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寵物飼養風潮興起,尤其是貓咪以傲驕、可愛的形象成為都市青年心中的「精神伴侶」。然而,隨著飼養數量上升,貓咪遭棄養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引發社會各界反思「養貓衝動」所帶來的後果。
難題一:牠陪不了你一生
美國動物醫院協會(AAHA)指出,貓咪平均壽命約為12至15年,部分品種甚至更短。許多飼主與貓相伴多年後建立深厚情感,一旦毛孩離世,往往帶來極大心理創傷。
難題二:瑣事繁多不輕鬆
根據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測資料,每日需處理如鏟貓砂、餵食、清潔毛髮、剪指甲、驅蟲與疫苗接種等事宜。對於工時長、無固定作息者,養貓反成壓力來源。
難題三:異味困擾難忍受
貓便異味強烈,一旦貓砂未即時清理,室內氣味難以忍受,尤其對於空間狹小或通風不良的居住環境影響更大。根據《日本居家與寵物環境白皮書》,貓便氣味是都市小宅飼主棄養主因之一。
難題四:經濟負擔超預期
不少人以為養貓花費不高,但根據中國寵物產業白皮書2024年數據,貓咪年均飼養成本約為人民幣7000至1萬元(折合新台幣3萬至4.5萬元),包含糧食、玩具、醫療、保健等支出。突發疾病或急診更可能讓飼主財務吃緊。
難題五:生活自由被壓縮
貓雖不像狗需每日遛步,但飼主外出旅遊、出差時,仍需安排寄養或託人照料。對於無親友支援的獨居者而言,自由度大打折扣,甚至影響職涯安排與生活品質。
難題六:生病需高度照護
貓咪患病率不低,尤其純種貓容易有遺傳性疾病,如多囊腎病、心肌病等。醫療費用高昂,加上貓咪生病期間需要密集照顧,許多飼主無法負荷壓力,導致棄養問題頻傳
難題七:破壞搗蛋是日常
儘管網路上的貓咪多以「萌寵」示人,但現實中貓咪具強烈好奇心與活動力,常見如跳上櫃子打碎物品、撕毀沙發窗簾等破壞行為。未經訓練的貓更可能造成家中損失與衝突,導致飼主心理疲乏。
難題八:夜間跑酷是夢魘
貓為夜行性動物,喜於夜間活動或奔跑,若與主人同睡,可能導致睡眠中斷甚至失眠。特別對淺眠或作息不穩者而言,夜間「貓跑酷」容易成為夢魘。
難題九:掉毛嚴重易過敏
貓咪掉毛問題普遍,除日常清掃負擔加重外,也可能誘發呼吸道疾病或皮膚過敏。根據英國《寵物與過敏協會》研究,約15%的成人對貓過敏,其中許多人因無法忍受掉毛與氣味最終選擇棄養。
貓咪療癒可愛,確實能為生活帶來溫暖與陪伴。然而,養貓不僅是情感選擇,更是一份長期承諾與責任。專家與過來人皆建議準飼主應審慎評估時間、金錢與精神狀態是否允許,再做出負責任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