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網路

已找到 8 則相關結果

蔡英文與朱立倫的網路聲浪怎麼差這麼多?

【特約記者王查理報導】蔡英文總統昨天下午登記參加總統黨內初選,隨後飛往海外友邦,而2020總統參選人之一的朱立倫也在電台受訪時表達自己對於賴清德參選總統的看法。而網路聲浪來看,雙方到底差多少呢? 蔡英文總統自從法表台灣宣言後,臉書粉絲數狂飆如今已經突破228萬,遙遙領先朱立倫的101萬,而從粉絲數就能看出端倪嗎? 我們再從蔡英文總統與朱立倫的粉絲互動情況來切入,發現無論是平均按鑽數,分享數還是留言數,蔡英文總統都遙遙領先,一經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蔡英文總統的每則貼文都有兩萬人以上按讚,遙遙領先朱立倫,而留言數與分享數也有明顯的差距。 而兩者的發文類型皆是以「影片」、「圖片」搭配文字的組合,兩人也分別與網紅合作拍攝影片,但對比之下發現,朱立倫的貼文主要強調「經濟」,而蔡英文總統的貼文主要強調「民主」,也從兩者的貼文種可見執政端倪。 而我們從留言中也可見蛛絲馬跡,兩人的留言比例方面,中間性質的留言幾乎都佔了一半左右,負面性質的留言也皆占了15%,正面性質的留言則雙雙突破30%,而負面性質的留言中,無論是蔡英文總統還是朱立倫,只要牽扯到「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一中各表」等關鍵詞,皆會引起網友大批的負面聲浪,由此可見兩岸關係對兩者而言,都是足以引爆民眾怒火的燃點。 而網路世界因為匿名化,自由度高的關係,往往使用者會用更直接赤裸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傾聽民眾的心聲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讚數還是留言分享都不能展示經營者的實際支持度,與其空有高互動數與大量粉絲,有質感的內容與跟留言者的良好互動,才是經營的核心要訣。

黃文博/網路改變了人際關係 輕看生死的灑脫

人生謝幕,比灑脫,不拼排場。 最近半年,幾位友人陸續辭世。不巧的是,都逢中年尾、老年初。剛過甲子,撒手人寰,難免有憾。 巧的是,無論背景、職業、際遇,都選擇極簡型式跟世界告別,不發喪,不公祭。單憑一則臉書貼文,短則百來字,長則不過千字。有人用一貫黑色幽默調性,宣布人間蒸發。有人用溫情語氣感恩致謝,跟生者話別。 不同的離世原因,相同的雲淡風輕。人生活出的境界,在最後一場謝幕,盡顯無遺。 是網路改變了人際關係,讓彼此在一方屏幕的數位情境中死別,亦不覺失禮薄情?還是現代人逐漸勘破儀式束縛,掙脫繁文縟節的禁錮? 原因其實不重要。真正發人深省的,應該是那份輕看生死的灑脫。 送走父親與母親的兩次經歷,深切體會椎心之痛。在病榻旁聽著呼吸聲由濁重轉為幽微,看到血壓一路陡降,心裡明白離別就在瞬間,之前揣摩無數次的臨終道別,說好不用哭泣增添往生路上的哀愁,當那一刻倏忽來臨,剎那間一鬨而忘,淚水奪眶,心頭抽痛。與至親相處數十載,所受恩,所虧欠,所忤逆,所錯失,種種對親情的歉疚,快速輪轉浮現,益增哀戚⋯⋯ 或許,這就是必須繁縟處理後事的真正理由,是生者對逝者的最後一場補償,為逝者榮,更為生者贖。 靈堂、輓聯、陣頭、花車、超跑⋯⋯排場越大,是否表示生者要從儀式贖回的情感越多? 用一篇臉書貼文,清淺交待,總結人生,框在手機屏幕的一方短文,如同雕刻於石碑上的墓誌銘,兩者雖然都充滿真實感情。但墓碑長年矗立,標記著逝者在世上的最終位置。而屏幕一刷即過,逝者如斯,如不刻意費心搜尋,即如煙消雲散。貼文告別,比起一般儀式,堪稱灑脫。 在世上現身各色舞台,小劇場演到大劇院,龍套演到主角,聽過喝采,領過打賞,忍過倒采,熬過批判。想要一路優雅地保持謝幕身段,絕不容易。至於人生最後一場戲,該如何謝幕?卻必須任由生者安排排場,並非當事人能夠決定,這幕往往謝的浮誇做作。 在屏幕上數公分方寸之地,貼文一篇宣告謝幕,放得下,才走得好。人生一瞬,無限灑脫。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 ●摘錄自品牌原來如此,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江永田/四大天王安在哉?

