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簡秀枝

已找到 46 則相關結果

簡秀枝/第八屆典藏Yishu當代華人藝術評論獎!

結束新加坡之行,來不及回家喘口氣,直接從桃園機場轉飛溫哥華。因為,典藏的國際版Yishu年度大戲,就要開場。這是典藏養在溫哥華的小兒子,說英文,論學術,今年足足滿17歲了。而取名為「第八屆Yishu當代華人藝術評論獎」的年度大活動,今年選在溫哥華舉行,這是典藏Yishu的年度大戲。尤其,今年當選人之一,就是返台任教的訪問學者高千惠與北京中央美院人文學院副院長邵亦陽。Yishu是典藏旗下的國際英文版,全名叫《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以中文出版為主的典藏,唯一投注在國際英文學術的出版,正是yishu,編輯枱設在以英文為母語的溫哥華,面向國際發行,2002年成立迄今,已經17年了。我們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翻揚,以學術專業期刊的面貌,向全世界發聲,彌足珍貴。有鑑於學術評論的重要性,以及優秀藝術評論家的難得,自2010 年起,我們再加碼設立「Yishu 當代華人藝術評論獎」,鼓勵並表彰對認識理解當代華人藝術歷史與現狀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與藝評家,迄今也進入第八屆,同樣是理想性很高,養成不易的珍貴累積。這個獎項評選的方法,採取推薦制,體現了yishu一貫宗旨:鼓勵藝術領域中的多種聲音及對不同問題的關註,以促進對當代華人藝術有獨到見解的嚴肅藝術批評和策展實踐。每年Yishu雜誌編委會邀請在國內外富有聲望的專家學者擔任評選人,由他們分別推薦獲獎者,維持相當的客觀與準確性。今年「Yishu當代華人藝術評論獎」特邀的評選人之一是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原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徐冰。他推薦的傑出藝評家是邵亦陽。徐冰推荐指出:「邵亦陽的研究善於將藝術批評與藝術史論結合起來,她持續關注有影響力的中外當代藝術家,盡可能深入地分析闡釋藝術作品,避免主觀化、情緒化、浮於表象的評論,創造一種介入社會現實、文化情境和學術研究之中的批評,突破傳統與當代、中國與西方、藝術史論研究與藝術批評之間的藩籬。據了解,邵亦陽的英文論文《Whither Art History?》曾發表在《Art Bulletin》上,這是國際最重要的藝術史論研究期刊,也是中國藝術史學者首次在該雜誌上發表論文。」 邵亦楊為悉尼大學藝術史論系博士。主要著作有 《後現代之後》、《20世紀現當代美術 史》、《全球視野下的當代藝術》等。現任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人文學院副院長。另一位評選人是,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賴香伶。頼香伶也是臺灣資深藝評家、策展人、原上海外灘美術館及台北當代美術館館長。賴香伶推薦了返台擔任客座教授的高千惠。賴香伶認為,作為臺灣最重要的⻘壯輩藝術書寫者之一,高千惠多年來於策展和教學之外,持續不懈地專注於藝術研究與評論的書寫。其著作等涉獵廣博,涵蓋了藝術史梳理、觀念流變、創作評論、生態觀察、策展分析、藝術社會學研究、以及國際藝術發展趨勢等等。其中,部份寫作計畫持續多年,專注於特定主題的研究和發展。高千惠並能透過策展實踐,將研究和寫作成果公共化。作為一名資深的觀察家和評論者,高千惠的方法論重視藝術生產和社會發展、時代進程的密切關連。她在即將出版的新書自序中提及從展覽與創作閱讀當代藝術的生產模式,以及藝術與社會的異化關係,除了可觀察藝術社會學的轉向,也能參照出當代人面對世界的態度。如眾所皆知,高千惠的文字優美流暢而不艱澀生硬,其藝術書寫具有穿透事物表象的洞見,以及高度的知識性、思辨性和啟發性,對於當代藝術的傳播和研究具有卓越的貢獻。長年旅居美國的高千惠,是獨立藝評家與策展人,目前擔任台南藝術大學訪問教授。這兩位獲獎者,將各獲得5000加元獎金(折合新台幣約11萬餘元),他們的代表性論文於2019年5月號的Yishu雜誌上發表。「第八屆Yishu當代華人藝術評論獎」於5月31日晚6時,在溫哥華美術館舉行頒獎儀式和學術研討會。主題為「藝術在當代中國與世界上的能動作用」。兩位評選人與獲獎人均專程到溫哥華,並在研討會上發言。身為典藏大家長,最近行程密集,加飛溫哥華,又是十幾個小時,雖然些許疲累,但覺得非常有意義,畢竟藝術文化的累積,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我,與有榮焉!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簡秀枝/懷念展覽的幸福滋味,願台北再起國際大展

