論是白色恐怖,或是最近香港的反送中,或甚至是中國對台灣的紅色滲透,獨裁政權從來不在乎人民的感受。他們只在意自己的權力穩定。為此,暴力、殺害,都是可以使用的手段。
當年,有些人,就如同陳文成博士一樣,遭到情治單位的殘忍殺害。林宅血案就是其中的一個重大的案件。
如何挖掘當年的獨裁政權的運作方式?這就需要把當年的檔案拿出來一一審視,才能了解獨裁政權為了穩定政權,究竟怎麼殘忍地走到這一步。
促轉會曾邀請當年被監視的人回頭看檔案,還拍成紀錄片《不是自己寫的日記》。影片中,口白緩慢地說出:
你可以從檔案中,看見自己曾經在幾年、幾月、幾日、下午幾點,和誰,在哪個冰果室吃冰。
你可以在檔案中,看見自己母親的來信。你可以在檔案中,看見自己的居家平面圖。
這就是1980年代的校園監控。
或許有些政治檔案已經解密了,但是像是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美麗島等等案件的許多政治檔案,卻還沒有公開。
為了解密這些檔案,讓大眾看見真相,釐清過去不當作為的責任,促轉會希望能調閱這些檔案,但卻遭到國安單位以國家機密為由不願意提供。
德國史塔西檔案局局長楊恩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指出:「檔案透明才能全面理解歷史,讓當事人複雜的經歷重現。讓所有人參與詮釋歷史的對話,而不是把這件事交給少數能壟斷真相的專家。」
因此,即將在立法院審議、通過的政治檔案法,將是轉型正義的莫大一步。懇請各位一起關心。
看見真相,理解獨裁,我們才知道該如何捍衛民主。
作者為民進黨秘書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