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蔡詩萍/最黑暗的時刻,是你不知道該不該信任這領袖!

最黑暗時刻,絕不是外在危機來扣門!

而是,你不知道領導者做好準備了嗎?

你不確信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這是,我讀完《最黑暗的時刻》,當下的反應。

在歷史的當口上,領導者當扮演什麼角色呢?

我在讀以邱吉爾首相為主角的《最黑暗的時刻》時,腦海中反覆思索這問題。

當一個leader不容易,當一個偉大的leader,尤其不容易。尤其是在歷史關鍵的當口上,形勢轉瞬間變化,做決定,是勇氣,也是賭注。

這書的作者,安東尼.麥卡騰說得好:所有領導者都需要運氣,而且,他們所需要的好運是,時代能與他們的才幹想配合。

邱吉爾的才幹,不適合承平時期。他適合危機時代,他適合危險被低估的時代,他適合需要召喚勇氣的時代。

很多領袖大概都自認有大無畏的捨我其誰勇氣,但不是每個領袖都能博得正面聲名,反之,有些變得聲名狼藉。關鍵在哪?判斷力的準確與否,是關鍵。

1940年5月,邱吉爾在詭異的形勢下,取代張伯倫,比下哈利法克斯,這兩位看來都比他強的黨內領袖,擔任了首相。有無運氣?有。有無權力鬥爭?有。

關鍵時刻,為何是你?而非他人?

運氣,有一點,否則怎會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

權力鬥爭的贏或輸,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想想,如果不是史達林贏得權力,蘇聯共產主義會不會有另一番面貌?老毛如果大躍進之後就被鬥下,還會有文化大革命嗎?

我們仰望一位偉大的領導者時,其實千萬不可以輕忽他在贏得權力上的智慧成熟與否!因為,這是考驗他,未來在行使權力之際,是否能承受壓力,是否能擊敗挑戰的前提。

偉大的領導人,沒人是「政治素人」!沒人是「清純的小白兔」!

《最黑暗的時刻》讓我們看到了邱吉爾的政治技巧,看到了他幾度起落的抗壓性。偉大的領導者,沒人不是千瘡百孔的!每人不是飽受爭議的!

但,即便要一點運氣;即便,在權力鬥爭中脫穎而出,你還未必是偉大的領袖。偉大的領袖,要嗅覺到他的時代,給他怎樣的挑戰,而他能否在幾經猶豫,掙扎,不確定之摸索後,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1940年5月,邱吉爾在風雨飄搖中,找到了自己先前未曾發掘過的「領袖風格」,然後堅持這風格,並發揮領導者「溝通、說服」的能耐,號召人民,終於為他贏得「偉大」的紀念碑,為英國贏得勝利的紀念日!

邱吉爾的魅力,在於他能以動人的詞彙,感人的演講,進行說服、溝通的過程。這能力,至今雖然由於媒體的進化,從大眾媒介到社群媒介,但「溝通」的本質,「溝通」的需要,卻從來不變。

領導者若懶於溝通,領導者若昧於溝通,領導者若以為溝通就是我說了算,那他的注定失敗,幾乎是可以定論的。

好的溝通詞彙,絕不等於「動聽的」詞彙。

對的溝通詞彙,也絕非「討好的」詞彙。

有意義的溝通詞彙,是讓人民知道你在做什麼。

雙向溝通的詞彙,是要回應人民對你的不滿與不解。

而最最重要者,是人民要答案時,領導者不能也不該逃避答案,閃躲責任。

最黑暗的時刻,往往不在外部的挑戰。因為,挑戰可以逼出意志,可以催出領導力。

最黑暗的時刻,常常是領導者內在的欠缺,與判斷力的失準。

邱吉爾模式,無人能複製,畢竟,每個領導者的特質不同,時代迥異。

然而,邱吉爾的意義則在,他讓我們對照了什麼是「領袖氣質」!

#《最黑暗的時刻》八旗文化出版

作者為知名作家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inlindaddy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