懷念有國際大展的幸福滋味⋯⋯ 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舉辦大型國際展覽,已經成為絕響。Facebook 跳出兩年前奧塞美術館藏在台北展出,美麗回憶,令人難忘不已,也百感交集。 若說,台灣逐漸走上「美術館時代」一點也不為過。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從北到南,許多經由國際知名建築師設計的各地美術館都將落成,例如,新北美術館、桃園美術館、台中美圖館⋯⋯,加上已落成啟用的台南美術館,可說是台灣軟實力的一大進步。 但台灣喜歡一窩蜂,這些美術館的定位,都大同小異,幾乎都是為本土藝術服務,本土當中,又偏向擁有資源的少數個人或單位,很難雨露均霑。 然而,不家有志一同,以台灣藝術為主要思考,獨缺國際的連結。 換言之,國際的好展覽若想引進國內,幾乎都面臨了「無處可展」的困境。 雖然國人出國觀光,人數成長,大家有了比較多機會,飛到國外美術館去看展覽,但並非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倘若加上昂貴機票、舟車勞頓,時差問題,出國欣賞國際展覽的成本高,仍有人數上的侷限性。對量入為出的普羅大眾,頂多偶爾為之,絕對沒有辦法常態化。 所以,把優質、知名展覧,引進台灣,才是比較大的公約數。 想想看,在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確定無法舉辦國際展覽的漫漫3年(也許更長)

簡秀枝/趙春翔藝術展該登台了!

刻意壓縮的深情,反而變成無情,準備了22年,趙春翔藝術展該登台了! 這兩天,我把1997年大塊出版的「絕對藝術家-趙春翔的藝術世界」重新閲讀一次,還是感動不已,我一直以為當年完全是藝術素人的書寫,難登大雅之堂。但事實上,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超越過這本書的資料豐富性。 我彷彿為這回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即將舉辦的「遠方行星-趙春翔藝術展」,提早在22年前就開始作準備。 原來我早已是well-prepared。 前言 如果說,趙春翔是我生命中的貴人,一點都不為過。他帶領我進入藝術,甚至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價值。 我因為認識趙春翔的作品,進入藝術欣賞、收藏、然後接手經營典藏藝術雜誌。從35歲以後的生命,除了家庭之外,藝術,幾乎成為我生活與作息的全部。 我在趙春翔忌日時,曾經到善導寺送花致意;多次開車到苗栗探視卧病在床的趙春翔遺孀劉雪琴女士;更和趙迷們,因為討論作品細節,可以電話熱線數小時⋯。 後來,我給趙春翔出版傳記,舉辦「趙迷回娘家」、奔走企劃趙春翔在海峽兩岸的展覽與學術討論會……。 做了那麼多事,但我沒有見過趙春翔,一次都沒有……。 我覺得,這是種緣份,是神交。 在趙春翔辭世28年後,我促成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舉辦的「遠方的行星-趙春翔藝術展」。 這是情感發展的偶然, 也是藝術收藏與出版的外溢效應,更是華人藝術發展的必然。一位顛沛流離、走過烽火大時代的孜矻藝術家,不該被遺忘、低估,或邊陲化的。 緣起 1993年6月,挺著6個月身孕的我,到誠品世貿店畫廊看趙春翔展覽。那是小型的個展,香港藝倡畫廊金董建平女士來了,誠品經理趙琍熱忱接待我們一群人。 展廳不大,約莫展出近20幅作品,有大有小,因為當時我完全不懂藝術,只覺得作品色彩繽紛,畫面中,夾雜著各式變型鳥,覺得很新鮮有趣。 拗不過畫廊趙琍的盛情,我訂了幅畫,取名《爭艶》,新台幣18萬元,那是畫廊最便宜的一幅,也是我第一次付錢買畫。 畫展結束後,趙琍央求我再多買一幅,因為同行友人所訂《迴廊》,22萬元,爽約了,沒有去交割,我點頭答應,又加買一幅。 兩幅作品,送到家,我騰出客廳的白牆懸掛。 家

