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楊艾俐/期待政黨輪替的美國期中選舉

 美國期中選舉和台灣九合一選舉同月舉行,我稱之為「最新兩國論」,隔著太平洋,兩國都戰火劇烈,美國的期中選舉總算結束了,很多美國人鬆了口氣,台灣人還得撐半個多月,焦慮、不安才得解脫。

 這次美國選舉改選聯邦眾議院全部435席、參議院100席中的35席,以及36個州的州長,各州議會也全部改選。這次選舉結果,《日經新聞》的標題最得我心:〈沒有失敗者的選舉〉,共和黨保得參議院,民主黨掌控眾議院,州長選舉民主黨多贏了7席。可以想見將來美國的政治僵局會更多,眾院通過的議案,參院不願意通過,雙方互相攻訐將比現在還頻繁。

 在開票當晚,我一面看選舉結果,一面看Netflix今年發行的新電影《7月22日》,還原2011年在挪威一位槍手槍殺近80位年輕人、300位受傷的慘案,當然凶手罪無可逭,但是凶手在法庭陳述,自己從事一場聖戰,保護挪威價值觀,阻止回教移民入侵,而戰爭有傷亡,是必須的。

 挪威近30年來,保守黨除短暫執政外,幾乎全是工黨(左派)執政,右派政策、理念沒有機會實現,例如減緩回教移民、加入歐盟。右派累積不滿變成夙怨,很多人就加入右派激進派,也就有這樣極端的凶手。

 所以政黨輪替是健康也是必然的。由於川普在這兩年間,大部分施政如移民、通俄門、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甚至用人方面都受到最嚴苛批判。主流輿論認為他會慘敗,到後來只輸掉了眾議院,算是慘贏。能夠慘贏的關鍵還是在經濟定江山。

 美國從2000年起,經濟就不及格,川普的確擅長處理經濟,不單是減稅,使企業利潤增加,股市不斷攀升,他當選以後,道瓊指數已升高30%,就連打貿易戰,各類股指數與年初相近,而中國上證指數至少已跌了1/4,共和黨和民主黨處理經濟問題的能力高下立見。

 民主黨原本期待藍色狂潮席捲,但是狂潮變成漣漪,只獲得眾議院多數,36席改選的州長,民主黨獲得16席,共和黨獲19席(一席是無黨籍的阿拉斯加州),要彈劾總統過程冗長,而且絕對通不過參院。對川普的攻擊也只能阻擋他的法案過關,例如保有歐記健保。

 經過這次期中選舉,川普的美國優先、與中國打貿易戰都不會改變,也就是抵禦外侮已經是美國的共識,不用費心擁抱多元、全球化,很多美國人認為歐巴馬時代對中國崛起、搶奪美國經濟霸權漫不經心,現在是警惕並且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未來兩年美國會比現在更分裂,但是美國仍有其核心價值觀,政府吵架,小老百姓只要認真工作,都有辛勞所得。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制衡機制,不容川普超過分際或者整碗捧走,獨占執政利益,政治是黨派對黨派,而不是執政黨對手無寸鐵的候選人或小老百姓。

 厭惡川普的人期待兩年後可以翻盤,但是這個願望似乎也難實現,川普絕對會競選連任,而民主黨競選的可能人選,只有前副總統拜登和女參議員華倫,前者已近80歲,後者知名度不高。到時只有共和黨人厭惡川普至極,含淚投民主黨候選人,才可能江山變異,否則美國及世界還得忍受他6年。

 

 作者為天下文化資深顧問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