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疑點重重的蛇捲鋸子圖
近日在FB上,許多人都在瘋傳以下這則《勵志圖文》。文章內容就不在此浪費篇幅贅述。有興趣的閱聽者可以自行參閱圖片中的文字。
整篇文章看來立意良善,可是怎麼看就是感覺很奇怪。寫這篇文章的作者真的懂蛇嗎?懂物理力學原則嗎?一般普通的刀刃,蛇可以輕鬆的遊走在刀刃上而毫髮無傷。就連刀山劍山,蛇也可以輕鬆的游刃有餘。這是蛇的身體結構的特殊性。除非是用刀劍劈砍,或是用尖針用力穿刺,否則,要讓蛇一碰到刀刃就一分為二,大概要傳說中的『倚天劍』或『屠龍刀』才辦得到。
我是個好奇寶寶,看到這篇圖文時,就想找找原圖的出處。遺憾的是,目前找到的圖檔都不夠清晰。可是從圖片中蛇身捲曲的樣態,以及鋸面上疑似血跡的流向研判,血跡經過後製加工的成分相當高。因為鋸子只有鋸齒刃可以對蛇造成傷害,按照蛇身捲動與鱗片生長方向研判,照片中的蛇如果真的受傷了,傷口上的血液也不會順著鋸面向下流。
圖/網路流傳勵志圖文
蛇的身體有鱗片,而且蛇的骨骼構造特殊,沒有胸骨,長長的背骨由眾多的脊椎骨所組成,容易扭轉彎曲,每塊脊椎骨都有強健的肋骨,靠著神經的連結與肌肉的精確傳動,所以擁有絕佳的伸縮與延展性。鋸子的鋸齒雖然鋒利,蛇將身體纏繞在鋸子上,頂多被鋸子的鋸齒刺傷,不會被『鋸到死』。而且你真當蛇跟你一樣笨嗎?痛了都不會鬆開的啊?
圖/帝王蟒蛇的骨骼標本
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我發現類似的圖文還真是廣為流傳,從大陸的微博,到泰國人的IG上都可以看到大同小異的《勵志圖文》。
圖/大陸微博上的類似圖文
泰國版的內文我用翻譯軟體解讀了一下,意思相近,但是故事完全不同,場景從木工店轉移到樹林裡的伐木工人。或許真的是『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自不同。』吧!但是共通點都是----『虛偽造假』。
圖/泰國網民的類似圖文
容我先在此大膽預告一下,下面這張網紋蟒大戰國王眼鏡蛇,最後兩敗俱傷的照片,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成為另外一則《勵志圖文》的絕佳素材。
圖/網紋蟒大戰眼鏡蛇王雙方互纏互咬同歸於盡。翻攝自Reptile Hunter臉書
還記的下面這張圖片嗎?當初這張圖片一搭配扣人心弦的淒美文字故事敘述,勾引了多少閱聽者的眼淚?
「這張照片得了最佳攝影獎,卻讓攝影師陷入糾結,鹿媽媽為了掩護2隻寶寶逃跑選擇犧牲自己,即使就要被撕成碎片,仍堅定地看著寶寶們逃跑。」
好動人啊!偉大的鹿媽媽為了保護2隻寶寶,眼神堅定地接受獵豹的「死亡之吻」!這則圖文當初在網路上瘋傳,儼然已成世界級的母愛典範。
圖/獵豹突襲!「母鹿」為寶寶堅定犧牲? 攝影師:太荒謬!
但是,當拍攝這一系列照片的攝影師布特格(Alison Buttigieg)看到自己的攝影作品被曲解,「覺得超不爽」而跳出來澄清,因為故事完全是捏造出來的,照片中的不是「鹿」而是「高角羚」,當下的情況是獵豹媽媽娜拉莎(Narasha)正在教小豹獵食。
圖/攝影師布特格(Alison Buttigieg)的FB澄清PO文
布特格在臉書上發布「覺得超不爽」的貼文中指出,這張被高度關注的照片成了她的惡夢,「照片配上完全荒謬的假故事,竟然有人杜撰這樣『動人的故事』只為了收到更多讚,真的讓我很沮喪,而且有數以萬計的人不斷在社群媒體上轉發!」
布特格貼出當時拍照的紀實,原來照片是2013年在肯亞拍攝的,「豹媽媽娜拉莎正在教導2個孩子狩獵,高角羚嚇到動也不能動,但是小豹的技巧似乎無法殺死獵物,最後豹媽媽親自出馬,大貓們一起享用大餐。」
好吧!這下子偉大的媽媽是誰?大概是教導孩子獵食的獵豹媽媽娜拉莎(Narasha)吧!
圖/豹媽媽娜拉莎正在教導2個孩子狩獵,高角羚嚇到動也不能動,但是小豹的技巧似乎無法殺死獵物,最後豹媽媽親自出馬,大貓們一起享用大餐。
當人類越來越依賴從網際網路上獲得各種資訊的同時,人類似乎越來越不喜歡動腦思考。對於所接觸到的任何訊息,只要隻字片語能夠觸動閱聽者的『同溫層』,打動閱聽者的『同理心』就立即照單全收,也不會想要進一步找尋資料,進行查證。
於是乎,多少『以真包假』的《勵志圖文》、『以訛傳訛』的《溫馨小品》、『魚目混珠』的《造假新聞FAKE NEWS》,就在有心人士的蓄意捏造,加上全世界所有不辨是非的閱聽大眾在網際網路上推波助瀾下,「一人吐虛,萬人傳實」越傳越廣,到最後集體弱化閱聽大眾的智商。但是,也請記住,當真相被揭露,這些圖文所要傳遞的溫馨、勵志向上、感人肺腑等正面訴求,也將全部灰飛煙滅。
當我們在嘲笑《伊索寓言》裡的傻瓜烏鴉為何不推倒水瓶,還要辛辛苦苦去撿小石頭,《二十四孝-恣蚊飽血》裡的吳猛為何不燒稻草驅蚊,而要傻傻地脫光上衣去讓蚊子叮咬(傻孩子,蚊子不會因為吸飽了你的血,就乖乖的不會去騷擾你親愛的爹娘。)的同時,其實我們並沒有比這些古人聰明多少。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楊秉儒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060723713
●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