簡秀枝/台灣藝術力量呈現生命力 攝影、文字成為永恆的美

展現台灣正能量,攝影訪談集值得喝采! 參加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貴賓茶敍,巧遇姚瑞中老師,他又告訴我近期滿滿的新計劃,臨行,塞給我兩本書《攝影訪談集1 & 2》。粉粉的藍與紅,封面設計,非常清爽,回到家一翻,嚇了一大跳,盡是台灣不同世代的影像藝術家的作品與訪談錄,內容紮實,精彩,讓人欲罷不能。 陳順築、李小鏡、謝三泰、蘇匯宇、陳伯義…多達42位影像創作者,通通入列,由姚瑞中、章芷珩主編,田園城市文化公司出版,兩本合計近900頁,厚如磚塊,真是擲地有聲,閲讀起來非常有系統,對台灣影像發展,有了進一步認識。 真好,台灣總是有一批孜孜矻矻的藝術家,在他們的藝術專業上,力求精進;同樣,也有一群文字工作者,踏踏實實作了深入淺出的訪談,讓每一個藝術家霎那間的美感,成為永恆,更讓那些有名、無名的影像創作者,留下更多被了解與欣賞的機會。 這些都是台灣彌足珍貴的生命力,是不折不扣的正能量,給了大家深度閲讀的絕佳機會,值得用力喝采⋯⋯!!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簡秀枝/小心前進,終能完成心願,從此不再是傷兵

從此不再是傷兵⋯⋯ 陽明山花季盛開,我也重新回到七星山。主峯山頂氣溫只有8度半,風冰雨凍,滿身濕冷,但心情是燙熱的。 自從去年8月29日,參加日本越後婦有大地藝術季,不慎滑倒,右腳骨裂傷以來,足足中斷了大半年,不敢再攀爬階梯很多的七星山東峯與主峯。 心繫著中斷一年40趟七星山的自我承諾,再者擔心自己成為團隊破壞者,讓B組登山隊逐漸潰散。 早晨重新回到戰場,手腳些許生疏,些許自我懷疑。濕冷寒意中,一步一腳印,小心前進,終能完成心願。 很開心從此不再是傷兵。 迎著陽明山花季,再為自己許一個健康平安、可以打拼的未來!!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簡秀枝/山海靈境 Malang美的釋放

美的釋放⋯ 「山海靈境-Malang美的釋放」,展現8位原住民的另類美學,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結合族群語言、記憶、生活經驗的展覧,在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舉行,定位為「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展」,包含了木雕、石刻、編織、影像、油畫……,多元呈現,各具特色。 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存在於人類本身與生俱來的共同情感,總是不斷地出現在人類的情感舞台,而情感可說是產生藝術的原動力! 果然,原住民族們透過文化認同與身分認同的札根,創造出獨特的當代藝術及原居族群主體屬性意涵,在這個高度都會化的此時此刻,保留了更多少數裔的茁樸、赤真,彌足珍貴。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簡秀枝/畫廊協會前理事長蕭耀兄逝世 蕭家將籌劃告別畫展

一路好走,蕭耀兄! 謹代表典藏雜誌全體同仁,向畫廊協會前理事長蕭耀兄致哀,我們會記住您留在台灣藝術產業界的光、熱,與貢獻⋯!! 蕭耀兄(1956.10.20-2019.2.8)疑似罹患膽道癌,於去年7月起多次進出醫院,但一直找不到具體癌細胞所在,很難對症下藥。 除了暴瘦外,狀況時好時壞。 然而,就在農曆春節期間,病情急轉直下,年夜飯也是和家人在林口長庚醫院度過。 前(8)日下年,難敵病魔,撒手西歸,享壽63歲。 近年,蕭耀兄投身創作,首都畫廊業務已由蕭嫂及女兒蕭瑾接手。 蕭家將在首都畫廊,籌劃蕭耀兄的告別畫展,與追思會,日期尚未確定。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簡秀枝/眼鏡橋、心型石相映成趣 長崎中島川為城市美學開先例

