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台灣的鐵路早在清朝就有營運,這就是「劉銘傳鐵路」。但是因為日治時期重新規劃鐵路系統,許多路線就此消失,其中就包括了走三重、新莊到龜山的鐵路新莊線。
「劉銘傳鐵路」一開始分為基隆至台北、以及台北至新竹兩線,從光緒13年、西元1887年開始分段通車。
台北至新竹的鐵路,從大稻埕的「台北停車場」出發,往北到了台北橋走木橋跨越淡水河,沿途停靠三重埔(天台廣場)、海山口(新莊國小校門口)、龜崙嶺(萬壽路、東萬壽路口)等站,再南行往新竹。
新莊線在光緒17年、西元1891年完工啟用,當時的是採用德國進口的火車頭(見照片,《臺灣博物》第147期截圖),劉銘傳為之命名為「騰雲號」。
劉銘傳鐵路新莊線營運不久,台灣就被割讓給日本。日治時期對鐵路重新規劃,針對台北到桃園路段,因為考量台北橋木橋屢遭水災沖毀,而且鐵路到了龜山路線因為坡度大,在效率與安全上都有疑慮,所以決定換線,改走艋舺、枋橋街(板橋)、樹林、鶯歌石到桃仔園,這也是現在台鐵的路線。鐵路新建工程在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完成,原本的新莊線就此廢棄,距離原本完工通車還不到10年。
時隔百年之後,現在捷運新莊線走的路線,幾乎就是當年劉銘傳鐵路新莊線的路線,不過捷運新莊線目前出了台北先到三重再過新莊,最後只到迴龍,沒有像當年的鐵路新莊線繼續爬上龜山。
本報導部分內容出處為賴祥蔚教授之初稿,謝謝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