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經日本佐賀縣有田町,沿途的「伊萬里燒」,令人印象深刻。
猶記得,2015年12月28日故宮南院開幕時,「伊萬里瓷器」是當時開幕展的主項之一,倍受重視,瑰麗器型與文飾,讓藝術古董界耳目一新。這回有機會走訪原鄉,一探究竟,內心雀悦不已。
提到伊萬里燒(いまりやき),是指日本以有田(佐賀縣有田町)為中心的肥前國(今佐賀縣與長崎縣)所生產的瓷器總稱。
日本在中世紀以前,主要是燒製陶器,瓷器只能仰賴進口。然而就在壬辰倭亂後的17世紀初期,來自朝鮮的製瓷師,在有田泉山,發現合適的高嶺土,非常適合燒製瓷器,同時,又拜了臨海之賜,燒製完成的精美瓷器,再從有田北邊的伊萬里港輸出,終於在國際上大放異彩,日本,也因朝鮮製瓷師的移入,落地生根,終於可以在日本國內生產瓷器,擠身「伊萬里瓷」的宗祖國,遠近馳名。尤其,隨時間推移,製瓷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完備,許多不同種風格的瓷器,因應而生,甚至且影響到中國及海外的製瓷產業與藝術發展。
根據資料,伊萬里瓷,又依時間,作了分類:
—「初伊萬里」
是從1610年代到1630年代,當時的初期製品被稱為是「初期伊萬里」。這一時期的製品,主要是青花藍白瓷,民生用品為主。
瓷器港口貿易,原本在平戶港銷往中國和東南亞,但因為日本在1635-1868年為江戶鎖國時期,只開放長崎出島港對中國和荷蘭貿易,所以瓷器的外銷,是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出口至歐洲。
為了掌握及發展地方瓷器產業,1637年鍋島藩長官Katsushige要求下屬Taku Shigetoki保護在日本的韓國製瓷師、改善製瓷的品質、保存製瓷的技藝。伊萬里瓷從此變成由官方壟斷的高附加價值產業,生產與貿易都透過鍋島藩掌控。
—古伊萬里(1644-1850年)
A.早期1644-1660年,主要以仿製中國明末清初的瓷器為主,模仿像是有名的克拉克瓷器的分隔開光構圖,因為形狀貌似盛開的芙蓉花,所以稱作芙蓉手。並且在瓷器後面寫上明萬曆年間製或嘉靖年間製。比起初期伊萬里,更能用成熟且大量製造的程序,來生產比較大型的器皿。
B.中期1660-1760年,該時期的伊萬里瓷以外銷為主。中國晚明清初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混亂,使得伊萬里瓷在17世紀中葉的外銷產業非常興盛。藉由東印度公司的出口,伊萬里瓷趁勢打入歐洲和東南亞外銷市場,飽受皇室貴族與平民的喜愛,一度佔據瓷器在國際貿易的龍頭寶座,伊萬里瓷的品質與價格都有顯著的提升。
當時的製瓷產業,從有田地區外擴到其他周圍地區、窯場的規模擴大並組織化。製瓷技巧更臻成熟,可以製作更大型的瓷器,並學習明清大量製瓷的技術,用類似工業化的生產模式以應付大量的訂單。 風格方面,一受外來訂單影響,融入了西方元素和逐漸發展出了有日本獨有的特色裝飾風格,如漁網紋、波浪紋、唐草、浮世繪風格。形狀從裝飾大型盤皿瓶器到實用生活用品鹽罐燭台都囊括在內,多樣而富有變化。
由於伊萬里瓷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不斷的提高,需求遠大於供給,荷蘭東印度公司轉向中國尋求生產,於是在1723年廣州也開始有仿照伊萬里瓷的產品賣到歐洲市場。
C.晚期1760-1823,由於伊萬里瓷的價格,因為需求強勁,價格不斷的被哄抬,加上,大量製造,使得伊萬里瓷的品質開始下降,加上過度追求量化,相較於價格低廉的中國加入競爭,和歐洲也逐漸發展出獨特製瓷能力,像是法國的賽夫勒瓷器發展出技術與用色都與伊萬里瓷不同的白瓷,使得伊萬里瓷在腹背受敵下,銷量鋭減,外銷產業逐漸沒落。
先前過度膨脹,日本製瓷產業在訂單減少的情況下,許多窯廠倒閉,製瓷工人失業,榮景不再,使得整體產業進入黒暗期。
D.伊萬里復興,1853年美國艦長培里打開日本海禁大門,使得美、法、英等各國都可以到日本進行貿易。此時的瓷器貿易不再透由鍋島藩直接管控,可以尤其認可的批發商和外國人直接貿易。1867年,有田地區生產的大型裝飾花鳥瓶在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引起歐洲人很大的興趣,伊萬里瓷又有了在國際市場展露頭久的契機。在1870年德國化學家戈特弗裏德・瓦格納(Gottfried・Wagener)受邀來到日本講授歐洲的製窯經驗,使有田地區,從用柴燒製的龍窯,逐漸改成用煤燒製的煤窯,並且帶入了合成色素的新技術,使得製瓷提升。
總體來說,伊萬里瓷的風格主要有4種,分別是古伊萬里、柿右衛門、九穀燒與鍋島。
2015年故宮南院開幕展覽時,來自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總共提供了161組件作品參展,主要是17、18世紀外銷歐洲的伊萬里瓷器,並以「伊萬里瓷」、「炫富道具」、「筵席食具」、「宮殿裝飾」等四單元,介紹伊萬里瓷器的特色,以及其在歐洲的用途。第五單元「國使贈禮」則展示清宮舊藏13組件伊萬里瓷,以不同的收藏脈絡,呈現伊萬里瓷器在航海時代的貨利爭逐中,百餘年的歷史風華。
這回行腳匆匆,簡單拜訪了部份「伊萬里瓷」的商家及展廳,看到比較多現代瓷師研發的生活實用瓷燒製品,當然不能與博物館級藏品,相提並論,但多元的色澤與器型,也不失是振興地方觀光產業的利器,讓人印象深刻。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