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修釋疑】十法界的般若智慧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問:我們常看到寺廟有很多善男信女在捻香拜拜,祈求佛菩薩保佑平安;也常看到有人在路上見到佛像就猛拜。請問這樣修行是正確的嗎?

:現在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禮拜佛菩薩的真實義,只是見佛就拜,這其實是一種表相修行,不是真正的修行。若要了解什麼是修行,先要了解靈性的世界。因為真正的修行不是「人」在修,而是「靈性」在修。

人界轉輪台 解脫在心悟

所謂靈性的世界,就是法界。我們今生為人,從宇宙十法界來看,人界就好比轉輪台,你是要向上提升,還是向下墮落,完全決定在這一生。如果要向上提升,就要開始修行,修行以後,靈性會一直解脫,從「人」的法界一直往上提升。因為每個人都有業障和靈障,藉由禪修,可以得到清淨,讓靈性因清淨而提升,到達「人」以上的「天」界,那福報就比較大了。

從「天」界再往上,就是「聲聞」、「緣覺」的法界。什麼是聲聞界?我們修行以後,知道自己過去不管是人,還是眾生,都過得很苦,所以要趕快修行,找出「苦」的原因,因為有苦,人生才有煩惱和痛苦,而且還會生病,而這些種種不順,都是來自於「貪、瞋、癡、慢、疑」,也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

我相是指我們自己的相,一般人所想、所做的,都是利益自己,以自己為主體,自私自利,尤其是生意人,最好只有我賺得最多,我的公司開得最大,至於別人是賺是賠,都無所謂,一切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這就是我相。

人相是所有人類的共同習性,比方要吃好的、穿好的、做事要做輕鬆的,這是人的通性,尤其對權利、慾望、財物、愛情的追求,比其他眾生還要強烈,而一旦慾望很強,就會去侵害他人,這就是人相。

眾生相,簡單說就是弱肉強食,弱勢者不但會受到強勢者的欺凌,甚至還會被吞滅,現在的社會就是如此,就像動物界的老虎、獅子等肉食動物,會去獵食羊、馬、牛等草食動物一樣,這就是眾生相,非常可怕!

壽者相是指對死亡的恐懼其實人很奇怪,當我們都很健康時,大家可以自在地往來,可是當我們認識的人往生、睡在棺材裡的時候,卻常常連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這就是犯了壽者相,因為對生死不了解,所以會害怕。

我們今天修行,就要了解人生的苦從何而來、煩惱和病痛從何而來?就是從「慾望」而來。所以我們要把這些痛苦之因、煩惱之因集合起來,設法消滅,這就是「苦、集、滅、道」。當滅度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就到了聲聞界。

一心生萬法 十界由心造

從「聲聞」再往上,就是「緣覺」。聲聞和緣覺已經入於聖位,不會再輪迴。什麼是緣覺?修行人除了「苦集滅道」,還要對人生有所開悟,開悟自己這一生是來做什麼的──有些人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拚命工作,甚至賠上健康,最後往生時,才發現什麼都是「空」的。

還有些人想要求得更多福報,可是每個人的靈性層次有高有低,就算每天拼命工作,賺得卻很有限,甚至花的比賺的還多;這就表示沒有累積財富的福報。一定要修行以後,一步一步讓靈性清淨,從「人」提升到「天」,甚至到更高的法界,自然福報也愈來愈大。

所以,緣覺就是開悟我們來人間的目的是要成就,所以我說「修行比吃飯更重要」,吃飯是為了補充色身的資糧,而修行是修靈性的資糧,這種資糧可以讓靈性解脫、成就。那是什麼資糧?就是光明的佛光。所以,我們要對今生為人的目的有所開悟,要懂得此生為人,是為修行而來。

從「緣覺」再往上,就到「菩薩」。修菩薩要行六度萬行,也就是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智慧。當修到萬德莊嚴,「入世圓滿、出世圓覺」時,靈性就直接解脫,見證到最高境界的「佛界」。

由此可知,宇宙十法界中,「人」正位居中間;在人界以上,是不同層次的福報,而人界以下,則是不同程度的災難。人界底下的「阿修羅」界,是個打打殺殺的世界,它是一個精靈的世界,如果生在阿修羅界,即使你不跟別人打架,別人也會找你打。有時我們看到乩童起乩,好像在胡亂抓些什麼,大概都是阿修羅界的眾生。

我們現在處於人界,本來應該是很有福報,災難很少的,但如今卻是地震、水災、火災、風災、空難頻仍,甚至還有人禍,比方像新冠、傳染病等。而形成這些災難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氣場不好,當這種不好的氣場集中以後,就會造成災難。所以我們要淨化人心,這是解救眾生的唯一途徑。

今天我們雖然生在人間,但人心已淪落到阿修羅界,甚至到畜生界;現在社會上到處都有人拿刀、拿槍,殺人就像開玩笑一樣,這就是阿修羅的世界。再看看畜生,沒有五倫觀念,所以會亂倫,而且一天到晚只想要吃,無所事事,這不是跟現在的社會很像嗎?如果人們再不修行,不提升靈性,再往下就會到餓鬼界。我很擔心現在失業率那麼高,人心又黑暗,如果將來變得像非洲一樣鬧饑荒,那就落入餓鬼界了。

比餓鬼界更低的是地獄界,這個世界最悽慘,會發生可怕的戰爭。我們不希望人類落入這樣的法界,唯一的辦法就是修行。我們修行,不僅是為自己,也為了全體人類,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要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