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修釋疑】「想」是意識 「參」是智慧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問:請問與一般的思考有何不同?

答:「參」與「思考」不一樣;思考就是「想」,是一種意識活動,在同一時間內,可以產生無數的意識,就像電話交換機一樣,可以同時接收好幾線電話。但「參」是在「定」中參一件事物的真理,參它的根源,而不是胡思亂想。

舉例來說,人的壽命只有八、九十歲,頂多到一百多歲,可是大自然界卻有千年神木。為什麼樹木可以活這麼久,人類卻不行?我們可以在禪定的時候,和自己記憶中曾看過或知道的那一棵神木相應,比方像拉拉山的神木,可以在禪定中相應那棵樹,以及它所生長的自然環境,然後去參它為什麼可以活上幾千年。

所以「參」跟「想」不一樣,就像知識並不等於智慧,一個擁有知識、也很聰明的人,不見得有智慧。聰明的人也許會很執著自己的意見,但他的意見不一定正確,也許一個比較不聰明、但很客觀的人,會比較有智慧。

比方有人向我們推薦禪坐,如果你有智慧,就會來試試,而不會立刻拒絕;因為禪坐到底好不好,不去試試看怎麼知道?但有些人習慣對事物抱持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我現在生活得很好,身體也不錯,為什麼要學禪坐?」他如果有智慧、夠客觀,就會去嚐試看看,親自去感受禪坐有沒有好處。

所謂「參」,是要參出智慧,「想」只是一種意識活動,而智慧是超越意識層次的,也就是靈感,但靈感不是說有就有,必須經過禪定的訓練以後,讓意識可以隨時空掉,半點意念也沒有,讓腦筋得到徹底休息;如果有這種禪定功夫,自然可以「要靈感,有靈感」。也就是說,我們要能夠「動」,也要能夠「靜」;而何時該「動」,何時又該「靜」,都包含了許多「禪」的哲理。

人的一生離不開「動、靜」二字,成功與失敗就在一念之間。如果能做到進退有據,就合乎「動、靜」之理,知道什麼是輕重緩急,凡事有先後,而這就是科學的精神,也是禪,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