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昇輝58歲的青春電影夢。施昇輝曾經夢想拿一座金馬獎,但是__
身為獨子,在那個唸書考建中考台大的1980年代的社會,拍電影不是個能養家活口稱頭的職業,施昇輝考上台大商學系工商管理組,不敢說出口的導演夢,在他情商同學在台大校園內自籌自拍默片《門神》後受挫,他自己承認他沒有導演拍片的天份。這部《門神》片現今還放在YouTube上,我對於男生看似拿著理想對象的照片比較和追逐女友受阻的情節簡單粗糙,表達完全無法感受他解釋影片隱喻「威權統治下的捆綁受限」的意境,但是可以理解他年輕熱切看片拍片的「人生有夢,逐夢踏實」的熱情。但他直白的說那片讓他暫時打消導演夢。他大學參加「視聽社」社團擴大觀影影片類型,流連在試片間和電影圖書館,追片看片。
施昇輝來電台受訪,談他的台大生中年失業,談他的少年電影導演夢到58歲才準備好出發,施昇輝走過原來的證券人生,線性發展斷線後另外開啟斜槓跳躍,他說他喜歡他後來的人生。
「柏格曼百年影展的38部,我已經看過31部!」施昇輝談起電影眉飛色舞的神情和從小到大的觀影經驗,受訪時像打開水龍頭一般嘩啦嘩啦的瀉下,他直說能用電影做大事記,只要講年份就可跳出那一年看過的電影,記憶好到像電腦處理器。施昇輝是獨子,小學畢業後的成年禮儀式就是獨自進電影院看電影,他從11歲到58歲看過超過4860部的電影,其中大三那年(民國71年)一年看365天就看了300部電影,而扣除那年之外,平均每年觀影100部以上,電影對於他是人生夢想。他54歲整理他的電影筆記和電影海報以及電影本事等收藏,出版《一張全票,靠走道》,把他想當電影導演想拿金馬獎,但是不敢違逆父親期待,不敢鬧家庭革命的年少心事,低調囁嚅的道出。施昇輝在書裡這樣說:
「我年輕時真的很想去學電影和拍電影,但被老爸阻止,又不敢革命,只好念商。但是,若去拍電影,恐怕早已餓死街頭,結果進了證券業,才能累積一些樂活人生的資本,很多人抱怨現實毀了少年夢想,但我喜歡我後來的人生。」
看電影對於一般人是休閒娛樂?!左手拿爆米花,右手拿可樂,然後呼朋引伴消磨時間,但是對於施昇輝卻像是在自我心靈探索,或像經典大師導演朝聖,他自稱不隨便為殺時間去進電影院看好萊塢片的。他自大學時代看劉森堯翻譯的《電影藝術面面觀》的啟發,就是專研國內外各知名導演拍片的題材和敘事風格在做學問了!!
施昇輝在訪談廣告時,特地從皮包拿出他特地帶來的15歲觀影筆記,工整的字跡和百來字的觀影感想以及給星評等,有模有樣的,他自律的寫了10年之久,他說他在黑暗的電影院內,經常會邊看電影邊拿紙筆做筆記,但匆忙間寫下的潦草筆記,回家卻看不懂自己寫下的是什麼。
一般大學生是靠家教打工賺零用錢,但是施昇輝卻是靠著寫電影筆記,寫《世界電影雜誌》專欄賺外快,這樣的第八藝術的痴迷者,看電影寫影評,其實心中嚮往的還是拍電影還是導演是李安,他在訪談空檔,我們多次談及李安挑戰父親,堅持志趣,李安被太太「養」6年專心寫劇本籌拍戲,他則書唸太好,無法對抗父親,而且他雖失業在家也「養」家小6年。人生哪能比較的呢?而且誰能料到在那個年代錄取率約僅1%的台大高材生也會失業!
台大也會失業?!施昇輝學財經在1988年股票投資的風口浪潮下進入證券業,他戲稱做「華爾街之狼」,業績壓力緊繃,但是在2003年SARS的社會鬱悶中竟被解職,遭逢中年失業的橫逆,原本人生勝利組歌頌的線性社會發展到退休的故事崩落,44歲人生歸零改寫,施昇輝回家靠原有的儲蓄投資理財專買賣股票業養家,並陪伴在青春期的國中小時期的兒女,他回首過去低盪在家無人說話,經常一天僅說一句「排骨便當,外帶」的憂鬱,但他靠著電影,施昇輝說張藝謀的《活著》和意大利的《美麗人生》都指引他積極面對困境,他仍堅持要參加每年的大學同學會,他再三強調要正向積極看待人生。他寫2008年金融風爆,感謝逆境激發他檢討審視理財經驗,讓他投資0050,並在2012年著作《只買一支股,勝過18%》成為專職投資人與暢銷書作家,人生谷底翻轉,每年寫書累計達9本,演講寫稿,成為知名的「斜槓中年」倡議自在樂活分享人生。
2018年初,施昇輝自稱是靈光乍現,他心底深處的電影夢想跳動蹦出,他毅然決然報考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在職專班,在26人取8人中脫穎而出,他坦承9本書的出書經驗和他過去在金融證券業的累積都是他獲得教授肯定的主因。施昇輝58歲終於是「我和我追逐的夢」重逢,填補20歲擦肩而過,獨自寂寞的遺憾,他有著中年圓夢的雀躍,對於9月開學將去電影系上課高度期待,人生高低起伏後再出發去樂活學習。
忍不住還是要問人生選擇應該「愛你所做,亦或是做你所愛?」
施昇輝在父母親的期待指導下,壓抑電影導演夢,這使得他不願下一代子女也有受限之苦,他採開放態度,他很自豪他的3個子女都「做其所愛」的自由自主發展,大女兒政大中文系畢業在出版社當編輯,幫他出版編輯《一張全票靠走道》和《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2本書,一對雙胞胎-兒子台藝大畢業後組織《厭世少年》樂團擔任鍵盤手並兼作曲,小女兒則是他學妹也是台大商管系畢業但是考取高端健身教練執照在做客制化的個別輔導健身教練。
紀伯倫散文詩選《先知》寫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於昨日。
施昇輝的少年錯過,中年逐夢的人生故事未完待續,但是他說:
「走過失業,我喜歡現在的人生」施昇輝的中年失業在那時是晴天霹靂的坎坷,但是現在的他卻心存感謝,把它看成是個「禮物」,施昇輝表示這被離職,讓他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不缺席,也讓他轉型為財經暢銷書專家和人生導師。
作者為台北電台主持人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