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心很痛 他是我被炸死的手足

 參觀「長崎原爆資料館」,心情沈重無比,尤其找到原子彈受害悲情兄弟照片的原鄉,感觸更深。

 知名美國攝影師喬·奧唐內爾(Joe O"Donnell ,1922-2007),曾於1945年,深入日本長崎災區,以鏡頭捕捉並紀錄了原子彈爆炸後的悲情長崎,留下一楨哥哥背著死去弟弟,赴火葬場的經典照片,傳頌數十年。

 當年,日本的長崎和廣島,是原子彈爆炸直接受害區。滿目瘡痍,秋風愁雨街頭中,出現了位背著死去弟弟,徒步走向火葬場的日本小男孩,他一臉堅毅,但對無情世界盡是茫然與困惑。

 照片中的男孩,約莫10來歲,沒有穿鞋子,表情肅穆,他的背上,是已經斷了氣的弟弟,頭顱下垂,緊縮成一肉球。

 小男孩泯著嘴角,背著亡弟,抵達火葬場,並以立正姿勢站著等待。災害滿目瘡痍,等待處理的遺體很多,他直亭亭站立許久,火葬場工作人員才靠近他,取下他肩上的小遺體,熟練送進火葬爐⋯。

 在火葬過程中,男孩緊咬下唇、目不轉睛,繼續立正站著,盯住火焰,直到火熄灰飛後,他才轉身,靜默木然地離去⋯。

 這個畫面,經過國際攝影師的捕捉與陳述,廣被轉載。

 輾轉看到這楨照片,心理十分不忍,數年的時間過去,但依舊揮之不去,一直烙印在我記憶深處⋯。

 今晨到日本長崎,一腳踏進「長崎原爆資料館」,就在入口的燈箱中,再見這楨照片,情緒跟著激動起來。

 距離原子彈爆炸的1945年,已經過了73年,然而,戰爭的殘酷與創痛,彷如昨日,攝影師喬·奧唐內爾也已作古,但記憶中那個悲情又勇敢的男孩,想必也已古稀,曾經走過的災後重建之路,想必艱辛⋯。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是二戰末期由美軍對日發起的核攻事件,發生於日本標準時間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02分,也是人類歷史上第2次(也是最後一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第1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投下的原子彈名為「胖子」,屬於Mk-3型原子彈。當時長崎市人口有24萬人,戰後估計死者14萬9千人,而建築物大約36%受到全面燒燬或破壞。

 對美國來說,在日本國內繼廣島之後,再投原子彈的戰略意義,是利用核武威懾日本,打擊日軍作戰意願,並瓦解日本戰略。最後在長崎市原子彈爆炸6天後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我隨手買了印有男孩悲情照片的日文書。是的,歷史不能遺忘,重提長崎(Nagasaki)」,就是原子彈爆炸的深刻記憶,戰爭的冷血,還是令人痛徹心扉、悲情再起⋯。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