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師說禪】通達禪的智慧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世界上有很多大智慧者,也有很多無知眾生,由於這些人的無知,為人類帶來了許多災難和戰爭;也由於人類缺乏追求智慧和真理的信心,不斷重演著生離死別的悲劇。

覺行諸善法 十方福慧至

但大智慧者不一樣,比方有些企業家就很有智慧,不但在國內發展得很好,海外銷售也勝過其他同業,為什麼他們可以把事業經營得這麼好?因為他們除了自己修禪,也帶領員工修禪,所以沒有勞資糾紛,全體上下都同心協力,甚至還把公司盈餘的一部分創辦慈善基金回饋社會。員工的向心力加上經營者的愛心,奠定了企業發展的動力,當然業績蒸蒸日上。

反過來說,如果一家企業在蓬勃發展的時候,不懂得做回饋社會的良性循環,很可能就會為自己和企業帶來有形無形的災難。

因為一個大成功者,是結合眾人之力的扶持而成功的,就像一座廟,如果沒有信徒去朝拜,怎麼會香火鼎盛?由此看來,一個有愛心的人,不但會帶給別人快樂,也會為自己帶來福報。

修禪的人會自然而然從心中生出愛心,基於這種博大的愛心,可以發揮出潛在力量,進而找到內在最聖潔的靈性。

一家公司只要有一個這樣的修禪者,這家公司就大有希望;如果員工上下都是這麼有愛心的修禪者,希望更是無窮無盡。

人生好比波浪,高低起伏不定,當處於低潮時,如何自我超越?受到打擊時,能不能振作起來?面臨事業失敗、親人遠離時,會不會痛苦萬分?「禪」可以幫助我們預防這些事情重複發生,就看自己有沒有信心與自我超越的起碼智慧。

曾經有一位政務官在本門修禪,有一次,他的太太因病開刀,他祈求佛菩薩保佑太太開刀順利,手術結束後,太太告訴他看到不可思議的事:「開刀前,我在心裡觀想佛菩薩,在打完麻醉、快睡著的時候,看到三道光進來,我很自然地認為那是佛菩薩,或是我前世修行的師父。」出院後,他帶太太來道場上課,太太很驚訝地告訴他:「我看到的就是妙天師父」,可是她從來沒有見過我。所以很多眼睛看不到的,也許你不願意相信,但等到自己親自見證以後,就會相信了。

離相非住空 悟空勤修圓

人活於世,就要活得有意義,要讓人生的價值從有限延長到無限,但這必須靠禪的力量才能辦到。

所謂佛法無邊,是真實不虛的;既然無邊,當然是超越了一切名相,宗教自不例外。如果有人認為自己的法門是傳統的宗教,反對那些沒有依照傳統而修行的人,甚至誤解禪定就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的入「頑空」,那就錯了;世尊曾告訴弟子要「以相離相,以空離空」,才不會執著。

以相離相,就是在萬相之中,不被萬相所迷惑。舉例來說,待人處事不能太過武斷固執,要客觀接納別人的見解,畢竟自己還未真正了解什麼是「真實」;等到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曾經為了假的東西與人爭得面紅耳赤,不知會作何感想?如果不能離相,就是以相入相、以相住相,會變成我執很深,什麼都以「我」為中心,免不了會帶來很多煩惱和痛苦。

以空離空,就是在空的法相中,一樣不執著。如果一直住於空,自然永遠都是空,不能成就。所以有些人修空,修到最後變成腦袋空空,想法都很奇怪,脫離現實,因為他不知道佛法包含了現實與永恆的生命智慧。所以這種修空的方法也是不對的。

每個人生存在世間,都有自己的責任,不能把這個責任丟棄、入空,什麼都不管。比方一個人結了婚,就有家庭責任,必須要去工作,維持這個家的生活,而不是把這個責任入於空。這個家庭的業力是自己找來的,就要去圓滿它,圓滿以後,才是「以空離空」的正確方法。所以很多人的想法與做法都不夠圓滿。

離相離空以後,要到哪裡去呢?到實相的世界。如果停留在相、停留在空,都不對,因為都是左右兩邊;唯有中道,也就是直接以禪的正法證到心靈世界。

世尊曾說:「當佛不在世的時候,要自己開悟;佛在世的時候,要聞正法,隨行正法,而成就佛陀。」

什麼是正法?可以讓眾生成佛的法,就是正法;可以讓壽命延長、讓身體更健康的法,也是正法。有些佛教徒每天唸經,唸到身體都支持不住了,就去打針吃藥,他不了解唸經拜佛不可能成佛,或許他也從未想過要成佛,只想將來有一天菩薩會來度他。

成佛要有大智慧,要懂得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成就的。其實釋迦牟尼佛成就的法只有一個,就是「禪」,祂是從「禪」證得大宇宙的本有生命之後,才創立了佛教;而不是先有了佛教,再來證明「禪」。很多人因為不了解這個先後順序,才會有本末倒置的偏見。

世尊證道以後,大梵天王請佛到人間度眾,世尊說:「我很想度他們,可是正法非常深奧難解,萬一他們因為不相信而毀謗佛、毀謗法,最後墮落地獄,這不是又添加了罪過嗎?」他在想,要用什麼方法來度眾才是最好的。

所以,當自己還沒有佛的知見時,不要去毀謗他人,因為你不知道那是不是正法,也不知道傳法者是佛還是人,萬一弄錯就麻煩了。

六道無盡期 明師引聖途

佛看到在地獄界受苦的眾生,都是種什麼因,造什麼果,才會承受這些苦;看到畜生界的眾生,都是在世時沒有愛心,處處為一己私利而傷害別人;看到餓鬼界的眾生,都是在世時沒有愛心,也沒有布施的心,視財如命。

再看天界,有祥雲和祥光,天人們想穿華麗的衣服,就能變化出華麗的衣服,仙女們都很快樂地飛來飛去,享受天樂的美妙;原來這些天界的眾生都是在人間做了很多善事,所以才能到天界享受天福,可是一旦天福享完,這些花都枯萎了,天身(在天上的身體稱天身)也毀滅了,又會再輪迴到三惡道去,所以在天界還是要修行。

在人間也一樣,享盡了大福報以後,如果沒有修行,也是會很慘。有了福報,更要感恩所有眾生的賜予,感恩父母、師長、國家的栽培,以及親友的照顧,還要感恩那些不認識的人,讓我們可以生活無虞。

有了這樣的博大愛心,當自己最清淨的時候,就可以很自然地與內在的本尊相應。如果一天到晚都在追求外界的一切物質和名相,身心都在外面,怎麼可能見到自性?

有了見性的智慧,才能見性;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是不可能見性的。要得到這個智慧,不能靠文字和語言,要靠「明師」與「禪定」,這是兩個最重要的因素,缺一不可。

由明師教導我們正確的禪定方法,幫助我們入禪定,然後得到智慧。有了智慧,就能見性。見性以後,再精進修行,就可以解脫自在,超越生死輪迴。

想要見性成佛,就要從修禪開始,而且要修本門這種離一切現象的法門,而不是跑到深山或躲在家裡唸經,那樣不可能成就,祂的價值也不是用爭就能爭贏的,就好比一大碗麵線才幾十元,但一小碗魚翅卻要一千多元,如果認為麵線比較大碗,應該要比小碗的魚翅貴,就算爭到最後,也是白費力氣,因為它不能讓你得到大利益,它不是通往真理最直接的路。

總而言之,禪的世界是超越意識的,不能以人的意識去探究,一定要透過禪定,從離相開始,把現在的意識排除掉,然後才能通達禪的智慧,這是很重要的修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