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讀學弟張鐵志的新書《想像力的革命》,讀著讀著,臉書上跳出一張回顧照片。
我在泳池裡,奮力的把女兒扛起來,準備往水裡拋!
畫面是靜止的。當然不會有聲響。
但,我望著這張照片,滿腦子,都是聲響。那年夏天的,陽光下,泳池裡周遭的歡笑聲。我手上,女兒既膽怯又興奮的叫嚷聲。一旁池畔邊,幫忙捕捉畫面的,媽咪的喊叫聲。全部,在一瞬間,都浮上我的眼前,我的耳畔。
那年,夏天。我們一家三口,在峇里島。
我拿給女兒看,故意記不清楚地點。是在哪呢?石垣島嗎?
女兒肯定的說,峇里島。
我逗她,記這麼清楚啊~
女兒嗯一聲,便酷酷的,不理我了。但她其實是記得的。
這就夠了。當老爸的我,還乞求什麼呢?她記得童年的某些畫面,裡面有老爸老媽,有我們一家的出遊,這就夠了。
我繼續讀《想像力的革命》。
書是文字的。文字描述的畫面,也是無聲的歷史。但,沒有什麼歷史,是真正無聲的。也許浪頭過去,餘波盪漾,但真正的影響,卻已如漣漪。一波波,迴盪於一代代的口耳相傳之間。
我其生也晚,六零年代的狂飆,我要到七零年代後半葉,到了大學才比較能夠理解,接觸。
但要說我也是「六零年代之子」並不為過。
張鐵志書裡寫的許多次文化,反文化,多半也是我在大學,研究所階段,透過閱讀,看電影,聽音樂,參加演講會後,咀嚼了一些概念,用來思索自己的生命意義,討論台灣社會政治等議題時,用到的養分。
所有的啟蒙式的,革命式的運動,都有醞釀傳承的階段,積蓄力道,然後等到一個關鍵事件,關鍵時刻,便猛然爆發。然後,你再看到其間的思維落差,行動齟齬,在高峰後,又逐漸分歧,滑落,轉進。但它已經對好幾個世代造成了生命的激盪,也必將對以後的世代構成一個個的傳奇。
我讀著讀著,想到自己走過的台灣六七八九零年代,也彷彿以台灣自己的節奏,自己的敘述,在編織一個「想像力的革命」!
我的女兒是「21世紀之女」了。她用賈伯斯的蘋果手機,蘋果電腦。她聽韓流歌曲,她看日本動漫。她聽我講爺爺的流亡故事,奶奶的客家經歷。她看外公穿梭上海台北,她不再記得外婆未失智前的模樣。她從網路上取得資訊的藉助,遠遠超過她老爸!
而我,能說什麼呢?我是20世紀下半葉的人,她的世界屬於21世界。
我只能愛她,盡我所能的愛她。
而她的未來,是要靠她,自己去摸索的。一如,我過去的摸索。
但,她是要知道的是,她的世界有多大,完全是靠她的想像力有多大,來決定的!
我可以摸著她的蘋果電腦,告訴她關於賈伯斯走過的六零年代,是個嬉皮,是個追索心靈自由的人物。是個想像力超越自身世代的人物。
她若跑過來,要看我讀什麼時,我會告訴她,在爸爸差不多跟她一樣大的時候,在美國有一群20世紀的年輕人,是多麼了不起的,以巨大的想像力,沖擊體制,對抗保守,他們為我們,為我女兒的世代,衝撞出了「偉大的新可能」!我們要感謝他們!
#想像力的革命,印刻出版。
作者為知名作家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