公共建設,如果設計得當,可以增加話題與能見度。日本長崎的「眼鏡橋」,就遠近馳名,目前已成為當地重要的觀光景點。 根據史料,日本長崎中島川,經常出現洪水氾濫,沖毀四周,當然長崎政府相當頭痛,因此慕名從中國敦聘專業工匠,希望興修橋樑,疏通水患。 最初,中國赴日本修行的興福寺第二代僧侶默子如定,技高一籌,雀屏中選,於1634年,主導該橋樑工程的設計修建。 默子如定才學兼備,美學素養極佳,以石造雙拱橋,作為設計重點,修建後甚受好評,成為日本第一座拱型橋,全長22公尺,寬3.65公尺,距河面5.46公尺,當時與琉球王國的天女橋齊名。 然而,中島川惡水不絕,石拱橋命運多舛,1648年,眼睛橋又遭洪水沖毀,此後平戶好夢改以石材興建,成為最古老的拱型石橋。挺過數百年,矻立不搖。直到1982年長崎再度發生大水災,眼鏡橋嚴重受損才再作修護。 該橋的石材,係從江戶時代的修築遺跡,取得的江戶時代石材,重建時重新再利用,因此保留古代工藝特色。拱形石橋的橋身,倒映在水面,拱型橋身和水面倒影,正巧合湊一圓,狀似眼鏡,所以有了「眼鏡橋」的封號。1960年,眼鏡橋被指定為長崎重要文化財。目前「眼鏡橋」與日本山口縣的「錦帶橋」、銀座的「日本橋」,並稱為「日本三大名橋」 今天上午大夥兒參觀了「眼鏡橋」,倚著河床覧賞,果然自然天成,與四周環境,相映成趣,大家覺得新鮮不已,無不對早年設計者的創意與美學素養,稱讃有加。 沿著「眼鏡橋」下的河堤,以石塊堆疊,其中夾雜「心型石塊」,意味著愛情的永恆性,也成為觀光客爭相拍照留念的另一焦點,同樣見巧思。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簡秀枝/遊日本賀縣 巧遇「伊萬里燒」

