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G20峰會提供各國領導人齊聚一堂的機會,針對全球面臨的困境與危機進行討論並達成最終共識,但結論能否被寫入公報,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顯然具有最後拍板決定的權力。
美國川普發起單邊主義、經濟保護主義,各國包括其盟友屢屢遭受攻擊,要脅加徵關稅等,由於中美貿易戰時間長達一年,使得全球經濟籠罩在不確定中,各國決定聯合行動,要在宣言中加入反對保護主義的措辭,因美國的反對沒有成功,但已形成對美國的有力牽制。
大阪峰會的最吸睛之處,在於「自由貿易」成為共識,並已載入通過的「大阪宣言」中。 安倍功不可沒,他在閉幕記者會上評價,峰會領袖們明確地確認了自由、公平、非歧視的貿易體制,並且決心引領全球經濟強勁發展。 美國同意將「自由貿易」寫入公報,並不意味著美國立場鬆動,作為唯一超級大國,它對「公平」有自己的定義,
這個關鍵立場去年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就想加入公報,因為美國反對沒有成功,安倍終於實現,既維護本國切身利益,客觀上也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對於極端氣候的嚴峻挑戰,執行「巴黎氣候協定」已形成 1 vs. 19 的情形,一邊是孤零零的美國,另一邊是其餘19個成員國,重申「不可逆轉」的承諾。美中貿易戰重入談判正軌,雙方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國不再執行對3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等。
雙方都無意升級貿易戰,川普在雙邊會晤時提出「希望中方能夠增加採購規模」。 中國的底線是主權和尊嚴絕不會讓步,美國的底線是貿易逆差必須明顯縮小,雙方需要尋求新的平衡點。
雙方都不願意「經濟脫鉤」,川普稱願放寬對華為的限制,美國企業將被允許繼續向華為出售產品,並希望有更多中國留學生到美國的大學就讀。
習近平在G20峰會上致詞時宣布五大舉措,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局面,進一步擴大農業、採礦業、製造業、服務業開放,自主降低關稅,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主動擴大進口,明年1月1日實施新的外商投資法律制度,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對中國境內註冊的中外資企業平等對待,一視同仁。 大力推動RCEP、中歐、中日韓等多邊主義的自由貿易談判。
貿易戰暫時告一段落,但中美長期的全面競爭和較量才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