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Jack Dai/無罪的渴望帶來無所謂的遺忘

近代港台抗爭最大的致命傷,就是「對無罪的渴望」。

因為訴求無罪,意味著只要動機正當、人就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標籤難撕掉。

因為不需付出代價,故既無法產生烈士、也無法在事件中產出新一代「真正的」領袖:標籤難貼牢。

因為無法產生真正的領袖,故也無法長期凝聚意志、成為堅實力量,進而推進目標:意志難統一。

典型的例子正是報導中的太陽花與隨之崛起、有氣無力的時代力量。經典的範本則是被關到嫑嫑的翁山蘇姬與甘地。

當然,沒有人喜歡坐牢,人生風險太高,好可怕;但人心很微妙,人們傾向同情「受害者」,甚至厭惡起懲罰他們的人。

以上無關是非與道德批判,單純是對目標、戰略與戰術不一致的遺憾:無罪的渴望帶來無所謂的遺忘。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