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在價值觀上見仁見智,只能說這是客觀世界常見的存在,也是年輕朋友們在求職時得實際面對的現實。
而我想說的是自己這些年來面試的感想(非心得)。定義主題的話,可以是「年輕面試者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一、你不是一個你(你是這批人之一)
許多人來面試時,想的不是競爭、而是展現自我,極端一點的眼裡只有自己,多數是眼裡只有自己與面試官,然而,從面試者的角度來說:「你是這一批應聘人員之一。」
換言之,你的所有絕對價值,都會放到檯面上成為比較優勢或劣勢,因此,雖然你很難像想像和你競爭的人如何,但沒辦法,之於面試者,他只能把你放在牌桌上比較。
你不是一個你。
二、你不是獨特的你(你是效益、成本與風險係數的綜合體)
「千里馬終須伯樂。」企業很渴望千里馬,然而不同企業需要千里馬客大不相同,這得適配他的生意型態、商業模式、組織與文化,而其背後的根本,是「效益」、「成本」與「風險係數」。
效益,你現在與未來能帶給組織的效益;
成本,實際薪資的名目成本+教育訓練與管理上的隱形成本;
風險係數,誤判的可能性及中途變動提高企業成本的可能性。
換言之,你是千里馬,不論是不是伯樂都會有自己的考量。你可能不是獨特的你。
綜合上述兩點,再比對原文中提到「畢業後就在便利商店工作」及「有自由的心的求職者」你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不是你不好,只是「在這一批求職者」裡,你在「效益、成本與風險」的考量下對於企業來說風險係數高與潛在成本高,故企業多半不敢冒風險選擇你,所以你求職受阻。然而,自由的心本身沒有錯,只是你要能在回歸社會時、把你曾經的自由轉換成資產,努力提高企業的預期效益,(如果有可能)並試著降低企業的成本與預期風險。
最好效益能高到企業足以忽視風險,這是理性的邏輯。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