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238年的這一天,對於秦王嬴政來說,可真是痛苦難熬,日理萬機的軍政國事之外,還要處理家務,而且竟是如此污穢難堪...。
「大王,叛國作亂的嫪毐已經伏誅,千名以上的黨羽也都處以極刑。但是,太后...,還有宮中二子…。」前來稟告的大臣瑟瑟發抖,囁嚅著說道。
嬴政暴怒而起,捶桌大喊:「都給寡人殺無赦!」「大王三思啊!太后是大王的母親,百善孝為先,還請大王收回成命。」大臣們全數跪下叩首,懇求嬴政寬恕太后。
嬴政頹然跌坐,憶及過往,真不知該如何看待母親。自己出生之前,母親趙姬是富商呂不韋的府中歌伎,當時,呂不韋全力資助困在趙國充當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不僅花費巨資為其爭奪王位,還把趙姬送給異人相伴。趙姬在西元前259年生了嬴政,而異人屢經挫折,終於化險為夷,在西元前250年返回秦國即位,是為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感念呂不韋的功德,將其拜為相國及『文信侯』,10歲的嬴政還尊稱呂不韋為『仲父』(義父),呂不韋從此權傾天下,不可一世。
秦莊襄王在位三年崩逝,年僅36歲,13歲的嬴政即位。年輕新寡的趙姬寂寞難耐,竟和呂不韋舊情復燃,在後宮公然調情,可說是人盡皆知,大家甚至謠傳,趙姬當年以有孕之身跟隨公子異人,所以,嬴政其實是呂不韋的兒子。
「太后,大王逐漸年長懂事,微臣不便時時入宮看望太后,萬一惹得大王不悅,總是...」「不!相國,你走不得啊!」趙姬對呂不韋糾纏不休,讓他心驚膽顫,於是心生一計,找了一名年輕俊美的男子入宮,僞以太監之名專侍在太后左右,他就是嫪毐。
趙姬對嫪毐極為滿意,為了遮掩懷孕醜聞,趙姬要求遷至雍縣的行宮,遠離首都咸陽,從此和嫪毐雙宿雙飛,陸續生下二子,嫪毐還被封為『長信侯』,志得意滿且四處招搖。
嬴政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志在殲滅六國,一統天下,雖對太后的劣行有所聽聞,但若不是嫪毐率眾造反,他並不想認真追究;如今處決了嫪毐黨徒和太后的兩個私生子,嬴政怨恨母親,把她放逐到邊境不予理會,大臣們卻一一勸諫要迎回太后,嬴政因此怒殺了27名臣子,直到茅焦又前來冒死求見。「大王,罪臣知道此言一出必死無疑,但太后為大王之母,大王有奉養之責,請迎太后回朝。」
嬴政一聲長嘆,寬恕了茅焦,也請回了太后,但始終不肯與之相見。西元前237年,呂不韋罷相離開咸陽,兩年後在偏遠的蜀地自盡,太后聽聞後悲傷難抑,不久也因病去世。
嬴政內心的創傷,未因太后病逝而止,他對女性存有偏見歧視,雖然後宮佳麗無數,但只供他娛樂或是生育子女,絲毫得不到任何尊重,所以他雖有子女二十多名,終其一生卻未立皇后,也不冊封任何女性妃位,足見母親造成的憾事,讓嬴政耿耿於懷,唯獨對於來自巴蜀地區的寡婦清,嬴政卻是另眼看待。
嬴政讚譽清是為『貞婦』,表揚她夫死不嫁,努力經營家族事業的美德。當時巴蜀一帶五分之一的人口,都是清的企業員工,所以清的財產富可敵國,她坐擁黃金580萬兩,銀8億兩;最特別的,是嬴政竟然恩准寡婦清供養了千人以上的軍隊,還配備各式各樣的武器,至於一般民眾,私藏武器便是死罪一條,遑論組織私人衛隊了。
嬴政為何對寡婦清如此禮遇?或許正是因為太后的失德,對照彰顯出清的氣節操守,讓嬴政深深折服。再加上清所經營的企業,是為秦國提供大量的丹砂,嬴政深信,丹砂不僅能治療皮肉創傷,為各國軍隊所珍藏,丹砂還是一種神祕的不死仙藥,有助於益壽延年,如果再經過去硫化的提煉,丹砂可以煉製出水銀,正在進行的大型工程『驪山陵』(總面積約是78倍的紫禁城),就需要無數水銀,充當陵墓中的百川江河大海。20世紀的考古學家證實,『驪山陵』雖然未經挖掘,但其土質中的水銀含量,是其他土壤的8倍之多,陵墓中可能有多達100噸的水銀,都是由清所提供的。
嬴政徵調了72萬民工,修築自己的死後宮殿『驪山陵』,水銀具有防腐的功能,所散發出來的有毒氣體,足以遏止盜墓賊的闖入。所以,嬴政對寡婦清極為重視,不只因為她是秦國首富,她還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操,當嬴政命大將軍蒙恬率眾修築長城時,寡婦清立刻贊助人力物力,她堅決的說道;「長城可以抵禦匈奴,保家衛民,是重要的國防建設。」
嬴政在歷史上總以暴君的形象呈現,可是他對寡婦清情有獨鍾,清年邁時被迎入咸陽宮中養老,去世後讓嬴政頗為憂傷,還修築了高台緬懷她的功德,她是嬴政身邊最神秘的女人,也是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記載的唯一女性;而嬴政在西元前221年統一天下,他就是秦始皇。
至於秦始皇的身世之謎,由於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說法不一,前後矛盾,以至於後世始終爭論不休。『秦始皇本紀』中敘述趙姬是懷胎足月生下嬴政;『呂不韋列傳』又暗示當時趙姬已有身孕,追隨公子異人入府。不過,依照『漢墓馬王堆』出土的文物顯示,戰國時期的婦科醫學已經相當進步了,趙姬服侍公子異人之前,必須先經過醫生的診脈,她不可能瞞天過海隱藏懷孕之事。但是,東漢的史學家班固,在論著『漢書』中也堅持嬴政是呂不韋之子,看來,這歷經千古的謎團,就如同『驪山陵』的珍寶究竟如何,將永遠也難得其解。
作者為歷史老師,執筆於《國語青少年月刊》,著有:《中小學生必須認識的台灣歷史人物》、《中小學生必讀中國歷史轉捩點》、《中小學生必須認識的中國歷史人物》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