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溫仁才/母親 温林文秀 生平事略

從醫院回到家裡,媽媽房間的日曆還停在10月2日,不禁悲從中來,那是媽媽中風送醫當天。回想起媽媽的點點滴滴,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實在難以消化,難以表達。

我的媽媽温林文秀女士於民國28年8月2日出生在嘉義市,是家裡排行老二的女兒,從小就被送到竹崎的山上人家當養女招弟(招了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她在山上隨著養父母務農、種水果、帶弟妹,也因此造就了她獨立堅強的個性。

民國47年她19歲的時候嫁給我父親,後來得知他是在福建德化老家賣陶瓷,被國民政府軍隊抓伕當兵的。當年渡海來台灣,是一個躺在病床上兩袖清風的傷兵。結婚那段時間,他在嘉義內埔國小擔任工友,用家徒四壁還不足以形容當時的困境,媽媽說結婚當天掛在身上的金銀首飾,居然都是爸爸向老師、同事、朋友太太借來的,第二天就全部都還回去了,但她覺得她是讓養母送嫁出來的,就認命跟著丈夫過日子。

以前山上沒機會讀書的她,嫁給我爸之後,在內埔國小進修,希望能讀書識字;但是讀完初級班之後,就跟著先生過著四處奔波打工的生活,沒有機會繼續讀書。她也參加過聯勤榮譽軍人生產訓練班開設的裁縫班,學得裁縫的手藝,可能是當裁縫師開店要資本、收入不穩定,他們又居無定所,所以沒有開業。

結婚三年後生下大兒子仁才,一邊帶孩子一邊在白河的礦場打工。當時我父親也在礦場工作,有一次因為炸藥引信潮濕遲遲未爆,父親前去察看,沒想到炸藥頓時爆炸,他被炸得全身血肉模糊、遍體鱗傷,在沒有救護車、計程車司機也不願載的情況下,她斷然要求礦場用卡車送醫急救,讓我爸及時獲救。後來我們輾轉各地退輔會榮民醫院,最後落腳在屏東龍泉榮民醫院,在龍泉居住了50多年。

為了維持家計,我媽媽除了在家裡承接一些加工製品(家庭即工廠的年代),還去醫院裡去收洗榮民伯伯的棉被床單;因為待人和氣、工作認真,所以很快地獲得好評,使得附近鄰居競相仿效,掀起了婦女洗衣為副業,每天上午讓整條原本用來灌溉的圳溝,都是洗衣服、洗被子的人潮。她還運用幼時山上的生活經驗,在家裡後院種菜、養豬雞鴨鵝…,尤其是仔豬價格好,她藉此供應兩個妹妹後來就讀私立專科學校的需要。

我和大妹小玲相差四歲,和小妹小菁差15歲,她對我們的教育是慈中帶嚴。因為自己沒有什麼學歷,所以學習方面不知道怎麼指導,可是在生活上卻是很好的導師,不讓我們伸手要零用錢,而是幫忙家務、撿拾柴薪方能換得零花;儘管家裡生活堪堪夠用,因著她待人謙和慷慨,所以我們家裡常常有很多叔叔伯伯串門子,一年三節都有,特別是過年,從除夕前到元宵節,我們家幾乎是開流水席;除了附近的叔叔伯伯,還有爸爸的老戰友,會從四面八方的榮民醫院、榮家或工作地點來我家過年,他們簡直是把我家當作他們在台灣的”家鄉”。而我當年會去就讀中正預校,也是經過一位當時在陸軍官校擔任教官的叔叔指點,他說三軍幼校合併成立一所新的學校,因為他很疼我而我也很尊敬他,於是他就成了扭轉我人生的關鍵人物。

我小時候的房子是茅草蓋的,雨天的時候,家裡的鍋碗臉盆全部派上用場,因為外面雨下多大,裡面就漏多少;當我們從茅草屋要改建為土瓦房時,這些叔伯全都出動來幫忙,改建水泥磚房時也是如此,可見爸媽的好人緣。不僅如此,十多年前住在鄰近嫁給老榮民的大陸新娘,也因為媽媽的親和力,後來居然認我娘當乾媽。

