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到現在整整一百年了,五四運動所提出來的兩個口號,德先生與賽先生,也就是民主與科學。對於這兩個目標,今天實現了多少?跟五四運動連接在一起的新文化運動強烈批判儒家思想,今天又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民主是世界人民追求的目標,也是海峽兩岸揭櫫的共同願景。台灣從1950年開始實施地方性選舉,1992年立委全面改選、1994年省長選舉、1996年總統直選,民主制度已大致建立,但運作到今天卻出現許多問題。政黨為了爭取勝選強調彼此之間的差異,而不注重國家應該如何建設。政治人物只看選舉的勝負、猛開支票,卻不在意以後能否兌現。
海峽兩岸政治體制比較
在更基本的層面,1947年制訂的憲法本來帶有一些內閣制的精神,而李登輝主導的修憲,嚴重改變了憲法的性質。1994年的第三次修憲,讓總統發布人員任免命令無需行政院長副署。1997年的第四次修憲,總統任命行政院長無需經立法院同意,把行政院長變成總統的幕僚,完全破壞了原有內閣制的精神,造成總統有權無責,而行政院長有責無權的狀態。1995年制訂的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只要簡單多數、不需要過半就可以當選總統,更造成重大憲政問題。像陳水扁在2000年以39.3%就當選總統,而如果有第二輪投票的話,結果將完全不同。這種少數總統的情況在2020年可能重演。
大陸在改革開放之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與政協組織,逐漸有了一些建言的功能,可是其一黨專政的性質仍然與西方的民主有一定的差距。五四運動之後一百年,在德先生方面,海峽兩岸的體制都仍須同胞繼續努力。
西方民主體制出現大問題
雖然民主是大家都期待的目標,但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卻並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那麼直接了當。因為西方國家的民主體制近年來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一)美國
以號稱民主標竿的美國來說,基本上實行的是兩黨政治。共和黨努力宣揚自由經濟,要發動人民的企業家精神,降低政府干預,減低賦稅。而民主黨則主張社會公平,認為政府應該保障低收入者的福利,有錢人應該多納稅才能保證社會正義。這樣的政治主張原本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這種競相減稅而又有大量開支的情況下,美國政府預算出現了巨額赤字。每年的財政赤字約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導致美國國債現已超過它的GDP。多年來重金融、輕實業的結果,造成美國的產業逐漸空洞化。美國的國際貿易,如果包括貨物與服務,近年來每年赤字約在5千億美元左右。如只算貨物貿易,則赤字會有7、8千億,2018年甚至達到了8,912.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二)歐洲
實行老牌民主政治的歐洲國家有些甚至情況更糟。政黨在競爭之下,為了選票,常開出許多討好選民的福利支票,到後來無以為繼,導致經濟長期不振,眾多年輕人失業。這種情形在歐豬五國尤其嚴重。
(三)亞洲
從反方面來看,二戰以後能從經濟落後的狀態走上振興之路的,首先就是東亞四小龍的新加坡、香港、台灣和南韓,而這四個地區在經濟起飛的年代,都沒有真正地實行民主政治。
另外,如果比較中國大陸和實行民主體制的印度這兩個大國,大陸在經濟發展和公共建設方面的成績都遠遠超過印度。亞非拉的開發中國家,因為照搬民主制度而導致經濟不振、國家混亂的例子更是多得不勝枚舉。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民主究竟能否作為一個有效的政治體制,成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連美國都出現嚴重的政經問題,使得這個爭議更為激烈。
面對這個問題,可能不會有簡單的答案。因為當作一個政治理想,民主固然是世界人民長遠的目標,但對開發中國家來說,一個比較威權式的政府,如果能夠選賢與能、讓經濟迅速發展,在一定的時間內的確有其階段性的優勢。大陸改革開放以後的迅速發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不過,我們不能因為這種威權體制有其階段性的功能,就否定人類長遠的民主理想。同樣的,我們也不能因為民主是人類長遠的理想,就無視民主政治當今呈現出的嚴重缺失。如何在這兩種極端體制中達到比較理想的平衡,才是當今世界政治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五四運動提出來的德先生,到今天仍然是一個難題。
兩岸科技均有非凡成就
至於在賽先生方面,經過一百年的努力,海峽兩岸在科技方面都已有令人振奮的進步。
(一)大陸
根據「科技引文索引(SCImago)的資料,工程論文的數量,大陸在2007年已超過美國。最新數據的2017年,大陸的工程論文有160,729篇,美國有86,125篇,大陸已是美國的1.86倍。在更深一層的物理和天文方面,大陸在2013年也超越美國,到了2017年,大陸的物理和天文論文是美國的1.39倍。除此以外,2017年大陸在數學、化學、材料、計算機這幾個方面的論文數量都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位。2018年11月的最新報導,在世界500台運算最快的超級電腦中,大陸以227台遠遠超過美國的109台。最近大陸在量子計算、月球探測和5G通訊等方面的科技成就,更受世界矚目。所以,大陸現在已是可以與美國並肩的科技強國。
