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挑戰與機會——重振台灣藝術產業新契機

 再過幾個星期,以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等4場博覽會,就要在下(元)月中旬開鑼,我們準備好了嗎!?

 據了解,各國收藏家與館博人士,都興緻勃勃,希望藉此機會來台北走走,一探亞洲藝術大拼圖當中,現當代藝術在台灣的最新發展狀態,再者,也透過各地消費與觀光,重新認識台灣的物超所值。

 身為在地藝術媒體,我們更期待藉以提升台灣國際形象,將台灣藝術文化力量,帶到全球。

 為此,特別號召產業界各專家人士,參與「台灣藝術產業的復甦」系列座談會,希望借著大型藝博盛會,刺激並帶動台灣藝術產業競爭力。

 希望透過大家的集思廣義,形成建言,提供行政院與文化部,作為關心及制定藝術產業政策的參考依據。

 台灣,其實是全球華人藝術產業發展,歷史最悠久、產業機制最健全的地區。早從1960年代,以觀光客為主的伴手禮小店,1970與1980年代發展出上百家畫廊,進而二手市場開始發展,到1990年代,籌組「畫廊協會」,凝聚產業共識,成立藝術博覽會,與全球市場接軌。

 近半個世紀,自發性的發展下,歷經種種經濟與環境的淬煉,紮根本土,並放眼國際,培養眾多底蘊深厚的收藏家,與優秀的藝術經紀人。

 藝術永遠走在政經發展之後,這段期間,也正是台灣股滙房市的全盛時期,全台畫廊總數超過200家,而光是台北地區就有150家。

 而1987年解嚴後,藝壇創作力旺盛,題材與風格百花齊放,開始有理念型的畫廊經營現代藝術,並漸漸茁壯;解嚴開放中國大陸探親,業者引進中國藝術家作品,亦掀起大陸美術熱潮。因此,1990年代初期的藝術市場,台灣本土泛印象與現代美術、大陸畫家,加上少部分海外華人藝術、西洋畫作,展現充沛的活力與多元的面貌。

 在藝術產業發展20年後,第二市場需求漸增,蘇富比在1992年來台成立分公司,本土拍賣公司在前後相繼成立,台灣拍賣市場逐漸活躍。畫廊與拍賣市場的並存,使得產業更為完整,走向流通循環並相互制衡的產業結構。

 1992年畫廊協會成立,同年11月,在台北世貿中心舉辦首次「畫廊博覽會」,才56家畫廊參展,起步時的辛苦,可見一斑。

 無獨有偶,當年香港與新加坡,也舉辦首屆「香港國際藝術博覽會」及「新加坡藝術博覽會」,台灣始終走在潮流之上。隨著國人對國際化腳步的期待,1994年時任畫協理事長的李亞俐主導策劃「海外華人藝術家」主題展,將華人藝術家帶回台灣,連結國際資源,作為國際化的墊腳石。這是台灣藝術產業國際化雛形。翌年改名為「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並正式向國際招商,邁出台灣藝術產業走向國際第一步。當時美國Pace、Marlborough、Richard Gary畫廊、巴黎Enrico Navarra⋯等一線畫廊,陸續來台參與,帶來畢卡索、夏卡爾等西方現代大師經典作品。台北曾有這樣的藝博盛況,令產業中人,懷念不已。

 西元2000年是千禧年,對台灣藝術產業來說,正好是分水嶺。以藝術品交易消長來說,當然若投資新台幣300萬元,可以買到本土前輩藝術家楊三郎或李石樵50號油畫作品,同時,這個金額,其實也可以交易到常玉、趙無極、徐悲鴻等尺幅的作品,但18年後的今天,市況已經天壤有別。常玉、趙無極、徐悲鴻就算數字相同,但幣值卻由新台幣、轉換成港幣、美金或歐元,而楊三郎、李石樵淪為有行無市,交易停滯,不禁令人感嘆與寒心。

