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賴祥蔚/蔣公慈湖木船的幕後秘密

 對很多遊客來講,慈湖就是一個值得拜訪的美麗風景區。有些人可能忘了、或是不想承認那裡也是「先總統 蔣公陵寢」。

 據說老蔣總統早年有一次經過當地,發現風光很像他故鄉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流傳的故事中,他小時候看到魚兒逆水上游的地方),所以就動念想蓋一座別館。一問才知,那附近的土地都屬於板橋林家擁有,後來林家提供19公頃土地,民國48年行館落成,民國51年因為老蔣總統思念母親王太夫人而將原本的雙埤改名慈湖,行館也改名為「慈湖賓館」。

 老蔣總統與夫人喜歡在慈湖划小船,過去曾經耳聞,但是最近才知道,當年老蔣總統的小船,背後有個隱藏了幾十年的小秘密:居然是我二舅親手打造的。

 80歲的二舅現在種筍,獨自住在碧潭的山區溪邊,先前來找我寫陳情函,要反映青潭堰工程造成水位上升,害他住處前面的土石嚴重滑落,危及房屋地基。

 新聞剛好播報慈湖湧入觀光人潮的新聞,二舅忽然說:「老蔣那艘船是我造的。」「什麼老蔣的船?」好奇問。

 二舅年輕時是打造木船的專家,小時候常聽他聊最近造了什麼樣子的新船。

 二舅說:「就是老蔣要坐的船呀。那個時候是總統府第三局來聯絡,還找我去總統府三樓開會,告訴我這是總統在慈湖要坐的船,要可以載兩個人的船。」他還伸手比了一下木船的大小。除了這次的顧客比較特別,其他在工錢、工期等方面,倒沒什麼不同。

 我好奇問:「怎麼從來都沒聽人說過?總統府怎麼會找到你?」

 二舅說:「朋友介紹的。這又沒什麼值得說的,不都一樣是造船嗎?」

 沒什麼值得說的?就算是現在,親手幫總統打造小船,還能進入總統府開會,恐怕都會讓有一些人誇口炫耀好幾天,說不定還有電視新聞會做一集專題報導,更何況是在那個威權的特殊年代?從二舅身上,可以看到台灣人老實古意的個性。

 二舅年輕時打造木船,風光了一陣子,直到玻璃纖維造船技術出現,木船式微了,改以木工維生,後來年邁,漸漸不容易找到工作。二舅雖然年事已高,身體卻仍然健康,去年又接到委托打造一批木船。

 台灣有故事的人很多,應該多多探尋長輩親友的記憶寶庫,新聞媒體也應該多挖掘這些故事,千萬不能只有網路po文及行車記錄器。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i-Media愛傳媒榮譽社長

(照片取自桃園觀光網慈湖陵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