(二)台灣
至於台灣,在科技方面的表現原來也不差。像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所占的世界比例,就遠遠超過台灣人口。台灣科技論文的發表數量在世界上也居於前列。可惜近年來因為政治的影響,經濟發展停滯,連帶科技論文的排名也退步了。2010年台灣在工程方面的論文數量,可以排到全球第10位,2017年退到第16位。在物理/天文方面,2010年排名第13位,2017年退到第18位。
(三)國人對待科學的態度
在國人對待科學的態度方面,大部分人都對科學持贊成的態度,幾乎沒有公開反對的,這應該是五四運動的成就之一。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的人都對科學沒有意見,事實上隱藏的問題還很多。常常有人以批評「科學主義」為名反對科學。他們把「科學主義」帶有貶意地稱為是不恰當的使用了科學,或在不適當的地方應用了科學,認為這些主張超越了科學的範圍。由於科學必須要以事實來驗證,而驗證的過程總會有一定限制。但是,這並不代表在科學還沒有達到確定的結論之前,就可以任由其他沒有根據的主張胡亂宣示,然後說這是科學管不到的。這種情形以科學和有神論宗教之間的衝突最為顯著。
其實,科學方法並不限於自然科學,在其他領域中照樣可以應用科學方法。譬如對歷史的研究,也是先決定課題,然後收集文獻和證據,提出假說,最後予以驗證。這種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是完全一致的。歷史的研究如此,其他人文社會領域的研究也都類似,只不過驗證的精確程度有些差別而已。因為歷史是不能做實驗的,其研究成果的精確度,當然不如自然科學。所以,科學得到的知識固然有限,但科學方法的應用範圍卻是沒有限制的。這跟大陸在經過文革之後,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趨向完全一致。
五四對儒家思想批判過分
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中有一個很強烈的成分,就是對儒家思想的批判,要「打倒孔家店」,把「線裝書丟到茅屎坑」,甚至主張「全盤西化」。現在回顧起來,五四運動當年的反傳統實在是過火了。因為當時國家的處境艱難,隨時有亡國的危險,因此一般人把「救亡圖存」當作是最高的考慮,有些飢不擇食。
儒家思想並不是不能檢討,但說要「打倒孔家店」實在是太過分了。一個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儒家思想中的絕大部分對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都是有益的。這從近年來凡是受到儒家思想影響的地區,不論是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越南,在經濟發展上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中國在五四運動的年代,因為有救亡圖存的壓力,對儒家思想批評過甚,現在到了應該省思的時候了。
回顧歷史,跟新文化運動這種激烈反傳統的態度非常不同的例子是日本的明治維新。明治維新從1868年開始,到了1895年一戰勝清廷,1905年再戰勝帝俄,成為世界的強權之一,不過短短30多年。日本在明治維新中並沒有廢除儒家思想,也沒有中斷其歷史傳統。足證五四運動時期的反傳統、反儒家思想,其實是沒有必要和根據的。
儒家思想跟科學沒有衝突
有人批評儒家思想不利於科學發展,長期研究中國科技發展史的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認為,在科學發展方面,儒家有兩種矛盾的傾向,儒家的理性思想反對迷信,有助於科學的發展,但儒家思想過於關心人事,過於強調倫理道德至上,比較不關心自然事物,則不利於科學的進步。這樣的論斷有一定的道理,是比較公允的。但如果跟西方的希伯來─基督教傳統(Judeo-Christian tradition)比起來,儒家思想至少跟科學沒有衝突。
儒家的理性精神使中國在歷史上避免了西方國家層出不窮的宗教戰爭。事實上,儒家傳統中並不缺乏具有科學精神的人物,像是孔子就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荀子也強調不信鬼神,集理學大成的朱子主張「格物致知」、「即物窮理」,他們的主張都有著很強的經驗論傾向,與科學的實證精神非常接近。五四運動中的激進派,沒有看到儒家思想追求理性的一面,反而認為儒家思想反動,這些指責都太過分了。
中國還需加強軟實力
五四運動過去一百年了,當時的中國處於危急存亡之秋,現在的中國則已大不相同。大陸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不遠的未來,其GDP將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台灣的經濟發展雖然近年來幾乎停滯,成了四小龍之末,但2018年的人均GDP仍有25,004美元,屬於已開發的經濟體。如果以購買力平價的人均GDP來衡量,台灣的實際生活水準在世界上更屬於先進的行列,甚至超過英國、法國和日本。
從五四到今天,百年來中華兒女的艱苦奮鬥已經有了豐碩的成果。不過,中國要達到完全的崛起,除了經濟實力之外,還需要在政治主張和人文理念這些軟實力方面,提出可以為世人敬重的模式。只要我們繼續努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應該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圓滿實現。
作者為清華大學電機系榮譽教授
●本文由《觀察》雜誌授權刊登http://www.observer-taipei.com
●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