路經日本佐賀縣有田町,沿途的「伊萬里燒」,令人印象深刻。 猶記得,2015年12月28日故宮南院開幕時,「伊萬里瓷器」是當時開幕展的主項之一,倍受重視,瑰麗器型與文飾,讓藝術古董界耳目一新。這回有機會走訪原鄉,一探究竟,內心雀悦不已。 提到伊萬里燒(いまりやき),是指日本以有田(佐賀縣有田町)為中心的肥前國(今佐賀縣與長崎縣)所生產的瓷器總稱。 日本在中世紀以前,主要是燒製陶器,瓷器只能仰賴進口。然而就在壬辰倭亂後的17世紀初期,來自朝鮮的製瓷師,在有田泉山,發現合適的高嶺土,非常適合燒製瓷器,同時,又拜了臨海之賜,燒製完成的精美瓷器,再從有田北邊的伊萬里港輸出,終於在國際上大放異彩,日本,也因朝鮮製瓷師的移入,落地生根,終於可以在日本國內生產瓷器,擠身「伊萬里瓷」的宗祖國,遠近馳名。尤其,隨時間推移,製瓷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完備,許多不同種風格的瓷器,因應而生,甚至且影響到中國及海外的製瓷產業與藝術發展。 根據資料,伊萬里瓷,又依時間,作了分類: —「初伊萬里」 是從1610年代到1630年代,當時的初期製品被稱為是「初期伊萬里」。這一時期的製品,主要是青花藍白瓷,民生用品為主。 瓷器港口貿易,原本在平戶港銷往中國和東南亞,但因為日本在1635-1868年為江戶鎖國時期,只開放長崎出島港對中國和荷蘭貿易,所以瓷器的外銷,是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出口至歐洲。 為了掌握及發展地方瓷器產業,1637年鍋島藩長官Katsushige要求下屬Taku Shigetoki保護在日本的韓國製瓷師、改善製瓷的品質、保存製瓷的技藝。伊萬里瓷從此變成由官方壟斷的高附加價值產業,生產與貿易都透過鍋島藩掌控。 —古伊萬里(1644-1850年) A.早期1644-1660年,主要以仿製中國明末清初的瓷器為主,模仿像是有名的克拉克瓷器的分隔開光構圖,因為形狀貌似盛開的芙蓉花,所以稱作芙蓉手。並且在瓷器後面寫上明萬曆年間製或嘉靖年間製。比起初期伊萬里,更能用成熟且大量製造的程序,來生產比較大型的器皿。 B.中期1660-1760年,該時期的伊萬里瓷以外銷為主。中國晚明清初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混亂,使得伊萬里瓷在17世紀中葉的外銷產業非常興盛。藉由東印度公司的出口,伊萬里瓷趁勢打入歐洲和東南亞外銷市場,飽受皇室貴族與平民的喜愛,一度佔據瓷器在國際貿易的龍頭寶座,伊萬里瓷的品質與價格都有顯著的提升。 當時的製瓷產業,從有田地區外擴到其他周圍地區、窯場的規模擴大並組織化。製瓷技巧更臻成熟,可以製作更大型的瓷器,並學習明清大量製瓷的技術,用類似工業化的生產模式以應付大量的訂單。 風格方面,一受外來訂單影響,融入了西方元素和逐漸發展出了有日本獨有的特色裝飾風格,如漁網紋、波浪紋、唐草、浮世繪風格。形狀從裝飾大型盤皿瓶器到實用生活用品鹽罐燭台都囊括在內,多樣而富有變化。 由於伊萬里瓷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不斷的提高,需求遠大於供給,荷蘭東印度公司轉向中國尋求生產,於是在1723年廣州也開始有仿照伊萬里瓷的產品賣到歐洲市場。 C.晚期1760-1823,由於伊萬里瓷的價格,因為需求強勁,價格不斷的被哄抬,加上,大量製造,使得伊萬里瓷的品質開始下降,加上過度追求量化,相較於價格低廉的中國加入競爭,和歐洲也逐漸發展出獨特製瓷能力,像是法國的賽夫勒瓷器發展出技術與用色都與伊萬里瓷不同的白瓷,使得伊萬里瓷在腹背受敵下,銷量鋭減,外銷產業逐漸沒落。 先前過度膨脹,日本製瓷產業在訂單減少的情況下,許多窯廠倒閉,製瓷工人失業,榮景不再,使得整體產業進入黒暗期。 D.伊萬里復興,1853年美國艦長培里打開日本海禁大門,使得美、法、英等各國都可以到日本進行貿易。此時的瓷器貿易不再透由鍋島藩直接管控,可以尤其認可的批發商和外國人直接貿易。1867年,有田地區生產的大型裝飾花鳥瓶在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引起歐洲人很大的興趣,伊萬里瓷又有了在國際市場展露頭久的契機。在1870年德國化學家戈特弗裏德・瓦格納(Gottfried・Wagener)受邀來到日本講授歐洲的製窯經驗,使有田地區,從用柴燒製的龍窯,逐漸改成用煤燒製的煤窯,並且帶入了合成色素的新技術,使得製瓷提升。 總體來說,伊萬里瓷的風格主要有4種,分別是古伊萬里、柿右衛門、九穀燒與鍋島。 2015年故宮南院開幕展覽時,來自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總共提供了161組件作品參展,主要是17、18世紀外銷歐洲的伊萬里瓷器,並以「伊萬里瓷」、「炫富道具」、「筵席食具」、「宮殿裝飾」等四單元,介紹伊萬里瓷器的特色,以及其在歐洲的用途。第五單元「國使贈禮」則展示清宮舊藏13組件伊萬里瓷,以不同的收藏脈絡,呈現伊萬里瓷器在航海時代的貨利爭逐中,百餘年的歷史風華。 這回行腳匆匆,簡單拜訪了部份「伊萬里瓷」的商家及展廳,看到比較多現代瓷師研發的生活實用瓷燒製品,當然不能與博物館級藏品,相提並論,但多元的色澤與器型,也不失是振興地方觀光產業的利器,讓人印象深刻。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簡秀枝/「路易斯·布爾喬亞」大展在上海龍美術館

