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遇到挫折沮喪的時候,都會想起「父子騎驢」的故事,並用這個故事勉勵自己,無論你怎麼做,別人總會有不同的眼光。騎驢父子因為別人的眼光不斷調整自己,最終也無法真正討得所有人歡心。於是,我只能告訴自己,我所受到的教養與教育,是期勉自己成為一個仁人,而非完人。
這時候總會想起莊子說的:「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連莊子都說了,一個人不隨波逐流,知道自己是誰,這樣就夠了。
人們多半要求一個作家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然而作家也是人,一樣要吃飯拉屎,臉書這樣的公眾平台,是個扮裝的舞台,就像我當年棄離的媒體圈,多半歌功頌德,錦上添花。
這世界很大,泰國到現在仍然販賣雛妓、墨西哥依舊毒梟治國。
我太渺小,改變不了什麼。只能在大學裡教書時,說說做人的道理。我認為一個人必須具備中軸,中軸就像是文章的核心概念,如果連這點概念都沒有,文章就不可能寫好。每次說完都覺得自己腐儒,什麼年代了,網美挖鼻孔都比妳有料。
所以父子騎驢也沒給妳答案,它就是呈現一種社會現象。
晴日暖風,夏條綠密。曾經有朋友建議,如果覺得自己很黑暗,就去公園狂曬中午的太陽,午時日照有奇異的能量,據說能夠殺菌除魔。紫外線殺菌是常識,然而除魔這件事,不妨順便試試。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