她不只是個親善大使,也是孝順的女兒,在她的娘家(養父母、親父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她會利用我們的寒暑假回娘家,只要她回去嘉義,就會讓親族的人聚集,連結彼此間的情感;我外婆最喜歡到我家來,一直到她不能行動為止。我的特質當中一項-接待-很明確的是從她而來。

我們家雖然很窮,可是我媽媽從來沒有讓我打赤腳、穿舊衣上學。當年光腳上學的人很多,可是我娘就是不願讓我們吃苦、不願我們被人家瞧不起。我國小、國中都沒有參加畢業旅行,因為爸爸都反對(原因可能是經濟問題、或者我是獨子—為了我的安全問題),媽媽為了不讓我的心情受太大的影響,在不違背我爸意思前提下,會用她打工積攢的錢,讓我去短程的遠足或一天的行程;她從不會打小孩給別人看,更不會拿我們當出氣筒。

她關心鄰居、熱心公益,常常去照顧單身的榮民伯伯,看到附近哪裡沒有路燈影響安全,會找村長爭取研究討論;連接醫院的木橋朽爛,向醫院爭取改建水泥橋,泥巴石子路也鋪成柏油路面。最重要的是,我們居住的地方環繞一條旱溪,每逢颱風暴雨就有可能淹水。孩提時代的我們覺得新鮮,但大人們都很擔心安全,因我們家就淹過很多次;也是她多次跟村長、榮民醫院、海軍陸戰隊爭取,才得以疏濬。疏通之後,到現在將近10年,已經不再有水患之憂。

84年她被提名當年度的模範母親,名單當中不乏其他表現優秀的媽媽,但媽媽終究脫穎而出獲選,真是我們家的榮耀!但是她很謙虛,從鄉公所領回獎狀、牌匾之後,她就默默地收起來,不願意張揚炫耀。

媽媽對我們的愛,只是默默地用行動來表達,她身體不方便,卻不願意麻煩她的孩子們,總是忍耐忍耐再忍耐,比較重大的疾病都是因此造成。她很少主動打電話給我們,每次打電話給我們總是說天氣變了,要注意身體,其實她想說的是,你們很久沒有回來了,我很想你們。

媽媽的廚藝很好,所以叔叔伯伯很喜歡吃她做的菜,每逢過年過節,她都會做應景的東西,過年做年糕,甜粿鹹粿都有,從買米、碾米、炊製一手包辦。端午節也自己包粽子,一定堅持柴燒。她所做的菜,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可是卻都很有味道。媳婦健萍常常向她討教做菜的訣竅,怎麼做才會有這樣的味道?孫子紹恩從來不吃苦瓜,可是吃了一口奶奶做的苦瓜,卻驚奇地說為什麼奶奶的苦瓜是甜的!?侄子永生超喜歡吃她曬的豆干,也喜歡吃她煮的麻油雞,他說外面吃不到阿姑做的又香又甜又濃郁的麻油雞味道。我們每次要回家之前,她都會問你們誰要回來?然後屬於某人特製的菜就會香噴噴擺在餐桌上。

這次生病之前,媽媽的心情其實就已經很低落,她常說她身邊所有跟她同年代榮民叔伯、鄰居媽媽,幾乎已經全部都走光光,只剩她一個人,還好有我們這群孩子孫子陪她。這次中風原本應該經過洗腎、復健之後可以恢復身體部分功能。但是,因為她太會忍耐,我們在她入院檢查時,才發現她子宮內有兩顆不小的腫瘤,經過掃描已經轉移到骨頭;她在做完骨掃描之後,因為院內感染造成敗血,已經陷入昏迷,我們實在不忍心她身體受病痛之苦的情況下,清醒後又要承受癌症侵襲的身心壓力,因此簽署放棄急救,讓她在最後的時間裡少受一些煎熬。

媽媽一生的辛勞,在12月8日上午6時38分停止了,我們雖然不捨,但也很開心她息了地上的勞苦。媽媽,謝謝您,謝謝您讓我們當您的孩子,謝謝您對我們愛,我們永遠記得您愛您懷念您!我們天上再見!

作者為空軍飛行員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