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李方儒/台灣的綜藝有機會再活過來嗎?台灣綜藝和對岸綜藝,是什麼時候產生變化?

 很多人一直搞不明白,更有一堆人總是問:「台灣的綜藝和對岸的綜藝,是什麼時候產生了變化?兩岸綜藝的歷史是怎樣走過來的?」

 現在我用最短的文字,來快速解説「兩岸綜藝的發展史」吧⋯

 西元1989年,教室課堂上,大學指導教授播放了一則中國大陸的綜藝節目,當時所有同學哄堂大笑,因為那畫面套句現代的話,叫「土得掉渣」。

 時隔30年,同樣的教室,換成授課的我,播放的也是中國大陸的綜藝節目,這時卻是換來一連串學生們的嘆為觀止、驚為天人,因為對岸的規格,早已是我們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

 從1985年到2005年,是台灣綜藝節目最輝煌的時代,那時全世界的華人每週都在期待台灣綜藝節目的播出,隨著綜藝節目強大的推送力量,台灣的藝人、流行歌曲、生活文化也成了華人世界的主流。同一時間,對岸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人民物質生活條件慢慢變好,對於綜藝節目的需求也孕育而生了,當然,當時身為「綜藝王國」的台灣,便成了大陸模仿取經的第一對象。

 1990年,大陸中央電視台和台灣人進行了第一次的綜藝節目合作,這一次合作打響了兩個經典的綜藝節目,它們分別是「綜藝大觀」(3月14日中央一套開播)和「正大綜藝」(4月21日中央三套開播),隨後,1997年剛上衛星的湖南電視台,也在與台灣人的合作下,製作了「快樂大本營」,這三個節目一推出,在中國大陸綜藝節目還沒有正式萌芽的時代裡,這些節目很快就成為了全大陸人民周末黃金時段最期待的內容,在那個時代裡,只要是和台灣人合作的綜藝節目,就是收視的保証,台灣人走在大陸的電視台中,可以説是虎虎生風。

 2004年,是兩岸綜藝歷史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當台灣綜藝開始駐足不前,便是人家超過你的時候,在2004年之前,大陸電視圈還流行著「日本學歐美、台灣學日本、我們學台灣」的SOP,但此時台灣的綜藝內容、技術早已不能滿足大陸觀眾的需求,於是,大陸綜藝節目開始直接學習歐美的綜藝節目,台灣節目已經不再吃香,所有的一切臺灣經驗在大陸已成了「黔驢技窮」,於是,大量的歐美IP、技術成了大陸電視台模仿的對象,對岸開始了自己獨樹一幟的經營模式,從湖南台、江蘇台、東方台一直到浙江台,大陸電視台開始了第二波的「綜藝革命」。

 僅管如此,縱使大陸電視台已經開始改變,在技術和人的素質上,台灣和大陸相距還不至太遠,大陸此時領先台灣的只是金錢,大陸電視台在資金的堆砌下,台灣輸的也只是藝人的卡司、華麗的舞台,僅此而已,拿掉絢麗奢華的舞台和大牌藝人總動員,我看到的無非只是一個又一個電視台用錢砸出的集體炫富。

 但是到了2012年,大陸的綜藝節目又產生了一個核彈級的變革,那就是他們不再山寨、不再追求表面,而開始向全世界最優秀的製作團隊買IP、買人才、買技術,此時的大陸已經早已不滿足只懂得皮毛,他們開始關心如何建立自己的團隊、進而研發升級成為自己的東西,2012年7月13日,浙江衛視向荷蘭Talpa公司買下了天價「The Voice」製作了「中國人好聲音」,創下了一集1000萬人民幣製作費的天價,從那一天起,中國大陸綜藝正式從國內走向了世界,台灣綜藝正式走入了棺材,我稱之為第三次的「綜藝革命」。

 看完了中國大陸這三十年的綜藝發展,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大陸所有產業都脱離不了這三步驟,那就是「抄襲模仿、引入人才、升級創新」,雖然很多人看不起這樣的進步方式,總覺得大陸在山寨全世界,只要一學會,就把人像消耗品一樣用完即丟,實在有失厚道,但比起台灣的原地打轉,我寧願我們能夠在國際間狡滑一點,這樣我們才可以進步,進步了,人民自然就會過上好日子。

 可惜台灣所有的狡滑,只會用在自己人身上。

 説到這裡,一定很多人關心:台灣的綜藝有機會再活過來嗎?我只想回答:當我們每天收看的電視新聞,已經比綜藝更像綜藝;當我們的政治人物,已經比綜藝咖更像綜藝咖,也許台灣的綜藝並沒有死,它也許只是「基因突變」到另一種品種,用另一個面貌去呈現綜藝,這也是另一種「進化論」吧?我想我只能用這樣理解來安慰自己吧。

 

作者為資深電視節目製作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