我們一直在網路社群與媒體公開要求藍營四大天王端出牛肉、用願景與政見來感動人民。但如今,我們退而求其次,只要求四大天王在韓國瑜遭受民進黨狼群攻擊的時候,能偶而援之以手! 這點要求不過分吧? 姑且不論2018年1124韓流颳起的旋風,是如何乘勢而起的淹沒了民進黨;也姑且不論韓總是在「一瓶礦泉水、一碗滷肉飯」的孤立無援中,如何孤軍奮鬥;更不談韓總在北農任內向立院黨團、北市議會請求仗義執言時,自家兄弟與高層又是如何事不關己的視若無睹。今天就衝著他是一個國民黨忠貞黨員,為黨為國而孤軍深入敵營,如今遭到敵軍團團圍住、箭如雨下,結果四大天王如今卻作壁上觀,對於忠黨愛國的韓總,情何以堪;對於看穿汝等四大天王冷漠的黨員與選民,如何心向明月? 中國國民黨在大陸被擊敗的原因眾多,從經濟到軍事再到經濟,就是一部二十四史的篇章也訴說不盡!但其中一定有一大部分是各軍團的分崩離析與本位主義作祟!「保存實力」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自私,只是更加速了國民黨軍隊的「我軍撤退神速、敵軍追趕不及」的兵敗如山倒! 韓國瑜是趙子龍,單騎救主,救了國民黨,只是如今的中國國民黨四大五大六七八九大天王們,還為了爭奪代表國民黨競逐2020大位而媚態出盡、醜態百出,莫非四大天王真以為「舉世滔滔皆耳聾而目盲者乎?」 再問一句:四大天王何在! 作者為雲林退警協會理事長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大數據顯示:韓國瑜勝過陳其邁

【記者林可妮報導】一向被認為民進黨就算躺著選也可以當選的高雄市長選舉,在國民黨推派韓國瑜參選之後,競爭非常激烈,大數據更顯示韓國瑜的網路聲量已經高過陳其邁。 專長為社群媒體行銷的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林日璇博士分析指出,大數據所顯示的六都網路聲量,在其他五都都跟先前的預測接近,唯獨在高雄市出現翻盤的情況,後續如何發展,值得密切觀察。 大數據在台灣的發展相當蓬勃,以網路聲量來推測當選機率,過去幾年已經有非常多的實證顯示相當準確。 林日璇副教授是密西根大學傳播博士,專長包括娛樂媒體、電子遊戲、虛擬實境與社群媒體。