 追根究底,除了經濟發展的消長外,2000年、2001年蘇富比與佳士得因為稅金與藏家隱私權,得不到理解,相繼撤離台北,對於台灣藝術產業衝擊最大。

 幾經沈浮,畫廊恊會於2005年,因應21世紀藝術市場趨勢,將台北藝博新定位為「當代亞洲藝博會」。同年,文建會加入台北藝博會贊助行列,給予市場一臂之力。

 同時,就在這些年間,標榜當代藝術的畫廊陸續成立,原先不是經營當代藝術的畫廊,也更改策略開始主攻當代藝術,發展了2、30年的老牌畫廊開始進行二代接班,帶入新的當代藝術品味與經營理念,小型畫廊甚至進行策略聯盟,進行國際團體戰。2009年「台灣當代藝術連線」開辦飯店型藝博會Young Art Taipei,聚焦在45歲以下當代藝術家作品,成功吸引不少日本與亞洲中小型畫廊參與。此後飯店型博覽會Photo Taipei、Art Taichung、Art Tainan、Art Kaohsiung等飯店型藝博會,漸漸在北中南大城市流行,對於藝術收藏的推廣,以及培養中小型藏家功不可沒。

 2008年台北藝博參與的國際畫廊增加,且交易成績頗佳,國際地位逐漸確立。2011年,國際參展畫廊達66家,吸引各國藏家組團來台觀展,銷售成績在亞洲僅次於香港藝博(Art HK)。自2012年後台北藝博開始擴大展區,每年約有150個展商參與,其中五成以上來自國外。

 亞洲大學藝術產業分析學者朱庭逸曾引用「法國研究者Quemin 2013年的研究報告」指出,以國外參展畫廊數以及參展國家的多元性,來定義所謂「國際當代藝博會」,從全球250多個藝博會中,共篩選出41個國際藝博會,台北藝博會為少數亞洲藝博會的佼佼者,晉身為「國際當代博覽會」之列。

 這是台灣藝術產業界曾經擁有的共同驕傲與難忘印記。

 不過這些年發展下來,內部人事傾軋,重要畫廊的出走,以及週邊藝博會的磁吸效應,台北藝博會盛況難在。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亞洲大環境丕變,台灣可有機會在亞洲藝術品交易市場上,卡上好位置,再度被高度期待。

 午夜夢迴,我們不禁要問,當亞太地區諸國都積極發展國際藝博,台灣是否在這些年的競逐中,逐漸錯失良機?

 例如,新加坡透過贊助 Art Stage Singapore,讓較晚起步的新加坡,有機會躋身東南亞藝術的平台;即便在Art Stage Singapore因為羅倫佐(Lorenzo Rudolf)一拆為二,Art Stage Jakarta 分走了星城丰釆,逐漸式微後,新加坡政府依然極力與不同的藝博會合作,推廣新加坡成為東南亞藝術交易中心,作了最大的努力。

 上海藝術產業的全速發展,則讓人儍眼。黃浦西岸,藝術廊道打造完成,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喬空間、龐畢度中心⋯,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上海 021 藝術博覽會,再加上每兩年一次同檔期的上海雙年展,衞星活動接踵,讓上海在每年11月份,熱鬧非凡,成為全球藝壇必定到訪的藝術盛事,

 早年為香港藝術生態帶來改變的前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亞洲總監任天晉 (Magnus Renfrew ),如今於台灣引投入「台北當代藝博會」的領航,加注國際頂級藝博規格,邀集眾多國際一線畫廊來台共襄盛舉。這是台灣繼2000年前後,國際拍賣公司出走後,難得的一次外國藝術經營者的介入,被高度視為正能量的結集,大家滿心期待。

 藝博會是藝術產業的重要市集,可以做為城市行銷、創意展現的重要平台,尤其引入國際收藏家、館博界專業人士來台,特別是國際藝博集團的資本投資,在在對久旱不雨的台灣藝術生態,是甘霖美泉,更是難得刺激復甦的正向能量。

 台灣是否能把握這次機會?透過政策的制定與投入,讓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讓台灣再度成為亞太區另一個藝術亮眼的交易重鎮!?

 看來是挑戰,也是機會!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