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時間靜止留下永恆 超寫實人體雕塑展

「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於6月28日上午在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正式開幕,逼真寫實的模樣,十分吸睛。

素有「紅色遊民之稱」的藝術家鄭梅、知名藝評家陸蓉之,化身為寫實雕塑,擠身在作品面前,真假難辨,非常逗趣。

中時傳媒集團社長黃清龍特別引用《紅樓夢》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見的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來描述這個展覧逼真寫實程,完全讓人真假難辨。

文化交流研究所(Institute for Culture Exchange)總裁馬克西米利安.雷茲(Maximilian Lethe)、出身電影界的日籍藝術家辻一弘(HazuHiro)現身展場,為難得精彩展覧,移駕台北,感到欣慰。辻一弘並在安迪・沃荷(Andy Warhol)作品前,周詳解說細節。擔任過好萊䲧特效化妝師的他,利用民眾對經典藝術家或高知名度人物的崇拜,乃策略性挪用(appropriation)手法,以不尋常的大型肖像,讓觀者對這些經典人物,備感親近。當由內而外雕塑層層矽膠,將作品主角的內在情緒引導到外在表相,特別引人注目。

台藝大雕塑系教授劉柏村也在現場近距離觀察作品細節,對於近半世紀以來,模塑創作技術的突飛猛進,印象深刻。早期具像寫實作品,還是無法擺脫創作時的筆觸刮痕,近年來完全躍升到毛細孔、皮囊組織的栩栩如生,對雕塑創作者,是很好的參考與啓發。這也是2002年北美館舉辦「現代雕塑大展」的呼應。台灣的雕學習與發展,需要回歸史觀,讓更多美學內容,透過藝術型式呈現。

開幕吸引許多媒體與藝術界的佇足,大家在真假虛實之間,細細咀嚼藝術家在遠離抽象、回歸具像寫實之間,承載著深邃的情感、創思與別出心裁。當作品放大的某種程度,定格式的情感渲洩,特別令人動容。

社會上有多少陰暗死角、人間勝利組的光鮮亮麗背書,還是多少邊陲地帶,疏離、喟嘆、哭泣與哀嚎,需要寄予更多同情與關懷。

而愛,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天倫之樂、夫妻之親、友朋之禮,在具像寫實藝術家巧手下,更加刻骨銘心。

選舉季節,真假話題很多,適值暑假,走一趟中正紀念堂一展廳,細細揣摩每個瞬間,彷彿讓時間靜止,留下永恆!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