楊秉儒/汝非蛇,安知蛇之怒?』以真包假的網路圖文讓閱聽大眾集體弱智

圖/疑點重重的蛇捲鋸子圖近日在FB上,許多人都在瘋傳以下這則《勵志圖文》。文章內容就不在此浪費篇幅贅述。有興趣的閱聽者可以自行參閱圖片中的文字。 整篇文章看來立意良善,可是怎麼看就是感覺很奇怪。寫這篇文章的作者真的懂蛇嗎?懂物理力學原則嗎?一般普通的刀刃,蛇可以輕鬆的遊走在刀刃上而毫髮無傷。就連刀山劍山,蛇也可以輕鬆的游刃有餘。這是蛇的身體結構的特殊性。除非是用刀劍劈砍,或是用尖針用力穿刺,否則,要讓蛇一碰到刀刃就一分為二,大概要傳說中的『倚天劍』或『屠龍刀』才辦得到。 我是個好奇寶寶,看到這篇圖文時,就想找找原圖的出處。遺憾的是,目前找到的圖檔都不夠清晰。可是從圖片中蛇身捲曲的樣態,以及鋸面上疑似血跡的流向研判,血跡經過後製加工的成分相當高。因為鋸子只有鋸齒刃可以對蛇造成傷害,按照蛇身捲動與鱗片生長方向研判,照片中的蛇如果真的受傷了,傷口上的血液也不會順著鋸面向下流。 圖/網路流傳勵志圖文 蛇的身體有鱗片,而且蛇的骨骼構造特殊,沒有胸骨,長長的背骨由眾多的脊椎骨所組成,容易扭轉彎曲,每塊脊椎骨都有強健的肋骨,靠著神經的連結與肌肉的精確傳動,所以擁有絕佳的伸縮與延展性。鋸子的鋸齒雖然鋒利,蛇將身體纏繞在鋸子上,頂多被鋸子的鋸齒刺傷,不會被『鋸到死』。而且你真當蛇跟你一樣笨嗎?痛了都不會鬆開的啊? 圖/帝王蟒蛇的骨骼標本 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我發現類似的圖文還真是廣為流傳,從大陸的微博,到泰國人的IG上都可以看到大同小異的《勵志圖文》。 圖/大陸微博上的類似圖文 泰國版的內文我用翻譯軟體解讀了一下,意思相近,但是故事完全不同,場景從木工店轉移到樹林裡的伐木工人。或許真的是『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自不同。』吧!但是共通點都是----『虛偽造假』。 圖/泰國網民的類似圖文 容我先在此大膽預告一下,下面這張網紋蟒大戰國王眼鏡蛇,最後兩敗俱傷的照片,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成為另外一則《勵志圖文》的絕佳素材。 圖/網紋蟒大戰眼鏡蛇王雙方互纏互咬同歸於盡。翻攝自Reptile Hunter臉書 還記的下面這張圖片嗎?當初這張圖片一搭配扣人心弦的淒美文字故事敘述,勾引了多少閱聽者的眼淚? 「這張照片得了最佳攝影獎,卻讓攝影師陷入糾結,鹿媽媽為了掩護2隻寶寶逃跑選擇犧牲自己,即使就要被撕成碎片,仍堅定地看著寶寶們逃跑。」 好動人啊!偉大的鹿媽媽為了保護2隻寶寶,眼神堅定地接受獵豹的「死亡之吻」!這則圖文當初在網路上瘋傳,儼然已成世界級的母愛典範。 圖/獵豹突襲!「母鹿」為寶寶堅定犧牲? 攝影師:太荒謬! 但是,當拍攝這一系列照片的攝影師布特格(Alison Buttigieg)看到自己的攝影作品被曲解,「覺得超不爽」而跳出來澄清,因為故事完全是捏造出來的,照片中的不是「鹿」而是「高角羚」,當下的情況是獵豹媽媽娜拉莎(Narasha)正在教小豹獵食。 圖/攝影師布特格(Alison Buttigieg)的FB澄清PO文 布特格在臉書上發布「覺得超不爽」的貼文中指出,這張被高度關注的照片成了她的惡夢,「照片配上完全荒謬的假故事,竟然有人杜撰這樣『動人的故事』只為了收到更多讚,真的讓我很沮喪,而且有數以萬計的人不斷在社群媒體上轉發!」 布特格貼出當時拍照的紀實,原來照片是2013年在肯亞拍攝的,「豹媽媽娜拉莎正在教導2個孩子狩獵,高角羚嚇到動也不能動,但是小豹的技巧似乎無法殺死獵物,最後豹媽媽親自出馬,大貓們一起享用大餐。」 好吧!這下子偉大的媽媽是誰?大概是教導孩子獵食的獵豹媽媽娜拉莎(Narasha)吧! 圖/豹媽媽娜拉莎正在教導2個孩子狩獵,高角羚嚇到動也不能動,但是小豹的技巧似乎無法殺死獵物,最後豹媽媽親自出馬,大貓們一起享用大餐。 當人類越來越依賴從網際網路上獲得各種資訊的同時,人類似乎越來越不喜歡動腦思考。對於所接觸到的任何訊息,只要隻字片語能夠觸動閱聽者的『同溫層』,打動閱聽者的『同理心』就立即照單全收,也不會想要進一步找尋資料,進行查證。 於是乎,多少『以真包假』的《勵志圖文》、『以訛傳訛』的《溫馨小品》、『魚目混珠』的《造假新聞FAKE NEWS》,就在有心人士的蓄意捏造,加上全世界所有不辨是非的閱聽大眾在網際網路上推波助瀾下,「一人吐虛,萬人傳實」越傳越廣,到最後集體弱化閱聽大眾的智商。但是,也請記住,當真相被揭露,這些圖文所要傳遞的溫馨、勵志向上、感人肺腑等正面訴求,也將全部灰飛煙滅。 當我們在嘲笑《伊索寓言》裡的傻瓜烏鴉為何不推倒水瓶,還要辛辛苦苦去撿小石頭,《二十四孝-恣蚊飽血》裡的吳猛為何不燒稻草驅蚊,而要傻傻地脫光上衣去讓蚊子叮咬(傻孩子,蚊子不會因為吸飽了你的血,就乖乖的不會去騷擾你親愛的爹娘。)的同時,其實我們並沒有比這些古人聰明多少。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楊秉儒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060723713●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賴祥蔚/保護網路隱私權,需要經紀制度