人生,只能選擇, 是接受過去,還是消滅記憶!? 一個有第三者介入的家庭,帶給子女,是什麼感覺?!憤怒、怨懟、對母親的不平與不捨。已故知名藝術家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1911-2010)布爾喬亞的生命歷程橫跨20世紀,她將一生無法和解的創傷、憤怒都化作了藝術,尤其,用脆弱編織強悍的「蜘蛛-母親系列」,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作。 路易斯·布爾喬亞曾說, 「人生,只能選擇,是接受過去,還是消滅記憶」 接到路易斯·布爾喬亞代理畫廊—瑞士商豪瑟沃斯(Hause & Wirth)的展覽邀請卡,心甚喜,因為路易斯·布爾喬亞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女性藝術家。 展覽地點在上海「龍美術館」,這是路易斯·布爾喬亞在中國難得舉辦的大型遺作展,題目就叫「永恒的絲線 The Eternal Thread」,展期從2018年11月2日到今年2月24日。 這個重量級展覽,恰恰趕上光輝的上海藝術月,包括上海美術館當代雙年展、西岸與021藝博會、喬空間開幕展覧⋯,都將接踵舉辦,想必會引發朝聖客赴滬的觀展高潮。 尤其可喜的是,龍美術館長達3個月的展期之後,立即移駕北京「松美術館」,繼續巡迴,亞洲路易斯·布爾喬亞洲熱,起航、加溫之中。 號稱最長壽藝術家之一的路易斯·布爾喬亞,生命力旺盛,創意也多,她活了99歲,大蜘蛛是她醒目代表作,最為外界所熟知與歡迎。蜘蛛腳長肚大,象徵著女性的堅毅、包容與逆來順受,是她對母親的疼惜,也是對女性的謳歌。 這回泰德美術館在高美館舉辦的《祼》展中,也有多幅路易斯·布爾喬亞的作品,鮮艶直白,非常切題。 路易斯·布爾喬亞雖然是法國巴黎人,但她從1938年起至2010年去世,她一直居住在美國紐約,以紐約為畫室,不過,法國的童年不光彩的時光,仍是她最主要的靈感來源。她以身體為基礎原形,全範圍地探索了人類狀態,尤其家庭當中,出現至親的情感背叛,更讓她刻骨銘心。 路易斯·布爾喬亞的童年往事,是她一生的夢靨。據說,曾有一次變態的父親,用橘子皮,插著陽具般的東西,製作所謂藝術品,稱為「理想的女兒」,藉此貶低她的女兒身。這事件重重地刺傷了她,雖然之後,她有過自己一段美好的情愛與婚姻,但始終抹不掉她對父親的恨意,以及對異性的反感。 她說,她必須對和他們全家同住一屋簷下的父親情婦,視而不見,對她母親的逆來順受的痛苦,視而不見,對她姐姐和對街男人的變態關係,視而不見⋯。她的生活,充滿了矛盾與壓抑,有著瘋狂的母性愛,更有椎心的仇父恨。沈浸在成長歲月的創傷,影響她一生的行止與創作。躲藏、逃跑、表現、驅除、恥辱⋯,最後成了對恐懼的永恒烙痕。 龍美術館西岸館與路易斯·布爾喬亞工作室共同策劃了這個大展,主辦雙方,公推路易斯·布爾喬亞是20世紀和21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她的作品以融合了深層心理暗示,以及高度形態創造而享有盛名。 該展覽,將展示藝術家職業生涯中最為重要的系列作品,包括1940年代末期的「人物」系列雕塑,90年代的「細胞」系列裝置藝術,還有她生命最後十年的以紡織物為創作核心的作品,以及最為宏偉的、紀念碑式的巨型雕塑——蜘蛛「母親」系列。 巨大的蜘蛛,骨節粗壯有力,多肢堅定立於地面,倔強挺拔,傲世獨立。當你從作品身邊走過,仿佛可以聽見它的聲音,彷彿是在尋覓知音?又像吶喊。巨大的身軀,行走於天地間,偶爾回眸與停留,路易斯·布爾喬亞用生命告訴周遭,女藝術家的創作之路,可以是灑脫高調,越老越辛辣。 取名「永恆的絲線」,主要是參考路易斯·布爾喬亞在生命人最後15年中,在布料,以及縫紉方面的成就。出身於一個古董掛毯修復家庭的路易斯·布爾喬亞,年少時與掛毯有著零距離接觸。她的織物雕塑和繪畫,是用她生命中長期積累下來的衣服、床單、毛巾以及其他紡織品所構成,事實上,她也賦予了這些傳記體般的作品,與觀者產生情感共鳴的特性。 至於她標誌性的作品「蜘蛛」,代表了她的母親,同蜘蛛一樣,母親在家族的古董掛毯修復作坊里,也扮演著織布與修復的角色。所以,「永恆的絲線」,係維繫母子關係的重要臍帶,就有如蜘蛛從自己的身體中織網,建造出一座極具生命力的建築,正如布爾喬亞從自己的身體中來創造雕塑。 主辦單位強調,這次在中國的展覽,將展出布爾喬亞的晚期創作中,有許多是從來沒有展出過的作品,相信會給觀眾帶來驚艶,喜歡路易斯·布爾喬亞作品者,看來值得擇期,跨海一覧。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