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夾縫中求生存-風雨飄搖的獨立書店


走進大街小巷哩,一間間小小的書局,賣著各式各樣不同的書籍,依照老闆的個人喜好,店內刊物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取向,這些場景,曾經是上一代人們共同的回憶。

曾幾何時,相互競爭卻又各自標新立異的獨立書店,漸漸在連鎖書局的步步進逼之下,客源大幅縮減,由於進書量的不同,大型連鎖書局紛紛打出折扣戰,用價格逼退無數的小書店,櫃檯後方堅持著自己理念的老闆,開始漸漸從書店經營的圈子當中黯然退出;緊接著襲來的網路書局,更因為去除了店租的成本開銷,用更低的價格,一舉將所有類型的實體書店打入冷宮。


獨立書店逐漸消失的這個過程,絕對不僅僅是純粹的價格之爭,更關係到許多過去曾經存在的文化意識傳承,隨著時代的進步,紙本書在台灣依舊未被取代,然而連鎖書局與網路書店的服務,僅止於提供低廉的價格,對於書籍類別的選擇,去除了個人的主觀判斷,純粹以商業角度考量,每去了所有書籍的差異性,開始用單一的貨幣作為度量依據,便宜歸便宜,卻完全喪失了書籍本身乘載了文化傳承意義的本質。

然而讓人感動的是,依然有著許多獨立書店經營者,仍然頑強的抵抗時代變遷的洪流,堅持賣好書,同時提供客人除了價格以外的服務,也許傳遞某些良善價值觀,也許試圖喚起社會大眾對環境的重視。嘉義的《洪雅書局》長期以來關注社會議題,同時舉辦座談會與參與社會運動,希望激起民眾心中的熱誠;永和頂溪捷運站旁的一隅,《小小書房》靜謐的佇立在此,不時舉辦文學座談會與寫作課程,提供愛好文藝的人們一個可以相互學習切磋的環境。

也許獨立書店真的沒有比較便宜,但是除了價格之外,是否有些更深刻的東西,不能用金錢作為衡量的依據?紙張上乘載了文化的重量,那麼書局是否意味著文化匯集之處?下次買書之前,建議您不妨到獨立書店走走,也許你會發現,那裏有些值得您花些時間,多花些錢,但卻能換得更多永恆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