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中俄新天然氣管道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美方關注但不怕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2019年啟用,今年原計供應大陸的 380 億立方公尺輸氣量,將增至 440 億立方公尺。圖/取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2019年啟用,今年原計供應大陸的 380 億立方公尺輸氣量,將增至 440 億立方公尺。圖/取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就在習普會後,中俄不但重啟「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線工程,第二艘運載俄羅斯受制裁的北極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也停靠在廣西鐵山港。對於大陸與俄羅斯共建天然氣管道、公然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川普政府卻沒有任何反應,而先前,川普政府才藉口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加徵懲罰性關稅。

去年中俄共建「西伯利亞力量2號」計畫陷入僵局,因為中方認購規模太小,並要求俄方以接近國內補貼價格出售,但在習普會後,中俄正式簽署「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線協議,管線經蒙古輸往中國大陸,供氣30年,且價格低於目前俄方給歐洲客戶的售價。「西伯利亞力量2號」完工後,每年可向中國大陸輸送高達5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韓德睿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西伯利亞力量-2」有助於形成中國與中亞、中東、東南亞等多元能源進口管道的互補格局,增強中國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話語權,加速俄羅斯能源出口「向東」轉型。

對於大陸擴大向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美國能源部長萊特(Chris Wright)5日表示,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天然氣不會影響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全球競爭力,川普政府將持續推動能源出口擴張,並藉此削弱俄羅斯在歐洲的影響力。

萊特5日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活動上表示,川普政府正加速擴大天然氣出口,預估在本屆政府任內,美國天然氣出口量可望倍增,成為美國最大的單一出口項目;會後,他又向媒體表示,雖然中國增加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的比重,但俄羅斯在歐洲市場的市占率下滑更多,對美國天然氣出口的影響有限;他強調,川普政府更關切的是降低俄羅斯能源收入,以支持美方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