網路時代,當人人都在享受便利之際,更要認真思考隱私權。歐盟通過、已在2018年5月25日生效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就是要進一步保護網友的個人資料等隱私權。本來只保護歐盟公民,但是網路時代無遠弗屆,所以影響力遍及世界。 隱私權,以前強調的是「獨處的權利」,ㄧ般大眾希望不被傳統的新聞媒體窺視;後來又衍生出了「被遺忘的權利」,期盼網路不要太認真的落實「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以免大家一上網蒐尋就可以挖掘出所有人以前在網路上的一言一行。 在社群媒體時代,隱私權還要包括「社交網絡不被任意操縱的權利」。眾所周知,Facebook進行的多項實驗,可以任意的決定所有臉友在自己臉書上會看到(或看不到)誰的訊息,也可以決定誰會看到讓人開心(或是不開心)的內容。 坦白說,如果政府做這樣的事情,包括決定你今天出門可以看到誰,甚至決定你今天出門會遇到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所有公民一定無法接受。但是臉書做了。 臉書做的事情當然不只這些,包括你以為早就已經刪除掉的發文或照片,它都穩穩的存著,以備不時之需。誰的不時之需?當然是臉書的,絕不會是網友的。 許多臉友曾經向臉書抗議。當然無效。臉書在它的使用同意與隱私權說明裡面,早就已經寫了非常多模糊而又令人看不太懂的法律條款,因此萬一要訴訟,臉書在法律上十之八、九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更何況,一般網友怎麼可能拿得出大量金錢去跟臉書打官司? 網友説:「這太不合理,我在勾選同意之前,根本沒有仔細看那些條文!」 就法論法,誰叫你不仔細看? 問題是,有人真的會仔細看嗎?有多少比例的網友在按下同意之前,仔仔細細閱讀過那些條文呢?如果看得懂的話。 幾乎沒有。為什麼?一來是忙著上網,沒時間看;二來是條文的文字不容易懂,看了也沒有用;三來是我們以為,像臉書這種國際等級的超大企業,應該不會欺騙小網友。偏偏事實上未必如此。 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絕對沒有多少網友有時間仔細檢視這些網路公司的隱私權政策合不合理。所以怎麼辦呢?所有網友就應該這樣被網路大企業宰制嗎?還是我們只能很可憐的乾脆不用網路服務嗎?這兩種想法都未免太悲觀。 到了大數據的時代,更重要的隱私權是個人資料保護,以免不知不覺變成了別人的販售工具。但是即使有歐盟推出的GDPR,多數網友還是沒時間、也不太懂怎麼保護隱私權。 有兩個解決網路時代隱私權問題的方法,或許可供參考。一個是,比照保險經紀人之舉,為網友催生網路隱私權經紀人,由網路隱私權經紀人來幫網友把關;另一個則是,建立網路服務隱私權政策的認證制度,讓網友能夠優先挑選隱私權政策已經通過認證的網路服務。 網路時代,隱私權問題已經有了許多新的變貌,急需催生隱私權經紀人以及隱私權政策的認證制度。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i-Media愛傳媒榮譽社長

