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9月22日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新設的「紫荊論壇」邀請前總統馬英九以「兩岸關係與臺灣安全」為題進行新學年首場論譠,可是這麼一場單純的校園演講卻在特定媒體的片面解讀下變了調,導致「唱和中共」、「吃裡扒外」、「貶低國軍」的罵聲不絕。其實就中正大學上傳到YouTube的全程影音來看,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不過馬英九揹黑鍋已經N次,該是思考「忠言順耳」的時候了。
引發熱議的是演講第1小時第5分起的部分,依據現場簡報畫面,馬英九正在開講「臺灣不安全的三根源」,分別是「美國心有餘而力不足」、「中共蓄勢待發」、「臺灣外鬥也內鬥」。而在「美國心有餘而力不足」下又加註了「人民缺乏意願(支持出兵民調40%以下,排行最低)」,和「軍事能力不足(距離遙遠鞭長莫及、經費不足艦齡老化)」,這兩點說明正是招致最多批評的地方。
例如某新聞台的下標是「美航母老化不援台?專家傻眼怒打臉馬英九」,但在演講第1小時第7分,馬英九用語是「美國這些年來對這方面其實比較忽視,她的航母比較老,然後呢,能夠調動的也比較少,真的發生戰爭的時候是滿危險的。」兩者語意顯然存在落差。雖說美國海軍2017年有新型航母福特級首艦「福特號」加入戰鬥序列,但不要忘了,尼米茲級首艦「尼米茲號」可早在1975年就服役,現已是46歲的阿伯級航艦,軍方正想方設法進行「延壽計畫」,希望能撐到60歲。至於二號艦艾森豪號已44歲、三號艦卡爾文森號也有39歲數了,因此探討美國航空母艦老化的議題並非新鮮事,這是值得討論的。就最近三年來說,美國航母及兩棲突擊艦在台海只出現五分之一時間(即平均每年二個半月),南海約四分之一時間(即平均每年三個月)。做為援臺主力的雷根號每年至少六個月停在日本母港橫須賀休養,因此某報宣稱美軍在台海周邊「無所不在」的說法,顯然太過浮誇。
此外,細看簡報頁面的副標,已註明「蘇起 /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原來「三大根源」並非馬英九獨見而創獲者,乃蘇起於今年8月22日「國家不安全研討會」發表過的論述,媒體早報導過了。或許會有人認為,他們兩人根本是同一掛的,蘇起講的就是馬英九講的。其實蘇起論點係引述澳洲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United States Studies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於2019年8月出版的研究報告《避免危機: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美國戰略、軍事開支和集體防禦》(Averting Crisis: American Strategy, Military Spending and Collective Defence in the Indo-Pacific)。該書篇幅104頁,全文PDF檔可於網路下載,有興趣者自可下載研參。
值得一提的是,該報告發行後,當時臺灣媒體即有報導,例如108年8月20日《新頭殼》「澳智庫警告美印太優勢不再 中國恐速戰速決奪台灣」專文,提及「美國雖仍然被廣泛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軍事力量,但因為中東持續戰爭,國防預算緊縮,美方對先進軍事能力的投資不足等綜合影響,已經讓美國武裝部隊弱化。」、「中國已經成功實現空中與海上艦隊的現代化,並大力擴展陸基導彈武器庫,捍衛自己在跨越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戰略水域的利益的能力。」、「澳洲智庫的報告不客氣地批評美國,至今仍抱持『一個過時的超級大國心態』,擔憂華盛頓當局分心,無法及時解決中國的挑戰。」不過從點閱率來看,這些報導並未引起太多關注,更不用說被指控為「唱和中共」了。
同樣論述,澳洲智庫寫的乏人問津,臺灣媒體報的沒有迴響,唯獨馬英九說的就被亂棒侍候,這算哪招?豈不是患了孔子所言的「以人廢言」毛病:不喜歡馬英九,那他講的一切都不對,哪怕是引經據典。筆者一貫主張,後民主時代的眾聲喧嘩是常態,而馬英九既有本事到校開講,就要有本事回應質疑。只是若干討論已偏離事實,像是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和綠營側翼粉絲專頁「只是堵藍」都指責馬英九的「國軍一天就會投降」說是直接看衰台灣,希望中國快來侵略。但筆者遍查馬英九近年談話內容,並無此語。倒是蘇起曾在演講時以美國總統大選出現爭議,紛亂延伸全境為想定狀況,中共趁美國動盪,無暇他顧之時,突然將在台灣海峽的大規模軍事演習轉為軍事行動,因而一日迫降我方。這樣的想定,雖說多少讓人不舒服,但終究只是眾多戰略推演中的一種劇本(scenario),怎會扯到唱衰台灣?難道只能設定成我方大勝共軍,才算真愛台灣嗎?這樣的積非成是和以訛傳訛,不僅無助於建構公共論壇,更無益於維護國防安全,這才是我們要戒慎恐懼的。
馬英九繼「首戰即終戰」說之後再揹黑鍋,固然冤柱,但未能妥善經營論述,自己也有責任。因此筆者謹參考著名的說服傳播學理「耶魯研究」,在此做出建言。首先要「兩面俱陳」,國軍和美國智庫並不乏我方在台海衝突勝出的推演,他最好一併引用,這樣相對客觀,而且充滿「台灣價值」的綠粉或覺青要嘴砲就難多了。再來,論述務必強調出處,還要與退役將領或軍事專家聯名發表,因為藉由其專業性和權威性的加持,訊息可信度自然提高,而強化說服力。最後,則是發言時機(timing),因為在當前的政治氛圍裡,選擇當烏鴉,只會被視為危言聳聽,反而討罵。不如扮喜鵲,多說些讓人開心的話,才會受歡迎。
除此之外,筆者也強烈建議馬英九,爾後開講就把引起爭議的「臺灣不安全的三根源」改成「中共攻台的三個可能」,內容可以照舊,再補些因應對策,那麼隔日見諸媒體的估計會是「馬英九點破中共攻臺三關鍵」、「中共武力犯臺野心 遭馬英九看破手腳」,總不會還有人罵他是「中共同路人」吧?臺灣的媒體生態玄之又玄,若不能參透「忠言順耳」的道理,那麼身為一位卸任總統,還是四處遊山玩水或回家含飴弄孫去吧!
附錄:本文相關連結
一、109年9月22日馬英九於中正大學通識教育「紫荊論壇」演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RNhIRiBG8
二、澳洲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避免危機: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美國戰略、軍事開支和集體防禦》研究報告:
三、108年8月20日《新頭殼》「澳智庫警告美印太優勢不再 中國恐速戰速決奪台灣」: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8-20/288024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取自馬英九先生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