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習慣將我長期爬梳歷史所整理出來的史觀,簡化為「國民黨政府執政者的史觀」,那麼我必須很遺憾的預言,「228」這個慘痛的記憶逐漸不被臺灣人民重視,甚至逐年淡忘直至遺忘,恐怕是可預見的未來。
其實,當1947年,二七部隊領導人謝雪紅,一方面因彈藥無以為繼,另一方面因理念與二七部隊其他主要領導成員出現分歧,而解散二七部隊,謝雪紅離開臺灣,經由香港轉赴北京,而後站在毛澤東身邊,陸續出任中共中央華東局軍政委員、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並代表臺灣省擔任全國人大代表。
當228期間,台中最後一支抵抗力量「二七部隊敢死隊」的隊長陳明忠揭露了越來越多真相,也毫不諱言地指稱,他代表的是主張以社會主義統一中國,讓臺灣回歸中國的「統左派」。
當1947年,由張志忠、台南的李媽兜、斗六的陳篡地、北港的余炳金、嘉義的簡吉、許分、新港的陳明新、朴子的張榮宗等人,在臺灣嘉南地區各地分別組織反抗國民黨政府的武裝民兵,合稱「臺灣自治聯軍」,「臺灣自治聯軍」共有新港、朴子等八個隊伍,由前台籍日本兵、青年和一般民眾自發性臨時組成。其中的張志忠、李媽兜、許分為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成員,「臺灣自治聯軍」的軍事行動,遭國軍第二十一師圍剿而失敗,1949年10月,簡吉出任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山地工作委員會書記,1950年,簡吉被捕,判處死刑;1951年3月7日在臺北馬場町被槍決,但是,2019年2月27日,簡吉的名字出現在228事件72周年紀念日,臺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第三度公告的,撤銷1056位和228事件相關的刑事案件有罪判決暨其刑的名單中⋯⋯。
當越來越多228與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姓名,同時出現在「臺灣228與白色恐怖受難者名單」,也出現在中國北京市海澱區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北京西山無名烈士紀念碑」,將1949年前後,由中國共產黨派出1500多名特工進入臺灣展開行動,陸續被國民黨政府破獲,最後被軍事法庭公審處決的有1100多人中,已知的846人的名字刻在牆上,成為受中共官方承認並紀念的「臺灣隱蔽戰線上犧牲的烈士」,竟有超過400多人同時也在中華民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至今三次發布的「正式撤銷政治受難者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刑」名單中時。
當許多「口述歷史」自我承認,1947年3月2日,嘉義民眾與青年學生晚上聽著廣播裡的日語宣傳,各自編成隊伍,分頭襲擊市長官舍與政府機關,攻陷警局接收槍械子彈,最後集中兵力攻打嘉義水上軍用機場,史稱「嘉義三二事件」的時候。
當「雄中自衛隊」宣稱要介入並保護「生命遭受威脅的外省人(請問是誰讓這些外省人的生命遭受威脅?)」,卻又在1947年3月5日攻擊當時由憲兵駐守的高雄火車站的時候。
這也正是目前臺灣民進黨執政者最尷尬的地方。越是大張旗鼓的紀念這些罹難者,宣揚這些罹難者的事蹟,越容易坐實,這些罹難者在當年的時空氛圍與文化薰陶下,其實都是接受了國際共產主義思想,甚至是由當時的中國共產黨直接或間接指揮,在臺灣發起這幾場「軍事武裝革命」行動。
而聽著日語廣播,穿著日本軍服,高唱日本軍歌,先是由校長與老師率領,打開學校的軍械室,然後再攻擊警局與軍營,取得更多武器彈藥的學生們,當時心裡又在想些什麼?
越來越多的史料曝光,都將「228事件」以及後續事件重新定義。民眾越來越不相信,228事件是單純的「血腥屠殺」,而是各種不同政治理念與訴求下的「武裝革命」;換言之,這是「軍事行動」,簡單來說,就是「戰爭」。
而這些戰爭,是由誰發動的呢?易地而處,在當年的時空背景之下,換做你是執政者,你,又會怎麼做?
與其每年遮遮掩掩,用許多電影般虛構的情節來鋪陳悲情,煽動仇恨與對立,勒索臺灣人民的情緒,然後被一個又一個的事實揭穿,搞得臺灣人民對228越來越無感,倒不如大方的將所有正反兩方的文史資料公諸於世,大方的承認,這就是「軍事武裝革命」行動。
請大家捫心自問,這些人真的是莫名其妙失去生命的嗎?他們為了理念犧牲性命,難道不應該公開真相嗎?二七部隊、臺灣自治聯軍與嘉義民兵等等武裝部隊,真的是遭到國民黨政府與軍隊欺負才武裝反抗的嗎?難道就不能承認他們是為了推翻蔣介石政權而發動武裝革命嗎?再仔細想想吧!若非另有隱情,為何必須要用受欺壓的悲情來包裝228事件?蔣介石政權在後續的白色恐怖時代,動輒以匪諜名義逮捕異議份子甚至處決,這其中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祕辛?
也請民進黨政府不要再將「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當作勒索臺灣民眾情感的提款機。ATM提款機雖然好用,但是裡面的現金總有被提領一空的一天。
民進黨為鬥爭國民黨不擇手段,如果認為當年在蔣介石的威權統治之下,司法判決草率,應逐案重新審理,而非透過行政力量整批撤銷判決,導致連已被中國共產黨親自證實的共諜都被平反,甚至被中國與臺灣綠營人士同時當作烈士紀念,然後民進黨政府一天到晚用中國共產黨來恐嚇臺灣人民,還研議修法將通匪共諜罪刑提高到最考可判處死刑。
這樣的轉型,沒有正義可言。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