政治人物忘了切換帳號?學者:小心P圖

【記者林可妮報導】隨著網路互動越來越流行,有許多候選人被發現「忘了切換帳號」,常常不小心就用自己的帳號公然誇奬過推薦自己。 在Disp BBS上,最近就有一則這幾天被熱烈討論的訊息:「 [爆掛] 姚文智再現了不起負責!?」 原來是有一張截圖顯示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的臉書粉絲專頁「姚文智翻轉台北」,居然自己留言說:「姚委員最近穿搭都很年輕呢 哈哈」。 網友看到這張截圖紛紛熱烈討論,很多網友想起也曾經出現這種情況的台北市議員童仲彥(當時為民進黨籍),在底下留言特別提到說:「台灣阿童:了不起 負責!!」、「了不起負責2.0」、「阿童你的傳人出現了」。 有網友批評:「幕僚真的是臥底的吧...連換分身都會出錯」。不過也有人幫忙解釋說:「好像是姚直播時,小編跟觀眾互動誇獎姚的穿搭,不是切帳號問題」,但是立刻就有網友說應該是「一開始是忘記切帳號,之後將錯就錯編輯留言說是跟網友互動」。 無獨有偶,國民黨籍的新竹市議員參選人鄭正鈐為了要衝高Line群組的人氣,也用自己的本名在Line群組發文說:「這是我好友鄭正鈐議員的官方Line@群組,請加入幫推,支持他衝人氣。」 候選人自己發文,可能是助理的人力不多,只好自己上場。不過朋友們看到這種訊息,只怕會不知道這到底算是自我推薦還是第三方推薦。 政治傳播與網路行銷專家、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莊伯仲指出,政治人物安排自己人留言引導話題,想要帶風向,製造出樂隊花車效應,這是常見的情況,如果是小編受雇,就要忠於職守,不要曝光,就算是候選人自己積極行銷,也要小心一點,不然如果被看穿,當然會有點尷尬。莊伯仲教授也提醒,有些流傳的截圖內容未必一定是真的,有可能是P圖加工,網友討論時要要小心,避免被誤導。

網路媒體好入門 莊伯仲分享成功祕訣

圖/莊伯仲教授對網路媒體非常有研究  【記者黃琮賀報導】數位時代造就網路平台增生,不但每個人都能有個人社群平台,更能藉此對時事發表個人意見,許多經營者也在內容上發揮獨特創意,讓平台成為具影響性的自媒體,且這股潮流也影響著傳統媒體的經營模式,開始擴及網路平台經營,而眾多平台百家爭鳴的局勢不禁也讓人開始思考,除了資訊內容及平台介面的包裝外,在網路媒體的經營上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莊伯仲認為,過往要出版紙媒或是經營電視媒體都有著高門檻的限制,但是網路媒體則跳脫現有的規範,讓大家都能共襄盛舉參與其中,個人能在平台上發表對事件的看法,也能傳遞及分享資訊內容,缺少了經營成本及高門檻的限制成為網路平台經營的一大利器,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便利性及低門檻的有利條件卻也成為它的隱憂。  「門檻低自然吸引大家來參與,但是相對的,它的競爭就會越來越激烈,想要走出一片天,是難上加難,況且,現在的新聞產業為求快速,越來越少採訪報導,也因為怕獨漏新聞,各家網路媒體都會複製資訊內容,改個排版及用字遣詞就趕著上架,但這並非長遠經營之道,有效深耕於自己網站特有的主題,做出品質及特色,腳步才能站的穩。」  莊伯仲以半島電視台為例,他說對於阿拉伯世界的相關報導,大眾第一個會想到半島電視台的新聞資訊,這是因為半島電視媒體已經變成這一方面的報導權威,在內容上及品質上是其他媒體平台無法比擬的,穩固了對於阿拉伯世界好奇的收視群外,它也有機會擴散至其他受眾。  如何能兼顧專業品質及深度報導,莊伯仲認為,學者專家與網路媒體平台的合作模式能結合傳播學理與實務操作,有效執行媒體平台的經營策略。  數位時代下網路資訊的隱憂  然而網路媒體的便利性及快速傳佈特質讓各式各樣的資訊類型流竄於網路世界,其中不乏參雜許多假新聞及資訊內容,如何做好資訊內容的把關成為世界各國努力思考的方向,對此莊伯仲除了提出看法外也反問到,「知不知道什麼是標題黨?」  「現今媒體為了增加更多點擊率,在標題上常常會下的很聳動,但是點進去看之後才會發現這跟內文其實沒有太大關係,例如,之前有新聞在標題上寫下令人充滿遐想的文字敘述,伸手不見五指的的颱風夜,鬼祟的父親進到女兒房間....類似這樣的標題,點進去後才知道父親只是想拿放在房間的手電筒而已,聳動的標題在現今屢見不鮮。」  莊伯仲認為,點擊率對於媒體平台來說是重要的數據依據來源,然而就長久經營以及對於社會大眾的貢獻度來說卻沒有實質幫助,新聞內容破碎瑣碎化已成為常態,更甚者,媒體平台為求搶先報導常常有未經查證的假消息、假新聞散佈其中,影響社會大眾,如何做好把關,莊伯仲認為大眾除了更加做好媒體識讀外,媒體的自律與社會相關團體的他律也是現階段因應數位世代問題的方法。  「兒少福利聯盟等相關的NGO團體與社會大眾對於媒體的期待會形成一股他律的力量有效制衡媒體不當的內容傳佈,而媒體自我的社會角色也必須堅守好專業意理,自我審視內容,以符合媒體的社會角色。」  莊伯仲認為,教育層面也需要針對於網路媒介的形式,從傳統的新聞意理及傳播理論發展符合現代的理論觀點,以及拓展媒體識讀教育來對應現在的媒體環境,他提到媒體的形式日新月異,但是討論的重點應該放在資訊內容的傳佈是否符合真實及大眾利益,傳播形式不是問題,內容才是大眾需要時時注意。  「你以為網路還只是青年族群特定使用的媒介嗎?過去曾有新聞事件是網友上網批評一間律師事務所,這間律師事務所不堪其擾,決定告這些網友毀謗,後來出庭時才發現,許多網友都不是年輕族群,網路時代來臨,網友不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小屁孩,而是我們,是廣大的社會大眾。」  網路資訊的影響性不再只是青年,而是影響著社會大眾每一個人,它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鑑於此,莊伯仲期許i-Media愛傳媒等網路平台能為社會帶來清新的力量,讓文教及藝文資訊紓解現今為人詬病的嗜血內容,傳播好的資訊內容給予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